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本报河池讯 (记者/廖庆凌 通讯员/罗涛)“菌棒里面为什么能生出蘑菇?”“为什么菌菇是从菌棒的两边生长出来的?”近日,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东屏村路底屯桑珍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大棚里,一群孩子一边参观桑秆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一边提出各种问题。
宜州区桑珍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该区第一批采用温控无尘格式化生产的企业。2021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在该合作社建立食用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同时成立“宜州区新型职业农民田间学校”,每年培训农户达200人。同时该基地还面向群众开放部分菌场,科普食用菌知识。“目前,合作社每年可生产食用菌200万棒,各种优质蔬菜50亩,年产值36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韦刚说。
宜州是全国桑蚕生产第一大县(区),2022年桑园面积达39.25万亩,年产桑秆达40万吨以上。近年来,宜州区依托丰富的桑秆资源,积极发展桑秆食用菌种植,延长桑蚕产业链,打造现代循环农业。目前,宜州区有食用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场26家,建成7个大型标准化周年生产示范基地。2022年,宜州区生产桑秆菌棒8550万棒,鲜菇产量2.65万吨,预计产值达2.3亿元;利用桑秆9.6万吨,占全区桑秆总量的24%。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07:11: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