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构为什么要选宋太祖一脉的后人做太子继承皇位呢
宋高宗赵构是宋朝的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至1162年7月在位,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称帝,建立南宋。在位三十六年,1162年56岁的宋高宗禅位皇太子赵昚……更多
三国烽火之时,英才辈出,各有其专长和光芒。其中,刘备的麾下,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物。最有名的当属以关羽领军的五虎上将,他们在战场上如虎如龙,以一挡十,声名远播,使人闻名色变。然而,在这五虎上将之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黄忠。黄忠这个人非常有趣……更多
为什么汉景帝在周亚夫没有犯错的情况下,要把他下狱整死
周亚夫画像千百年来,"细柳整军"作为中国历史上治军的一段佳话,一直都被大众所熟知。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周亚夫,是我国西汉初年的一名出色的将领和军事家。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一生忠于国家,但最终却不得善终。为什么汉景帝在他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要把他下狱,最终逼死他呢……更多
昨天,中国美术学院有一场展览开幕了。“艺者仁心——纪念诸乐三诞120周年纪念展”开幕式上,座无虚席,还有许多人站在周围,一直聆听着,直到展览开始。他们大多数是桃李,是后辈,赶来只为纪念中国美术学院传统学科教育的先行者和师道楷模——诸乐三先生。诸乐三先生一贯致力于中国书画之学……更多
在华夏古代,陵墓视作人类生命的延续,其壮丽与否,往往代表着世人对于死者地位的敬仰。常民尽管贫穷,也会竭尽全力来装点墓地,想象一下那些权臣显贵,他们的陵墓会是何等的宏伟?清朝皇帝的陵墓尤为引人注目,其规模之大,珍宝之多,让人惊叹不已。而不仅仅如此,陵墓周围还会配备专门的守卫……更多
宋高宗心中不能触碰的三条“红线”,是那些
文|格瓦拉同志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堪称千古奇冤,而宰相秦桧则被很多人视为制造冤案的罪魁祸首。然而,稍有历史常识的朋友都明白,秦桧充其量不过是个帮凶,真正想处死岳飞的只能是宋高宗。原因无他,如果高宗内心里真的信任岳飞,无论是谁,都不能说服他痛下杀手……更多
孔明没能在上方谷干掉司马懿,为何留下一千古名言
上方谷之战,诸葛亮虽然没能够按照预期,干掉司马懿,但是他之后所说的一句话,却成为了千古名言,至今为人称道,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吗?上方谷之战上方谷之战,诸葛亮的最大目标,便是除掉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几乎算是诸葛亮的最大对手了,从第一次北伐开始,司马懿就和诸葛亮交起了手……更多
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战争。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领有荆州,为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划,已有意图进攻益州。此时刘璋受制于据守汉中的张鲁,又有强大的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张松于是劝刘璋欢迎刘备入蜀,以增强实力自保。在张松等人的劝说之下……更多
外来文化对锦绣盛唐的丝绸服饰有何影响
丝绸,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瑰宝,自汉朝丝绸之路的形成开始,就注定了它会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汉唐风。”数年来,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伴随着悦耳的驼铃,将中国的丝绸带到世界各地,同时河西走廊上的戈壁黄沙,也见证着各种异域风情经过玉门关……更多
“国宝”大熊猫目前在全世界也仅有四川省西北部及甘肃、陕西部分山区还有分布,但在我国古代,它的身影除了大西南以外,还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中部多个省份,甚至一直到北京周口店附近。200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还先后在重庆市丰都县、湖北省秭归县等地发现了古代大熊猫的牙齿和骨骼等……更多
大唐武德三年七月,唐军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出关进攻王世充。王在刘武周、宋金刚被歼灭时就已预料到唐将以郑为下一个目标,因此早已做好了动员准备。按照当时唐郑的军事对比,郑虽然稍弱,但胜在本土作战,又采守势,原本应该会出现比较惨烈的拉锯场面,不料才一开战,王世充的局面就迅速恶化……更多
与征伐南方同时进行的,还有另一条战线上的战争。这就是赵匡胤削夺手下将领的兵权。说这是一场战争,一点儿也不夸张,在历史上,因削夺开国将领兵权而流的血实在是太多了!不是吗?想想韩信吧,还有许许多多离我们或远或近的开国将领。锻炼赵匡胤成长的五代时期,虽然仅有五十多年……更多
1812年俄罗斯卫国战争战场上,拿破仑大军遇到了卡尔梅克人的骑兵团,他们和俄罗斯军队并肩战斗,抗击入侵,骁勇无比,屡建奇功。令法军感到有意思的是,他们举的旗帜却和俄军不同,上面绘着一条龙——那是准噶尔时代的军旗……一、灭亡察合台汗系的叶尔羌汗国明末清初,察合台后裔建立的叶尔羌汗国政权统治着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区……更多
关、张、赵三人为世虎将谁最强
关、张、赵三人为世虎将,千百年来他们的故事不说口口相传,起码也广为人知。至于这三人谁最“虎”,各方粉丝也是各执一词,互不多让。就连伟大的毛主席也评价:“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么看来,赵云应该是最猛的那个。但“虎将,虎将”前面是虎,后面是将,评价这三人不仅仅要从个人勇武的“虎”字着眼……更多
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历史上庙号为“肃宗”的皇帝吧
在历史上,“肃”在谥号中不但是个美谥,还是美谥中的上谥,比恭、敬、安、诚、惠之类的谥号高得多。比如在清代,“文肃”是仅次于“文忠”、“文正”、“文端”、“文襄”的谥号。因此,在庙号中,“肃宗”也是偏向于褒义的。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历史上庙号为“肃宗”的皇帝……更多
清史通俗演义
见到那套《清史通俗演义》是在春瑞书院。春瑞书院位于迁安市黄台湖莲花岛上,是一套两层仿古式四合院建筑,里面收藏着大量文史典籍、名人书画、报纸杂志等,对迁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走进书院,在诸多文史藏品中,正厅玻璃展柜里一套线装本《清史通俗演义》引起了我的注意……更多
宋代考课制度对后代王朝乃至现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起,到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在中国大地上驻立两千多年的各王朝,大都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管理。《诗经·小雅·北山》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更有宋一代,更是中国历史上官员队伍膨胀、管理体系复杂的一个典型朝代……更多
浅析周朝分封制的兴起与衰落
周朝是中国领土扩张最重要的时期,基本上奠定了现代汉地省和主要聚居地区,靠的就是分封制。封国往往是一个空头支票或者扩张面积额度,实际分封地区往往不是周朝控制或者开发地区。不过慢慢的核心高价值地区都开发完了就封无可封,只能内卷,所以才有了战国。春秋称霸的也往往不是因为华夏圈自己内战……更多
河北哪座是三千年未曾改名的城市
一座城市3000年未改名,现在是比较少有了,这样的城市你见过几个呢?在河北省就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是河北最出名的古都,它在历史上的辉煌是石家庄、保定这些城市所不能比的,后来慢慢失落了,如今成为了河北第三大城市,你知道是哪吗?说到中国的古都,一般是指中国8大古都……更多
谁一手创办的水师十几年后将南宋灭亡
元至元十六年(1279),南宋末代丞相陆秀夫背负着幼主投海自尽,随后赵宋皇族八百余人、十万大臣军民也尽皆跳海殉国,南宋彻底宣告灭亡。目睹了如此惨状后,“宋末三杰”仅剩的文天祥作诗道:“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男子千年志……更多
扬州人为何给带给他们屠城伤害的人修建祠堂
因为这个人,扬州被屠城。但扬州人却为了纪念他,还给他修了祠堂。这是为何?这个人又是谁呢?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逼得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自缢了。随后,明朝的大臣们又逃到南京,将明朝宗室朱由崧捧为皇帝,算是给明朝续命,史称南明。朱由检的堂哥朱由崧,也就成了弘光帝……更多
盘点鲁智深坐化过程的三个疑点
梁山军征方腊凯旋,在杭州清点战损,才发现只剩下了三十六人,他们就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关胜、林冲、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武松、戴宗、李逵、杨雄、李俊、阮小七、燕青、朱武、黄信、孙立、樊瑞、凌振、裴宣、蒋敬、杜兴、宋清、邹润、蔡庆、杨林、穆春……更多
汉末乱世,豪杰并起,从董卓到士燮,至少有三五十个枭雄曾被人称为“主公”,但是笑到最后的,也只有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而已,用曹操的话来说,那就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比刘备大六岁,所以青梅煮酒时可以肩膀头齐论弟兄,刘备比孙权大二十一岁,但是按规矩却要叫孙权一声“二哥”……更多
聊聊鬼谷子妙在何处
秦昭王闻言若有所思,点头称是。范雎见状,方才试探着说道,大王现在对上位惧太后的威严,对上又迷惑于奸臣的帷帐。居住在深宫里面,离不开保妇,保妇就是辅岛天子和诸侯子弟的官员,终身受到迷惑,分不清忠良与奸臣,这样久而久之,重则连终于也保不住,轻则会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危境……更多
皇后(拼音:huánghòu),简称为后,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正配的称号。“后”与“後”,古已有之。“后”字原指君主,以前的夏启就称作夏启后,后引申指“君主的正妻”,在王朝中,外事五权,内事五枚。五枚均为“后”所执掌。根据荀子的观点,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更多
古波斯帝国的农业与农民社群的发展怎样
古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是一个辽阔而繁荣的帝国,其农业与农民社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在古波斯帝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通过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组织,古波斯帝国的农民能够实现高产和稳定的农业生产,他们采用灌溉系统、农田整理和施肥等先进技术……更多
01公元1675年,康熙举办茶花会,和一众大臣把酒言欢。一般情况下,在这种场合之中,大家酒至半酣以后,应该写点小文章讴歌一下康熙的英明领导,这次也没例外。不过在众大臣上缴的文案中,本身就才华横溢的康熙接连看了很多篇诗赋都不满意,后来他看到了一篇诗赋之后,突然眼前一亮……更多
汉废帝为什么登基不到一个月就废掉帝
公元前74年,21岁的汉昭帝崩逝,一位活蹦乱跳的小伙子,突然去世,《史记》里也没有记载原因,让后人们浮想联翩。国不可一日无主,当时权倾天下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便和众臣商议立帝,因为汉昭帝无子女,武帝的儿子广陵王刘胥健在,众臣一直认为立广陵王为帝,老谋深算的霍光不同意……更多
康熙到底为何要圈禁十三阿哥
康熙作为一代有为的帝王,自然是饱读历史。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帝王,都是因为最后没有处理好接班人的事情,最后不得好死的下场。特别是自己的二皇子,已经两次被废,这更加让康熙皇帝对于自己未来的继承人,大清帝国下一个皇帝的人选谨慎再谨慎。首先让我们先分析一下,在《雍正王朝》中……更多
顺治帝为何要安排鳌拜当辅臣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多尔衮摄政说起。清兵入关前,皇太极作为后金(后为大清国)的皇帝,英勇善战,但天不遂人愿,英年早逝,遗下孤儿寡母。无奈便让其弟多尔衮监国辅政,助其孤儿寡母共同维持后金皇家局面。多尔衮,年轻有为,有能力,有魄力,有威望,同時也同其皇兄皇太极一样英勇善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侯畅 济宁报道7月13日,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篮球运动与发展顾问聘任仪式。顾问团首先来到豫州路小学,参观指导学校篮球运动教学开展情况并观摩学生训练课程
2025-07-13 15:19:00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
山河铭记丨烈士长眠异乡87载 我们想找到他的亲人
大皖新闻讯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院内,一座名为“抗日阵亡五烈士”的碑巍然屹立,碑上铭刻有一名安徽籍烈士的简短生平
2025-07-12 23:37:00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