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我国面条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那么面条是怎么来的呢?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的故事要从“面条帝国”——中国说起。中国土地幅员辽阔,千年炊烟孕育了两千多种面条的做法,影响了整个东亚的面条文化。不过,无论是面条还是制作面条的主要原料小麦,源头都不在这里。中国的象形文字“麦”原指“远道而来的人”……更多
刘备临终前一个细节,暴露出他早就在防备诸葛亮
《三国演义》脍炙人口,小兔子也来解读一下其中的一个小环节,其实大家也知道,那就是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曾经特意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马谡,说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事实也是如此,诸葛亮因为重用他,导致蜀国痛失街亭,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在处死马谡时,诸葛亮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听刘备的话……更多
美男潘安又帅又专情,用一生爱一人
名字,是一个称呼。可是在千年前,有人的名字,是一种涵盖千字文章的形容,他就是潘安。潘安是美男,至于究竟是什么样的容貌,可叹没有画卷流传,可是口口相传,文章流连之处,都是人们赞叹他的美貌。历史记载有四大美男,而其中潘安就是魁首。最初的潘安凭借自己的容貌,让十里八村的女子不愿前来只为了一睹他的容颜……更多
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为何拒不仕清?
明末清初时期,正值朝代更迭之际,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而这其中便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黄宗羲,著名的思想家、天文学家、教育学家,是“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的长子。在父亲的影响之下,黄宗羲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位当地颇有名气的学者。在他的功绩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提出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民主思想……更多
上官婉儿身上有三大谜团,墓曾遭官方毁坏,墓中尸骨不翼而飞
提起盛世唐朝,人们不免会提起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其实除了武则天之外,还有一个很有才能的女子,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名气不输武则天。此人就是才女上官婉儿,不过她的下场要比武则天悲惨很多,上官婉儿死后她的坟墓一直都是一个谜,没有记载她埋葬在哪里?直到2013年才被破解……更多
汉朝震慑四海,覆灭的原因源于它的制度缺陷
众所周知,刘邦当年建立的汉朝,震慑四海八荒,让汉民族彻底走向了强大。而汉朝对整个人的影响,更是十分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汉”字。民族是汉族,语言是汉语……如此影响后世的一个强大王朝,如此一个令周边异族心悦诚服的强国,究竟是如何覆灭的呢?究其根本……更多
赵匡胤把23人这升入武庙,除了少数几人外,基本上都不够资格
继续来聊被赵匡胤升入武庙的23位名将,到底是滥竽充数还是武庙遗珠?赵匡胤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十三、张公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郯国公张公谨排在第十八位,位列程咬金、李勣、秦琼等人之前。玄武门之变前,张公谨既没有多少名气,也无显赫的战功,仅任邹州别驾、右武侯长史……更多
刘备死后爆发多起叛乱,诸葛亮时隔两年才平叛是因为此人
说到《三国演义》,大概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是中国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在三国这段历史中,诸葛亮不知成为了多少人的偶像,人们敬佩于他料事如神的能力,崇拜于他高超的政治智慧。确实,他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跟随刘备数年,忠心耿耿,但却有一件事十分令人不解,刘备死后叛乱四起……更多
从各个角度详细阐述,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不攻蜀国的原因
司马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魏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在三国时期,蜀国、魏国和吴国三方势力相互对抗,而在蜀国的名将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作为魏国的首脑,却并未采取行动攻打蜀国。这一事实在历史上也被人们广为传颂。那么,为什么司马懿不攻蜀国呢?下面将从各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原因……更多
古代蛮番民族沙陀人,入主中原为什么没有遭到汉人反抗?
沙陀人,是古代蛮番民族中最为出名的一支。他们的身世、历史等均有争议,然而,在争议的历史中被认为是沙陀族(汉字“沙陀”首见于《史记》)。沙陀人自称“汉”的儿子,因此他们与历史上的大汉王朝有很深的渊源。而沙陀入侵中原时,并未受到汉人的反抗,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第一……更多
历史上汉族有入侵他国的记录吗?
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汉族有着光荣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然而,在汉族的历史中也存在有入侵他国的记录。其中最著名且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发动的南匈奴和北匈奴战争。当时,中国北部的匈奴族被西汉朝廷视为重大威胁。匈奴族的部落生态特点为养马、游牧,并不以建立城池和乡村为目标……更多
得知马超投奔刘备,关羽为何不服?
三国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诞生了许多有勇有谋的将领,蜀国在强盛时期可以说的上是人才济济,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他们五人不仅武功高强而且领兵作战的能力也是非常厉害的。而他们五人的关系却并不是铁板一块,关羽只对张飞一人认可,一直对于马超不服气……更多
朱元璋装成乞丐去要饭,回去后连斩五位一品大官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是谁,那么朱元璋一定是最有竞争力的,朱元璋从乞丐到开国皇帝,真正实现了“开局一个碗,全靠自己拼”地传奇人生。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到16岁出家当和尚,最后卷入元末农民起义的大潮里,朱元璋可谓受尽人间疾苦,孩提时代的痛苦经历使得朱元璋越发坚定的走在革命的道路上并脚踏实地的向高位爬去……更多
曹操在自己死前杀杨修,真正的原因不简单
曹操去世前毫不犹豫处死杨修,罪名是“漏泄言教、交关诸侯”。“漏泄言教”指的是曹操出题考察曹丕和曹植的时候,杨修有意把曹操的心思透露给曹植,帮助曹植提前准备好答案作弊。“交关诸侯”是指杨修作为丞相主簿,跟曹植关系过于亲密。另外曹操已经决定立曹丕为世子后,杨修仍然三天两头和曹植饮酒作乐……更多
开国皇帝中有不少猛将,朱元璋不如赵匡胤,赵匡胤不如他
开国皇帝有不少是猛将,谁最猛呢?朱元璋不如赵匡胤,赵匡胤不如他,斩胡人使其灭种!他是谁呢?咱们慢慢说。说到开国皇帝猛将,五代梁的朱温(852—912)、西夏的李元昊(1003—1048)、五代吴越的钱镠(852-932)、后金的努尔哈赤(1559—1626)……更多
刘伯温是“神”一样的人物,为什么朱元璋只封他为诚意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是中国民间,对刘伯温的评价,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可以看出:中国民间,对刘伯温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甚至,在民间,刘伯温,还是一位“神”一样的人物。我之前在大别山,接触到一位算命先生,他说:我们江相派这行的祖师爷……更多
费祎一生最耀眼的战绩,曾对决曹爽伐蜀铁骑
在我们的印象里,季汉(蜀汉)政权自从诸葛亮去世后,几乎都是姜维在北伐。姜维总共发动过十一次北伐,却从没有一次向关中方向攻去,一直在打陇右。但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去世后,蜀军仍然有一次杀进了关中。是什么时候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公元244年,曹爽出骆谷道伐蜀,在汉中地界的兴势吃了大败仗……更多
很爱很爱,爱到尽最大的努力,相伴相随
我可以用无所事事形容我吗?来到单位,第一件事是打扫卫生。积攒一冬的灰土,覆盖在两层窗户的夹层里,这就是北方吧,冬天所有的绿化是没有意义的,唯有勤劳,才能去除生活中的尘埃。给花浇水。花是有灵性的,你给予她们多少爱,她们就会加倍还你多少美。再擦擦桌子,擦擦地,这些仿佛成了我上班的唯一差事……更多
日本古典时代的“微博”,《徒然草》的澄净之美
来源:北京晚报有些文章好,是自自然然的好,不是用力的好。日本古典文学史上,有著名的“随笔三璧”:《徒然草》、《方丈记》与《枕草子》。它们代表了日本近古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其中,《徒然草》尤以其见解精辟、深邃警世、意境优美的风格,为后世反复传诵,甚至被奉为“日本的《论语》”……更多
雄拳英棍蔡李佛 开枝散叶海内外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佛山鸿胜馆馆长黄镇江:雄拳英棍蔡李佛 开枝散叶海内外黄镇江 戚容源 彭灏明 摄佛山鸿胜馆纪念馆扁担、算盘、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具也能成为蔡李佛拳的器械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除署名外)春日午后,鸟语花香。一座极具岭南特色的镬耳屋……更多
他出生时自带异象,因太丑被抛弃于尼姑庵,最后成千古一帝
自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开始,历代封建王朝便十分注重将皇帝出世天降异象这一记载记入史籍,以此维持皇权的尊崇与高贵,祥瑞来贺、刮风暴雨、地涌香气等等层出不穷,反正就是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有这么一位皇帝,出生时也充满了神异传说。据说他一出生就巨丑,丑到连生母都厌弃的程度……更多
明十三陵有一个太监墓,顺治和康熙还为他树碑立传,这是怎么回事
明朝向来被后世称为“与宦官阉党共天下”,从明朝初期的三宝大太监郑和一直到明朝后期的“九千岁”魏忠贤,太监宦官的影响始终贯穿在整个明朝每代帝王之中,即便被明朝文人称为“三代以下,称贤主者”的守成明君明孝宗也不例外,明孝宗时期一度出现过大太监李广乱政的局面。然而葬在明十三陵旁边的这位太监却是明朝历史上甚至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少有留下贤名的太监……更多
八王议政时,张廷玉为何不拿出康熙诏书制裁隆科多
导读:在《雍正王朝》中,最惊险刺激的无非就是康熙驾崩当晚和八爷党联合隆科多以及关外的旗主王爷搞“八王议政”这两幕,这两次的关键都是争夺皇位,而张廷玉和隆科多恰恰是这两次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张廷玉和隆科多都是康熙的托孤大臣,雍正顺利继位以后,张廷玉一直忠心的辅佐雍正推行新政……更多
他不仅自己白手起家当皇帝,后代子孙也如此
从我国古代第一个朝代夏建立之后,几千年历史的转变,时代的更迭,一直延续到当今社会,这期间我国一共经历了大大小小二十四个王朝。其中诞生的帝王数不胜数。但凡能当上皇帝的人,一定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大部分都是子承父业,继承皇位,可是想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获得最后登顶的胜利……更多
揭秘聂政惊心动魄的一生
提及刺客,我们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位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去刺杀秦王政的大刺客,荆轲。荆轲的故事十分的悲壮,并且转折精彩,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一位刺客却不是荆轲,而是与荆轲同属于古代四大刺客之一的一位刺客。这位刺客的名字叫做,聂政。聂政因为杀人,就带着自己的姐姐和母亲来到齐国躲避仇家……更多
魏延为什么要选择谋反
蜀汉集团老大刘备,在47之时,成功在赤壁打击了曹操的嚣张气焰,此战虽然是借助了孙权之力,但刘备实际上捞到的好处却是最多的!不但占据荆州半壁江山,而且还得到了大量荆襄一带的优秀子民及文人武将。在赤壁之后,刘备一共得到了一名优秀的首席军师,其能力完全可以比肩诸葛亮……更多
魏国一支近三十万人的军队为何消失
公元219年,关羽奇袭襄樊,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摄于其威势,都有迁都避其锋芒的想法,可惜关羽的威风很短暂,仅俩月不到,关羽就在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之下败走麦城。正所谓英雄惜英雄,关羽于219年12月被害,之后曹操也一病不起,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更多
古代如何辨别银票呢?难道不怕有人造假吗
在现代社会,手机支付没有特别流行以前,大家购买商品都是通过现金的方式,可不少人也遇到过收到假币的问题,你想想看,一个骗子给你一张一百元的假币,向你购买价值五十块的东西,你回找他五十元,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当天的心情肯定很糟糕,也幸好普及了验钞机,能准确和快速的辨别纸币的真假……更多
秦始皇铜车马上面的伞那么简单吗
古代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骑马和坐马车等,去过西安的,都参观过兵马俑。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有一件堪称镇国之宝的“秦始皇铜车马”。铜车马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更多
雍正死后李卫怎么样了
雍正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带领清朝走向了鼎盛时期,也为"康乾盛世"的过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九子夺嫡"的最终赢家,雍正帝无疑是一个聪明而谨慎的人,对于臣子,他向来保持着高度的戒心。不过,对于一个人,他却能够完全信任和给予重用,以至于此人被誉为"雍正王朝第一宠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