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郑国是怎么称霸的?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郑庄公排除国内的威胁,遏止了亲弟弟共叔段策划的政变。这一篇我们回归到春秋诸侯列国间的争衡,来看一看郑庄公如何成为春秋初期的"小霸"。郑、卫两国的恩怨共叔段的儿子公子滑在政变失败后逃到了卫国,这就让卫国多了一张对付郑国的手牌。卫国在这个时候……更多
项羽贵族出身,有名望有号召力,为什么还打不过刘邦?
项羽刘邦两人都是想一统天下的。只不过两人道路不同,项羽贵族出生,有名望,有号召力,刘邦名望跟号召力没有项羽大,但是在楚地号召力也不小。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把自己封在楚地。坐拥人脉,名望,看项羽本纪,最后一直到乌江都有很多楚军追随者可见项羽的人格魅力有多大。而其他分封下来就不一样了……更多
崔浩与五胡贵族的冲突是社会的进步,标志着儒家士族门阀的终结
这是中原儒家士族门阀与五胡贵族争夺政治、庄园与军事权力的闹剧,以儒家士族门阀的失败而告终,对整个社会来说,其实是一种进步。从整体上来讲,中原儒家士族门阀对氓民的剥削,要超过少数民族对牧民的剥削,所以,五胡政权对士族门阀的打击,是社会的进步。两晋时期,由于儒家士族门阀内部争权夺利……更多
在古代一刻钟是多久?一点钟为什么不是一小时?
一刻钟为什么不是十五分钟时间?一点钟竟然不是一个小时,原来古代的记时与现在有这么大的差异,弄不懂这些基础知识,会对很多古籍中的时间描写产生疑问。古代主要有两种计时工具:利用观看日影测量获得时间的日晷和圭表,以及利用水或沙的滴漏获得时间的刻漏壶工作。古代计时,一天分为12个时辰……更多
秦宣太后:开太后先例,开垂帘听政先河
秦宣太后剧照女人进入后宫,唯一的出路就是想方设法得到皇帝的宠幸。皇帝一旦离去,宠幸没有了,嫉妒她的女人如果掌了权,她可就惨了。比如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皇后吕雉是一个刚毅专横的女人,她恨戚夫人恨得咬牙切齿。戚夫人不仅貌美如花,还温柔可爱,夺了她的丈夫不说……更多
汉文帝宠妃慎夫人没有步戚夫人的后尘,这个谏官起了很大的作用
说到戚夫人,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人彘”。戚夫人政治上的单纯与天真,是她悲惨下场的原因之一,其次就是汉高祖刘邦对戚夫人过于宠爱,最终导致吕后的嫉妒。清代学者周梦颜曾说:“然吕后之恨戚姬,皆由高祖之宠眷”。在汉文帝时期,文帝刘恒的宠姬慎夫人差点赴了戚夫人之后尘,但慎夫人却巧妙地躲过了这种因爱而祸的悲惨结局……更多
他是严嵩集团倒台后唯一得善终的人,一生功绩卓越
嘉靖四十一年(1562),当了十六年首辅的巨奸严嵩终于倒台了。两年后他的儿子鬼才严世蕃也被皇帝砍了头,严嵩的党羽胡宗宪、鄢懋卿、罗龙文等也是杀头的杀头、被贬的被贬,就连严家的恶仆严年、严冬等都被关入死牢。而偏偏有严嵩的一位至亲不但没受牵连,反而得到了皇帝和群臣的称赞……更多
称雄中亚的花剌子模帝国,在摩诃末的统治下走向覆灭
1172年,花剌子模沙赫阿尔斯兰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塔喀什与苏丹•沙赫为争夺王位而互相残杀。塔喀什被苏丹•沙赫击败,向喀喇契丹帝国寻求帮助。为了帮助塔喀什登上王位,把苏丹•沙赫驱逐出去,喀喇契丹帝国的摄政耶律诗派丈夫率军进入花剌子模。同年12月,塔喀什在喀喇契丹帝国的帮助下成功地登上了花刺子模的王位……更多
被老子赞美为“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伊尹,晋级成名相、帝师之路
伊尹,夏朝末年人,辅佐商汤伐夏建商,在商为相五十余年,共辅佐五任君王。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被老子赞美为“治大国如烹小鲜”。中国厨祖伊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立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伊尹,《吕氏春秋·本味》记载“有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更多
世界公认的神明妈祖,起源是什么?
有关妈祖,可以说的太多了,特别是福建沿海城市,多地都有妈祖庙,妈祖祖迹莆田,很多渔民在出海前,必去拜妈祖求平安,妈祖是一位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公认的女神,且上个世纪,联合国的有关机构就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的称号,这个信仰普及是很多神明没有的。妈祖信仰最初是中国沿海地区民间……更多
春秋第一刺客专诸,他刺杀王僚的原因是什么?
专诸刺杀王僚的原因这要从吴王寿梦说起。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这四个儿子当中寿梦认为四子季札最贤,想把君位传给季札,但是季札不想要这个位子,寿梦没办法,就传给了长子诸樊,临终前立了遗嘱,说君位传第不传孙,这样诸樊传余祭,馀祭传夷昧……更多
楚成王的扩张,可以有更好的可能吗?
前678年,晋武公位列诸侯;次年去世。此时已经是春秋第三个五十年。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在位)在前681年的北杏会盟中,首次以诸侯身份代替周王举行诸侯会盟;第二年,宋国背盟,齐桓公率领诸侯伐宋,宋国求和。前679年,齐桓公再次发起诸侯会盟,正式称霸。但以时间线论……更多
屈突通受四任皇帝的敬重, 忠义守节配飨庙庭
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局部,图为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屈突通,为隋唐两代的名将,历经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四任皇帝。屈突通为人忠直尽责,曾舍身力救千余人性命,也在隋末勉力支撑着即将倾倒的隋朝,无奈隋朝气数已尽,后遇唐高祖、唐太宗两位明君赏识,大展长才,建功无数……更多
道光皇帝在位时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他都干了哪些大事?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结束,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正处在清道光年间,作为这一历史上社会转变时期的道光皇帝,在中国封建历史上,也算是比较悲催的一位了,他都经历了什么,都做过了那些事?少年时的意气风发道光,爱新觉罗.旻宁,出生在乾隆四十七年……更多
宋朝杨重勋的曾孙杨畋,弃武从文,是历史上文武双全的儒将
杨畋是杨家将杨业的族中曾孙,是杨业亲弟弟杨重勋的曾孙,杨文广就是他的族叔。杨畋继承父志,弃武从文,终于在明道二年,1033年,通过科举成了宋仁宗时期的进士。他是1007年出生,字武叔,号乐道,杨琪的儿子,生母慕容氏,他的传承世系是杨信、杨重勋,杨光扆,杨琪,杨畋……更多
​ 我国古代的第二个朝代是商朝,为什么也叫“殷商”?
夏朝到了最后一任君主“夏桀”时期,由于人民不满他的残暴,被商部落的首领“汤”推翻了,汤建立了商朝,一开始定都在亳(在今天的河南商丘附近),并且施行新的政策,人民逐渐安稳了下来。后来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等因素,商朝多次迁都。公元前十四世纪,商朝的第二十代君主“盘庚”又进行了一次迁都……更多
朱棣是明朝最强硬的皇帝之一,甚至影响了后代的统治
提起朱棣,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对明朝有功的皇帝,但是实际上朱棣的很多政策对明朝不仅没功,反而还影响了后代的统治,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朱棣重用宦官为后世留下了祸根。根据史料记载,朱棣登基之后建立了东厂,为了掌控更多的权力,派宦官驻扎在军队和各种机构。于是出现了像魏忠贤这样极大的宦官……更多
汉景帝刘启为了开辟盛世,无辜太子因冤致死
汉景帝刘启,是个性格很有特点的皇帝,年少未即位时,因下棋发怒,用棋盘砸死吴王刘濞的世子,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隐患。七国之乱时,又听信袁盎的建议,斩杀晁错,眉头都不皱一下。为了国家利益和时局考虑,把帝王的残酷狠戾展露无疑,无疑,从人性角度去看,不像是个好人,但……更多
她是晚清皇贵妃,从不争宠,晚年却获得身份和权势
通过一些古装影视剧,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选拔的妃嫔不是相貌出众,就是身材娇好,很少有样貌丑陋之人。但是,晚清的光绪皇帝后宫不但没有佳丽三千,而且妃嫔还样貌丑陋。光绪皇帝的一生中仅仅只有三个妃子,除了隆裕皇后之外,便只有珍妃和瑾妃。除了珍妃……更多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前面说了,何晏在正始年间主持文政,“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可惜的是,他却把朝堂变成了学术研讨中心,聚集一群名士,大肆清谈,讨论起了三玄问题。这固然是何晏文人本色与政治职务的错配。但何晏的谈玄,就其内容来说,却是切中了魏晋时代的一个核心理论问题: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多
铁娘子、苦刑梨、拷问台,这些酷刑在真实历史中真的存在吗?
铁娘子、拷问台、苦刑梨,这些都是在酷刑博物馆中向人们展示的可怕设备,据说这些可怕的酷刑设备曾经在中世纪被用于数千人。但事实证明,我们对历史上酷刑的大多数看法,都是错误的。几乎每一篇关于可怕酷刑设备的文章,都包括了从未存在过的酷刑形式。以铁娘子为例,它是在18世纪发明的……更多
孝文王立子楚为太子,主要是因为他有个好儿子
秦国太子,安国君“赢柱”为昭襄王次子,可以说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君王,也是中华历史上最悲惨的君王。公元前251年秋,秦昭襄王“赢稷”逝世,在位56年。昭襄王一生奋发图强,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因秦昭襄王在位时间太长,安国君继位时已有53岁了……更多
他们是最早看透朱元璋的人,两人善终,一人忧郁而死
众所周知,历史上不得善终的功臣,大多因为是居功自傲。而那些得善终的,大多不居功自傲,低调做人。比如以下三位明朝开国功臣,就因为看透了朱元璋,因而得以善终。第一位、徐达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同时也是明朝第一名将。徐达是朱元璋的老乡,为人谨慎,善于治军,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几十年……更多
她是嘉靖皇帝第一任皇后,在怀孕时被嘉靖拳脚相加,最后死于血崩
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选秀要在民间选取美貌的女子,而这个漂亮女人就是嘉靖皇帝第一任皇后,陈氏。当时,陈皇后嫁给皇帝的时候才14岁。陈氏自小天生丽质,温柔贤淑,在选秀女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太后也是对她连连点头,所以,年仅14岁的她便能当上皇后,管理后宫的诸项事宜……更多
为什么宋朝时期没有倭寇,而明朝却存在“南倭北虏”的问题?
很多历史爱好者将宋朝称之为“弱宋”,将明朝称为“刚明”,意思是宋朝军事软弱,而明朝敢于和外敌硬刚。但是,两宋虽然始终被外敌压制,但是倭寇却没有在宋朝出现,而明朝却存在“南倭北虏”的问题。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个人觉得:1、海盗现象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点……更多
为什么金朝没能彻底推翻宋朝,而清朝却能够做到?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渔猎部族入主中原的事件:一次是北宋末年,金朝打崩北宋;另一次则是明朝灭亡后,清朝以打击农民军、给崇祯帝报仇的名义入主中原。那么,为什么金没能彻底干翻宋朝,统一中国,而清朝却能够做到?其实个人觉得,金朝和清朝之间,差了一个皇太极。1、底蕴问题北宋时期的女真部族……更多
董宣不畏惧强权,为了正义敢硬刚汉光武帝
公元25年,西汉宗室成员刘秀在洛阳称帝,建立东汉王朝。因为汉武帝的推恩令政策,导致汉朝宗室成员势力越来越薄弱,刘秀虽然是宗室成员,只不过是顶着皇亲国戚名号的平民而已,正因为刘秀家族势力的单薄,他打天下主要还是依靠自己老家的那些豪强贵族,再加上刘秀是个颇具人情味的帝王……更多
周公旦受命代为管理朝政,蔡叔管叔发动三监之乱
周文王的正妻是太姒[tàisì],她一共生了十个儿子,大儿子是伯邑考,二儿子是周武王姬发,三儿子是管叔姬鲜,四儿子是周公姬旦,五儿子是蔡叔姬度,六儿子是曹叔姬振铎,七儿子是成叔姬武,八儿子是霍叔姬处,九儿子是康叔姬封,最小的儿子是冉季载,在10个兄弟里面,周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的品行最为高尚……更多
荆轲刺秦,离得那么近为何会失败?
公元前227年,这一年秦王33岁,他遭遇了这一生重大的危机事件——荆轲刺秦。有趣的是,秦王绕着柱子躲避刺杀,而门口的护卫拿着刀剑站在殿外,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前搭救。秦王没生气,反而大喜,奖励了一个医生二百两黄金。《英雄》秦王话说这一天,秦王穿着正式的朝服,设置了高规格的宴席……更多
唐睿宗李旦两次登基三次让位,四兄弟唯他善终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争夺皇位,皇室中兄弟阋于墙,父子反目骨肉相残的事时有发生。要想在那种环境下生存下去,恐怕只有两种办法,要么“狠”,要么“忍”。而古代历史上也有一些聪明的皇子,完全凭借自己的睿智终于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今天本文要说的主人公就是唐睿宗李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
2012年,我在杭州工作生活,每到休息日便去西湖寻觅钱塘风雅,由此慢慢发掘许多与杭州有关的古代文人事迹。后来,我开始尝试根据他们留下的诗作
2025-07-11 11:04:00
由“成己”走向“成人”,尼山论坛儒学对话助推全球化共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巍巍尼山,文脉悠长,圣贤遗风,泽其万方。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济宁曲阜圆满召开
2025-07-1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