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朝时期,蒙古族起义是怎么回事?
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九月,遣台省宗正府督有司捕治之。”至顺元年(1330年)三月,在天山县(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又有诸王也孙台部七百余人“起义”;“掠,民财产”,在经济上打击地主阶级。对这次起义,元朝廷又是派“枢密院宗正官”前往压制。元朝统治阶级的落后到了元朝末年……更多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自从隋朝诞生科举制度之后,封建时期统治者们,每年会开设恩科。通过殿试考核,一甲第一名的人,便是本期的状元。宋朝之后,只要得中状元的人,便可以入仕当官。明朝得中状元,所获得的官品应该不低于正7品。然而五代十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统治者,对于状元却不那么上心。那么,为何五代时期人中龙凤的状元得不到重用呢……更多
蒲松龄生不逢时,72岁才考上贡生,一生都穷困潦倒
蒲松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一个奇才怪杰。他的代表作品《聊斋志异》被誉为短篇小说的绝唱。在张廷玉的《明史》和赵尔巽的《清史稿》里都没有蒲松龄的传记,只能在一些地方史料里看到他的蛛丝马迹。我国的史学大家郭沫若曾给了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评价。这么一个文学界的高手如果放在现在应该进个中国作家协会……更多
百万青州黄巾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曹操在创业初期的时候有一场对于他自己意义比较大的战役,发生在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曹操接替兖州刺史刘岱的位置,消灭入侵兖州的号称规模达到百万的青州黄巾,得到大量的人口,以及三十万青州黄巾降卒,从中挑选精锐组建成“青州兵”。“青州兵”算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比较有名的“特殊兵种”……更多
唐朝大将薛仁贵坑杀13万铁勒人,强迫铁勒公主为妾
唐朝的强盛,是靠着一兵一卒打出来的,所以才能让四周臣服,所以李世民在登基后建立了凌霄阁,将对大唐有卓越贡献的人展示了出来,可很多人对其中的薛仁贵有个疑问,为何一个在《隋唐英雄传》中从未露脸的人,会有如此高的功绩。事实上,薛仁贵可能是李世民唯一一个佩服的武将,薛仁贵一生几乎都在忙着对外战斗……更多
王翊本是穷秀才,他是如何会成为抗清的主要力量的?
在五君子翻城之役的先后,浙东各地普遍地揭起了抗清的义帜,依砦结寨不下一百多处。如萧山的石仲芳,会稽的王化龙、陈天枢,台州的俞国望,奉化的吴奎明、袁应彪等,其中有人民群众所组织以抗清为宗旨的义师,也有为着个人利益的地主豪绅所办的团练,甚至掳掠横暴,漫无纪律。义师中唯有上虞东山的李长祥……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寒酸的皇帝,年夜饭只有4盘菜
春节是家家户户围炉团圆的日子,备受讨论的话题之一,无疑就是“年夜饭”了吧?这项传统习俗延续已久,距今最近的朝代清朝,也有各种关于年夜饭的故事,其中“道光皇帝”就被网友封为“史上最寒酸皇帝”。▲道光皇帝的历史画像。(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以节俭闻名的道光皇帝……更多
岳飞明知回朝必死,为何还是义无反顾回去?
“精忠报国一身亡,为振纲常有烈光。”描写岳飞的诗词数不胜数,岳飞抗金的故事被代代相传,可这满是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结局并不尽如人意。岳飞明知回朝必死,他还是义无反顾回去。这是为什么?首先,岳飞的正直让他无法背弃他的君主。《三朝北盟会编》卷207《岳侯传》载:“忽一日……更多
同为南宋忠臣,李庭芝为何要下令诛杀文天祥?
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十九,蒙元帝国经过与南宋王朝长达40年的鏖战,终于打到了南宋的都城临安。蒙古军兵临城下之时,南宋王朝的实际掌权者是谢道清决定带着自己的孙子宋恭帝投降蒙元。但投降总有一个过程,于是谢道清便派当时的左丞相吴坚,右丞相文天祥,内臣贾余庆前去蒙古军中议降……更多
中国历经24个朝代,其中存在最久的当属周朝
中国历经24个朝代,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存在最久的当属周朝。周朝延续了将近八百年的江山,而历史名气颇大的秦朝仅仅只存在了16年。众人对于周朝的记忆大都停留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周王朝荒诞的历史上,在周朝的历史上,不仅只有周幽王无能,即便如此周王朝仍能够延续八百年的江山……更多
隋朝第一奸臣宇文化,为何能成为隋朝开国功臣?
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有很多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也有着丰功伟绩的帝王,这些人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人们的爱戴和敬仰,不过,既然有正派一方角色的存在,自然也就有反面人物,就比如周朝时期荒淫无度的周幽王,清朝时期的大贪官和珅,他们曾经做过的丑事和肮脏的勾当也被世人铭记……更多
此人名气远不及周瑜,实力却直逼兵圣孙武
徐盛在《三国演义》中,多和丁奉一同登场,好似哼哈二将一般,虽然登场次数众多,却也好像总显得不是特别的重要(相较于名声在外的周瑜、陆逊等人而言),而在真实的历史之中,不仅丁奉于东吴后期有着不俗的发挥,徐盛也不是小说中所描写的泛泛之辈,其不居人下的志气和百里疑城的计略都是值得赞颂的……更多
司马懿父子弑君之后,为何不敢染指曹魏时期东线兵权?
公元249年高平陵兵变发生,司马懿父子弑君之后夺取天下建立西晋,至此曹魏统治彻底结束。朝代更迭权利能否平稳过渡便显得十分重要,曹魏时期建立的3大防区中司马懿最担心的就是东线防区,司马懿尚未夺取帝位之前就已经染指了西线和南线两大防区,将这两个地方的兵权尽可能多的控制在自己手中……更多
康熙庙号圣祖,为何皇太极的庙号是太宗?
庙号制度由来已久,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庙号,最初的庙号只有“太高世中”四种,尽管后世庙号泛滥,但这四大庙号一直是最尊荣的庙号。周朝以谥号代替庙号,一直到西汉才恢复了庙号制度,两汉时期庙号仍然是高不可攀的,西汉十一位皇帝有谥号,但是有庙号者只有汉高祖、汉文帝……更多
朱祁镇被俘,他的儿子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要拥立朱祁钰?
明英宗被俘后,于谦之所以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当时于谦环顾朝中几位有可能掌权的人,只有郕王朱祁钰最为合适,那么,当时在英宗被俘后,都有谁可以代替被俘的明英宗暂代朝政呢?实际上有三个人:孙太后,朱见深、朱祁钰。无心行垂帘称制之举的皇太后孙氏……更多
咸丰皇帝31岁就驾崩与他的3个坏习惯有关,现代人常犯
在中国2000多年的漫长帝制中,我们发现历代皇帝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长寿的并不多;相较之下,清朝皇帝的寿命普遍较长。但令人纳闷是,清朝前中期的皇帝们如顺治、康熙、乾隆、嘉庆皇帝都还算长寿,但为何咸丰皇帝31岁就驾崩了!如果从遗传学上来讲,咸丰的应该是会很长寿的……更多
宋代武将经商普遍存在,武将有何特点?
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势力拥兵自重,军阀为了增强自身的建设,普遍开展经商以扩大财源。在有关宋代官员经商的历史记载中可以发现,宋代官僚集团,在参与商业经营活动时有诸多共性呈现,将宋代官僚集团分为武将群体和文官群体来看,二者在参与经商活动时的差异性也很明显,这些差异性……更多
为何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孙策究竟有多恐怖?
众所周知,在三国历史当中,拥有着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代可以说是军阀混战的年代,群雄割据豪强林立。而在这其中,以曹操为代表的曹魏集团,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集团,以及以孙权为代表的东吴集团,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这其中,其实东吴集团最早的奠基人并非大帝孙权……更多
他屡次击败宋朝军队,最后因将领叛变被俘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内外敌人的残暴侵害,洞庭湖沿岸的百姓被迫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中。他们“等贵贱,均贫富”的要求,标志这中国农民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钟相就义之后,起义军推举杨么为首领,带领他们与官军继续作战。杨么原名杨太,在他的领导下,起义军于洞庭湖沿岸建立营寨二三十所……更多
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出了那么多状元,只有这十一位名留青史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发明,其始于隋唐,盛于明清,为中国古代贫苦人家的孩子提供了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也为各朝各代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从隋唐到清末,科举制度兴起了一年多年,前后总共出了五百九十二名状元,虽然数量不少,但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十一个人名留青史。他们分别是军事家郭子仪……更多
历史上的东晋士族,都有哪些奢靡的习惯?
西晋立国短暂,并酿成巨大动乱,疯狂的奢靡风气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西晋灭亡后,疯狂奢靡的习气并没有随西晋的灭亡而灭亡。刚渡江时的东晋小朝延财力困乏,偶尔搞到一只乳猪,算是绝顶美味,乳猪背上一块肉最为鲜美,专门给晋元帝号为“禁脔”。可当时的江南土著士族依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更多
周瑜去世后,小乔的下半生是如何度过的?
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不仅名将名臣辈出,美女也是无数;其中貂蝉、蔡文姬、孙尚香、大乔、小乔等人,都曾在后世人的文章诗词中出现过,特别是小乔,更文人们的所爱,许多的诗词都与之相关。然而当周瑜英年早逝后,作为妻子的小乔貌美如花,无人照拂,那她选择了孤独守寡吗?她的后半生又是与谁相伴呢……更多
同样是自立为王,为何楚国被歧视数百年?
春秋战国,群雄并起。从齐宋楚秦晋会盟诸侯,称春秋五霸,再到齐楚燕韩赵魏秦并称战国七雄,中间跨过了五百余年的历史。在这五百年当中,南方大国楚国一直不被重视,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歧视,甚至经由三家分晋建立起来的韩赵魏三国,在王侯当中都比楚王这个老牌贵族受待见,这究竟为何呢……更多
刘邦灭楚之战中,彭越的游击战法对刘邦的帮助是战略级的
秦末群雄并起,彭越原本只是巨野泽的一个渔民,顺便干着劫掠往来旅人的买卖。各地起义不断,当地的年轻人聚拢了过来,请彭越带着他们起事,既是自保,也想在这乱世分一杯羹。不过彭越是有眼光的,并没有立即同意起事,因为当时义军与秦军两方的较量刚起,输赢形势还不明了。直到一年后……更多
他是明朝最后的“救世主”,为何却被崇祯处死?
“古来圣贤治世赖有贤臣。”《神探狄仁杰》中爆火的台词,让我们知晓古代王朝太平安乐之下,必有治世贤臣襄助。贤臣于盛世来说,是锦上添花的助力,于乱世而言,则是力挽狂澜的良药。明朝末年,后金进犯辽东,明朝五万精兵尽丧。辽东战争后第二年,万历皇帝崩逝。新即位的朱由校想要收复失地……更多
康熙一手促成的虎衣藤牌兵,为何惨败于洋人?
虎衣藤牌兵是历史的宠儿,时代的弃儿!曾经在与沙俄进行雅克萨之战时大出风头,后平定张格尔叛乱时更是立下赫赫大功!然而有着辉煌历史的虎衣藤牌兵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的枪炮打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林兴珠清朝的虎衣藤牌兵是林兴珠创立,那么林兴珠又是何人?原来早期林兴珠是追随郑成功反清……更多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说起古代的外交家使者,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被扣押十多年仍然不改其志。其实,如果要将古代的使者评出个一个,汉朝的张骞绝对不是第一位的。他才是史上最为传奇的外交家,凭借一己之力,灭掉一个西域城邦。凭借一己之力,灭掉一个国度,这样的战斗力,即使汉朝的飞将军也是无法做到的……更多
他是明朝最特别的皇帝,31岁死于非命引发无数争议
大家都知道,明朝一共有16个皇帝,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有一个皇帝显得非常特别,他就是明武宗朱照厚,至于为什么说他很特别,还要从他少年的时候开始说起。其实朱照厚的人生很短,31岁的时候他就因病,而他的身上还有很多秘密引人讨论。很多人对朱照厚的评价都非常不好……更多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发明了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吗?
一张普通纸,却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都没有人抗住。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用纸来执行的酷刑”究竟是什么?为何一张普通的纸百年时间都没人能抗住?据民间传言,朱元璋在位期间发明了很多惨无人道的酷刑,还有一种专门执行封建体系下的刑讯逼供的官员叫贴加官,也叫开加官,朱元璋的这种酷刑就是交给他们执行的……更多
中国古代北魏官僚系统的弊端
中国古代政治可以说是一种官僚政治,作为施政主体的官吏在这一政治体制中作用突出。他们手握权力,掌控各级政府机构的运作,对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因诸多因素的制约,官吏在政治素养、执政理念、职权行使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以个体的形式存在时不足为异,然一旦其演变为群体特性……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