•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伐中原:南宋与金朝的命运对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7 15:55:00 来源:戏说三国

随着蒙古兴起于北疆,金朝屡受攻击,境内又不断兴起小规模农民起义,为防南宋乘机攻金,金在与宋接壤地区屯兵聚粮,并封锁消息,甚至在一些地区采取禁止与宋贸易的措施。这些反常的举措使南宋统治者误以为金即将发动南侵战争,于是南宋也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任命执政官张岩、程松分守两淮等地,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也被起用。不久,南宋知道金朝内忧外患的实情以后,主战派认为收复中原的机会终于来临。

北伐中原:南宋与金朝的命运对决

南宋嘉泰四年正月,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其他抗战派官员也先后表示了类似的意见,有人劝权臣韩侂冑乘机攻金以收复中原,建盖世功勋。同年二月,建韩世忠庙于镇江;五月,追封岳飞为鄂王,大力表彰两位抗金名将,以鼓舞士气。

北伐中原:南宋与金朝的命运对决

到了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七月,权臣韩侂胄终于由幕后走上前台,任平章军国事,权位在丞相之上。次年四月又追夺奸臣秦桧的申王爵位,取消忠献谥号,后改谥谬丑,全面否定对金乞降求和的国策。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北伐中原的战争,金朝虽受蒙古侵扰,但还未至危及存亡的程度,南宋选择进攻金朝的时机也为时尚早。但开禧北伐确实为爱国人士所称颂,即使曾遭韩侂胄打击的章颍,也呈上所撰《刘(锜)岳(飞)李(显忠)魏(胜)传》,以达到“可传于百世”,“张大国家之威”,“几成功于今日”。

北伐中原:南宋与金朝的命运对决

在北伐战争进行时,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称颂:“日闻淮颍归王化,要使新民识太平。”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不仅奋勇参加北伐的进程,还作词称:“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日可。”明确地表示支持北伐中原的战争。开禧二年四月,任命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镇江都统制郭倪兼山东、京东路招抚使,鄂州都统制赵淳兼京西北路招抚使,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副都统制皇甫斌为副招抚使,摆开了全面攻金的态势。

北伐中原:南宋与金朝的命运对决

紧接着在同月下旬,郭倪统率的东路宋军不宣而战,郭倪派武锋军统制陈孝庆渡淮攻金泗州。小军官毕再遇是岳飞部将毕进之子,此时从陈孝庆北伐,率八十七人为先锋。泗州有东、西两城,毕再遇佯攻西城,而自率勇士登上东城杀敌,东城金军逃走,宋军占领东城,西城随后也向毕再遇投降。五月初,陈孝庆部宋军又攻占虹县(今安徽泗县)。

北伐中原:南宋与金朝的命运对决

消息传来,宋廷君臣振奋,随即公开下诏攻金。东路军主帅郭倪调池州(今安徽池州)副都统制郭倬、侍卫马军司长官李汝翼,率军会攻宿州(今安徽宿州),命陈孝庆率部为援军。首建战功的毕再遇则奉命率四百八十名骑兵为先锋,直取徐州(今江苏徐州)。郭倬、李汝翼却被金军打败,当五月下旬初毕再遇率骑兵到达虹县时,正遇上败退的宋军,毕再遇随即加速前进到达灵璧(今安徽灵璧)。

北伐中原:南宋与金朝的命运对决

毕再遇深知“兵易进而难退”,如不打退追击的金军,则败退的宋军主力必将遭到重创,于是率部驻守在灵璧北门外,并宣誓:“宁死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追击的金军终于被毕再遇所部打败而退,宋军主力才得安然退兵。毕再遇成为东路宋军唯一不败的将领,以功升任殿前司选锋军统制,成为中级将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宋名将李显忠的一场战役
...邵宏渊配合不力,宋军18天内阵亡5万精兵。宋孝宗对北伐中原失去信心,再次对金国议和,岁币增加到20万两,布帛增加到20万匹,称金国为“叔叔”,是为“隆兴和议”。1121年,北
2023-08-21 17:39:00
隆兴北伐:宋孝宗的复兴尝试与邵宏渊的背叛
北宋被靖康之变所灭,几乎将中原国土全部丢掉,只能在江南苟安。除此之外,根据绍兴和议,还得向金称臣、岁贡、割地,给予了极大的侮辱。南宋一朝,组织了三次军事行动,分别是隆兴北伐、开禧
2023-10-23 08:45:00
...时,西城仍在坚守,毕再遇大呼,“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不一会儿,金朝官员“缒城而下乞降”。二、屡挫强敌宋军初战告捷,然而很快就遭到了溃败,奉命攻打宿州的李汝
2024-04-15 22:23:00
...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年轻气盛的宋孝宗一心想要收复中原,又怎么会答应金世宗的求和请求呢?金世宗得知南宋拒绝和谈的消息后,调集大军驻守黄河以南各个重镇,并且形成了对南宋“以战逼
2023-10-25 18:52:00
郭药师、杜充 、郦琼率部成建制降金
...,大喜过望。随后,燕赵地区的所属州县纷纷望风而降,中原门户洞开,直接暴露在金军的快马锋镝下。金军在郭药师的引导下,直捣中原腹心......宰相杜充率部集体投降靖康之难后,北宋
2023-02-17 16:55:00
抗金名将韩世忠首创克敌弓、连锁甲,只可惜生不逢时晚景凄凉
...即位。韩世忠上书,希望高宗将都城迁往长安,以便收复中原失地。可高宗一心自保,反而将都城迁到了扬州。1128年,金军再度南下,直逼扬州。高宗慌忙渡江南逃,韩世忠护驾南行,并在江
2023-06-25 11:43:00
宋孝宗的“隆兴北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心的皇帝,他从即位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北伐金国,恢复中原。可是到最后,宋孝宗仍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宋孝宗在位的二十七年间,他只进行过一次北伐,结果还以惨败告终,八万宋军被一
2023-08-29 06:49:00
南宋的建立与初期抗金
...军抗金,一边接连二十余次上书高宗返回东京,以图恢复中原。但高宗十分惧怕金兵,根本不理会宗泽,而是派人向金人“祈请”求和。公元1128年,宋高宗派出使金朝求和,金太宗不仅不接受
2023-09-30 08:50:00
南宋的三次北伐为何全部失败?
...宋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全部以失败告终,不仅没能恢复中原,反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和约,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先来看看南宋的这三次北伐的情况。第一次北伐发生在宋高宗绍兴年间
2023-08-28 10: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