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十六国北朝时期,晋阳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
在十六国北朝时期,晋阳的战略地位骤然上升,从边塞重镇到军事中心,再到霸府别都。晋阳的战略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其四塞之地和城坚墙厚的地理因素,更因为它扼守南下中原的交通要道,无论是南下洛阳、西入关中,还是东出井陉,军事进攻同样迅速便捷。一、十六国北朝晋阳概况1.1建置沿革晋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据点之一……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国丈、国舅们
在民间说书人嘴里,国丈老太师、国舅和西宫娘娘都是坏人,他们依靠西宫娘娘在君王前期的宠爱,都是坏事做绝,如王莽、潘仁美、庞文等等。在中国历史上,国丈、国舅都是外戚。历朝历代的外戚有不少专横跋扈之辈,也有不少忠臣良将。卫青:卫青不仅是国舅,更是汉武帝的姐夫。卫青功绩……更多
古代也有春运?秦朝的驰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值年下,距离过年越来越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心情上班,只想回家过大年了。然而多数人都是在外地上班,离家很远,要想回家得先买票。近几日关于买票的新闻不少,先是有吴京买不到票坐小板凳;后有大叔带5个孩子40小时不睡觉,只买到站票回家。没办法,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其实……更多
赵匡胤横扫天下时,为何不敢征战大理国?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由此赵匡胤建立了历史上的北宋。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开创了北宋,由此华夏大地再一次进入了大一统时期,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让华夏大地从战乱中走了出来。北宋建立之后,战争虽然没有停止,但是北宋让华夏大地进入了大一统……更多
这位汉朝名将因为一次战败,就永远不得回归故土
在汉朝时期,匈奴比较猖獗,弄得中原的百姓们都十分担心,这个背景之下,出现了很多大将,他们各个都很有威名。但是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个名将,在他打了一次败仗之后,就留在了匈奴的境内,这让大汉损失了一位猛将。在汉武帝病死之后,八岁的刘弗陵上位,因为年纪比较小,于是就有霍光以及上官桀等人辅佐他……更多
明穆宗解除海禁,开关后赚了那么多银子,为何大明国库还是没钱?
提起“隆庆开关”,熟悉历史的都不会陌生。隆庆开关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1567年(隆庆元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有限度的允许民间进行对外贸易。隆庆开关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带动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据不完全统计……更多
大宋唯一得善终的战神,百战百胜,还被敌人视为神
我国五千年历史中,诞生了数个王朝,对于这数个王朝,我要说这些王朝中谁最为1强大,恐怕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人说秦朝;有人说汉朝;有人说唐朝,总之众说纷纭。但是要说道那个王朝的名将数量是最少的,那么非宋朝莫属了。宋朝由于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所以有意无意的对武将压制……更多
他12岁入阁拜相,只言片语下敌国数十余城,胜过百万雄兵
甘罗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后来跟随祖父甘茂来到秦国谋生,自己的祖父甘茂曾是秦国左丞相。因为将门出虎子,所以甘罗在很小的年纪就拜到了秦国相国吕不韦的门下。为什们说他是吕不韦最得意的门生?12岁就能入阁拜相?据说,在秦王政三年的时候,秦相吕不韦想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的封地……更多
聊聊历史上一战成名的名将,其中一人破敌近百万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灿若星河,有的百战百胜生平未逢一败比如孙武、白起、吴起等人,也有的虽然一生只打过一次出名的战役,但是要么是力挽狂澜,要么是战功彪炳从而名垂青史,今天就说一说历史上一战成名的五大名将:其中一人破敌四十万,一人破敌近百万。乐毅和赵奢乐毅是名将之后……更多
其实大部分人不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也是一位高手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在民间最受欢迎的一部历史小说,其中刻画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演义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司马懿。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司马懿号“冢虎”,是曹魏后期的核心,也是三国后期唯一能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顶级谋士……更多
凌烟阁24功臣照顾你,有1人当过皇上3个半成神
一、一人称帝唐朝之所以被称为“盛唐”,跟李世民有莫大关系。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不但为唐朝,也为后世竖起了一个标杆。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李世民能取得如此成就,是离不开他的创业团队:凌烟阁24功臣。所谓凌烟阁24功臣,其实就是李世民从自己创业团队中,选出来24位功勋卓著的代表……更多
清朝的官员上朝之前为何必须空着肚子
清朝是我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因为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所以有很多习俗和习惯,和之前的王朝都是不一样的。例如清朝的官员在上早朝的时候,是不允许吃东西的,上朝之前都必须空着肚子,只有下了早朝之后他们才可以去吃早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清朝的早朝时间都比较早……更多
晚清能臣为何没有一个帮扳倒慈禧
慈禧统治了中国差不多半个多世纪。由于其顽固守旧、腐败无能又贪图享乐,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中国走进半封建帮殖民地社会,清王朝最终走向灭亡,慈禧都要负很大的责任。于是不免有人疑惑,要知道,晚清时期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却也是能人辈出的时期。慈禧不过就是一个老妇人而已……更多
古代的五服包括哪些成员
封建社会,一人犯罪祸及家属,即通常所说的五服制度。所谓的五服,就是以丧服等次的轻重来标志亲属亲缘远近、尊卑长幼关系的制度,也称服制。由重到轻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实行于本宗、外姻亲戚的亲属中。下面具体来说本宗五服和外姻五服。一,本宗五服斩衰,是最重的丧服……更多
东林党为何会在天启四年遭遇“滑铁卢”
公元1624年,也就是天启四年,这一年算得上是东林党派的“滑铁卢”。因左副都御史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结果一时间朝野上下众说纷纭。而远在深宫待着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本来就是一个性格比较深沉,不喜欢表露自己内心想法的人,所以平时就以傻愣的姿态表现在百官面前……更多
古人封侯究竟有多大的权利呢
在古代,如果家里能有个读书人,那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虽然说读书人都没有什么力气,不能为家里劳作获得收入,但是很多人都希望家里能有个人识文断字,以后如果再能考取个功名,那就是一个家族的荣耀了,当然了,那个时候的读书跟现在读书还不一样,都说十年寒窗,这读书学习的过程绝对是一般人想不到的艰辛……更多
清朝的秋审有什么程序
清代最高司法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地方上各种死刑犯按例每年都要上报刑部等待秋审判决。秋审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说过,以符合“春生秋杀”的自然规律,是皇帝勾决人犯的重大政务活动。那么秋审到底是如何执行的呢?这里还是需要具体说一下的。秋审分地方和中央两级,地方的大致程序是……更多
历史上的司马昭有多嚣张
司马昭之心是什么心?是野心,是狠心,有多野,又有多狠,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不然怎么叫“路人皆知”呢?不得不说,司马昭的胆大和狂妄确实有种前无古人的味道,心思之缜密,做事之狠绝,令人汗颜。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魏蜀吴脱颖而出,三国鼎立。曹魏后期曹爽与司马懿开始了激烈的斗争……更多
儿子雍正继位,德妃为什么却不开心
在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抱怨父母偏心,但是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女子,儿子当了皇帝却特别的不开心,甚至还觉着是添堵,她就是德妃。她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偏心啊,明明两个儿子却只疼一个,一心想要小儿子做皇帝,但命运也弄人偏不遂她的意,在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当中,四阿哥胤禛非常的出色……更多
司马懿智谋远虑,成功夺权后,3000死士去哪里了
东汉末年,有能力的人实在是太多,但是史书上记载下来的只有那么几个人,这也恰恰证明了这些人的优秀。司马懿,司马家族的领军人物,可以说是他的成就带起了整个司马家族,而且他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很多人疑问司马懿智谋远虑,成功夺权后,3000死士去哪里了?曹操一代枭雄……更多
张家人为何不用说免贵姓张
中国一直是讲究礼仪的文明大国,平日里大家两个人初次见面都会这样打招呼,一人问“先生贵姓、”,另一人就连忙回答说:“免贵姓什么什么”,这样子听起来十分有礼貌,也会让人比较的亲近。但是却有一个例外,姓张的不必说免贵两个字,直接说姓张就可以,但是就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不礼貌的……更多
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何于禁备受非议
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魏国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三国这段乱世中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豪杰,他们在智谋或者武力上来证明自己共同构造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于禁这个在魏国大名鼎鼎的武将,前期没有什么描述他的地方,他最为出名的却是一场败仗。而他的对手就是关羽……更多
为什么说内务府是最腐败的机构
腐败哪家强,内务府最流氓。为何说晚清的内务府最腐败?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机构,也是皇帝直辖的一个部门,掌管着皇帝生活起居及宫廷内一切事务。简单理解,就是管理宫内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内务府就是专门负责宫廷衣食住行、吃喝用度的一个部门。这样一个机构,还是所有机构中最大的……更多
秦朝利剑工艺到底有多厉害
谈到中国历史上比较霸道的冷兵器,大多数都能够想到诸葛亮的诸葛弩和越王勾践的剑。这两个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颇有地位的古代兵器,但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被压在地下2000年,几乎完全变形的秦朝利剑。上个世纪中期,秦始皇兵马俑被意外的发现,此后成为中国的一大文物古迹……更多
为何朱元璋如此这般残忍诛杀蓝玉灭李善长
众所周知,朱元璋作为草根出生的皇帝,不仅创下了放牛娃荣登天子之堂的彪炳千古之记录,更是在当政时期因大肆屠杀功臣而被扣上了“暴君”的帽子。不过这确实不假,仅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就屠杀3万人,当事人胡惟庸被诛九族,李善长一家70多口全部被杀;蓝玉一案,朱元璋一次性屠杀1……更多
宋朝时期吃肉是什么样的
肉类食物是很多人的心头大爱,一天不吃就馋的不要不要的。在小说里那些英雄好汉更是嗜肉如命,动不动就大喊来几斤牛肉。虽然对绝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大口吃肉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事,可是回到真实的历史中,宋朝人想大口吃肉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普通人平时常吃的肉类无外乎就是鸡……更多
聊聊康熙第十女固伦纯悫公主
据相关统计,康熙一共有二十个女儿,但活到成年的只有八个,在康熙这八个女儿中,有一人非常不起眼,却被雍正封为固伦公主,她的孙子还娶了乾隆的女儿,这位公主便是康熙第十女固伦纯悫公主。固伦纯悫公主生于康熙二十四年,生母为通嫔那拉氏。那拉氏原先只是康熙后宫的一名贵人……更多
尧舜究竟是什么关系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辉煌的陶寺文明从2003年春天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的队员们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接开了陶寺遗址古观象台的奥秘。2005年春……更多
允礼的嫡福晋钮祜禄氏的家世究竟如何呢
浣碧是《甄嬛传》中的一位经典角色,她原是甄嬛同父异母的妹妹,却因母亲之罪而成了甄嬛的贴身丫环,后来有幸嫁与果亲王允礼为侧福晋,却在允礼去世后撞棺而死,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不过,历史上的浣碧无论是家世,还是结局,与电视剧中就相差太多了。据《爱新觉罗宗谱》记载……更多
历史上唐僧的徒弟和李世民的女儿有一腿是真的吗
历史上是有唐僧这个人的,他也的确去取经了,只不过是他一个人孤身前往,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护航,而他的目的地也不是西天,而是天竺,在路上自然也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所幸并没有各种妖怪。在天竺取了佛经回来之后效果如何呢?他本来想着远来的佛法传回大唐之后能教化众人,但是并不是这样……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