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哪位皇帝为了保住皇位,竟把消失了多年的鬼军给找出来
在古代,皇帝这个位置就是一个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所有人都对皇帝这个位置有所向往,得到这个位置也就意味着得到了这个国家,所以争夺皇位也就是平常事了。甚至在南北朝的时候,皇帝刚刚上位就被别人杀死夺取了政权。在南北朝的时候,社会动荡不安所以那个时候的皇帝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皇位……更多
宋文帝去世引发刘宋内乱,北魏趁机夺取青州之地
我生发未燥,已闻河南是我地。此岂可得!必若进军,今当权敛戍相避,须冬寒地净,河冰坚合,自更取之。——拓跋焘东晋末年,刘裕成为了朝堂的权臣之一,最终取代东晋建立刘松。不过,那时的刘松并不是统一政权,北方还有强大的而且不断汉化的北魏王朝。青州和兖州这两个地方是刘松抵御北魏的关键要地……更多
他因考场黑暗而落榜,最后揭竿而起登基称帝
唐朝末期,朝廷迂腐不堪,各地方连年灾害民不聊生,又因为各地方官员为避嫌隐瞒实情,没上报给朝廷,导致百姓有冤不能伸,民怨四起,再加之沉重的赋税。各地方纷纷出现有民众暴乱现象,最后演变成农民起义,要推翻唐朝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而且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黄巢……更多
古代诗人最爱干的三件事,平凡又高贵
提起中国古代文化,就不得不提起中国古代的诗歌文化,中国古代的诗人是一个优雅高尚的团体,他们有着文人的才气,武人的骨气,诗人的浪漫,但是你知道古代的诗人最爱干哪三件事吗?其实这三件事很简单,就是旅游、打仗和回家想象,不信你看《唐诗三百首》,里面山水诗占了半壁江山……更多
每次选秀入宫的女子那么多,如果安置不完这些女子会怎么样
随着《甄嬛传》在荧幕上的火热,一股研究清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风气流行了起来。在众多的清宫剧中总是会有一个这样的情节,主角往往是在及笄之时从选秀这个环节中脱颖而出,从而进入了皇帝的视野。清宫剧对选秀浓墨重彩的描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选秀这一场景,也是很多人心中也会产生一个疑问……更多
汉末皇室式微,溃各路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都使尽浑身解数逐鹿中原,其中刘备最为特殊,这位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的人从出生开始就家道中落,青年时代一度卖草鞋为生。说是破落户也不为过。这样的背景在门阀大族控制一切的汉末,几乎没有任何出头的机会,但是自从黄巾之乱开始……更多
杨坚翁篡婿位,得国不正
杨坚翁篡婿位,得国不正。关于这一点,在我们现代基本是共识;但在皇权时代,显然不可能写得如此直白。史官为了给杨坚洗白,所以绞尽脑汁,帮他立了一个“天才少年”的人设。比如说,杨坚早慧,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成纪县公。如果放到现在……更多
历史上的陶谦真的是谦谦君子吗
正史上的陶谦可不是什么谦谦君子,从小以顽劣出名,不是省油的灯一直以来,三国中的陶谦都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温静长者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记载:陶谦为人温厚纯笃,礼贤下士,是一个老好人般的存在,只不过后来不小心得罪了曹操,因此惹上了血祸。陶谦不单单三让徐州,在临死之前用手指指向自己的心……更多
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更多
这4人是三国最低调的大将,不止一次击败吕布
三国是我国最为混乱的一个时代,汉王室势微,各地诸侯纷纷起兵造反!这些名震一方的诸侯,手底下都有大批的将领,不过能够让人记住将领寥寥无几。关羽、张飞、赵云、典韦等都是一等一的骁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四位,虽然他们的知名度没有这些人高,但是是论武功而言企业丝毫不差……更多
醉打金枝的主角升平公主,真实的她是怎样一个女子?
唐朝最为女子权利最为鼎盛的朝代,男女结婚都是男子跪拜,女子鞠躬。提高了女子的地位,那么身为大唐公主,更是倨傲,也有高傲的资本。可是偏偏一个公主被驸马打了一巴掌,却成了流传千古的戏剧。唐玄宗李隆基后期偏爱儿媳妇杨玉环,而杨家为了一直攀附皇家,所以将女儿嫁给了当时的太子李亨的儿子李豫……更多
孟姜女哭长城(mèngjiāngnǚkūchángchéng)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相传秦朝时,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青年范喜良和女子孟姜女刚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为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穿寒衣,历尽了千辛万苦才终于来到了长城边……更多
露梁海战,是发生于公元16世纪末的一场海战,该战役因发生地露梁海峡而得名。露梁海战是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最后的一场海战,交战双方为中国明朝与朝鲜的联军和日本军队,指挥官分别为:陈璘(中国)、邓子龙(中国)、李舜臣(朝鲜)、小西行长(日本)、岛津义弘(日本)等。海战以中朝联军获胜而结束……更多
浅析“刘备借荆州”说法由来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被嘲笑千年的黑历史,只是个谣言?刘备借荆州这件事流传甚广,甚至民间还衍生出有关于此的歇后语。但这个流传了千年的事,真是的确有此事吗?刘备当真是个拿地不还的老赖?而孙权又是个好捏的软柿子?针对“借荆州”这个问题,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之一的赵翼……更多
史书没有记载关羽的夫人是谁,为何记录了他的绯闻对象
三国时期的赵云在现代有不少的粉丝,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五虎上将之一,在《三国志》中,赵云的传记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在一起,虽然正史中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但赵云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刘备可以说是慧眼识人,当年刘备暂时依附公孙瓒时,与赵云一见如故,而赵云也被刘备的魅力所折服……更多
聊聊让南齐萧宝卷甘心为奴的潘玉儿
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动乱,但是也是出了不少有名的美男子和美人,但是说到南北朝时期最美的女人,不是“玉体横陈”的冯小伶,也不是让杨广弑弑父的南陈宣华夫人,而是这个让南齐萧宝卷甘心为奴的潘玉儿。潘玉儿不是什么高门贵女,只是一个平民,是南齐大司马王敬则家里的一个歌姬而已……更多
聊聊太康失国与寒浞篡权
夏王启晚年,尤喜饮酒打猎、美艳歌姬,自此夏朝日渐衰落。启死后,其子太康即位,他从小在父亲启的娇生惯养下,享乐无度,即位后更是荒废政事,骄奢淫逸。当是时,夏朝经过武观之乱后,稍显稳固,然就因太康不理政事,使得内部矛盾激化,向前四方宾服的蛮夷也开始蠢蠢欲动,外部四夷纷纷反叛……更多
关于金头王的金头问题现在网络上有一种说法,说“金头奴”即指东北少数民族的小厮或士兵,其中的一个举证就是出自《唐书·李匡威传》中的称李匡威为“金头王”。我们今天就来考察一下这个“金头王”的成色。金头王李匡威史载,李匡威为范阳人(今北京),其父为卢龙节度使李全忠……更多
三国时期,东吴一员小将,和蜀汉名将马忠同名同姓,也叫马忠,他是东吴大将潘璋部下司马。原本马忠只是东吴微不足道,毫不知名的一员小将。然而,蜀汉五虎上将之中的两人关羽、黄忠便是折损在东吴这员小将手中。因此,马忠是三国时期的捡漏王,一生两次捡漏,第一次捡漏是生擒关羽……更多
洪都之战,朱文正拖垮陈友谅改变元末局势
洪都之战前,朱元璋被小明王封为吴王,统领十万军队可谓势头正旺。然而,他占有的领地并不多而且四面受敌,最大的对手张士诚和陈友谅分居两侧,两人对其皆有着极大的威胁。就在朱元璋主力部队专心对付张士诚时,陈友谅举60万大军趁虚进攻朱元璋的重要城池洪都,当时洪都城内的都督朱文正仅有2万兵力……更多
刘墉生于一个名门望族,父祖辈都是清朝的显赫大臣。这个家族历经数代,一直以来都享有着皇帝的青睐和崇高的地位。因此,刘墉的童年是在富足、优越的环境中度过的。他接受了家族悠久的教育传统,学习了经史子集,还接受了很好的礼仪训练,成为了一个有教养、有文化的绅士。刘墉自小就被灌输了对于官场的向往……更多
老虎到底是不是自然界中的“百兽之王”呢
说起百兽之王,很多人都会想起老虎。这是因为在我国,“虎”文化已经深植人们的心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带着威猛、矫健和霸气的事物,人们都会用虎来形容,比如:虎将、虎头虎脑等等,然而,老虎到底是不是自然界中的“百兽之王”呢?这在我国古代,也曾有人作过实验,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更多
分析朱棣成功的原因
朱棣以藩王身份,歪曲明太祖朱元璋天意,打着“奉天靖难”,就是扛住他老爹朱元璋的大旗,反对他老爹的政治安排,推翻他老爹既定的法定接班人建文帝。朱棣以臣伐君为不“忠”,不遵守老爹的安排为不“孝”,残酷杀戮建文旧臣无敌不“仁”,以叔谋害侄子为不“义”。满朝武将尽被朱元璋杀光……更多
在许多热播古装剧还有现实历史中,会出现冠以姓氏的贵妃名号。如《妖猫传》里的唐朝杨贵妃、《清平乐》中的张贵妃、《鹤唳华亭》中的赵贵妃等等。这些人物有的确有原型,有的纯属虚构,但都有同一个身份,那就是帝王的宠妃。然而,许多以明清两代为背景的古装剧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后宫封号——“皇贵妃”……更多
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于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此战史称睢阳之战又称睢阳保卫战。睢阳之战主要是以张巡为首的唐军与以尹子奇为首的叛军之间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张巡斗智斗勇,凭借高超的战术手段和高尚的品格节操以约7000士兵战胜约18万的叛军……更多
杂胡作乱晋军无能,贾允设计女嫁太子
话说秀发树机能拥众造反,气焰甚盛,雍凉边境,多被劫掠,十室九空。晋武帝本恐杂胡作乱,尝从雍凉二州故土,析置秦州,并遣胡烈为秦州刺史,令他屯兵镇守,严防胡人。胡烈莅任甫及一年,秃发树机能便即蠢动。胡烈当然督兵往讨,与秃发树机能对垒争锋。秃发树机能确是乖巧,先用老弱残众出来诱敌……更多
南北朝时期,刘裕是如何掌控荆州的?
以江州内地,治民为职,不宜置军府。——刘毅自古以来,长江都是南方政权抵御北方政权的天堑,而在长江天堑上荆州之地又是重中之重,控制荆州之地者就可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转折点,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东晋时期,刘裕是朝廷最大的权臣之一,先后发动了对刘毅、司马休之与桓玄等多方的战争……更多
秦桧的狗头军师王次翁,可以无耻到何种地步?
作者:许云辉公元1141年4月,秦桧密奏宋高宗,以“论功行赏”为名,召前线抗金名将“韩世忠、张俊、岳飞相继入觐。”岳飞因路途遥远,迟迟未至。秦桧便每日叮嘱值日官:“我等专门去等待岳少保!”然后带韩世忠与张俊登上西湖花船,置办丰盛宴席,大张旗鼓声称专为岳飞洗尘……更多
霸占儿媳的唐玄宗,为何被后人洗白成为了爱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霸占儿媳的李隆基,被后人洗白成都是为了爱情?爱情这件事常见,可是却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李隆基身上。都说法海不懂爱,偏要拆开许仙和白素贞。其实真的不懂爱的人是李隆基,李隆基就是个水仙花,这辈子只爱自己。李隆基在人生最惶恐的时候,娶妻王氏。此时李隆基王爷的待遇被剥夺……更多
盘点深刻影响历史的三个人
秦王赢政奋六世之余烈,灭六国,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确立中国2000多年封建统治秩序混乱。秦始皇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第二个人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位皇帝,他自幼崇尚儒家文化,向往中原王道统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