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金陵之战,30万梁军从各地增援京师,为何观望不前
549年,86岁梁武帝奄奄一息,他内心五味杂陈。南朝梁,萧衍建立,取代南朝齐,却终究要在他手中败亡。但是,梁武帝并没有时间去多想为什么,因为他口干舌燥,只想喝一碗蜂蜜水,却未能如愿。金陵之战,30万梁军从各地增援京师,打着“勤王”旗帜,却观望不前,侯景逆袭成功……更多
宁平城之战导致十几万晋军覆没,36位宗王被俘虏
311年,十几万晋军覆没,太尉王衍:“都是清谈惹的祸,但凡有点担当,我们也不会死。”当晚,王衍以及36位诸侯,被墙壁压死,西晋灭亡已定。宁平城之战惨败,王衍被俘虏,石勒设宴款待:“太尉,可否说一说,你们是如何沦落到今天,晋朝为何衰败。”王衍“知无不言”,悲伤地说……更多
胡夏攻取长安,哪6位东晋名将败亡
417年,听闻刘穆之病逝,刘裕心急如焚,急忙班师回朝。临行之前,刘裕糟糕的人事布局,不但导致长安被胡夏攻取,还损失了6位名将,南朝宋开国就帅才凋零。长安、洛阳,天下形胜之地,也是古代王朝的“正统”所在。西晋末年,天下混乱,群雄逐鹿,长安也是争夺的焦点之一。刘裕……更多
并州之战,哪5位名将阵亡
312年,并州之战,拓跋猗卢率鲜卑骑兵冲杀,10万“汉军”闻风而逃,刘儒、刘丰、简令、张平、邢延等5位名将阵亡沙场,刘粲逃回平阳。并州,位于太原,是北方战略重镇,也是抵御游牧骑兵的要塞。307年,八王之乱后的西晋千疮百孔,五胡纷纷南下,北方大乱。此时,刘琨奉命镇守并州……更多
王猛心怀天下,桓温只想东南半壁
417年,王猛的孙子王镇恶率晋军攻占长安,灭亡姚秦,立下赫赫战功。王猛的孙子为东晋效力,但王猛却选择辅佐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让前秦达到极盛。354年,桓温率兵北伐,兵力大概是五万,进展很顺利。此时,中原混乱,关中的前秦内部不稳定,还面临姚羌势力的威胁,无法阻挡晋军攻势……更多
淮阴侯韩信、睿亲王多尔衮,谁的能力更强?战略眼光方面,韩信不是多尔衮的对手,层次不一样。韩信、多尔衮,有可比性吗?答案是肯定,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历史影响也很大。刘邦建立汉朝,军事上依靠韩信,没有韩信的帮忙,刘邦搞不定项羽。皇太极建立清朝,削弱三大贝勒,以及征战四方……更多
陈玉成、李秀成为何违背南京决策,放弃攻打武昌
1860年初,随着江南大营被摧毁,南京局势好转,太平天国诸侯聚集在一起,商议接下来的作战方案。一番争论过后,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达成协议:“一个月内搞定苏常,然后班师西征,攻打武昌,解除安庆之围。”南京决策出台后,各路将领按照分工作战。陈玉成、李秀成继续东征……更多
苻坚为何说邓羌,灭亡东晋是你的任务
370年,邓羌开怀畅饮,酒量了得。喝完酒,邓羌跨上战马冲锋,将十几万燕军击溃,乘胜追击,灭了前燕,俘虏慕容暐。前秦名将,单纯看军事水平,邓羌应该第一,王猛是综合型人才。苻坚评价:邓羌具有廉颇、李牧的本事,是北伐匈奴,南征东晋的人选。邓羌作战,究竟有多猛呢?356年……更多
闻鸡起舞除了祖逖,还有坚守太原12年的刘琨
提起“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人们记得祖逖,却忽视孤胆英雄刘琨。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刘琨坚守太原12年,对得起年少时与祖逖许下的豪言壮语。刘琨,西晋名将,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与刘备同祖宗。但是,刘琨家境非常充裕,他出身高门,与石崇、陆机、陆云等“金谷二十四友”关系很好……更多
为何说李秀成的崛起经历,值得很多普通人借鉴
李秀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忠王千岁,他留下太多的笔墨。那么,李秀成给你们什么印象呢?是他十天之内写完六万字的自述,还是厮杀44天的雨花台之战呢?笔者看来,李秀成最引以为傲,也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的成长经历:努力、坚持,不言弃,苦苦等待机会,值得人多人借鉴。从李秀成自述书中……更多
石达开:将士远离,失去信心,不知出路在何方
1848年,石达开才17岁,在贵县名气却不小,他性格豁开朗,喜欢结交各路朋友,也算是豪杰。这一年,冯云山再次从广东来到紫荆山区,顺带去拜访石达开,将他吸纳到拜上帝教中来。此举,冯云山目的明显:依靠石达开的家族力量,对抗杨秀清、萧朝贵这两位“跳大神”的人物。人缘好……更多
朱元璋北伐准备12年,为何杨秀清只用2个月
北伐中原,驰骋沙场,这是君王、名将的目标追求。但是,从南方北伐中原,想要取得胜利,难于上青天。从诸葛亮北伐开始,到太平军北伐,只有朱元璋取得胜利。明军一年时间攻克燕京,顺带收复宋朝几百年都没能拿回来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创业,难度系数很大。1356年在金陵建立基业……更多
洪杨筹划金田起义,清朝为何没有察觉
1850年,向荣带着3万兵马来到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义。此时,洪秀全、杨秀清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清朝才调整作战方向,进攻紫荆山。向荣来广西之前,金田起义已经在酝酿,各地发起团营。但是,清朝貌似对此一无所知,没有察觉到洪杨准备发动起义,这又是为何呢?清朝的“疏忽”……更多
为何说慕容垂南征言过其实,坑了苻坚
群臣反对南征,慕容垂发话:“秦军百万,随便拉出一人,都是韩信、白起级别的名将,何愁拿不下东晋。”白起、韩信满地都是,慕容垂言过其实,坑了苻坚。370年,东边来了一位“客人”,苻坚喜出望外,亲自去迎接,颇有曹操接见许攸的味道。这个人,就是慕容垂,一代雄主,后燕的建立者……更多
刘穆之病逝,刘裕返回江南,错过统一中原机会
417年,58岁刘穆之病逝,刘裕哀叹:“大业未成,谋臣病逝”。刘穆之离去,带走了刘裕统一天下的机会,否则将无南北朝,更别说隋唐。刘穆之,刘邦儿子刘肥的后代。从血缘关系看,刘穆之、刘裕也有交集;刘裕是刘邦弟弟刘交后裔,数百年前也是一家人。刘穆之对刘裕有多重要?诸葛亮对刘备……更多
对于农民起义而言,太平军坚持16年确实很了不起
16年很长吗?对一个大一统王朝而言,接近300年的国祚,16年不算什么。对于农民起义而言,16年已经很长了,尤其是对太平天国运动。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太平军能坚持16年,虽说没有取得成功,却比黄巢、朱元璋、李自成强很多。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分析历史,不能脱离大环境……更多
看看被刘黑闼横扫的唐朝16位名将
刘黑闼有多厉害?看看被他横扫的唐朝16位名将,足以证明刘黑闼的勇猛,他能跟李世民掰手腕,实力不容小觑。621年,刘黑闼在家里耕地,范愿来拜访:“如今,李渊让我们去长安,估计就是王世充部将的下场,将军你觉得该怎么办?”李渊想解决窦建德部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刘黑闼等不愿坐以待毙……更多
李世民被单雄信包围,是谁救了他
621年,洛阳之战,李世民冲锋陷阵,却被单雄信包围。此时,究竟是谁救了李世民?《旧唐书》记载有出入,总感觉是为了照顾李世民面子。帝王打仗,喜欢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有谁?当了皇帝,还能这么做的,应该是拓跋焘、朱棣。如果当皇帝之前,还应该算上李世民,这也是猛人一枚……更多
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尉迟恭,他为何拒绝
一次宴会,李世民对尉迟恭说:“爱卿劳苦功高,我想把女儿嫁给你,结为秦晋之好,可否有此意。”尉迟恭回答很巧妙,李世民笑了笑,没有为难他。从私人关系看,唐朝名将系列,李世民最喜欢尉迟恭,此人不但作战勇猛,还多次救了李世民,可谓是恩人。起初,尉迟恭追随刘武周、宋金刚……更多
李世民为何不接受单雄信投降,将其处死
司马光说:单雄信战败,李世民不接受投降,将其处死。对待归降者,李世民一般都能善待,且加以重用,为何就不能放了单雄信呢?621年,地点洛阳,单雄信被俘虏。朋友李绩(徐茂公)为他求情,希望能用自己的官职,换取单雄信一条活路,但李世民不答应,将其斩首洛阳。单雄信被杀……更多
西王精兵耗尽,太平军战斗力明显下滑
研究太平天国名将,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这几位名将是热门人物,评价都非常高。杨秀清、石达开合作,横扫清军;陈玉成与李秀成,则中兴太平天国。其实,太平天国名将中,最能打仗,也是最勇猛的,是西王萧朝贵,可惜他过早阵亡,否则其他将领的光彩会黯淡很多……更多
大流士有30万精兵,后勤补给充足,为何打不赢亚历山大
想不明白,大流士有30万精兵,后勤补给充足,还以逸待劳,为何就打不赢亚历山大呢?马其顿不过5万人,却赢得高加米拉之战。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对高加米拉之战的兵力情况,是这么说:大流士有100万大军,骑兵数十万,包括重甲骑兵,还有车兵、投石兵。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更多
定都金陵11年,只有3年周边没清军
来到金陵(南京),洪秀全、杨秀清意气风发,太平天国的事业,蒸蒸日上,前途一片美好。想当年,朱元璋以南京为基地,经营东南,击败群雄,最终取代元朝,建立大明。历史的有趣之处,就是具有很多的相似点,却又不完全一样,尤其是结局。朱元璋以南京为起点,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更多
为何说石达开成功背后,是杨秀清支持与信任
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离不开一本书,就是张德坚写的《贼情汇纂》。张德坚奉命去南京,在太平天国核心地带潜伏,搜集有关情报,为曾国藩制定作战方案提供参考。今天,有关太平天国前期,尤其是天京事变前的活动,《贼情汇纂》无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京期间,张德坚对“首义诸侯”的关系尤其重视……更多
郑国名将祝聃,擅长射箭,击败周王军队
繻葛之战,祝聃立下首功,论功行赏时,郑庄公却视而不见。祝聃闷闷不乐,郁郁而终,郑庄公悄悄派人去吊唁,让家人厚葬他。祝聃,郑国大将,骁勇善战,尤其擅长射箭。古代名将,擅长射箭的很多,例如黄忠、养由基、李广。但是,若论射箭带来的影响,没人能比得过祝聃。周平王东迁后……更多
庐州之战太平军以少胜多,夺取皖北重镇
1851年,中平之战,石达开率兵猛攻清军营垒。不料,一支清军突然从壕沟中杀出来,与太平军激烈搏斗,还成功将其击退。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横扫八旗、绿营,清朝连续更换前线主帅,却没有多大用处。此时,敢于跟太平军正面过招,且取得一定战绩的,只有张国梁部。张国梁是天地会出身……更多
太报云拍摄影:贾鹏 米国伟 牛利敏 耿婧媛制作:王金国 耿婧媛统筹:贾鹏监制:孟中太原日报社出品太原日报社视觉策划中心制作 ……更多
\
大皖新闻讯 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古希腊诸神“降临”合肥。7月10日,“遥望奥林匹斯——古希腊人的理想生活”展览在安徽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选取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120余件珍贵文物,集中展示了古希腊城邦文化生活的精神风貌……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期,天津教育出版社举办《严复:难为世界人》(赵白生著)座谈会,相关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哲生认为,赵白生有三个特点:赵是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传记研究,对传记的写作有其自己独特的看法……更多
你不知道的100个淄博「96」丨汉代波斯多瓣银盒,全国唯一一件古代丝绸之路见证物
编者按:三千年泱泱齐风,八百载海内名都。如果说你对淄博最初的印象源自烧烤和人情味儿,那么穿过历史的画卷,你将会更加了解这座低调又惊艳的城市,感受它曾经的辉煌与厚重。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市文明办、淄博市委党史研究院联合推出《文明的脚步——你不知道的100个淄博》专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
2012年,我在杭州工作生活,每到休息日便去西湖寻觅钱塘风雅,由此慢慢发掘许多与杭州有关的古代文人事迹。后来,我开始尝试根据他们留下的诗作
2025-07-11 11:04:00
由“成己”走向“成人”,尼山论坛儒学对话助推全球化共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巍巍尼山,文脉悠长,圣贤遗风,泽其万方。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济宁曲阜圆满召开
2025-07-1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