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历史上最会拍马屁的人,每拍一次马屁就升一次官
说到拍马屁,历史上的不乏一些“名人”,比如宋朝的蔡攸,清朝的和珅,都是历史最会拍马屁的人,他们用尽能力,迎合当朝皇帝的口味,让皇帝高兴,满意,然后自己就能一路升迁,走上人生巅峰。而唐朝武则天时期,有一个穷汉,就自己多次创造所谓的“祥瑞”,然后来拍武则天的马屁……更多
揭秘江充为啥要害太子
太子刘据是汉武帝的接班人。年迈的汉武帝去世后,肯定就是刘据继位。照理说,所有的大臣巴结刘据还来不及。可为什么,江充却要陷害太子呢?再说了,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万一害不死太子,他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江充剧照)一、执法太严。江充在做绣衣使者时,主要负责监督和惩罚皇亲贵戚和汉武帝身边的近臣有无越礼过分的行为……更多
朱元璋这两个儿子武功高强,却一个逼死皇帝,一个被皇帝逼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历经千辛万苦,饱经战火洗礼,终于凭借着一身的胆识和优秀的军事天赋,从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乞丐和尚到整日拿着大刀在前线冲锋的小兵卒,朱元璋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一代帝王,人之骄子。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朱元璋的勇猛也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据记载朱元璋有两个儿子与之非常相似……更多
盘点古代最惨烈的10次大战,第一浮尸十万惨不忍睹
在数千年的古代史中,发生了难以计数的大小战役,有战争就有流血牺牲,就有成败,这是必然,也是规律。但是纵观数千年古代史无数大战,最惨烈的大战有10次,当然实际上更多,“说历史的女人”在这里的计算只是一个约数,不是定论。不过这10次却在古代史上都很有名,有的参战人数规模近百万……更多
一皇帝养了100多个儿子,却没一个是亲生的,这是怎么回事?
在古代,有一位皇帝因为戴绿帽子却火了,他养了100多个儿子,却没有一个是亲生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现实生活中,戴绿帽子已经不足为奇,戴一顶是耻辱,戴两顶已经是极限,若是戴了100顶绿帽子,简直是要吊炸天了有没有,大家一定觉得小编是在开玩笑,但是在历史上却有这样的传闻……更多
为何吕后去世后大臣们才发动了诛吕行动
汉初大臣和刘姓诸王们,在吕后去世后,发动了诛吕行动。在诛吕行动中,他们表现出了强劲的实力。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等到吕后去世才发动这种行动呢?为什么在吕后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这样做呢?(吕后剧照)是因为吕后的个人威望太高了吗?其实,说吕后的个人威望太高,是不准确的……更多
黄皓仅用5年就完成了曹操一生的愿望,他是怎样覆灭蜀汉的?
东汉末年,天下民不聊生,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也日趋疲弱。尤其是汉灵帝时期出现的宦官集团“十常侍”更是压垮东汉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直接引发了浩浩荡荡的黄巾之乱,而中国也在此时真正进入了三国时期。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三国时期的宦官自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更多
刘询是怎么报杀妻之仇呢
刘询是汉朝的第十个皇帝。他的志向令人敬佩,不但是他治国有自己的方法,在他在位的时候,汉朝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疆土,一直到西域,都被纳入了汉朝的领域范围内,汉朝的国力也随之达到强人所难以想象的地步,堪称是汉朝发展的最高峰。一开始的时候,汉宣帝并不叫刘询这个名字……更多
朱允炆为什么召85岁老翁入宫当官
在明史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朱元璋从1368年建立明朝,到1398年去世,一共在位31年,但他的“洪武”年号,却存在35年。也就是说,在诸多明朝史料中,有“洪武三十五年”这个年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基后,不承认朱允炆的“建文”年号,把“建文”和“洪武”合并……更多
都说宋朝弱,但是宋朝的老百姓却很幸福
唐朝与宋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两个王朝。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首都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唐朝征服了许多周边国家,当时的许多小国都是唐王朝给罩着的,唐朝的影响力在当时也是遍及亚欧国家,整个国家都堪称是国富民强啊!所以唐朝以后海外国家都称中国人为“唐人”……更多
他是徐州首富,散尽家财资助刘备,甚至把妹妹都送给刘备
刘备的生命中不缺少贵人,早年是得到有钱的叔父接济,这才有机会成为卢植的学生,跟公孙瓒为同学。青年遇到了杀猪匠张飞,张飞将庄园家产全都作为入股资金,投入到了刘备集团。人到中年,刘备又得到了刘表的资助,送钱送地还送人,好歹在荆州扎了根。所以我们会发现,刘备的晋升之路……更多
刘邦一生最大的贵人是谁
古语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其实这句话源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是:“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成大事者,必定具有凡人不能理解之智慧,同时更有凡人难以洞彻之天机。古来影响中国历史走势深远的帝王将相,莫不如此。比如说,太祖皇帝……还是说说高祖皇帝的事情吧……更多
揭秘清朝皇后的权利究竟有多大
古代的皇帝是一个非常尊贵无比的位置,他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的统治者,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没人能够比得过他。同样的,作为皇帝的妻子的皇后,想必身份也是十分的不一样,作为一个皇后,她就是整个后宫的主人,掌管着整个后宫,听起来她所有的权力是很大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后宫不能干涉朝政的说法……更多
她比皇帝年长17岁,却依然能受尽隆恩,靠的不仅仅是美貌
有句俗话说得好,“女大三,抱金砖”,若妻子比长大上三岁,那肯定会带来非同一般的财运。众所周知,古代男子往往都会找比自己小的女子,这是因为女子衰老的速度会更快,而谁不希望自己的妻子能保持长久的美颜呢。可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凡事都有例外。明朝便有一位这样的女子,她年长皇帝17岁……更多
萧淑妃都做了什么事情落得如此可怜
在唐高宗迎武则天入宫之前,萧淑妃是高宗极为宠爱的妃子。萧淑妃有张狂的资本。因为她有良好的家世,漂亮的容貌,聪慧的头脑。凭着这些,她得宠多年,因为王皇后无子,而萧淑妃为高宗生下了两个女儿和一个聪明的儿子,高宗对这三个孩子宠爱有加。于是萧淑妃就觊觎上了皇后的位子……更多
诸葛亮北伐,蜀汉7大先锋中,谁的武功最厉害?
诸葛亮北伐时期,蜀汉政权先前的五虎上将,已逝世四人,关羽阵亡于麦城;张飞被部下割去首级,作为投降东吴的投名状;黄忠在夷陵之战中被流箭射死;马超因家族两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大仇不得报而病逝,仅留下虎威将军赵云一人存活于世。赵云作为硕果仅存的战场老资历,赵云当仁不让地被诸葛亮选为征讨曹魏……更多
姐妹俩同嫁给皇帝,妹妹宠冠六宫,姐姐成皇后
在古代封建社会,总的来说是以男权为主,因而女性的地位普遍不高,在很多男子的眼中,女性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因而在古代很多人都是三妻四妾,不说别的,只是因为那个时候,那些男人并不把女人当作人来看,不过,在古代,如果是被皇室看中的女子,她们的身份就要非常高了,有的女子甚至还能成为皇后……更多
曹髦为什么不召见设计杀之
如果想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曹髦和司马昭的身份。曹髦(公元241-260年),字彦士,谯(今安徽亳县)人,魏文帝曹丕之孙。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第四代皇帝。司马昭(公元211-265年),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是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之弟。同时也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的一大权臣……更多
刘罗锅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刘墉,清朝乾隆时期文臣宰相,与纪晓岚、和珅同一期为官,可以说是乾隆面前的红人,与和珅同属中堂一职。其实刘墉并没有中过状元,因父亲在朝中任职,得以举人身份参加科举,考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成为庶吉士在里面进修。然后朝廷会通过考试挑选里面最优秀的人,一旦有好的官职空缺……更多
刘盈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汉惠帝刘盈——一位在历史长河中还未绽放光彩便英年早逝的帝王,提及他,众人想到的更多的是他的父亲汉高祖刘邦,他的母亲吕雉吕太后,对于他,最多的形容就是胆小、懦弱。身为一位帝王,参观一具人彘就受不了,最后竟抑郁而死,事实上真的如此么?刘盈——刘邦嫡长子,在刘邦还未发迹之时……更多
百里奚的儿子为什么叫孟明视
百里奚是中国春秋时代著名的贤臣,他协助秦穆公治国,提倡推行仁政、教化百姓。为秦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也为秦国百年的仁治创造了良好的开端,秦穆公更是因此被列入"春秋五霸"之一。关于百里奚的最知名典故,可能就是"羊皮换相"了。百里奚出身贫寒,但志向远大,于是便四处游历……更多
他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一天上三次朝
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有着极大作为的皇帝,从他的一生中,我们很难看出他明显的缺点,总的来说,他是一位好皇帝,而后代史学家对他评价也颇高,万历年间的首辅朱国祯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其中孝宗指的就是朱祐樘。1487年……更多
年轻貌美不值钱,她奇丑无比却成功上位为皇后
钟离春,齐国无盐邑(今山东东平)又名钟无艳,四十岁还剩着,人高马大,肚子鼓得比胸脯高出一大截;头发稀少,脖子粗粗,肤黑有喉结,突脑门,凹眼睛,两个鼻孔是仰视的,要身材没身材要容貌没容貌,所以被后人格式化为丑女代名词,即“貌比无盐”是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蔡丘……更多
为什么会说诸葛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国时,吴国的诸葛恪也是这类的聪明童子。三国时代,吴王孙权身边大臣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聪明过人,很小的时候就出了名,大家都爱出点难题,故意考考他。而诸葛恪自己也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华。有一次孙权召集群臣议事,会议还没开始。孙权见诸葛恪在场,于是想试试他的小聪明……更多
荆轲找盖聂比武,为什么见面之后却跑了
战国,是东周各个诸侯国争斗最为频繁,战争最为激烈的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是战国初期的主线任务,而到了战国末期,这个任务就变成了秦国逐个兼并六国,因为此时的强秦已具横扫天下的势力。面对秦国强势东出,山东六国自然也不会束手就擒,纷纷思考自保之良策。韩国想到了派间谍郑国去秦国修建大型水利以疲秦……更多
妃子没被翻过牌子会怎样
嫔妃们在房事方面是有很大的限制,侍寝皇上就像是办公一样被别人管着,根本不像现代人一样的自由。这是因为,古代皇帝的妃子实在是太多了,人多了以后就的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进行管理。尤其是到了明朝以后,皇妃的性生活甚至还得被太监管着。太监对于这种的管理,首先就是对性生活的时间的管理……更多
她是清朝的四无皇后”,无谥号,无地宫,无牌位,无祭享
“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宋朝时期,男权在程朱理学地急速推行之下,被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掌握了话语权的男性,从方方面面对女性加以制约。等发展到了明朝的时候,女性除了无法获得正常的工作机会之外,连对自己的身体,都没有了产权。“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一篇讲述男性不负责任……更多
陈友谅为何还是输给了草根朱元璋呢
元末起义,各地群雄并起,各大割据势力在消灭元朝力量的同时也在相互吞并。不过当时元廷的力量也在镇压,朱元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悄然崛起的,当然他的最大竞争对手,此时也正以不逊色于他的速度快速崛起,而这个人就是陈友谅!他们两人可以说是元末两个起义军的首领了,而很明显陈友谅的实力比之朱元璋强很多……更多
汉武帝狠心杀害最爱的女人,后来才懂其中的奥秘
我一直以为,中国历史上汉朝取代秦朝是几千年文明史上最大的倒退,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假如李斯这个混账没有脑子一抽,让扶苏做了秦二世,或许天下的百姓会过的好一些,可是现实最终还是残酷的,秦始皇史无前例的统一天下后,本来幻想传之万世,但却二世而亡,中原仅安定了十几年就再次陷入战乱……更多
仁慈皇后被权臣逼迫出家,窝囊皇帝却只能默默流泪
西魏文帝(507~551年),即元宝炬。公元535~551年在位。西魏文帝的皇后乙弗氏,是河南洛阳人。乙弗氏的父亲乙弗瑗曾为仪同三司、兖州刺史,母亲是魏孝文帝第四女淮阳长公主。乙弗氏容颜艳美,从小不苟言笑,为人仁慈,宽宏大量,无嫉妒心。在她很幼小的时候,乙弗氏年十六岁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