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清第一王爷,为大清打下大半个疆土,却在围猎途中猝死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从此清朝成为了中国的统治者。清朝一直延续了26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努尔哈赤死后,在皇太极征战疆场的时候,他的弟弟多尔衮跟随他出征沙场,奋勇杀敌,为了大清王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皇太极死后……更多
“大禹治水”是传说还是史实,是否有这两方面的证实?
大禹治水是每个中国人熟悉的一个传说,传说有个特点,就是离我们比较久远,存在一个可考还是不可考的问题。作为后人想要弄清一个传说是否真的存在,只能借助于史料的记载,或者考古挖掘出的证据。那么大禹治水是否有这两方面的证实,我们看下史料的记载、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佐证……更多
齐国和燕国之间的恩怨情仇
众所周知,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为管理其获得的大片土地,开始实施封建制度,由此大量皇亲国戚和有功之臣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领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也成了周朝时期分布在中原大地上一百多个大大小小国家的由来。在这些国家之中,齐国是周武王分封给他老丈人姜子牙(姜太公)的地盘……更多
李世民临终前,让程咬金去执行一个秘密任务
虽然说良禽择木而息,但是好马还需配好鞍。一般皇帝到了自己临终之际的,都会给新皇子留下肱股之臣,帮助新皇帝披荆斩棘。比如刘备死后就给刘禅留下了一个诸葛亮,孙策死后给孙权留下了一个周瑜和一个张照,刘邦有韩信为他点兵,张良为他出谋划策,秦始皇有蒙恬家族为他们南取百越……更多
如果宋江和方腊合作,有没有可能推翻宋朝?原因有几个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农民起义的例子,最早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农民起义的根源就在于四个字——政府逼民造反。北宋末年,朝廷腐败无能,敲诈勒索,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人决定反抗朝廷,组织起义。这两个人就是宋江和方腊。方腊大家熟悉的宋江……更多
秦朝灭亡时,因秦始皇的错误决策老秦人不再保卫大秦
秦始皇:【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切勿北上靖乱,当断然封闭扬粤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后来秦始皇去世,秦二世胡亥和赵高乱政,关东六国纷纷复国,举起反秦大旗。而岭南秦军主帅赵佗,遵奉秦始皇遗诏,断绝和中原的通道,终于为华夏守住这一方新拓疆土……更多
南明未被列入正史的朝代,经历了那些沧桑巨变?
南明在崇祯帝死后的几个皇帝为何没有被列入正史,而南宋在恭帝投降后两个皇帝被列入正史?这崇祯死后南明究竟经历了那些沧桑巨变呢?崇祯明朝真正终结时间,最远可以一直划到1683年,台湾郑克塽出降,监国宁靖王殉国,通常可以划到1662年,永历帝殉国。南明第一位皇帝:弘光帝1644年(崇祯十七年……更多
水浒传最后战死的好汉是谁?他是被自己绰号害死的
熟读水浒传的朋友,一定对里面阮氏三兄弟非常了解,他们各个正义直爽本领高强,对于朝廷中那些权贵他们更是不屑一顾,特别是对他们进行招安的时候,具有活阎罗之称的小七不但违背朝廷旨意,还把黄袍批加于身上,根本没把皇权放在眼里。他们三兄弟水上功夫非常了得,基本上难逢敌手……更多
曹冲聪明绝顶,为何13岁便早夭了?司马懿说出了实情
对比魏蜀吴三国的实力,会发现曹操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而且除了曹操,二代的曹丕以及后面的曹叡,让魏国在三国时期也傲视群雄。而相对应的蜀国二代就是刘禅,甚至没有三代。但事实上,曹操所领导的魏国,如果不出意外,让曹冲或者曹昂来领导魏国的话,魏国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强……更多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真相是什么
杨乃武与小白菜,原本极为普通的二人,却因为封建官僚阶级的私心屈打成招,在狱中受尽屈辱。好在杨乃武姐姐不曾放弃,多次进京为弟弟申冤,这才令慈禧太后亲自过问案件。普通一个冤假错案为何会引起慈禧太后的关注,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真相是什么?这一切还得从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说起……更多
她是春秋第一寡妇,其光辉事迹被写进《诗经》
《诗经·国风·陈风·株林》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两个故事的来源于哪儿?春秋时郑国,郑国男女关系混乱,而夏姬正是代表。说起这个女人,就有点儿意思了,春秋第一寡妇,一生中拥有过8个男人,嫁过3任老公……更多
光武帝刘秀的一生到底有多秀?堪称“最强人形外挂”
话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立新朝,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将土地国有化、把盐、铁、酒都纳为国有企业,收回铸币权,又推行贷款制度,甚至还发明了游标卡尺,这一系列超越时代的政策和发明,让人一度怀疑王莽他是从民国时期穿越回去的“穿越者”。青铜卡尺(国家一级文物)如果说王莽是“穿越者”的话……更多
介绍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第四子元睿宗拖雷
孛儿只斤·拖雷拖雷和妻子唆鲁禾帖尼孛儿只斤·拖雷(1193年?—123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第四子(幼子),也是成吉思汗最宠爱的儿子。1266年(至元三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在位时,被追谥为景襄皇帝,庙号睿宗。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生有4个儿子……更多
哪三点才是诸葛亮真正想要做的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丞相,诸葛亮之名想必大家都听过,在《三国演义》中他简直就是智谋的化身,从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到草船借箭、赤壁借东风何等英姿飒爽。他的智慧让当时称雄天下的曹操和孙权都为之颤抖,赤壁的大火之后诸葛亮更是大发神威,夺得南郡、三气周公瑾,这等的智慧让人看了自惭形秽……更多
大明第一硬汉是谁
这天是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八日,诏狱狱卒老王正在例行公事的巡查,当他路过一间牢房时,一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中:“这里太暗,可以借我盏灯吗?”关在诏狱的都是些大人物,老王不敢怠慢,当即拿了盏灯过来。然而,老王很快就为他的这个决定后悔了。当灯光照亮这间牢房时……更多
从弹丸之地到一统中国,清朝是怎样走上巅峰完成扩张的?
19藩属国、1316万平方公里领土,清朝是怎样走上巅峰,完成扩张的?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次被外族入侵的经历,最让人记忆记忆犹新的就是清朝了,因为这个朝代离我们最近,也因为这个朝代让中国遭受了屈辱的近代史!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否认清朝的辉煌,尤其是在领土上对中国做出的贡献……更多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怎么还和西域佛教有关?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元宵佳节。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在亚洲其他国家,包括韩国、越南、日本等国,都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举行隆重的民俗活动。如韩国的元宵节最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在这一天吃一碗年糕汤。虽然各个国家的元宵节民俗活动有很大差异……更多
南宋奇女子梁红玉出身青楼,死后却赢得敌军统帅的敬意
在南宋的历史上,有一位巾帼英雄名叫梁红玉,提起此人,或许大家有所耳闻,因为不少文艺作品中至今还演绎着这位传奇女侠的英雄事迹,但对其身世和传奇人生却不甚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穿越历史烟云,走进南宋巾帼英雄梁红玉的传奇人生。关于梁红玉,实事求是地说,正史中对她的记录很少……更多
中年还被李世民求爱,此人得有多大的魅力,能被这么多皇帝追着跑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中包含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在这期间诞生出400多位皇帝,而在偌大的皇宫里,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点实力肯定当不上。后宫佳丽三千,嫔妃们为能得到皇上独宠,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能在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从而飞上枝头变凤凰……更多
杨修之死根本原因在于参与夺嫡,协助曹植与曹丕争夺魏国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出身名门世族 弘农杨氏(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为人恭敬好学,博学多才。在曹操主政时期担任 丞相府曹操的主簿。在丞相府任职期间,多次协助曹植通过曹操的世子考验……更多
她生下2位皇子,最后却支持情敌的儿子称帝
在我国古代,皇后都被视为一国之母,管理着六宫的大小事务。在很多朝代都有“立嫡立长”的规矩,这就意味着皇后属于嫡妻,她生下的孩子可以优先继承皇位。但是有一位女子,她贵为大清皇后,生下了2位皇子,却帮助情敌的儿子称帝,而她自己还活到了74岁。在清朝十分注重尊卑之分……更多
你所不知道的一代名妓,既能让皇帝痴迷不已,也能让男人汗颜
李师师北宋第一名妓,身量苗条,容貌俊美,才情风流,色艺双绝,尤善唱法。不满15岁,就已经是名满汴京的“人风流、歌婉转”当红名妓。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全是李师师的裙下客。名声甚至惊动了当时的宋朝天子宋徽宗赵佶,堂堂一国之君竟不顾身份,亲自到青楼妓院中……更多
清朝多尔衮唯一的骨血是谁呢
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1638年,是多尔衮唯一的骨血。母亲是多尔衮征朝鲜时带回的朝鲜王族之女。在多尔衮死后,爱新觉罗·东莪及他的过继子多尔博被顺治下旨交于信郡王多尼府中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这个女孩子的唯一记载。此后,史册中再无任何记载,不知所终。人物故事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内有一座恪靖公主府……更多
项羽的亲叔叔为何给对手通风报信
刘邦与项羽注定成为对手,是从啥时候开始的呢?从项羽承诺章邯为“关中王”?从刘邦颁布“约法三章”?从项羽攻破刘邦派人据守的函谷关?还是在鸿门宴之后?也许,在别人眼里,比如范增,对于他而言,刘项之争从刘邦入关就开始了。而对于项羽而言,即便是在鸿门宴上,他竟然还把刘邦当成同盟而非敌人……更多
简介清朝第五位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更多
为何说刘备若得天下,必杀诸葛亮关羽张飞
都是假设,说说我的看法:这主要是刘禅的性格决定的。刘禅懦弱,没有主见,但他是刘备的长子,也是蜀汉王位的第一继承人。他要培养共同的利益集团,可是蜀汉二代没有。适合辅助功臣,必须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保证朱允炆继位,铲除功臣,否则政权难以稳定。诸葛亮号称千古圣人,却事事亲力亲为……更多
关羽和许诸的“五虎上将”决斗,两人究竟谁更胜一筹
“忠肝义胆万家颂,神威龙存玉泉峰。”这句诗是对关羽美好品行的赞美,而说到关羽,相信不少人会想到蜀汉时期的“五虎上将”,这五位大将代表了蜀汉的最高武力。“五虎上将”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先生的笔下,个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颇受人们的喜爱。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更多
盘点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几个帝国
距离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已经过去了大约数十万年的时间,而人类文明的诞生却仅仅只能追溯到七、八千年之前。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当中重要的国家政治形态,"帝国"的产生和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痕迹。帝国的历史有多么悠久呢:如果细数史上九大帝国,以五千年文明自豪的我们甚至没法排进前三名……更多
皇帝和第一书法家比试问谁写的好,大臣的回答堪称官场经典
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职场,你总能够听到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回答不回答都不对,这时候就是看你本事的时候了,一些才能出众的人总能够将这一问题再回击给提问者,让他们缄口不言,而有时候很有可能就是祸从口出,自己说错了还不知道错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王僧虔的人……更多
这个帝王亲率20万大军想征服中国,结果没到边境就死了
在14世纪的中亚地区有一个传奇人物,一生征战四十余年从无败绩,成吉思汗的子孙建了四大汗国,被他灭了两个,还击败了雄霸一方的奥斯曼帝国,俘虏了奥斯曼帝国的皇帝,让整个东西方都感到震惊,等他把周围强敌都打败之后,又想到了东方的明帝国,准备一举征服明朝,结果还没到边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许牛儿机智送军粮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人民群众给军队送粮食。(资料图片) 八路军游击队员王四锁奉命下山催粮,惨遭日本鬼子杀害,鬼子还将他的人头割下来挂在王郭村真武庙门口示众了3天(见《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一文)
2025-07-17 07:10:00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