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营造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浓厚氛围,近期,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深植于广西中行,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基固本、植根铸魂。“七一”前夕……更多
大江奔涌|穿越千年,古城荆州光芒依然闪耀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跨越千年的荆州古城墙,留存百年商埠和工业记忆的洋码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篇,吟咏着这座魅力古城。荆州古城墙。图片来源/极目新闻楚文化与三国文化交融,荆州,穿越千年历史云烟,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光芒。7月10日,参加“大江奔涌·沿着长江经济带看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媒体代表们来到荆州……更多
聊聊古代帝王的“金字塔”结构
1、顶端:秦始皇、刘邦、成吉思汗、朱元璋。入选理由,这些帝王都具有某些开创性的东西,且历史影响深远。秦始皇,虽说“奋六世之余烈”,但他开创的大一统王朝模式,为历代所沿用,持续数千年。哈特《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100位名人》中,秦始皇位居帝王榜第一名,比奥古斯都还要厉害……更多
杨秀清战略水平一般,却有很高的“容错率”
杨秀清战略眼光一般,却有很高的“容错率”,这是太平军屡次战败之后,又能快速恢复元气,横扫清军的重要原因。太平天国“首义五王”,都具有明显的特征:冯云山擅长策划与谋略;萧朝贵是冲锋陷阵;石达开是奉命行事,处理地方;韦昌辉是机灵,快速反应;杨秀清则是手腕强,具有很高的“容错率”……更多
聊聊太平天国名将的“金字塔”结构
一、位于顶端:冯云山、杨秀清、李秀成、罗大纲。入选理由,他们战略眼光长远,懂得全盘规划,如何谋求发展,是帅才。冯云山,太平天国实际创始人,没有冯云山的努力,就没有金田起义。杨秀清很厉害,他谋划全局,坐镇指挥,是太平天国发展壮大,并走向极盛的关键人物。罗大纲也是帅才……更多
杨秀清效仿朱元璋,东征金陵,立足江南,结果如何
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有3条路径选择。结果,杨秀清选择了效仿朱元璋,以金陵为基业,立足东南,进而夺取中原。1852年12月,太平军夺取益阳、岳州,获得数千艘民船,水上力量得到增强。接着,太平军出洞庭湖,攻打武昌。罗大纲、林凤祥的凌厉攻势下,太平军奋勇冲杀,击败了向荣的援军……更多
聊聊古代21位名将
1、李靖,唐朝名将,“六边形”战士。水战消灭“萧梁”,夺取荆州,平定江淮。草原作战,骑兵突击,擒拿颉利可汗。隔戈壁高原作战,深入敌境数千里,灭吐谷浑。2、徐达,南方北伐获胜第一人,一年时间就收复了宋朝三百多年都没搞定的“燕云十六州”。纵横欧亚的蒙古骑兵,终究输给了明军……更多
杜预没有显赫战功,为何同时位列武庙、文庙
杜甫的祖先,杜预没有显赫战功,没有经典战役,没有跟强敌过招,却同时进入武庙、文庙,感觉名不副实。杜预的名气,与战功并不匹配,感觉注水不少。杜预,西晋名将,是杜甫、杜牧的祖先。明代之前,同时进入武庙、文庙的将领只有一人,他就是杜预。武庙、文庙,是对武将、文臣评价的主要依据……更多
岁赐、岁币、岁贡,有什么区别?文字不同的背后,是宋朝地位变化的反映。1004年,萧太后、辽圣宗率20万大军南征,所向披靡,抵达澶渊城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却没有决战的底气,只好签署“澶渊之盟”,每年给辽国送去银、绢共30万两。后来,辽国利用宋朝与西夏作战的困境……更多
陈玉成封英王,李秀成为何内心五味杂陈
1859年,陈玉成册封英王,李秀成心灰意冷,因为他什么也得不到,内心五味杂陈。李秀成不能封王,这是天王的策略,却让李秀成、陈玉成陷入纷争,双雄明争暗斗。罗大纲夺取永安,太平军在这里停留9个月,并招收附近民众。陈玉成、李秀成都在这个时候参军,开始并肩作战。李秀成……更多
金国灭亡前,金哀宗书信宋理宗说了啥
金国灭亡前,完颜守绪书信宋理宗:“蒙古灭国四十,下一个就是南宋,希望你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可惜,南宋目光短浅,联合蒙古攻金,自取灭亡。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称雄草原,并开始挑战金国。此情此景,与当年北宋面对的局势一样:金国崛起东北,南下攻打辽国……更多
为何说完颜赛不败亡徐州,带走了金哀宗东山再起的希望
1233年,完颜赛不败亡徐州,金国无将可用,也带走了金哀宗突围的希望。一年后,蔡州陷落,金哀宗自缢,延续119年的金国灭亡。蒙古骑兵攻势凌厉,拖雷、速不台军团包围开封,金军屡战屡败,局势岌岌可危。金哀宗以御驾亲征为由,带着皇子们离开京城,半路遭遇蒙古埋伏,护卫亲兵损失殆尽……更多
完颜合达救援开封,为何15万金兵溃败
完颜合达对金兵有信心,傲慢地对蒙古使臣说:“金军锐气正旺,就等着你们送上门了,敢不敢来决战。”窝阔台大怒,旋即分兵三路,目标开封。野狐岭之战,45万金兵一败涂地,蒙古骑兵乘胜进攻燕京。为躲避蒙古兵锋,金宣宗下令南迁,以开封为都城,史称“贞祐南迁”。金蒙交战以来……更多
阶州之战太平军坚守9个月,结果如何
1865年,梁成富率兵从火中冲出来,与清军搏斗。太平军只有一百来人,面对数千清军,却丝毫不畏惧,没人选择投降,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困守庐州的日子,陈玉成想到了一个计策:率兵远征陕西、甘肃,招兵买马的同时,尝试建立一块基地,进可攻退可守。梁成富,陈玉成麾下“四大金刚”之一……更多
林启荣为何等不到石达开援军,导致一万多将士阵亡
林启荣2次派人去安庆,希望翼王石达开能伸出援手,解救九江,重现九江、湖口大捷,扭转局势。可惜,林启荣等不到援军,他只能孤军奋战,一切靠自己。1853年,赖汉英在南昌城下受挫,韦俊、石祥祯率兵西征,取代赖汉英,并夺取九江、湖口。韦俊、石祥祯继续西征,林启荣则留下来镇守九江……更多
杨秀清死后他麾下5位将领结局如何
杨秀清死后,麾下5位将领手握重兵,继续与清军战斗。可惜,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对待,感受不到太平天国的温暖,1人选择回家归隐,终老一生。1856年,杨秀清想不到,他实权在握,控制京师卫戍,却输给了洪秀全。一度辉煌的东王集团,转眼灰飞烟灭,元气大伤。杨秀清被杀,但东王留在外地的将领很多……更多
状元郑颢迎娶万寿公主,但生活并不开心
846年,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上奏唐宣宗:“郑颢相貌堂堂,还是状元,理应迎娶公主。”此时,郑颢正准备回家成亲,得知此消息,内心五味杂陈。郑颢,博学多才,文采出众,是唐朝的状元郎。中状元那一年,郑颢才25岁,可以说是青年有为,前途无量,令人羡慕。846年,郑颢回家成亲……更多
为何说丁太阳率3万兵马降清,带走了太平天国的希望
1865年,丁太阳率3万兵马降清,带走了太平天国的希望。嘉应州之战,南方太平军余部覆没,汪海洋、谭体元等七十多位将士殒命,丁太阳害苦了大家。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广东天地会武装再次活跃,丁太阳是主要首领之一。1854年,丁太阳率兵围攻韶关……更多
盘点10位孙氏名将
10、孙皎,东吴名将,骁勇善战。濡须口之战,孙皎率2千兵马上阵,多次击败曹操大军,令孙权刮目相看。白衣渡江,孙权本想兵分两路攻打荆州,让孙皎、吕蒙各自领兵,但吕蒙不愿意,孙权只好以吕蒙为主帅,孙皎为副手,一举擒拿关羽。09、孙奂,东吴名将。226年,曹丕病逝……更多
金哀宗5次击败蒙古骑兵,为何成了亡国之君
金哀宗5次击败蒙古骑兵,让速不台落荒而逃,却时运不济。客观说,金哀宗已经尽力了,无奈对手太强,金国的江山终究在他手中丢失。1224年,金哀宗继位,危机四伏。此时,成吉思汗已经结束西征,蒙古骑兵主力返回草原,金国面临很大的压力。国难思良将,金哀宗起用赤盏合喜、完颜合达……更多
盘点史上10位太上皇
1、刘太公,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邦建立汉朝,父亲还健在,只能尊为太上皇了。刘邦对刘太公不错,尽到孝子责任。当然,楚汉之战时,刘太公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刘邦为了活命,什么都不管,项羽都觉得不可思议。2、宇文赟,北周皇帝,年轻有为。可惜,宇文赟没有父亲周武帝宇文邕的雄才大略……更多
陈玉成战败,乃时运不济,并非清军有多强大。陈玉成眼中,清军只有3位将领能打,可以当作对手,其余不堪一击。1862年夏季,陈玉成来到寿州,苗沛霖却食言了。这里没有百万大军,只有一张网,陈玉成中计,被俘虏。陈玉成来到胜保军营,拒绝清朝劝降,被凌迟处死。此时,陈玉成依然藐视清军……更多
1224年,61岁金宣宗病逝,给后代留下烂摊子。金宣宗继位后,连续犯了3大错误,将金国推向了深渊。野狐岭之战,45万金兵溃败,但金国体量很大,依然有翻盘的余地。金宣宗继位后,诛杀胡沙虎,稳定了局势,金国有望得到中兴。谁知,金宣宗眼光太狭隘,接二连三地犯错。第一个错误……更多
为何说杨秀清杖责陈承瑢,失去人心
陈承瑢正在吃饭,东王府士兵闯进来,将他杖责两百大板。杨秀清此举,将自己陷入孤立,东王不会笼络人心,不知道善待部下,终究成不了大事。陈承瑢,英王陈玉成叔叔,杨秀清麾下首席文官,爵位佐天侯。杨秀清能力强,战略眼光长远,却没啥文化知识。定都南京后,太平天国军政事务繁忙……更多
聊聊宋朝名臣史浩,历经5朝
1161年,40万金兵南下,还是皇子的宋孝宗想亲自带兵迎战。史浩一席话,宋孝宗顿时醒悟,他赶紧上奏高宗,表示要伴随皇上左右。史浩,宋朝名臣,历经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五朝,他多次为宋孝宗出谋,使其顺利通过赵构考验,登基称帝。南渡之后,赵构儿子夭折,又不能再生育子嗣……更多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哪4位将领突围而出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余部4位悍将突围而出,继续坚持抗清。后来,有2人选择隐居,繁育后代,得以善终。创业6年,一事无成,石达开心灰意冷。前有洪水,后有追兵,石达开失去了信心,连一般的土司兵都打不赢,只能到骆秉章大营“请降”。此时,石达开已经没了“请降”的资本,任由骆秉章宰割……更多
二郎场之战张第才诱敌深入,湘军阵亡3千
1861年,湘军在山谷中伏,主帅黄淳熙跌入泥潭,湘军阵脚大乱。张第才趁势猛攻,3000湘军阵亡,只有少数人马突围,狼狈而逃。张第才,“顺天军”悍将,骁勇善战。西南起义以来,张第才作为前锋,攻城略地,让清军闻风丧胆,四川大多数地区落入起义军之手。四川起义军活跃……更多
霍去病初战河西,汉军损失有多大
前121年,汉军阵亡7千余人,霍去病仅带3千兵马回来。初战河西,汉军损失很大,除了霍去病,其他将领没有得到封赏。定襄之战,捷报传到长安,汉武帝非常高兴,不是因为卫青俘虏牲畜百余万,而是一颗新的将星正在崛起,他就是霍去病。前123年,18岁的霍去病首次出征,率800骑兵长驱直入……更多
为何说杨秀清用人不当,导致2万西征军覆没
杨秀清用人不当,2万太平军折戟湘潭,林绍璋仅率几个骑兵逃走。此后,西征战局逆转,湘军连克岳州、汉阳、武昌、田家镇、半壁山,抵达九江城下。1853年7月,朱锡琨、黄益芸率兵北上增援林凤祥。路过六合,温绍原采取火攻战术,太平军猝不及防,纷纷溃败。六合兵败,却有一个亮点……更多
赵构若是北伐,应当立宋钦宗为皇帝吗
1148年,金兵战斗力下滑,不如宋军能打。兀术对金熙宗说:“我死后,你不要轻易对南朝用兵,没有胜算。”兀术很理智,对金国、南宋很了解。金朝初年,名将如云,完颜宗弼(兀术)排不上号,远不如宗翰、宗望、宗辅、宗干、娄室、银术可等人能打。兀术的军事水平,充其量就是第三档次……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7月12日,“这是英雄的祖国”诗歌诵读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07-14 08:39:00
【有理有句】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托举中国梦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李砚青统筹:程华东 陈俊旺 伍佳佳【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07-14 10:29:00
悬崖上的史诗——遵义海龙屯
在遵义高坪镇的龙岩山巅,屹立着一座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的古老城堡——海龙屯。海龙屯作为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
2025-07-14 10:47:00
大众网记者 侯畅 济宁报道7月13日,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篮球运动与发展顾问聘任仪式。顾问团首先来到豫州路小学,参观指导学校篮球运动教学开展情况并观摩学生训练课程
2025-07-13 15:19:00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