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订阅内容展示
朱元璋有三座皇宫,第三座虽然雄伟却很少人知道
说起明朝,懂历史的朋友自然都会想到朱元璋。朱元璋和尚起家,通过努力,打过无数次战斗,一直做到开国皇帝,丰功伟绩让人佩服。朱元璋虽然生来节俭,但是住所皇宫却也是不输任何皇帝。我们知道明朝皇宫总共有3处,南京皇宫,北京皇宫,还有一处就是安徽凤阳朱元璋老家的明中都……更多
因为姑姑是太后,她取代原配皇后当上皇后,最终被凶妃所杀
跟宋朝打仗的萧太后(萧绰)太出名,她的儿子就是辽圣宗,辽圣宗有两任皇后,萧菩萨哥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二任皇后,被封为齐天皇后,死后被追封为仁德皇后。而史书上没有过多记载辽圣宗的第一任皇后,这位皇后的家世亦不可考,大约是在辽圣宗年幼时被立,她大约当了十五年皇后……更多
历史疑问:越王勾践真的卧薪尝胆三年吗?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于成语“卧薪尝胆”的背景讲述。卧薪尝胆形容的是一个人奋发图强的意志力,为了实现目的不惜睡在草堆里,用苦胆勉励自身斗志,通过艰苦环境的影响,让自身成长的速度更快!众所周知,成语卧薪尝胆典故的主人是越王勾践,然而越王勾践当初真的做到卧薪尝胆了吗……更多
论斩杀名将数量,五虎上将中此2人杀最多
“五虎上将”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永远都说不烦的话题,原因在于这五个猛将都各自有一部分人推崇,也因为他们分别占尽了三国武将的风头。无论是忠义的关羽、勇猛的张飞、忠勇的赵云,还是老当益壮的黄忠、威震西凉的锦马超。在三国名将中,无人能盖过他们的风头。那么他们五人到底谁的武力更高……更多
如果刘备灭掉了曹操,汉献帝有什么样的下场?
不管刘备是否是大汉宗亲,不管汉献帝是否承认他是大汉皇叔,只要刘备掌权了这些都不是问题。如果刘备在汉中之战中乘胜追击,在战斗中击毙曹操,以胜利之师把汉献帝从许昌迎还旧都洛阳,刘备会成为继刘秀后,三兴汉室的英雄。曹贼刚灭,汉献帝会完全配合刘备,封刘备大丞相、大将军……更多
戚继光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儿子
历史上不乏一些因为自己的老爹是高官,所以就为非作歹的纨绔子弟,这种人往往犯了错,都有老爹出面替他摆平,别人看在他的背景的份上,也不会去招惹他,也就造成了他变本加厉。不过,有这种仗着自己权势大就为所欲为的人,却也有即便身为主帅,面对自己不听军令的儿子,直接下令斩首的……更多
李善长手中握有免死金牌为什么还是被朱元璋杀了
不少历史大剧,都有"免死金牌"这个道具出现,真实的历史上也确实存在。明朝的叫法不太一样,叫免死铁券,是朱元璋给予功臣们的一种特赦权。在《明史》中记载了不少拥有免死铁券的开国将领,其中李善长的待遇最优,他手中一张铁券可抵两次使用,他的儿子也沾了父亲的光,获得一次免死机会……更多
唐朝的唐到底有什么样的深意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朝代更迭频繁,而每个朝代的创建者在取得天下之后,要办的第一件事都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从尧舜禹的夏商周,到刘邦的汉,司马氏的晋,乃至于南北朝、大隋王朝、唐宋元明清,莫不如此。《论语·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顺……更多
他是明朝第一贤君,连清朝的史官都不忍抹黑他
我国古往今来一共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大多数的皇帝登基前,心里想的都是做一个盛世明君,为百姓多做事,处理好国事,朝政平顺,国家富强,成为一个流传千古的明君。但是现在看来,皇帝他也是人,时间一久便有经不住考验的,不少皇帝的梦想出现了偏差,出现昏庸的情况。更有甚者忘记了初衷……更多
为什么这么多厉害的人物都偏爱身穿白袍呢
古语有云: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其实此话最早是出自《梁书·陈庆之列传》,是形容陈庆之的,陈庆之身着白色战袍,所向披靡,克敌制胜,令敌人闻风丧胆。而在历史上出名的白袍将军却不仅仅只有陈庆之一位,比较为大众知悉的还有薛仁贵、赵云等,其中还有一位王爷也酷爱白色盔甲……更多
【翰墨绘五一 · 礼赞劳动美】——艺术家李文军作品欣赏
弘扬书画艺术,崇尚劳动光荣。为了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致敬,礼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辛勤劳动,追求美好生活的乐观精神,艺术家李文军,用精湛的艺术笔触翰墨抒情、丹青彰彩,致敬劳动者、礼赞劳动美!李文军,1971年出生于广西,毕业于广西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更多
西汉为何总是发生外戚扰权的现象
古时候各个朝代多多少少都会遇到宦官专权的现象,有些甚至因宦官亡国。不过西汉却是个例外,西汉除了皇帝最厉害的两股势力是外戚和权臣,宦官根本形不成威胁。汉惠帝死后,她的母亲吕雉开启了自己的专权之路,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吕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培养起了一个强大的吕氏外戚集团……更多
关羽比刘备还大一岁,为什么刘备成为大哥
桃园三结义,很多人都是很熟悉的,这一段故事在《三国演义》当中可以算作是除了黄巾起义之外的,另一个全书的开篇故事,刘关张三人相遇,志趣相投结拜为兄弟。刘备是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是三弟。但是,如果看年龄,关羽其实比刘备还要大一岁,但是为什么刘备却成为了大哥?难道他们结拜看的并不是年龄吗?说起桃园三结义……更多
他们是古代最讽刺的历史名人
一:匡衡,可能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感觉陌生,但你小时候一定听过“凿壁偷光”的故事,而匡衡就是故事的主角。匡家世代务农,到匡衡这里他决心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由于家境贫寒,这才有了匡衡凿破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的故事。看看匡衡的人生轨迹,绝对是一部经典的逆袭史。从一个家境贫寒的穷小子……更多
历史上的香妃到底是什么样的
说起富有传奇色彩的香妃,大家都有所耳闻吧。乾隆时期的后宫中一共有42位妃嫔,这些女子大多数都是高官贵族之女,年仅13、14岁的时候通过妃嫔选秀才进入了皇宫。还有一些女子她们的来历就很不寻常了,是周边部落和国家送给皇帝的“礼物”。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香妃”,也就是清史上的“容妃”……更多
北魏冯太后专权杀皇帝,她的男宠比武则天还多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王朝,北魏有两个奇葩规矩,第一是立皇后不立原配妻,而立筑造金人成功的妃子。第二是杀母立子,皇子被立为太子,生母就要赐死。这都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所定。立皇后要立筑造金人成功的妃子,是因为这样立的皇后吉利。杀母立子是为了防止女主专权、秽乱宫廷……更多
第一视角解读朱祁镇,他的昏庸是如何炼成的?
如果评选明朝最昏庸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一定高票当选,毕竟“叫门天子”的外号不是白叫的。一场“土木堡事变”差点让朱家的大明事业毁于一旦,差点让华夏民族再受乱华之苦。从他当皇帝,到去世,能举出的他昏庸的例子数不胜数,以这二字形容他并不过分。他宠信过小人,打过败仗……更多
来看看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得到史书认可的帅哥?
提到汉末三国,恐怕大部分人的关注点都在当时无休无止的征战与动乱当中。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想要出人头地、名留青史都得凭实力说话,只有能力出众才可崭露头角。今天,我们不谈能力强弱、品行好坏,只论颜值高低,看看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有哪些被史书特意记载了外貌出众的男子……更多
唐朝宦官刘季述为了立威大杀特杀,皇帝却无可奈何
唐朝中期以后,皇帝有时因为宦官权势太大,皇帝的威严与权威受到影响,希望诛除宦官。不过,所要诛除的只是少数的大阉。皇帝的政策可不是要诛尽宦官,而是扫除某一些少数大阉之后,将信赖给予新的宦官。这可能与唐朝初期皇位政争有关,使得皇帝对太子不敢信任,对朝臣又有隔膜,只好信赖宦官……更多
朱元璋说常遇春远超古之名将,他有这么厉害吗?
至正十五年,常遇春刚刚投靠朱元璋,众人没想到的是,常遇春虽然入伙比较晚,但是口气一点儿都不小,冲进帅帐就满脸兴奋的朝着朱元璋伸手要道:“把先锋印给我吧,我来你这儿就是当先锋的”。朱元璋眼睛一瞪,不敢置信,眼前的这个毛头小子何德何能?不过一个吃不饱饭的难民而已……更多
中国古代哪三个国家,因为选错了人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烦
在历史上,因为争夺皇位发生了无数的战争,而皇位并不太容易坐,但是许多人会尽最大努力坐在这个位置上。在中国古代,有三个国家,因为他们选错了人,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烦。第一个是秦始皇的儿子扶苏,他的才华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他独特的政治观点令人惊讶,但因为他反对他父亲的政策……更多
朱元璋的底线,女人无数却只爱马皇后
众说周知,朱元璋不仅残暴凶狠,还好色贪欢。他好色到什么程度?他私生活极其糜烂,称帝前曾强占了美艳的胡寡妇;称帝后更是多方选妃,还有嫖娼的爱好,甚至自己在《大诰》中公开承认自己因为报复强占了政敌陈友谅的妃子阇氏。但是也就是这个刻薄寡恩的皇帝,始终对自己的原配妻子马皇后不离不弃……更多
何进招董卓进京真的是为杀宦官吗?背后有何深意?
汉灵帝去世后,何进大权独揽,十常侍里的郭胜杀了自己的好朋友蹇硕向何进示好,袁绍建议何进痛打落水狗,诛杀曾经横行的十常侍,三国演义中袁绍的原话是“中官结党,今日可趁势尽诛之。”何进以何太后不准为由给拒绝了,袁绍又说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更多
古人请奶娘不只是为了喂养孩子,还有不为人知的原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在生了孩子后,有条件的常常会请专门的保姆或者月嫂来养育孩子。其实这种育儿保姆、月嫂的身份也是由来已久,自古就有。只不过那时候的人将这种身份的家佣称为“奶娘”。具体来讲,古人请奶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四点:一、喂养孩子。古时候没有什么奶粉……更多
中国有一座古墓无人敢盗,墓上刻着八个大字
明朝明孝宗朱佑樘皇妃的墓,是世界上盗墓者不敢盗窃的少数几个陵墓。不仅盗墓者不敢动,而且乾隆爷也不敢动她的墓,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据历史记载:此皇妃在世时擅长于玄学,与现在的“神学”差不多,和大街上算卦的相似。这位皇妃为了自己死后的安稳……更多
清朝时期选拔人才,西选、年选和佟选是什么意思?
吴三桂是帮助满清皇帝打下天下的人,为了感谢吴三桂的功劳。洪承畴上书多尔衮,表示可以参考明朝沐王府的建制,在云南设立平西王府,总理西南事务。所以吴三桂这个时候在西南地区,不仅可以招贤纳士,而且可以私铸钱币。整个云南地区的税收,全都归吴三桂所有。当时他选拔人才的方式……更多
“一骑红尘妃子笑”真的是杨贵妃的特权吗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一直以来,杜甫的这首诗都给我们一个这样的假象,那就是因为杨贵妃爱吃荔枝,所以唐玄宗才会专门为其开辟了一个特快专递,让千里之外的岭南荔枝能够火速送入宫内,这就就可以让自己的最爱—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了……更多
《三国演义》中,张郃武艺虽强,但运气不佳屡遭强敌
在《三国演义》中,张郃是曹操手下的大将,武艺和夏侯惇、张辽等人并列,也算是一流高手了。不过张郃的运气不算很好,经常遇到的对手都是顶尖高手,先后败给过赵云、马超、庞德、张飞、黄忠等人,此外还和张辽战平。在实战中,张郃还击败过孟达、王平,但是真正能杀死的敌将,只有杨昂和雷铜两人而已……更多
“龙生九子,凤育九雏”,分别指的哪九子?哪九雏
《周易》以阳爻为九,代表至阳。在古时,数字“九”十分尊贵,也是最大的数字,另外龙与凤也是身份尊贵之物,象征祥瑞,那“龙生九子,凤育九雏”,分别指的哪九子?哪九雏?却鲜有人知。“龙生九子,九子各不相同”是很多人都听到过的一句话,说的是同胞兄弟各有所长,据《中国吉祥图说》介绍……更多
古代农民为何不去开垦荒地要去造反
纵览中国古代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其中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而说到农耕社会,自然就离不开农民和土地这两个关键因素了。这也正是历代王朝的覆灭因素中,总会有农民起义爆发的缘故。耕地然而,事实上中国古代的人口数量比起现在来说并不算多。而且,历朝历代民间未开垦的荒地也有不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年羹尧雍正两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年羹尧跟雍正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鳌拜跟皇太极的关系,年羹尧追随雍正长达三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雍正王朝的巩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023-06-01 21:45:00
聊聊哪些与富弼相关的轶事典故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
2023-06-01 21:45:00
聊聊北宋文学家——穆修
穆修(公元979~公元1032),字伯长,北宋文学家,山东郓州人,后居蔡州。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
2023-06-01 21:44:00
盘点刘邦曾经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
趣谈答案:这十大罪状都是真的,但是刘邦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并不是说给项羽听的,而是说给当时自己的部下听的。刘邦奇特的部队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2023-06-01 21:43:00
聊聊北宋名相、文学家——富弼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
2023-06-01 21:46:00
项羽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楚怀王
公元前206年十月,楚怀王(义帝)熊心在途经郴县时,被项羽派九江王英布所杀。在古代,尊卑贵贱的界限泾渭分明,以下犯上往往会被视为大不敬
2023-06-01 21:41:00
当年项羽有机会干掉刘邦吗
说起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大家都知道,他两同时起兵抗秦,既是友军,但又是敌军,二人一起合作过,也互相敌对过,最后刘邦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2023-06-01 21:41:00
刘邦与项羽对战,惨遭30连败,为何还能赢得天下
对刘邦与项羽对战,惨遭30连败,为何还能赢得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刘邦打架的水平有多菜?史书上记载,刘邦跟项羽打仗,是每仗必败
2023-06-01 21:40:00
聊聊哪些与穆修相关的轶事典故
穆修(公元979~公元1032),字伯长,北宋文学家,山东郓州人,后居蔡州。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
2023-06-01 21:42:00
聊聊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
2023-06-01 21:49:00
雍正为何着急杀抚远大将军
提起年羹尧,如果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我想对这个人物一定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雍正初年大名鼎鼎、平定了西北罗伯藏丹津叛乱的钦命抚远大将军
2023-06-01 21:51:00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提到唐朝历史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有着“天可汗”之称的李世民。虽说他只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但其开创的贞观之治却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唐局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2023-06-01 21:48:00
曾公亮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
2023-06-01 21:53:00
曾公亮的一生有哪些作为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
2023-06-01 21:51:00
石介有哪些贡献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人,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号称徂徕先生
2023-06-01 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