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满族八大姓都改成了什么汉姓?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清朝是第二个入主中原的异族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严重的改变,因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也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等到清朝覆灭后,满族的八大姓为了更好的融入新社会,很多都选择了改姓,那他们都变成了何种姓氏呢?满清的八大姓其实来源于其八旗制度……更多
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古代城门
在上古时期,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只要是居住在山洞里的,这样一方面可以遮风挡雨,一方面把洞口一封又非常的安全。等到时间往后推移,人们开始自己修建茅草屋并且逐渐的聚集形成了村镇时候。为了抵御野兽的入侵,就在四周修建了一道围墙,这就是古代城墙最早的原型。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更多
鼎盛时期的噶尔丹到底有多强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肯定会对一个蒙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准噶尔部落大汗噶尔丹,剧中表现康熙与噶尔丹的对抗占用了电视剧不少剧集。因为噶尔丹是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在剧中康熙把自己的爱女蓝齐儿嫁给噶尔丹为妻,以示对噶尔丹的恩宠,拉拢噶尔丹。然而噶尔丹野心勃勃……更多
为什么宋朝时期皇帝被称“官家”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大宋王朝。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传18帝,国祯319年,宋朝有一点和别的朝代不一样,宋朝把皇帝称“官家”,而不是称陛下或皇上?这又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疑问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也很好奇……更多
此人如果不英年早逝,南北朝早就统一了
刘裕取代东晋之后,南北朝正式开始。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乱之后,最终在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分裂状况正式结束。隋朝历二世而亡,唐朝建立。可以说隋唐两朝在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唐朝,甚至是无法超越的。不过隋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全国,唐朝之所以能够建立,和一个人的英年早逝有很大的关系……更多
古代这几种姓氏不得通婚,聊聊其中的原由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古至今,中国人向来注重血脉的延续,讲究一个香火传承。而结婚,也正是人们心中的头等大事。在古代,由于封建思想作祟,男女双方几乎做不到自由恋爱。两个人的结合大多以联姻、许配等方式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的一些老旧形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更多
真实的貂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国乱世,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好不热闹!有“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的小霸王孙策,有“长坂坡喝退百万曹兵”的燕人张翼德,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二爷,还有“虎痴”许褚,大将张辽等等,这些猛将分属不同阵营,于乱世之中建功立业,大放异彩,名传后世!这些猛将有的彼此交过手……更多
中国这个姓氏发明出一种神秘职业,历朝皇帝都离不开
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标志和符号。它最早起源于远古部落的名称或者当时部落首领的名字。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血缘关系婚姻制度的开始,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一大进步。而拥有56个民族的中国,光史书文献记载的姓氏就有5662个。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国家,我们今天所讲的姓氏是中国最恐怖的一个姓氏……更多
朱元璋和明教是什么关系
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朝皇帝,不仅攘外安内,还为明王朝300年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当中,也有朱元璋的登场,只不过将其描写成了一个和明教有着密切联系的人物之一,有些人也注意到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到底有没有明教?朱元璋和明教是什么关系?根据史料记载……更多
根据的史料记载,聊聊郑和宝船之谜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12张帆,毛重有几千斤,要动用200人才能启航,郑和下西洋的漫漫之旅,给后辈们留下许多未解之谜……更多
杨家将在经历三代之后,为何再没有出过什么大将军
相信不少人对于杨家将有一定的了解,杨家将的悲惨故事也是得到了许多人的传颂,人们对杨家将也是十分的推崇,有许多影片也是专门为杨家将所拍摄,其中一句:“七子去,六子归”,更是让许多人泪目,但真正的历史却不是这样的。杨家将在经历三代之后,再也没有出过什么大将军,许多人都十分的纳闷……更多
李世民最小的弟弟最后结局是什么
李世民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位皇帝,他身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为人正直胸怀宽广,是个相当杰出的帝王,一直被后人称赞。不过今天我们要谈的并不是李世民,而是他的弟弟——李元婴。李元婴是李渊的二十二子,后来被封为滕王。与当上皇帝的哥哥李世民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李元婴是个骄奢淫逸的人……更多
上司和父亲只能活一个,怎么选?此人一句话解决
每个人毕业参加面试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有的问题很正常,只是问你兴趣爱好、年龄经验等,有的问题就比较奇葩,会把你的家人与工作联系起来,让你选孰轻孰重。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怎么回答呢?其实类似的例子历史上也有,好比三国时期,曹操之子曹丕就曾经突发兴致,问手底下的众官……更多
古代点天灯是怎么回事
古人发明了很多惨无人道的刑罚措施,点天灯就是其中之一。也许大家之前也在一些电视剧中有看到过点天灯的片段,古代刑罚点天灯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刑罚和那个时候很多残忍无比的刑罚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那么就快来一起看看点天灯究竟是怎样折磨人的吧!我们这里要说的点天灯可是与盗墓笔记老九门里的点天灯不是一回事……更多
李靖为何在太子之争时保持中立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唐朝统一之后与大哥李建成之间爆发了太子之争,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对于当时的唐朝大臣来说,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太子之争是相当危险的朝局,卷入的后果祸福难以预料。正因如此,以李靖为代表的一批唐朝开国功臣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太子之争中保持“中立”……更多
古代皇帝经常株连九族,如果牵扯到了驸马和公主怎么办?
我们看历史电视剧、历史小说的时候,经常看到皇帝盛怒之下,将某某大臣拖出去斩了,有时候还要株连三族、九族。这些能触怒龙颜的大臣,又往往都是曾经的宠臣,甚至还是皇亲国戚。如果他们的三族里面有人娶了公主,做过驸马,那么驸马和公主会不会也因此做了糊涂鬼呢?一般来说,公主是皇帝的至亲骨肉……更多
一个人一旦迷进了“钱眼”里,最终就会迷失人生前进的方向
商品经济时代,五光六色,诱惑多多,人生最大的诱惑就是”名利“二字,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追名逐利,总想一夜成名,算是挖空了心思,不少人想成名,想获利,“名利”二字蒙住了双眼。在有人眼中,名利名利,有名就有利,如此名利观,是不可取的。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名利是不能双收的……更多
赵匡胤不杀柴荣的后代,难道不怕他们卷土重来吗?
听到这个问题,赵匡胤冷笑了:“我要是连这点儿自信都没有,我还敢改朝换代吗?”从前还见过另一个问题。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柴荣的心腹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反抗?柴荣的心腹哪里去了?柴荣的心腹在发动陈桥兵变呀。谁是柴荣最大的心腹?就是赵匡胤。如果赵匡胤不是柴荣最大的心腹……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蒙胜国这里是莺歌海盐场的盐田。三月至七月的盐田里,所有的盐工都顶着烈日到来。饱浸烈日的热情之后,盐田里的海水才能结晶,成为我们所需要的盐。因为晒制盐的天气条件十分难得,盐工赶在潮汐的时间开闸,涨潮的海水被引入蓄水库,流入分级的盐田,在日照下蒸发……更多
盘点历史上将皇位传给孙子的皇帝
在历史上,围绕着皇位的斗争是残酷而血腥的,众多皇子往往为了那唯一的位置争斗不休,但是有些时候,皇帝却会将皇位直接传给孙子,而不是其他儿子。那么,历史上,哪些皇帝跳过儿子,直接让孙子继承皇位的?一、萧赜传位萧昭业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小名龙儿……更多
三国时期谥号为“定侯”的重要人物,除了张绣还有谁?
谥号是指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去世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其中,按照《逸周书·谥法解》的记载,安民大虑曰定;嗣成武功曰定;义安中外曰定;镇静守度曰定,也即定侯是一个美谥。在三国时期,有四位重要人物去世后,就被追谥为“定侯”,其中就有张绣这位诸侯……更多
刘禅为什么只娶张飞之女不娶关羽之女
也许有人记不清楚刘禅,但大多数人对于刘备都不陌生吧。刘备一生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刘禅、刘封、刘理、刘永,可刘备偏偏把皇位传给了性格懦弱的刘禅,很多人对于刘备的这一决定表示好奇,刘备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其实,史书《三国志》中已经有了明确答案,在刘备的遗诏中曾写“射君到……更多
崇祯下葬时只有他扶棺痛哭,那就是李国祯
说到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那是一把心酸史,因为崇祯不是因为昏庸而亡国的,他本人还是很勤政有大才的,无奈自己的对手太强大,除了闯王李自成,还有清军在一旁虎视眈眈,另外内部也是内讧不断,都相继称王。对此崇祯帝自己也是有心无力的主,不管自己怎么用心出力,最后还是被叛军打了进来……更多
小南书单·十大好书(2023第一季)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恰逢世界读书日,“小南书单·十大好书”推出2023年第一季的书单。有第一季,自然会有第二、第三季,也意味着会有一个小南书单的年度总榜单。读书版期待以季度为时间节点,持续为读者推荐优质图书。好书太多,遗漏难免,不妨从选与未选的双向角度……更多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板桥家风郑板桥不仅勤政爱民,清廉自守,而且对于自己的家人也严格要求。在十六封家书中多次殷殷告诫弟弟,不准为恶乡里、骄奢淫逸。要善待贫苦百姓,尽力帮助他们,管好家人,教育好儿子。他说:“吾辈存心,须刻刻去浇存厚”(要待人厚道)。他要弟弟“持俸钱南归……更多
还原三国时期,真实的长坂坡战役
长坂坡战役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的起因便是刘表去世后,由刘表次子继位,但是次子刘琮却一个懦弱无能的人,面对曹军不战而降,此时刘备本不知情,后来得知时却是为时已晚,曹军已经到达宛城,即将达到荆州,虽然此时诸葛亮建议刘备趁机攻打,占领荆州,但是刘备却以不忍心为由……更多
帝位相争,皇子遭追杀被老农所救,12年后却杀害恩人全家
在我国很早的时候就教育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即使受到别人很小的恩惠,也要加倍的还给别人。这是寻常百姓都知道的道理,何况是高高在上,从小开始就受到良好教育的君王家。中国古代并非所有的帝王在登基之前都是一帆风顺,有些是从社会底层攀登上王位,有些也会在战乱中流落到贫苦的百姓家……更多
金国都统完颜阇母抢了宋徽宗的爱女,还将其折磨致死
说到昏庸的君主,不用说,宋徽宗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在他的治理下,宋朝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有人评价他说,是既可怜,又很可恨。可怜的是,他真的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不仅在诗词歌赋还有书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是个很令人称羡的人。可恨的是,他重用奸臣,不理朝政,致使大宋朝民不聊生……更多
古人也藏私房钱,来看看古人喜欢将私房钱藏在哪
在现代社会我相信大部分的男性也有可能是女性肯定有藏“私房钱”的习惯,别不好意思,这没什么。虽然古人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千金散去还复来”等经典的话语,可是另一方面也有人说了“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很多人为了能够应付日常开销,也会在平时省吃节用攒下一点钱……更多
首富之女,晚年住在恶臭难闻的汽车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常熟路的一处弄堂里,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位老太太。一袭旧袍的她,梳着油光的发髻,手夹雪茄烟,坐在门前的小椅子上,轻吐一口烟圈,神情淡定而从容。弄堂的对面,是一座菜市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老太太的做派,很快引来了众人的揣度。有人说她是民国高官的遗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早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刻形塑着彼此的面貌
2025-07-20 09:56:00
金石永寿 艺魂长存杭州日报讯 7月12日,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著名书法篆刻家吕国璋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与西泠印社相守半个多世纪的艺坛名家
2025-07-20 06:43:00
情系古刹笔墨香杭州日报讯 7月13日,“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展”在海宁市史山禅寺启幕,《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集》亦同步首发
2025-07-20 06:44:00
齐白石黄永玉等艺术家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2025-07-19 23:27:00
河南理工大学师生寻访抗战老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赵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蔡华丽)“滴滴答——滴滴滴……”一阵嘹亮的军号声划破晴空,将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师生们带回80年前的烽火太行
2025-07-19 08:54:00
安徽文化大展亮相北京 近400件古今展品尽赏皖风徽韵
7月18日,北京民生美术馆,“山水有清音 安徽文化艺术大观”展览现场,参观者们在拍摄中国最早的“免税通关凭证”鄂君启金节(车节)
2025-07-19 12:55:00
神木店塔镇店塔村考古发现平面呈甲字形汉代积炭墓
陕西省神木市店塔镇店塔村考古发现一座汉代积炭墓,出土了一批陶、铜、铅、玉、骨及漆木器,级别较高。1985年,在店塔村汉墓以南30米处曾发掘另一座汉墓
2025-07-19 16:12:00
本次展览以鲁迅的艺术世界为核心,通过“美术家鲁迅”“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鲁迅收藏的金石拓片”“书法家鲁迅”和“鲁迅与江南”五大板块全面呈现其多元成就
2025-07-19 07:12:00
中国丝绸博物馆重磅大展“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正在进行中。展览通过辽上京遗址等出土的精美历史文物和多媒体展示手段
2025-07-19 07:12: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来吉林Get王一博同款腰带!
电视剧《风起洛阳》中,王一博扮演的百里弘毅一出场,不少观众的目光都被他精致的打扮所吸引,尤其是腰间那条漂亮的腰带。这条腰带叫做蹀躞带
2025-07-18 20:55:00
客籍名人与贵州 | 顾成:明朝贵州建省的关键人物
拨开650年前的历史尘埃,当45岁的顾成奉朱元璋之令调守贵州卫时,大概他本人也不曾想到,自己往后的人生将与这片土地结下近40载的生死羁绊
2025-07-18 20:59:00
襟飘带舞的纯阳飞天
道贤等四面造像碑汉代佛教的东传,将飞天带入了艺术家、雕刻家的精神世界,漫天飞舞、飘曳灵动的飞天在中国化的进程中逐步演变
2025-07-18 18:23:00
铜漆卮
卮是周秦汉晋之际广泛使用的一种饮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圆筒形器身,形状类似杯子,直壁,深腹,有环形鋬耳或半环耳,有些有盖
2025-07-18 18:24:00
抗日志士郑资深:百货公司经理 实是“情报员”
他有多个名字,其中2个镌刻在厦门抗日死难者名录碑上他的后人、台胞郑友伦近期将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一批相关档案郑资深(郑友伦 供图)2016年9月3日
2025-07-18 08:3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顽强的尼山区十八盘山保卫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 通讯员 张颖“瓦曲、后峪、颜家庄,大炮一响十八趟。”在济宁,以十八盘山为核心的尼山区抗日根据地
2025-07-18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