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丽华搞的朝廷乌烟瘴气,溜须拍马成风
美貌对一个女人来说其实挺重要的,为什么化妆品生意这么好,不就是因为是个女人都想着漂亮么,但漂亮这事是有很大的天生成分在里面。但如果认为光有漂亮就拥有一切就不太正确,如果一个女人有着漂亮的容貌但心术不正,后果往往是很悲剧的。在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时期,陈后主的皇后张丽华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更多
三国争议最大的枭雄,为何想要敌人这三位将领?
在那遥远的三国时代,出现了许多形象鲜明的英雄事迹,随着千百年来邻家巷里代代口口相传之后,愈加如神话一般。每当后辈追思起来,不禁掩卷长思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教给我们许多的道理。而三国时期,最令人琢磨不透的便是大奸雄曹操。此人一方面自称汉臣。为汉朝鞠躬尽瘁,收复了许多失地……更多
古代皇帝重用太监不用宫女的五大原因
中国古代总会有太监干政,为什么皇帝不选择全部用宫女呢?导语:在中国古代,一国之君被称为皇帝,他们享受了巨大的权力,受到百官与万民的崇拜。在生活上更是十分优渥,有面积很大,房屋很多的宫殿可以居住。在宫殿中,服侍皇帝的人非常之多,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个是太监,另一个是宫女……更多
苏轼与欧阳修竟然是姻亲关系,两家喜结秦晋之好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与“三苏”之间有知遇之恩。苏洵是欧阳修向朝廷举荐为官的,苏轼和苏辙是欧阳修主持礼部考试时选拔出来的,他们视欧阳修为恩师、挚友,故欧阳、苏两家有通家世好。苏轼与欧阳修的师生之情最为深厚,他一生都追慕欧阳修。殊不知,两个大文豪之间还有一层鲜为人知的姻亲关系……更多
浅析历史典故“割席断义”,管宁和华歆的真实为人
“割席断义”出自《世说新语·德行》,我们中学时代都学习过这个小故事。管宁和华歆二人一起在菜园中锄地,见到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当作砖头瓦碴一样的东西,照旧锄之,不予理会;华歆却把它拾起来看了看,然后扔了出去。二人曾在同一张席上读书,遇有达官贵人从门外经过,管宁依旧读书……更多
秦国攻打宜阳能够成功,只因甘茂耍了一个小心眼
战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秦国逐渐强大最后一统华夏的过程,从秦献公嬴师隰到秦始皇嬴政,秦国经历了八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这期间没有出现过一个昏君。何也?历史之必然。你可能会说,怎么会没有呢,秦武王嬴荡就是一个昏君,其实不然,秦武王在位虽然时间比较短亦或者他的行为举动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更多
佘老太君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替夫从军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说到杨家将,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北宋杨家将,满门忠烈,在对抗契丹人的战争中,打出了北宋军队的血性。杨家将中不仅男人英勇善战,女人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杨家六将全部阵亡之后,佘老太君带领自己的一众儿媳,替夫从军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真是将门无弱兵啊!佘老太君,原名佘赛花……更多
张廷玉稳当三朝元老,死后还让乾隆敬佩,靠这20字
汉臣张廷玉,如何在大清靠20字屹立三朝不倒?这20个字是张廷玉的四条家训: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则交者不败。这番话的意思是读书人地位不会低贱。勤劳工作的人不会落到饥寒交迫的窘境,行善积德的人不会倒下,谨慎选择朋友的人不会失败。那么,这20字是如何指导他的呢……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死的最憋屈的君主,只因问臣子一个问题就被一掌打死
要说春秋战国里谁死的最窝囊,宋闵公得算在前列。毕竟被一个国君能被自己的手下给活活打死,无论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少有的,更别提这其中的蹊跷事了。宋国在诸侯中本来就不是强国,周边又好巧不巧的围着几个虎视眈眈的强国,那个日子过的可是提心吊胆的,连偶尔的小打小闹都要躲在人家后面见机行事……更多
史上最牛太监,宰相认他做干爹,皇帝都看他脸色行事
估计历史上的太监超不过他的跋扈了,可以说他的权力跟皇帝也没两样了,他就是唐朝太监李辅国,这个人一开始还是差不多的,他死心塌地的拥护太子李亨而成为太子的心腹。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出逃,太子李亨则奉命在后安抚百姓。老百姓呢希望李亨留下来抗击叛军,而这个李辅国也以国家大义劝说太子……更多
奸臣蔡攸时候如何位极人臣的?
不得不说,遗传还是非常重要的,就香本文介绍的这位奸臣之后,当时也就20多岁,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可是他颇有心机,每天都算计好时辰出来,以便正好能和下朝的端王赵佶相遇,而且恭恭敬敬的下马拱手立在一边,端王很好奇就问手下,这是谁呀,手下回答:这是蔡承旨的儿子。于是端王就默默记住了他……更多
揭秘“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宋高宗赵构真有神人相助?
“泥马渡康王”讲述的是南宋开国之主高宗赵构的故事。在古代,但凡为帝王,尤其是开国之君,总会伴随着一些神话故事,用来彰显帝王与凡人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蛊惑民心、树立权威的作用。这些故事往往听起来极为离奇,有的出自于帝王之手,有的则是大臣溜须拍马之作,有的则是起于民间……更多
郑成功能荡除倭寇,凭借的是他发明的新式武器
戚继光能战胜沿海倭寇,主要凭借着三个有利因素:一是在朝廷受到张居正等中央官员的信任和支持;二是他精通兵法,懂得因势利导,灵活应对,指挥能力较强;三是积极改革战法、开发应战的武器。下面就专门给朋友们介绍一下,戚继光发明的专门用于对付倭寇的武器——狼筅。从这个方面去认识戚继光能荡除倭寇的原因……更多
盘点被民间称为紫薇星下凡的三位帝王
紫薇星也叫紫微大帝是道教四位辅佐“三清”的天神之一,全称叫“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紫微大帝的母亲是斗姆元君即是天皇大帝之母。斗姆元君是现今宇宙开始时,宇宙中最宏大华贵祖母之气的精神。斗姆元君应现九道体,化生九子,其二长子是为天皇大帝、紫薇大帝。紫微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更多
清朝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因他写的一部书而出名
研究清代历史,《啸亭杂录》这部书是不得不读的,因为它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记载了乾隆、嘉庆一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典章制度、文武官员的趣闻轶事和社会习俗。里面的很多史事都是别的书籍中所不曾记载的,其史料价值很高。能创作出这样一部著作,想来也应该是当朝的大儒或是知名的学者了……更多
历史上对百姓最好的四位皇帝
不知道其他国家的人也是不是像我们国家的人一样,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喜欢弄一个排名,这样可以让我们知道谁是最好的,谁是最差的,可以给别人一个衡量的标准。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古代的皇帝当中排名前四的好皇帝。第四的是一说到明君肯定要提他的李世民。大家都知道你是你的皇位来的并不十分的正统……更多
曹操与杨修之间发生过的有趣故事
1.分食酥:有人送给曹操一合非常好吃的酥,曹操放在案头。由于曹操事情多,忘吃了是很正常的,为了提醒自己别忘了吃酥,就在盒子上写上“一盒酥”。这事被杨修发现,等到曹操走后,杨修就带几个人分吃了。刚吃完,曹操来了,杨修忙说,丞相要我们一人一口酥,我们遵命吃完了。曹操想问下去……更多
赵匡胤乱点鸳鸯谱,竟然让功臣儿子休妻再娶公主
古时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室的政治婚姻不仅要考虑到门当户对,更是用来拉拢大臣、勋贵的一种手段方式,皇帝定的亲自然是难以拒绝的,即使乱点鸳鸯谱、棒打鸳鸯也得接受,宋太祖赵匡胤就给手下的大将王审琦硬塞了一个儿媳妇。王审琦是赵匡胤的好哥们,当初陈桥兵变的时候他就和石守信一样心向赵匡胤……更多
公主十岁出嫁,被父亲送给三人为妻,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红颜未老恩先断,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不仅是用来形容帝王家的妃子的,还同样适用于帝王家的女儿。努尔哈赤的四女儿穆库什就是一个悲惨的例子,她还没有经历童年之乐,就被父亲作为政治筹码半嫁半送的给了他人,而且连续嫁了三次!古代王朝嫁女的年龄普遍不大,16岁左右,而后金则更甚……更多
关于清朝的六大历史冷知识,颠覆你的认识
近些年,清宫剧可谓大火,我们自认为对清朝了解远远超越任何一个其它朝代,但你认为你了解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吗?别搞笑了,那只是艺术而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清朝的冷知识,供大家开心一刻。一、清朝前期的金钱鼠尾辫,其丑无比。在清朝早期的男子,脑袋四周的头发都要被剃掉……更多
古人如何消暑?帝王权贵和普通百姓悬殊太大
大暑是中国传统24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大暑到,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到了。现代科技发达,对付暑气,有空调电扇冷饮……那么在没有空调电扇的古代,古人如何消暑呢?办法自然有,只是帝王权贵和百姓悬殊太大。帝王和权贵们……更多
太史公司马迁的人生转折点,被汉武帝处以宫刑
太史公司马迁一生本可以如诗仙李白一般,过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但是,两件憾事的发生最终改变了他的理想,也改变了他的人生,一个是其父司马谈之死,另一个就是被处以宫刑。一、司马迁的前半生司马迁出生一个小康之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由于父亲司马谈酷爱历史……更多
性格傲慢的关羽,他看得起的大将有哪些?
在陈寿《三国志》中,从关羽的零星记录,发现他只看得起三人。在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关羽作为五虎将第一的存在,其典故是经常被人津津乐道,在《三国演义》里手持青龙偃月刀,骑着赤兔马,一身绿袍的关羽是堪称无敌的存在,其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以神勇无敌为人称道……更多
霍去病并非死于顽疾?死于政治集团的利益
提起霍去病,许多人都奉他为战神,17岁随军出征,19岁三征河西,21岁更是横扫漠北匈奴王庭,在21岁时更是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相当于全国军队总司令,可是在他23岁的时候就匆匆离去,死因也成了千古之谜。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在司马迁的《史记》上记载的很少,但关于霍去病的下葬情节却记载的非常详细……更多
张若虚靠一首诗流传千古,有着“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
唐朝的诗歌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唐朝的诗人有很多,比如诗仙李白,他的作品至今为人传诵,而且他也可以称为是唐朝诗人的代表了。不过有一个人一生仅仅写了两首诗,但是他只靠其中一首诗便流传千古,他的那首诗被人称赞,有着“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他就是张若虚,而他的那首代表作便是《春江花月夜》……更多
吕布认董卓丁原为义父,被骂“三姓家奴”,那他的亲生父亲是谁?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各路英雄辈出,能够多招来几位能臣猛将是诸侯们共同的愿望,毕竟身边的猛将多了,自己的实力也会大增。说起三国时期的猛将,实力最强的非吕布莫属了,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单看吕布的形象就能看出他与众不同的气质。作为三国时期第一猛将……更多
宋朝时期的女子对婚姻没有决定权,规定了15不出嫁父母就要坐牢
从古至今,婚姻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人生大事,但是古代的婚姻观和现代的人完全不一样,在古代是很少出现光棍这么一说的,当然也有极少人由于某些原因,还是光棍。但是大部分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这里主要指的是女性的婚嫁。宋《太平御览》:《雉朝飞操》者,齐宣王时处士犊沐子所作也……更多
金国最后一年有多惨?皇室妃嫔被辱,两位皇帝一个自杀一个战死
要说起“靖康之变”,最让大家义愤填膺的可能不是金朝,而是一心只想着苟且偷生,软弱求和的皇帝。纵观历史上所有的汉人王朝,还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像宋朝那般窝囊。尤其是1130年,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后,竟然上表金帝俯首称臣。十几年后,岳飞横空出世,一路打到金国国都城下……更多
历史上农民起义只有朱元璋和刘邦成功,主要因为这群知识分子
说起农民起义,我们是非常不陌生的。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学习到这个事件。从最初的陈胜、吴广起义,到最后一次的太平天国起义,可以说中国厉害上有无数次的农民起义。而且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为生活所迫才起义的。都是因为实在过不下去的,再不起义就只有等死的份了,所以才绝竿而起……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逆天人物,不仅聪明还很长寿
说起春秋战国,我们知道那个时代是个战乱不断地年代。在那个年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战乱不断,所以人们的平均寿命非常低。一般都不会超过三十岁,有的会更低。但是当时就有一些非常逆天的人,这些人不仅长寿,还非常的聪明。我们看一下是哪些人。老子,101岁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棋盘岭“一地两设伏” 战例经典写入解放军战术教科书
大皖新闻讯 棋盘岭在桐城县城南11公里处,安桐公路从岭下穿过。抗日战争爆发后,棋盘岭是日军的一条重要补给线,1938年9月
2025-07-08 16:54:00
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
2025-07-08 07:04:00
“老八路”抗战史料入藏南京王云生前曾在南京工作十余年,获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7月3日,“老八路”、军旅剧作家王云生前留存的珍贵抗战史料
2025-07-08 07:51:00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方志大讲堂”再谈郑和:让航海精神融入城市血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祝东秀2025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2025-07-08 07:51:00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
2025-07-08 07:56:00
陈绍先,1920年出生,贵州省兴义市人。1920年,陈绍先出生在兴义县(现兴义市)泥凼乡岩凹一个贫农家庭,童年时,生母早逝
2025-07-08 01:50: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青砖镌烽火 均郧房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通讯员 任紫薇)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
2025-07-07 19:55:00
战地寻踪 | 五处遗存传承平北抗战烽火
这里是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至今仍旧保留着抗战中的5处革命旧址,这里传颂着一段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头道梁村
2025-07-07 14:06:00
战地寻踪 | 人民第一堡垒焕新红色记忆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
2025-07-07 14:37:00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7月7日,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无数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2025-07-07 14:52:00
安次区图书馆:开展国防教育研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建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7月6日上午
2025-07-07 17:54:00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
2025-07-07 18:32:00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