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秋战国到底是个什么朝代,为何又叫“春秋”和“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时期。直到现在,我们依旧可以读到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可以通过史书领悟学习这个时期璀璨的思想,比如著名的“百家争鸣”。可以说,这个时期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古老的时期,但它却将中华文明推向了巅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时期……更多
山东人见面为什么叫二哥,不叫大哥或三哥?有什么历史原因?
山东人是指籍贯是山东的人。山东人忠厚直爽,外粗内秀,讲义气,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特别讲究人际关系和尊卑等级,爱走上层路线。山东人乡土意识重,地域自豪感强,不仅在现实中到处认老乡,在网上“老乡”也成为聚众的招牌。小编刚刚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山东人为什么见面要叫二哥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更多
宋代科举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特奏制”,成宋朝的国策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更多
古代被抄家的官员的女眷,为何宁死都不愿入教坊司?
说到教坊司这个东西想必大家也有听说了,这个地方好像是一个非常可怕也非常的有恐怖的地方了,而且也是经常看到有电视剧里面有的人害怕进入到这个地方去,那么这个地方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人这么的害怕,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评鉴学习讨论吧!对于像教坊司这样的神秘的场所……更多
历史上的和坤死的惨不惨?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和珅门荫入仕,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身份地位,深得乾隆帝宠信,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更多
汉献帝身为皇帝,为什么不能废除曹操职位?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出生于河南郡雒阳县(今河南洛阳),东汉王朝末代皇帝(189-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他幼时被董太后抚养;汉少帝即位时,被封为渤海王。宦官之乱后改封陈留王……更多
故宫里的龙椅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龙椅是指古时候皇帝所坐的扶手上刻有龙的图案的椅子,龙椅一般放在古时候大臣上早朝的朝堂上的台阶上。龙椅一般由木头制成,再在扶手上刻上龙型图案,最后再漆上一层黄颜色的漆以表示皇家的威严。其象征意义及地位与中世纪欧洲各国君主的王座等同,一般摆放于正式场合,用于接见本国大臣……更多
历史上的古滇国为什么消失了?
滇国(前278年-前109年),是中国古代西南边疆的割据政权,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境内的主要民族是古代滇人部落,历史学家惯称为滇族。《史记》记载,公元前278年,楚国遣楚将庄硚率领一支队伍到达滇池地区,征服当地人后,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更多
曹操的“虎豹骑”为什么这么厉害?由哪些人组成?
虎豹骑是曹操旗下最精锐的部队,其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由于此部队的重要性,曹操对它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以至于历史上对它的记载比青州军还要少。但《三国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关于虎豹骑统领,根据《三国志卷九诸夏侯曹传》可知比较有名的共有八人……更多
十二生肖是我国的古老文化,那么秦王嬴政属什么生肖你清楚吗?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或赵正)、祖龙、吕政,史书多作秦王政或始皇帝,出生于赵国邯郸,赵姬之子,后回到秦国,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前247年……更多
雍正皇帝继位后,为什么拒绝放了大哥胤禔?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清朝第五位皇帝,年号雍正。他于1722年至1735年在位期间重整机构、整顿吏治、改善秘密立储制度,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1735年10月8日……更多
蛇山南麓武昌明楚王府仅存三处遗迹,遗迹之一的八卦井复原保护工程完成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3日讯(记者万建辉)存在260多年的明楚王府,曾是明代武昌城集宫殿与园林于一体的辉煌建筑群。如今六百多年过去,明楚王府仅存八卦井、双眼井、梳妆台3处遗迹。2018年底启动的武汉市地铁5号线建设,八卦井位于5号线彭浏阳路站主体基坑开挖范围内……更多
城字作为量词
作者:黎荔发现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用“城”作为量词并不多见。原因可能是在农耕社会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乡土中国,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不高。众所周知,中国历代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是分布在农村,是农民身份。单说中国历史上吧,除了两宋以外,城市人口比例一直都是在数字很小的10%以下……更多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政协吉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成员名单(2023年1月13日 政协吉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共102名,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兆丽(女) 于智慧(女) 王 龙 王 威(女) 王 喆王军霞(女) 王昊昱(女) 王桂敏(女) 王晓敏(女……更多
忽必烈能打败强大的南宋,为什么对付不了一个小汗国?
忽必烈打败了汗位争夺者阿里不哥,成为了蒙古大汗。并且成功击败了南宋,占领了整个中原大地,建立了元朝。应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势力。那么为什么面对蒙古的一个汗王海都汗的叛乱,却对付不了。到死的时候,都没有平息叛乱。窝阔台系与拖雷系的矛盾海都是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孙子……更多
乾隆评价他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可惜英年早逝
人们说到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的名称,总会不自觉的联想到她的儿子多尔衮,多尔衮是她非常有名的儿子。其实阿巴亥一生不止多尔衮这一个儿子,她还有一个比阿巴亥不那么出色的儿子,但是这个不怎么被世人所熟识的儿子,在多尔衮当上王位的路上给予了多尔衮不少的帮助,也可说没有他的出手相助多尔衮在掌握大权的路上会走得更坎坷……更多
“青莲居士”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祖籍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他的祖先在隋朝炀帝时因罪被流放到今前苏联境内的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就出生在那里。他在约5岁时,跟随父亲迁居四川,住在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镇。“青莲居士”即由此而来。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更多
清官被撤职回乡没盘缠,朱元璋竟下令将其处死是为何
话说朱元璋洪武年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向以廉洁自律、两袖清风著称的忠臣曾秉在告老还乡之际,被朱元璋突然处死。一来没有贪污腐败,二来忠心耿耿,三来没有过错;为何横遭厄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直言进谏,反遭革职曾秉正是科举出身,饱读儒家经义……更多
富贵不忘糟糠之妻,汉宣帝用故剑情深告诉你什么才是大丈夫
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他含着金钥匙出生,曾祖父是威名赫赫的汉武帝,祖父是谦谨儒雅的当朝太子。按理说,他的童年应该锦衣玉食、无忧无虑才对。可是,一场巫蛊之祸,让他命运翻转,家人几乎诛杀殆尽,尚在襁褓中的他便被关押在监狱里,直到汉武帝良心发现,才列入宗籍,收养在掖庭……更多
七国之乱后,西汉名将李广的任职地为何离不开北境沿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汉朝是我国历史综合实力较为强大的王朝之一,不过强悍如斯,也有一个令人头疼的对手,那就是来自草原的匈奴政权。双方为了尽可能多地抢占生存空间和资源,围绕阴山一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上图——汉匈地图在汉匈战争中,华夏民族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将领……更多
纳兰明珠和索额图的“龙争虎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著名多情词人纳兰性德写给友人的失恋劝慰诗。但熟悉其人生经历的人,还能从诗中看见另一个对他极为重要的人的影子,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纳兰明珠。纳兰明珠出身没落家族,却靠着“读心”的本领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更多
雍正在继位前拥有了多少兵权?说出来难以置信
话说公元1722年的一天,满清朝廷却是发生了一件大事,在这天晚上,康熙老头总算是驾崩了,在“九子夺嫡”争夺皇位的过程中,胤禛成功地打倒了他的几个弟弟,成功登上了皇位,成为雍正皇帝。雍正之所以能够顺利上位,民间传说最多的无非就是他擅改圣旨,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更多
满清最悲惨皇后,被迫下嫁弟弟,最后竟被亲生儿子杀死
提到皇后,大家一定都会想到这是尊贵与地位的象征。毕竟皇后身为后宫之主,身份是非常高贵的,历史上有非常多有名的皇后,比如武则天,他后来更是登基称帝,成为一代女皇。但是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位命运非常悲惨的皇后。他虽然贵为皇后,但一生的命运却不是很好,他先是被迫嫁给了自己的弟弟……更多
历史上“打金枝”的郭暧,后来怎么样了?
中国古代有很多历经好几个皇帝的大臣,被称为“元老”,比如有很多的三朝元老,就已经很德高望重了,在朝堂上皇帝都得给他们几分面子。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更厉害,他是七朝元老,名叫郭子仪,还曾经被封王。因为他的原因,儿子郭暧也有机会娶到了皇帝的爱女,成为了驸马,也就出现了历史上的“打金枝”这一出……更多
秦始皇能压制赵姬,为何汉惠帝无法压制吕后?
秦始皇虽然是十三岁登基,但他真正掌权的时候是在自己21岁的时候,而他的这个亲政,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当时就是解决了赵姬的宠爱之人嫪毐以及吕不韦,才最终收回来了自己的权力,而汉朝的第二位皇帝刘盈,也也有相似的问题。但他并没有像秦始皇一样压制自己的母亲扰政行为……更多
为何南宋执意要“联蒙灭金”,为何不从北宋灭亡吸取教训?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过秦论》杜牧先生面对秦帝国的毁灭,曾经发出了哀叹,为何后人不吸取教训,总是在秦国的教训面前,依旧重蹈覆辙。这就像是一个怪圈,历史总是有教训可以吸取,但人类从来不吸取教训。以大宋王朝为例……更多
赵太后教齐王治国,女人执政对赵齐有何影响?
赵惠文王去世后,秦昭王为替范雎报仇,四处追杀魏齐。得知魏齐逃到了赵国,秦昭王先扣押了平原君赵胜,然后又派大军前往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刚即位,就突遭此等变故,赵人一时间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为了抵御入侵的秦军,赵人不得不向齐国请求救兵。恰好,齐襄王去世,儿子齐王建刚刚继位……更多
东汉时期,羌人屡次发动起义抗击汉朝统治
东汉时,居住在陇西一带的羌人屡次发动起义,反抗汉朝的统治。公元115年,羌人起兵进攻武都,东汉朝廷乃擢升虞诩为武都太守,镇压羌人的起义。虞诩曾为屯守三辅的中郎将任尚出谋划策,屡败羌人,羌人惧之。闻听虞诩将任武都太守,羌人就聚集了几千人马,屯驻在去武都必须经过的陈仓境内的崤关……更多
古越南曾被中国统治了一千多年,最后是怎样脱离出去的?
越南紧邻我国广西和云南,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在我们能在众多的新闻报道中看到这个国家,但鲜有人知的是,在遥远的古代,越南曾被中国统治了一千多年。说回秦始皇一统六国时,秦国的军队占领的土地远超我们现在的中国地图上的面积。其中,越南北部就包括在秦国占领的一部分边境土地中……更多
魏忠贤掌权时期,为何明朝能打压后金?
我们都知道魏忠贤是一个明朝末年的宦官,可是这个宦官却把持朝政达到了“只知有魏忠贤,而不只有皇帝”的程度,并且坏事做尽,祸害天下,为众人所不容。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都是非常的不好,我们对他的印象也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而在历史上他有做过哪些事情呢?在崇祯年少没当上皇帝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