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太后为何能够掌权
芈八子成为秦国太后后,她掌握了秦国的政治大权,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对于秦国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芈八子改变了当时嫡母不能夺位的惯例,将权力转移给了自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太后摄政的人物。她采取了许多举措,如提倡“以法治国”,推行“摇铃”政策,限制官僚权力……更多
历史上身份可疑的皇帝,是不是龙子龙孙存疑?
说到被怀疑身世的皇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雍正、乾隆两父子。雍正被怀疑是得位不正,改了遗诏;他儿子乾隆更是被怀疑是海宁陈氏之后,被过继到皇家而已。除了这俩人以外,还有更著名、传唱度更高的狸猫换太子一案。这件事本身已经得到了昭雪,但是其演绎却成了中华文化宝库的极其瑰丽的一块内容……更多
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有关吗
虽然历史正史没有记载赵光义杀了赵匡胤上位,但根据一些迹象,这件事与赵光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是两个关键的事件。许多人认为,司马光的《涑水记闻》是为赵光义洗清嫌疑。据该记载,当赵匡胤死去的时候,赵光义并不在皇宫内,似乎排除了他的嫌疑。但即使按照这个版本……更多
古代看见皇帝出丑可能会被杀,嘉庆皇帝却将嘲笑他的宫女封为妃子
皇帝一直都是死要面子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所以更不应该出什么差错。但皇帝怎么说都是人,是人难免都会出错或者出丑,不过因为皇帝这层身份的关系,很多人都选择没看见,或者“瞎说”。开玩笑,要是自曝看见皇帝出丑,说不定会被抹脖子呢。但是在明朝,有一个宫女看见了皇帝出丑不但不马上低下头……更多
他是有名的才子,一首词八句抄了别人五句却得到皇帝赏识
说道抄袭洗稿,这是很多人都深恶痛绝的,这是因为抄袭者侵犯了原著者的权益。不过,在古代诗文中,也有很多作者在吟诗写词的时候,会把别人的诗句直接拿过来使用,称为“用典”或者“集句”。最典型的就是曹操在千古名篇《短歌行》中使用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句……更多
这位皇帝的女儿命运凄惨,新婚三天就自缢身亡
所有的女生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公主,她们渴望被人捧在手心,被所有人宠着,惯着,整个世界都围着自己转。但是不少的小说剧情讲的,或者是一些电视剧中演的公主们的命运仿佛都不太好。事实上,在我国历史上,帝王家的公主们真的很少收获真正的爱情,她们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很多都成为了父皇们用于巩固江山的工具……更多
分析一下曹操是如何一步一步丧失统一机会的
曹操错失一人,错放一人,错信一人,最终天下三分说到曹操,人们受到《三国演义》影响太深,都觉得他是汉贼,绝对的坏人,是秦桧魏忠贤之流。小编觉得这是人们被小说家骗了,而小说家为了耸人听闻,增加阅读量,故意抹黑曹操的。曹操人称魏武帝,雄才大略,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写文章……更多
清朝除了康熙、雍正能干,这位皇帝其实更厉害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亲是赫纳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皇太极12岁的时候,母亲得到了重病,她想回娘家见亲生母亲最后一面。她爸爸不同意,不久病死,这也就是孝慈高皇后,后来努尔哈赤建大金国,次子代善封为大贝勒,侄子阿敏是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是三贝勒……更多
靖康之耻让宋室女子遭受凌辱,却因此催生了贞节牌坊
按照历史的惯例,国破之日便是受辱之时,当年赵匡胤兵破后蜀,掳后蜀皇帝孟昶夫人徐氏(花蕊夫人)入宫,徐氏深宫做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当时赵匡胤还在一旁击节伴奏,而后兵破后唐,李煜和小周后被俘,赵光义强行将小周后召进皇宫……更多
清朝四代辅政大臣,只有他这一代善终
清朝历史上,由于有小皇帝年幼登基,所以往往会设置辅政大臣。从开始的宗王辅政、到大臣辅政、再到宗室群臣一起辅政,无论怎么样,辅政大臣都会有皇帝产生权力冲突。清朝一共四代设有辅政大臣,然而只有一代得以善终,而这是因为清朝覆灭了。一.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被挫骨扬灰清朝入关时……更多
聊聊太平天国的三大趣事:英王不英明,忠王不忠诚,储君不合格
1851年,落魄才子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举起反清大旗,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不到三年时间便攻破清朝第二大城市——南京,建立起政权。虽说太平天国最终还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但其历史功绩也是不容抹杀,它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根基,加速了其灭亡的速度。不过,在短短的十四年里……更多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何将生母从史书上抹杀?
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也称明成祖。在古代是非常注重孝道的,但在明成祖朱棣身上却发生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那就是抹杀母亲的资料!据记载,朱棣的母亲是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但是到了近代,人们对朱棣的生母进行了大量的考证,最终认为是碽妃,而非马皇后。在《明史》中只记载了四位后妃……更多
聊聊曹魏肱骨-鬼才郭嘉
如果说荀彧是曹操的老朋友,是跟随他多年,矢志不渝,不离不弃的张良,是鼓励与支持,更是一种安心的象征,那郭嘉,对于曹操来说更像是挚友,那种兴趣相投,思路相近而又能后畅所欲言的君臣,我想,曹操一直以来都很欣赏这个聪明机智的年轻人,郭嘉也从来不辜负曹操的信任,屡屡出谋划策改变战局……更多
袁崇焕敢杀毛文龙,崇祯皇帝真的不知情吗?崇祯只是不愿承认错误
说起毛文龙来,他死的就有点冤枉了,作为大明朝的一品大员,竟然让袁崇焕给杀掉了,而且还是在崇祯皇帝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个可就非常厉害了。不管怎么说,毛文龙在大明朝都是一品大员,也不管袁崇焕有多厉害,他都不可能直接杀掉毛文龙,除非在崇祯皇帝授意袁崇焕特权的情况下,袁崇焕才敢杀掉当成一品大员……更多
古代女官忍受残忍宫刑的背后,其实是怕和皇子发生关系
大家都知道,中国封建历史上,女人是可以做官的,尤其是在唐朝的时候,更是达到了女官的历史巅峰,特别是一位叫上官婉儿的女官,更是差点就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上官婉儿在历史上的女官中,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个,但是你是否知道女官这个职业到底是做什么的?历史上的女官……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皇帝,宰相,将军层出不穷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富不过三代”。因为更替兴衰是非常正常的,就算是再强盛的朝代也不会千秋万世。而很多的世家大族靠着血缘关系一直维系着家族的强大,而在这个家族中,人才辈出,曾经出过皇帝,宰相,将军,甚至是诗人,贵妃等等。那么这个家族究竟是哪个家族呢……更多
古代贵族存在千年之久,为何在唐朝后“神秘”消失?
自从奴隶制社会开始再到封建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在这期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等级分化现象,即便是现今社会,依然有一些地方存在这种现象。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那些贵族就是仰望的对象,是无数家族不断追求的目标。在面对一些上流人士的时候,人们不断的夹杂各种情绪,不仅有鄙视也有艳羡……更多
他凭运气当上皇帝,却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好的皇帝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得不说,有一种人的成功就是幸运,今天我们说的这个皇帝就是这种人。他能够当上皇帝,完全是各种势力权衡的结果,但他在主政时期崇尚节俭,施行仁政,他做的事情甚至入选了《二十四孝》,在后世中的评价非常高,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好的皇帝……更多
李渊唯一留下姓名的女儿,武则天都要忌惮她三分
历史对女性的态度从来都不会手下留情,旧社会时期人们对女性的偏见苛责已经达成了一种社会共识。他们残酷抹杀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人权意识。但是,历史的囚笼也不是牢不可破的,总有一两个女性站在权力的制高点向世人证明宣扬意识。囚笼虽然破了,但天下悠悠众口却没有堵上……更多
这句唐诗改变历史走向,让17个皇帝饱受煎熬
强盛一时的唐朝覆灭后,天下陷入逐鹿中原的混乱局面中。五代十国时期拉开帷幕。众多小国比肩而立,各地军阀连年混战不休。当时的中原,以后唐实力最为强大。后唐皇帝李从珂勇猛善战,在昏君辈出的五代十国时期,李从珂算是一个为数不多的有为之君。后唐综合实力在北方割据势力中无与伦比……更多
周瑜与孙策的关系怎么样?为何周瑜不被孙策重用?
在后世人的眼中,周瑜与孙策之间都是亲密无间的形象,两人是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后来两人又同娶乔公的女儿大乔小乔,一时传为佳话。等到孙策脱离袁术独自创业,周瑜又来投奔,两人一同打下江东基业。可也有观点认为,在孙策时代周瑜并没有被重用。孙策与周瑜的私人关系确实亲密无间……更多
南北朝有个皇帝,功绩堪比秦皇汉武,可惜死得太早
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共有500多位皇帝,有些皇帝千古流放,因为他们英明神武,为社会创造巨大贡献,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其实在众多皇帝中,有不少皇帝能力不输于他们,但知名度却没他们高,主要因为死得太早了,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宇文邕。许多朋友对南北朝这一段历史不太了解……更多
麦铁杖在南朝陈时期有着怎样的经历
麦铁杖生活于陈朝和隋朝期间,曾在隋朝时期担任大将军。下面来说说他在陈朝时期的经历。麦铁杖出生于始兴,他勇猛而有着强大的力量,一天能行走五百里,奔跑时甚至能赶上奔马。他粗犷豪放,喜欢交朋友,注重信义,平时以捕鱼和打猎为生,没有固定的财产。在陈国太建年间,麦铁杖与人合伙做贼……更多
为何雍正有珍贵的凉箪不用还不让制造
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我们现代人可以待在在空调房里吃着冷饮熬过炎热的夏季,那么古人没有空调和冰箱,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季呢?其实古人有很多办法避暑降温,我们现代的空调房和冷饮人家古人早就有了。在古代凉席绝对算是绝佳的消暑工具,能让人在炎热的夜晚睡一个凉爽的觉……更多
三国中谁从没打过败仗?不是赵云,是这个矮个子将军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才辈出,将星云集。历数魏蜀吴三国名将,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名之战。要说哪位将军能被称为常胜将军,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赵云。其实,真正的常胜将军是曹操手下一名不起眼的矮个子将军——乐进。《三国志》记载,乐进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更多
朱元璋为何不选择朱棣作为继承人
首先,朱棣在朱元璋还在位时就曾发生过兵变,起义军袭占了南京。虽然最后被击败,但朱元璋对此却铭记在心,因此并不信任朱棣。其次,朱元璋想要确保皇位稳定,而朱棣在朱元璋去世后的南京政变中展现了极强的决断力和组织能力,这也让朱元璋的继承人们开始怀疑他是否会抢夺皇位。最后……更多
明朝女首领唐赛儿起义失败后结局怎么样
唐赛儿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农民起义领袖。山东蒲台县(今博兴、广饶一带)西关林家庄人。她虽是女儿身,但父母希望她能胜过男儿,所以取名赛儿。永乐年间,夺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准备迁都北京,为了加强漕运和营建北京城,他下令开挖会通河,先后征调山东夫役数十万挖河……更多
此皇帝打了个胜仗,却签了卖地协议
17世纪后半叶,当时的沙俄主要人口和经济都聚集在了西部地区,西伯利亚境内已经是属于荒原地区,远东靠近清朝边疆的地方也只有几个小镇,都没有工业园区。西伯利亚修建铁路还是两百年后的事,这时的沙俄既有内忧也存外患,但是在远东的军事实力和人民经济完全不能与满清相抗衡……更多
三国最美“女间谍”,差点让刘备绝后
《三国演义》的描写是时局动荡,人才济济,间谍众多的。周鲂、隐蕃、郭遁、马茂被称为三国“四大间谍”,同时女间谍层出不穷。其中,绝世美女孙尚香被称为三国最美的“女间谍”,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则被称为三国最炙手可热的“女间谍”,看看这位“绝世间谍”的趣闻。东汉末年,三国战争不断……更多
皇帝赐他自尽被他拒绝,皇帝下令全体大臣去他家哭丧
公元前180年,西汉太后吕雉去世,皇帝刘弘年幼,权力出现了真空期。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联合朱虚侯刘章,齐王刘襄等人发动了兵变铲除了吕家的势力。刘弘是由吕雉选出来的傀儡皇帝,自然也被老臣们归类为吕氏集团的一份子,怕这孩子长大了,会清算他们。要废掉皇帝,总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