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从太康失国到少康复国这段夏朝百年混乱
一、夏都危矣(不理朝政,专心游猎)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水南岸,天朗气清,一只惊鹿正逃窜于树林之中,后面一群人,手拿弓箭,疾速追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中间一人拉弓对向惊鹿,“嗖”的一声,惊鹿应声而倒。此人身穿上玄衣下黄裳,看到正中惊鹿,把弓箭扔给随从,兴高采烈地走向今天的“战利品”……更多
商朝帝王档案,你了解多少
商汤子姓,名履,庙号太祖,为商太祖,河南商丘人。商朝的创建者,前1617-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人部落首领。商朝太子太丁-商朝尚未继位就死了的国君姓子……更多
汉景帝刘启没有庙号,为何他的爷爷、爸爸、儿子却都有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皇帝中也是一位有为的明君,“文景之治”他也是其中一位主角,但相对于祖父、父亲以及儿子,他却未获得庙号,“孝景”是他的谥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庙号是起源于商朝,谥号则滥觞于周朝,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认为庙号和谥号都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的……更多
苏妲己睡前有何陋习,令纣王沉迷其中
引言《列女传·卷之七·孽嬖传》写道:“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苏妲己是商纣王的妃子,也是商纣王最宠爱的妃子。所以苏妲己只要夸谁商纣王就给他富贵,而苏妲己如果憎恨谁,商纣王就将其诛杀,当时商朝的比干丞相被挖心就是死于苏妲己之手。通过历史对苏妲己的描述……更多
聊聊中国历史最强女将军——秦良玉
中国正史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相信大家都知道是秦良玉,那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将军又是谁呢?那就是3000多年前我们的女战神——妇好,她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有记录可考的女政治家和女军事家,同时她还是商王武丁的老婆,商朝的王后。妇好可不是那种只会在后宫撒娇卖萌,耍手段的女子……更多
“寺庙”二字早见于西周金文,另有其意
寺庙多指佛教建筑,不过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而“寺庙”二字早见于西周金文,可见寺庙并非为佛教所专造,而是另有其意。寺者,寸土也,国之法度,引申为国家衙门或办公场所,如古代官署之鸿胪寺、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等,而佛寺的起源便与鸿胪寺息息相关。在古代中国……更多
阐教还有谁仙道难成,元始为何不让他主持封神
元始天尊一番话,气得姜子牙差点破口大骂。姜子牙七十岁那年,一天,元始天尊突然对他说:“你仙道难成,只能享人间之福,下山吧!”姜子牙恨不得打滚,心想你当初可不是这么说的,既然我仙道难成,为何不早说?我三十岁拜你为师,把人生中最好的年华都交给了玉虚宫,我现在已经七十岁……更多
姜子牙为何封了365位正神,却偏偏漏了自己
在“封神榜”中,有三百六十五个正神之位,这三百六十五位神仙最后是要受制于玉皇大帝差遣的;但是这好歹也是神仙啊,那为何姜子牙会偏偏漏了自己呢?有人猜测说,是因为姜子牙命中无福成正果,但姜子牙享将相之福;而他的师父元始天尊也知道他无福成神,但因其赤诚、正直,故命他在麒麟崖上攻读兵书40余载……更多
姜子牙的23代孙,为何一顿操作猛如虎把儿子变成皇帝
姜子牙的二十三代孙吕不韦真是一个牛人,他只用了十二年,一顿操作猛如虎,生生把一个落魄的王孙变成了最强帝国的君王,把自己由下九流的商人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相国。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还把自己的儿子变成了未来的秦始皇。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更多
元始天尊不让姜子牙理会此人,此人为何颠倒了封神
姜子牙在对付完张桂芳后,因为心存疑虑,所以上山来找元始天尊出马对付张桂芳。其实,在大新看来,张桂芳这个不算是大人物,但是不能小觑,只是姜子牙小题大做了,也难怪这是姜子牙下山10年后遇到的第一件吉棘手的事情。在与张桂芳作战的时候,哪吒取胜了,打伤了张桂芳,但是姜子牙还是上了玉虚宫请教师傅元始天尊……更多
夏朝记录的缺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也是最古老的王朝。夏朝之前的华夏,处于原始社会状态。而夏朝的历史资料,公认是十分稀缺的,那么,这其中原因何在?个人觉得,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1、口耳相传的历史迄今为止,考古界、历史学界发现的中国最古文字(是成体系的文字……更多
姜子牙随元始天尊学艺40载,共学会了哪6样本领
在封神中,姜子牙32岁上到昆仑山随恩师元始天尊学艺,到他72岁这一年,已经学艺40载的姜子牙却被元始天尊告知自己与仙道无缘,因此而被劝退返回凡间享受富贵。当然,姜子牙虽与仙道无缘,但毕竟这40年里都是在随元始天尊这位仙界顶级大佬学艺,因此其本领自然也不会太差……更多
是谁害死了平定台湾的功臣姚启圣
本与官无缘,奈何官缠身这哥们的当官之路又是坎坷又是搞笑。姚启圣从小就性情豪爽,慷慨大方,有游侠的气质,他那时候不想做官,只想当他的大侠。顺治初年,清军打进了江南,姚大侠被迫前往通州,来到通州,姚大侠被当地的豪强欺负了,一时想不通,投靠了清兵,因为他富有才学,被任命他为通州知州……更多
周朝历时800年,最后一任君主做了什么事
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更多
姜子牙封的哪4个神, 他们既在天庭上班, 也在西方教上班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了365位正神,分配好工作岗位后,让他们都到天庭上各司其职,好好上班,要不然,打神鞭伺候。不过有些正神可谓身兼数职,比如黄飞虎,本来就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是五岳之首,却还要执掌着地府的一十八重地狱,掌管着人间生死。黄飞虎这种兼职也就算了……更多
与辉同行,在鹳雀楼上瞰黄河奔流
继去年5月之后今年6月12日至15日董宇辉再赴山西在这片被时间偏爱的土地上带大家领略“宝藏三晋 古韵山西”启程!第一站——山西运城这座“好运之城”可不一般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与这次活动的主题相得益彰在盐池领略色彩斑斓的绚丽美景在永乐宫欣赏精美绝伦的壁画在西侯度文化遗址见证中国第一把文明圣火在……更多
话廉语 沐清风|廉隅贞洁者,德之令也
廉隅贞洁者,德之令也;流逸奔随者,行之污也。[唐] 魏徽《群书治要·昌言》【释义】品行端正、节操廉洁是美好的道德,随波逐流、奉承迎合是丑恶的行为。策划:黄河新闻网采编中心编辑:胡娜设计:李佳蓓 ……更多
滹沱河作为石家庄的母亲河,她不仅滋润养育了生活在这一片热土上的人民,而且在这一流域产生了具有浓厚本地特色的历史文化,让人读来如痴如醉,感叹不已。滹沱河流域产生的历史文化内容甚多,有以真定临济宗、赵州柏林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有以名医李东垣为代表的医学文化,有以诗人刘禹锡为代表的诗词文化……更多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本报6月12日讯(通讯员 李滕)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以史为鉴、以史明纪,强化纪律意识,近日,泰安一中萃英学校组织党员赴宁阳东庄红党史记忆展览馆开展“忆党史、明党纪、强党性”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凤仙山之阴,柴汶河之畔,80多年前……更多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本报讯(记者籍明泉通讯员李光普)为丰富资料来源、提升编纂质量,即日起至10月31日,市档案馆(市方志办)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邢台年鉴(2024)》入鉴图片。据悉,《邢台年鉴》是系统记述邢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更多
以城为钥  解码中国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甘武进 何为“城”?中国最早的“城”出现于何时?为什么说作为圈围设施的“城”不限于城墙?城池为何而建,如何兴建?人类从穴居到走向开阔地带,再到筑城而居,城垣从无到有又消失,历史上象征着文明的每一步,伟大而深刻,没有什么比“城”更有烟火味道……更多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坞堆村的“思乡苑”■安新明过了端午节,年轻人各干其事上班去了,我约了几个朋友驱车前往稷山县汾南,去太阳乡坞堆村看薛武刚先生建成的“思乡苑”。坞堆村是稷山县的一个大村,生产队时期共有27个生产队、8000多口人,由于村子大,共产党组织设的是党委……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红色记忆红军东征 转战太原阴旭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1936年3月12日,红军东征军兵分三路,迅速东进、南下,发动群众,扩大筹款,创立河东革命根据地,积蓄抗日力量。其中,红15军团挥师北上……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介子平徐继畲(1795—1873),五台县东冶镇人,清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清道光十年(1830),徐继畲服阕晋京,授翰林院编修,随后升任陕西、江南两道御史。清道光十八年(1838)春,徐继畲抵福建,在闽为官14年。其间发生了鸦片战争……更多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石阡用好困牛山红色资源 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展示一段历史 传承一种精神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啊,困牛山,血染的山,红军壮举震宇寰……”6月5日,石阡县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遗址,石阡县委党校的学员们唱着《壮士血染困牛山》,激昂的歌声回荡在山间……更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祝庆庆 陈俎宇“头青山、二者相、三龙广、四捧乍。”提及青山镇的历史,普安县青山镇中心校原校长倪嘉隆常提到这句话并解释,青山镇曾名列“盘江八属”四大集镇之首,这句话从侧面可以印证青山镇的历史悠久、商贸发达。普安县青山镇,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多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而不是起兵反清,康熙会让他平安终老吗
1644年4月,吴三桂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的部将唐通驻守,他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率所部由山海关入京“朝见新主”。但当他抵达永平以西的沙河驿时,却突然改变主意勒转马头疾返山海关,然后挥军直扑关城打败毫无戒备的唐通,重新夺占战略要冲山海关。闪降闪叛之后的吴三桂,再次站到了清军和李自成军的夹缝之中……更多
公主帮慈禧洗澡时,发现一个什么秘密
相信不少80后,90后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还珠格格》,这里面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除了主人公小燕子与紫薇之外,还有一个女子,也给人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她便是晴儿,她不如,小燕子那般张扬,她温柔娴静,服饰在老佛爷身边。细致入微得老佛爷喜爱,要说着整个后宫……更多
肃顺:权臣还是功臣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有人说,亏得慈禧杀了他,否则这就是鳌拜第二。事实是,他死的时候,刑场上许多人兴高采烈,使劲儿往肃顺脸上扔石头,说肃老六你也有今天,扔得肃顺很快面目模糊。而曾国藩闻讯则急的跳脚……更多
聊聊嘉庆帝皇四子的传奇人生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61岁的嘉庆皇帝突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具体死因直到现在也未形成定论。根据雍正皇帝所创“秘密立储”制度,嘉庆皇帝身后的皇位传承只需要两份“传位诏书”——“正大光明”匾额后一份,皇帝随身携带一份,两份诏书对照无误,即可完成皇权更迭。可在嘉庆皇帝驾崩的时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侯畅 济宁报道7月13日,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篮球运动与发展顾问聘任仪式。顾问团首先来到豫州路小学,参观指导学校篮球运动教学开展情况并观摩学生训练课程
2025-07-13 15:19:00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
山河铭记丨烈士长眠异乡87载 我们想找到他的亲人
大皖新闻讯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院内,一座名为“抗日阵亡五烈士”的碑巍然屹立,碑上铭刻有一名安徽籍烈士的简短生平
2025-07-12 23:37:00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