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暗示明朝即将灭亡的事件是什么
前言土木堡之变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政治事件,发生于明朝成化年间。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皇帝朱见深对父亲朱祁镇的排挤和迫害,导致了一些皇室亲信和重臣们的不满和反叛。在这次政,变中,皇帝朱见深被废黜,其侄孙朱厚照成为新的皇帝。一、历史背景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朝成化年间……更多
大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出身一个职业军人家庭。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三月十六出生在洛阳军中的夹马营。父亲赵弘殷在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是一名普通军吏,曾经在后唐与后梁争夺天下的战争中,率领五百骑兵,把李存勖从敌军包围中救出。李存勖认为赵弘殷勇敢、忠诚,就任命他飞捷指挥使……更多
幽州这个地方究竟是有多么大的魅力
喜爱翻阅史书的人不难发现,每当王朝兴起战乱的时候,总是有一个地方如同一块肥肉,被各个叛军势力如狼似虎的盯上,这个地区就是有名的幽州。正是因为这个地区过于出名,许多电视剧在拍摄各路叛军势力谋反的相关情节时,幽州这个名字总是被多次提起,比如隋朝末年的罗艺、唐朝时期的安禄山等……更多
宝钗为何直哭了一夜,她不想嫁宝玉吗
一曲《终身误》,不仅误了贾宝玉,也误了薛宝钗。这段金玉姻缘,贾宝玉感慨“美中不足”,感慨内心“意难平”,可薛宝钗又何尝心满意足了?那晚,宝钗从哥哥薛蟠口里得知,她此生只能嫁给贾宝玉时,她绝望地痛哭了一整晚!从表面上看起来,薛宝钗一直住在贾府,主要目的就是成为荣国府当家奶奶……更多
俗语说:“白虎探出头,伤人没缘由”,是何意思?
如果读过古希腊传说,就会发现我国的传说与外国的传说有很大的不同,外国的传说大多是根据神谕来办事的,然而我国的传说都是在想方设法的改变自己的生活。这就说明了我国人和外国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外国人在不能抵御大自然的时候,会选择相信神会解救他们,我国人则会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更多
武则天造字的目的,是为了打压儒门
武则天造字是为了压制儒门,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先,武则天造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压制儒门。汉武帝登基之后,为了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纳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但是呢这个董仲舒留了一手,在天人三策的简义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就是君权神授,也突出了一个思想叫天人感应……更多
从这三件事情分析,可以看出土木堡之变不是一场意外
公元1449年7月,明英宗朱祁镇轻信宦官王振的谗言,率军20万亲征,最后在土木堡被数万瓦剌骑兵打败,明英宗也成了俘虏,堪称明朝史上的耻辱。很多人就有疑问,为何人数众多,看似强大的明军遭此惨败,难道只是一场意外,不过从下面这三件事情分析一下,可以看出,土木堡之变不是一场意外……更多
他是东汉名将,屠城三百座横扫天下,一生战无不胜
从古至今,战争都是未曾间断的。古代史上有很多战乱时期,东汉末年就是其中之一,东汉时期出现了历史上很多有名的英雄豪杰,这些人的知名度非常高。可是相对来说,东汉有一位名将,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高。这位名将叫做耿弇,他是东汉时期的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古代的战争中……更多
这位皇帝因为家里太穷,在出生后差点被父亲丢掉,最后被婶婶养大
虎毒不食子,是我们从小就听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比喻了即使是老虎这样的猛兽,也不会对自己的子女下手。其实仔细读历史的人肯定知道,历朝历代中,父亲杀死子女的事还真不少,这一点让人非常震惊。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在出生的时候,差点被他的父亲丢掉。这样看来这位父亲还不如一只老虎……更多
还原东汉史上真实的刘平,深明大义被举荐成孝廉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这部剧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所以和历史相差是很大的。比如说里面马天宇饰演的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刘协的弟弟刘平,而实际上刘协是没有刘平这个弟弟的,更不用说刘平和司马懿以兄弟相称了。因为本来就是个虚构的故事,所以也就不要以历史来较真了,只要欣赏颜值……更多
战国时期中原各国混战,匈奴为何没有南下?
先总结下要点,是因为匈奴没赶上。战国时期的匈奴状况在西周时,还没修长城,种田的和放马的还没分那么清楚,大伙各干各的职业,甚至是交错混杂而居。农耕文明基本能自给自足,而游牧文明有些生活物资必须通过交换,当无法交换时,为了生存,就开始抢了。早期种田的称放马为生的部落为“戎”……更多
一代帝王在位二十五年,竟无一后代,最后死在床上
汉成帝刘骜,死于一个清晨,正值壮年之时的四十五岁,此时他在位正二十五年。为何一代帝王,正值壮年,却没有任何征兆的暴毙而亡?为啥又被发现是死在妃子床上呢?原来汉成帝自继位之后,就贪恋女色,后宫不断填充佳丽,他还不停外出寻色。有一次,在阳阿公主府中偶然遇见舞女赵飞燕……更多
没有袁氏兄弟那样牛掰的爹,曹操刘备靠什么获得支持?
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林立,军阀混战不休。军阀们野心勃勃,都做着统一天下的美梦。但军阀想做大,除了自己的本事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士族的支持。不管是袁绍、袁术,还是曹操、孙坚,亦或是公孙瓒、刘备,他们背后都有士族的影子。袁术是当时本钱最多的军阀……更多
她是后晋第一个皇后,挽救一个朝代,自己却自焚而死
有的人出身贫寒,精神亦是乞丐,比如刘玉娘,再比如花见羞。有的人出身卑微,却不妨碍灵魂高贵,比如曹皇后。男主李嗣源,是一个神奇的人物,并非因为他多么精明强干,而是他联结着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后唐第一任皇帝李存勖,一个是后晋第一个皇帝石敬瑭。后者还是他的女婿。曹皇后也是一个神奇的女人……更多
总督、巡抚、提督、总兵,谁才是地方最高军事长官?
“掌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清朝通典》每当我们在观看一些古装宫廷影视剧的时候,总会看到大臣们吵架的情节,并且吵架的时候,官职地位差不多的官员还会互怼。而这也导致很多人开始好奇,总督、巡抚、提督以及总兵都管理着一方庶务,那么他们究竟谁才是地方最高军事长官呢……更多
煮酒论英雄,为何曹操只赞刘备是英雄?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十三讲: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为何曹操只赞刘备是英雄?也许有三个可能。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开创了与北魏、东吴鼎足而立的蜀国。历史上向来对蜀汉皇帝刘备的评价不错……更多
商人在宋朝做了一件事,朱元璋将他们后代男性充军女性为奴
从古至今,商人都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一个王朝的发展是离不开商人的,可是如果商人在朝廷中为虎作伥,欺压百姓,这可就会惹祸上身。古代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商人名叫蒲寿庚,此人是宋末元初的商人。既然不是和朱元璋同一时代的人,为什么朱元璋会对他如此深恶痛绝呢?因为蒲寿庚所做的事触犯了朱元璋的底线……更多
水浒传中,有2人被评价为“致极而落”
《水浒传》是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一部古典小说。在不同读者的心中,都会有一部不同的《水浒传》。有人说宋江、吴用之流不过是草寇,他们根本算不上好汉。但笔者要说的是,宋江、吴用不过是江湖绿林中的小寇。真正的大寇,是高俅,是童贯。施耐庵在写梁山108位好汉的故事之前……更多
巅峰时期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遇到他屡屡受挫
北方草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遍地牛羊与彪悍的北方汉子,在草原骑兵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老幼皆兵是草原的习俗,英勇善战是草原铁骑的代名词,打仗对于善于捕猎的他们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平常。不同的历史时期,辽阔的草原涌现出众多的游牧民族,有一支游牧民族铁骑的战力绝对称得上第一……更多
这个被人忽略的朝代,却有两项伟大发明
在古代的发展中,中国经历了兴盛和衰败,文化和生活的兴盛,让这个朝代记载在史书中,也牢牢的记在人们的心中。有的朝代衰败,君主无能,也让这个朝代刻在人们的脑海中。那么存在时间较短的朝代,被人忘记或者不被提及,是很正常的。存在时间短的朝代,是因为无能才被灭亡的吗?如果是这样认为的话……更多
吃醋为什么有妒忌的寓意?这是由一个误会产生的
想必大家也听过很多俗语,什么下马威,为什么威慑别人要用下马威呢?什么给你点颜色瞧瞧,为什么想展示自己却说给别人颜色看呢?诚然我们都不太清楚里面的细节。今天我们就讲讲“吃醋”这个词的由来,他并不是因为醋是酸的,嫉妒的时候心里酸才说吃醋的,不然我们为什么不说吃柠檬呢……更多
一句话点评北宋9帝,9位帝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宋朝自公元960年赵匡胤开国后,北宋时期共出现过9位帝王。想要全面了解,显然是一件艰巨的工程,所谓人是多样性的,就更何况再乘以9,那简直不可想象。所以就只能如画漫画一般,抓住这9位帝王的最大特点,用一句话说出,然后再配上简单介绍,如此一来也就抓住了提纲,反正再怎么变化多端……更多
康茂才关键时刻力挺朱元璋,因此成就了一个王朝
在古代,乍一看“康茂才”这个名字,肯定是个经商的,并且还是个大商家。谁成想,他竟然是一名武将,获得朱元璋的高度信任,从一名间谍做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关键时刻立奇功,成就了大明王朝。话说元朝末年,各地义军突起,天下大乱,到了1360年,形成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超三雄并立状态……更多
读书读傻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分享历史上三个读书读傻了的故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有一句话经常被老师家长挂在嘴边,那就是开卷有益。确实,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丰富的知识,跟朋友们聊起天来不至于无话可谈。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孔子不是说了吗?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思考,千万不能死读书,那样就读傻了。你知道读书读傻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吗……更多
这位奇人能上天遁地料事如神,却死于“一块墓地”
作为一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能力是毋容置疑的,但他跟新登基的农民政权一样,带有封建社会人性的劣根性,即位前什么好听说什么,贫穷的兄弟们都放下锄头跟他干,登基后就必须做一个血洗,除了自家人,任何外人都不可信,外人他只能是个外人。这就是中国小农意识的劣根性,永远是小团体作坊……更多
汉朝时期的霸权主义可称世界之最
在西汉时期,中国的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是非常夸张的,可称世界之最。当时很多民族稍一不乖就被灭族:南越杀汉使,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即行诛灭,单于杀汉使,悬首槁街。所以在西汉末年,国事日衰,一个小小的西域副校尉陈汤也敢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更多
孙策本想同娶姐妹花,听了这句话立马把小乔嫁给周瑜
正所谓自古英雄都爱美人,可是在战乱的年代,美人可谓是薄命,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靠山,最后也就只能成为上流人物的玩物和工具,在乱世中无疑作为庐江的出了名的美人,大乔小乔更是美若天仙,照理来说这样的美人是轮不到孙策的,但是庐江一直太平,没有经过战乱,加上乔玄的名声威望……更多
此王朝积贫积弱却存在三百年,还亲眼见证三个仇敌的灭亡
宋朝是上承唐末五代十国分裂乱世,下启元明两朝的一个局部统一王朝,一共存在319年之久,经历了18个帝王。不过,由于宋朝疆域版图的变化,史学家以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为界限,将其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不管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建立的北宋,还是宋高宗赵构建立的南宋……更多
托孤的不仅仅只有刘备,还有一个比他早了六百年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可能大家都有所耳闻,展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之情与臣属的忠义情怀,但是,刘备可不是这第一位临危托孤的帝王,早在六百年前的大秦皇宫,也曾上演过相似的一幕。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更多
盘点6大杀伤力最强的冷兵器
盘点6大杀伤力最强的冷兵器,冷兵器时期战斗工具之极致如今的兵器都是高科技了,都是导弹年代了;冷兵器运用的对比少了。可是在古代,大家交兵仍是首要靠的兵器,今日盘点6大杀伤力最强的冷兵器。第6名抛掷飞斧Kpinga这是非洲的一种兵器,首要是抛掷运用。,长度50多厘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7月12日,“这是英雄的祖国”诗歌诵读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07-14 08:39:00
【有理有句】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托举中国梦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李砚青统筹:程华东 陈俊旺 伍佳佳【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07-14 10:29:00
悬崖上的史诗——遵义海龙屯
在遵义高坪镇的龙岩山巅,屹立着一座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的古老城堡——海龙屯。海龙屯作为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
2025-07-14 10:47:00
大众网记者 侯畅 济宁报道7月13日,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篮球运动与发展顾问聘任仪式。顾问团首先来到豫州路小学,参观指导学校篮球运动教学开展情况并观摩学生训练课程
2025-07-13 15:19:00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
山河铭记丨烈士长眠异乡87载 我们想找到他的亲人
大皖新闻讯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院内,一座名为“抗日阵亡五烈士”的碑巍然屹立,碑上铭刻有一名安徽籍烈士的简短生平
2025-07-12 23:37:00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