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花费了多少年才彻底清算袁绍的势力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击败袁绍。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但曹操真正扫除袁绍的势力却是在公元207年,北征乌桓之后,公孙康杀了袁尚、袁熙。那么从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这七年的时间,曹操忙什么去了?首先官渡之战的重要性其实在无形中被夸大了……更多
聊聊魏晋权臣贾充的继室——郭槐
郭槐(237年-296年),字媛韶,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魏晋权臣贾充的妻子。父亲是曹魏城阳郡太守郭配,伯父是曹魏名将郭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太原郭氏。二十一岁时,嫁贾充作继室,生二女二子,长女贾南风,次女贾午,一子贾黎民……更多
靖难之役前朱棣为何要买500只大鹅
有明一朝,留下很多传奇。发生在朱元璋和朱棣身上的故事,就很让人玩味。朱元璋,从一个不谙世事,给地主家放牛的放牛娃,逆袭成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励志”二字;同样是朱元璋,隔空选任接班人,对象不是九大藩王,而是选择了孙子作为接班人;燕王朱棣,却恰恰又上演了一出叔叔抢侄子皇位的闹剧……更多
曹丕唯一的一次南征为何以失败告终
实际上魏蜀吴三国开国之后都有一次最佳的一统天下的机会,西蜀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东吴是孙权第四次征伐合肥的时候,而曹魏的最佳时机就是刘备讨伐孙权的夷陵之战的时候,可惜曹丕被孙权忽悠了,等到回过味来为时已晚。曹丕此时再讨伐孙权已经是错失良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更多
刘备在辅政大臣选择上,为何要将兵权授予李严呢
三国里的皇帝都有托孤大臣,曹叡托孤曹爽和司马懿,最终以失败告终,孙权托孤诸葛恪与孙峻,最后是自相残杀,唯独刘备的托孤是成功的,完美的,虽有波折,但总体来说,堪称三国第一。问题在于,最初,刘备为何家兵权授予李严而不是诸葛亮,以刘备识人的能力和眼光,应该不大会看走眼……更多
聊聊屯田制的推广者——任峻
任峻(?—204年),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东汉末年屯田制的推广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卓作乱时,任峻劝说中牟令杨原治理河南,抵抗暴乱。适逢曹操起兵,任峻征集宗族家客数百人归附曹操。之后曹操每次出征,任峻通常在后方补给军队……更多
吕后知道薄姬当生天子的预言吗
薄姬在娘家的时候,就有算命先生预言她“当生天子”。也正是这个原因,军阀魏豹才娶了她。想到既然这个女人生的儿子是天子,那么自己自然也是天子。就算不是天子,也可以当“太上皇”。不过没想到的是,她娶了薄姬以后,却很快被刘邦给消灭了,薄姬接着来到刘邦的帐下,为刘邦生下皇子刘恒……更多
曹奂是如何丢失自己的皇位的
260年曹璜抵达洛阳,改名曹奂,成为曹魏的末代皇帝。正始十年(249年),司马家通过高平陵之变而掌握曹魏大权。此后曹魏的历代皇帝都不甘心当傀儡,于是屡次图谋铲除司马家,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唯独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曹奂甘心当了司马家傀儡,还把皇位禅让给了司马炎。为何曹奂甘心当傀儡皇帝而不反抗呢一……更多
古代本宫在皇宫里边随便用吗
在中国古代,人的上下尊卑是分得很清楚的,古代社会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在古代天子自然是最高高在上的,为了显示天子的尊贵,天子称自己不再是称呼自己为“我”了,秦始皇以后天子对自己的统称称之为“朕”,甚至在中国古代为了避讳天子的名讳,连重名都要避讳,可见古代的社会等级森严到了何种境界……更多
聊聊曹魏官员、外戚——张缉
张缉(?—254年),字敬仲,冯翊高陵(今陕西西安市高陵区)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外戚,凉州刺史张既之子,魏少帝曹芳的岳父。张缉以门荫入仕,初为温县县令,颇有才干,其父张既死后袭封西乡侯。诸葛亮北伐,上书中书令孙资,受命攻打蜀军。入为尚书郎,工作称职,得到魏明帝曹叡所赏识……更多
多尔衮的一生有多少女人?最爱的是谁
《孝庄秘史》这一部电视剧,不知道在我年少的时候,收割了我多少眼泪。我感慨多尔衮和大玉儿一生都在错过的爱情,感慨海兰珠至死没有见到皇太极的最后一面。如果四个人相遇在恰好的时间,是不是就没有了那么多的遗憾?长大学习了历史,为自己年少时流下的眼泪,觉得甚是荒唐。可以感慨皇太极和海兰珠被历史承认的爱……更多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要杀掉有功之臣
在古代君主集权统治下,整个国家就是皇帝和家族的私有财产,既然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皇帝肯定是往往会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而这危机感就源于朝堂上手握大权的臣子。在皇帝内心里边,解决的方法肯定是有限的,要么直接收回给大臣的权力,将人贬到一个小地方去或者是直接拿到其官职……更多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其他的藩王为什么不出兵支援朱允炆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当年是靠着“靖难之役”夺得明朝统治政权的。同时,很多人都会觉得朱棣的这番举动得到皇位真的太过容易。毕竟,如果按照朱棣的想法,父亲当年去世不应该隔代传位于朱允炆,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里,不可能只有朱棣敢如此想法与作为。朱元璋的很多儿子在朱允炆继位时成为了藩王……更多
袁绍在历史上有何作为
在《三国演义》以及各种评书、戏剧的渲染下,袁绍好像是一个大草包一样,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历来对袁绍的评价也是各种看不上,比如志大才疏、优柔寡断、外宽内忌等等。那么真实的历史当中袁绍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他真的是一个大草包吗?诛宦官东汉中后期由于皇帝短命,大都依靠宦官和外戚来统治国家……更多
贾逵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初为并州郡吏,迁渑池县令,拜弘农太守,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中具有军政才干的人物,终其一生为魏国统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担任豫州刺史期间,兴修水利,凿通运河二百余里,时称“贾侯渠”,便利民生。随同曹丕伐吴,进封阳里亭侯,加号建威将军。石亭之战,率军救出曹休……更多
曹魏的温羡担任过哪些职位
温羡(?-307年),字长卿,东汉护羌校尉温序之后,三国时期魏国扬州刺史温恢之孙,济南太守温恭之子,西晋官员。温羡出身太原温氏。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被称为“六龙”。温羡少以朗寤见称,先被齐王司马攸辟命为掾,后迁尚书郎。惠帝继位后历任豫州刺史、散骑常侍和尚书。齐王司马冏于永宁元年(301年)击败称帝的赵王司马伦后掌政权……更多
历史上武顺之死与武则天有何联系
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权力和欲望面前,什么亲情、友情和爱情,几乎一文不值。三国时,曹丕让弟弟曹植七步成诗,否则兵戎相见;隋朝时,杨勇被弟弟杨广设计,最终丢掉太子之位;唐朝时,李世民不惜在玄武门剑指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最后老父李渊老泪纵横……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温恢
温恢出身于太原温氏,少有大志。举孝廉,历任廪丘县长、鄢陵县令、广川县令、彭城相、鲁国相,颇有政绩。得到曹操赏识,授丞相主簿,出任扬州刺史。曹魏建立后,授侍中,出任职魏郡太守。黄初四年(223年),担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在赴任途中病逝,享年四十五岁。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温恢的父亲名叫温恕……更多
诸葛瞻为什么还是败给了邓艾
三国末期,魏国分三路大军伐蜀,最后钟会、诸葛绪大军被阻挡在剑阁之外,而邓艾从阴平小道进入了蜀汉腹地,打了蜀汉一个措手不及。刘禅原本派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前往御敌,结果却被邓艾击败,刘禅被迫投降,蜀汉戏剧性地快速灭亡。很明显刘禅是看到诸葛瞻兵败身死才选择了投降……更多
为什么说滕皇后的皇后之名只是个摆设
大多数人都觉得古代男子很幸福,可以三妻四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古代封建社会礼法森严,从上到下都要遵守,皇帝也不例外,并不是现代普遍认为的想娶多少就娶多少。只不过制度与执行,二者不可能完全一致,每个朝代都有想打破规矩的人,而打破规矩的人……更多
张既任职期间,有哪些成就
举秀才出身,授新丰县令,治绩为三辅第一。河东之战时,劝说马腾参与讨伐高干、张晟叛乱。迁京兆尹,抚民兴政,联合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取狄道,安郡民,迁徙氐人。张鲁投降后,建议曹操迁徙汉中百姓充实三辅,辅助曹洪击败吴兰。魏国建立后,拜尚书。黄初二年(221年),临危受命……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梁习
初为郡主薄,后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因有政绩升任司空西曹令史。后任并州刺史,封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拜议郎,魏文帝曹丕继位,梁习复为并州刺史,晋封申门亭侯,其政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太和二年(227年),出任大司农,太和四年(230年)逝世。人物生平初任县令梁习起初在陈郡(今柘城)任官吏……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张既
举秀才出身,授新丰县令,治绩为三辅第一。河东之战时,劝说马腾参与讨伐高干、张晟叛乱。迁京兆尹,抚民兴政,联合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取狄道,安郡民,迁徙氐人。张鲁投降后,建议曹操迁徙汉中百姓充实三辅,辅助曹洪击败吴兰。魏国建立后,拜尚书。黄初二年(221年),临危受命……更多
吴三桂为何会选择周作为国号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的一次大规模内战,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联合了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以及广西的孙延龄、陕西的王辅臣等人,因为反对康熙皇帝的撤藩而掀起的叛乱。吴三桂起兵之初,天下群起响应,一度占据江南半壁江山。在吴三桂与清军隔江对峙期间,为了鼓舞士气……更多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的口碑一直不错,为什么还会被废呢
宣德三年,明宣宗下旨让现任皇后胡皇后辞去皇后一职,移居长安宫,并赐号“静慈仙师”!根据我的了解,历史上对于废后,要么是下旨直接废除,要么就是因为死亡废除!而被迫辞职还是闻所未闻!按理说,胡善祥的口碑在明朝还是非常不错的!根据历史对她的评价,贤惠,知书达理,忠厚善良……更多
司马曜为何会死在自己妃子手上
三国乱世之后,魏蜀吴都不是最大的赢家,笑到最后的是司马家族,因为天下最终落入了北魏重臣司马懿之手,司马家族建立起了晋朝。或许是因为西晋政权来得不光彩,所以晋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即便是有那么一两位正常的皇帝,可下场依旧凄惨无比,例如西晋孝武帝司马曜。众所周知……更多
聊聊东汉末年政治家——司马朗
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后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军队中流行瘟疫……更多
袁绍是怎么做到打败公孙瓒的
公孙瓒是汉末群雄之一,不仅长得好看,而且文武兼备,他占据幽州,雄霸一方。然而,公孙瓒在与袁绍的交战中败给了袁绍,公孙瓒派人筑起高楼,高十丈,囤积很多粮草,然后坚守,可是,最终被袁绍攻破,公孙瓒走投无路,自杀身亡。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公孙瓒筑起的坚固堡垒,到底是怎么被袁绍攻破的呢?公孙瓒早年和刘备是同学……更多
他大字不识一个,靠一把铁枪拼出天下第二勇将的称号
一个不识字的穷苦汉子,在四处乱战的五代十国,靠着一把铁枪,拼出了天下第二勇将的称号。他去世后,百姓为他建庙立祠,让他“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在名将辈出的五代十国非常罕见。今天,我们聊聊这位五代第一铁枪。大唐帝国的辉煌终究没熬过岁月,变成了过去,乱世的暴雨渐渐袭来……更多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相关链接>>>龙江风格的由来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场史上罕见的旱灾降临龙溪地区。1962年10月上旬至1963年6月,九龙江流域整整四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龙海县10万亩农田急需引水灌溉溶田。为了抢农时保春耕,龙海县委毅然决定开展堵江截流引水溶田行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
山河铭记丨烈士长眠异乡87载 我们想找到他的亲人
大皖新闻讯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院内,一座名为“抗日阵亡五烈士”的碑巍然屹立,碑上铭刻有一名安徽籍烈士的简短生平
2025-07-12 23:37:00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