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考古队挖掘定陵地宫的入口
一般来说,帝王陵寝的入口都是十分隐秘的,当皇帝的灵柩被葬入地宫后,最后一位封陵的工匠就会用特制的工具“拐钉钥匙”,启动地宫巨大石门后的“自来石”,将地宫永久封闭。为了让死后的帝王不被打扰,地宫的入口处一般都会被修建得十分牢固。除了用砖石垒砌外,有的还会用铁水浇筑……更多
玛雅文明究竟有多高?
在中美洲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曾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古代的一位王子无意中得知,在密林深处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城堡,里面的人受到了巫术的诅咒,与世隔绝,长期生活在痛苦之中,迫切地需要他前去解救。王子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城堡里,用正义之声唤醒了昏睡之中的公主,解救了被催眠的城堡居民……更多
阿部规秀是如何成为八路军中的名将之花的?
阿部规秀生于1886年,是日本青森县人。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向外扩张,疯狂侵略的时期,比如在阿部规秀年少时的中日甲午战争,还有他在青年时期的日俄战争等。由于通过战争得到了甜头,这让日本的野心得到了极大的膨胀。于是,日本政府一方面通过不断发动战争,获得巨额赔款、攫取大量土地和掠夺战败国财富等来增加国家军事实力……更多
溥仪临终前,为什么不和婉容合葬?
在溥仪的5位妻子中,他最后迎娶的李淑贤不仅最得他疼爱,也最被他尊重。甚至溥仪还曾多次动情地对李淑贤说过,他以前在宫里的时候,从来不知道爱情为何物,只是遇到李淑贤后,才晓得人世间还有这样甜蜜的东西存在。然而,最得溥仪珍爱的李淑贤,却在临终前表达了坚决不和溥仪合葬的遗愿……更多
古罗马奴隶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古代罗马,拥有奴隶的数量,成为贵族们富有程度的象征,因此奴隶买卖大行其道。这些奴隶们多来自行省或是战败国,在他们中间,不仅有来自西方没有文化的野蛮人,还有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有一些甚至比奴隶主的文化水平都要高。对于能力不同的奴隶,奴隶主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分配它们做不同的工作……更多
聂守信的爱国情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是人生在世,命运无常,谁也说不清什么时候,会有意外发生。但这种意外如果发生在名人身上,就会让浮想联翩,常常会让人们对其所发生的意外,进行刨根问底式的分析。比如我们每个人耳熟能详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死……更多
民国时期的刽子手是怎样炼成的
据民国《顺天时报》记载,邓海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刽子手,那么他最后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说起来,刽子手这个行当早在春秋战国时的史书上便有零星记载,到秦汉时期已经成了衙门里必不可少的职业。古人认为刽子手是个损阴德的职业,因此只要不是走投无路,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做这份差事……更多
日本天皇为什么被称为“万世一族”
日本的天皇被称为“万世一系”。事实上,在日本并不是没有争权夺利的情况,而且争权夺利的情况非常厉害。别的不说,就从日本战国时代到日本幕府时代,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处在战乱之中。而这种战乱的产生,都是为了争权夺利。日本天皇以下的争权夺利,和我国古代的王朝社会没有任何区别……更多
诸葛亮为什么要甲仗百人入殿?
《晋书》上在写桓温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既逢覆败,名实顿减,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桓温想把持朝政,自立为帝……更多
去衢州玩,除了鸭头跟烤饼,还有什么地方要打卡?不少外地游客去了衢州才晓得,原来这里也有个孔庙呢——孔子家庙,一座在曲阜,一座就在衢州。这支被称为“孔氏南宗”的孔子后裔,背后是一段家国动乱的历史烟云:宋时因金兵入侵,靖康之难后,孔子后代孔端友背着“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等几样传家宝……更多
柬埔寨和越南之间的恩怨情仇
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越南和柬埔寨之间的恩怨情仇,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加上当年的红色高棉搞残暴统治,使得部分亲越的柬埔寨人,至今还把当年入侵的越南军队,称之为解放者,更让人们将矛头,指向了当年的民柬政府。在历史上,越南就曾吞并过柬埔寨大量领土。法国殖民者撤出后……更多
《甄嬛传》中的弘曕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甄嬛传》中,皇六子弘曕滴血认亲的一幕非常精彩,他在电视剧里,实际上是甄嬛和果郡王的私生子,这也是为何甄嬛会扶持养子弘历继承帝位的原因。不过,电视剧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演义的部分太多,那么历史上的弘曕究竟是怎样的结局呢?(甄嬛剧照)说起来,甄嬛的原型,其实就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宪圣皇后钮祜禄氏……更多
北方少数民族为什么一直在抄掠南方?
有一种说法是,宋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宋朝经济过度发达。由于宋朝经济非常发达,因此才引得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抄掠,也因此宋朝最终才灭亡了。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有相关的史料记载,金国的皇帝完颜亮因为看到了柳永写的《望海潮》里面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一句,非常羡慕……更多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张幼仪受了什么罪?
张幼仪虽然出身于上海宝山县的官宦人家,但由于家里重男轻女,她从小接受的依然是“夫为妻纲”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而张幼仪在母亲的影响下,自然也长成了一个标准的旧式女子。(张幼仪旧照)婚姻讲自由,在张幼仪看来,这简直是令人惊惶的。因此,当父母把她许给浙江海宁巨富之家徐申如的公子徐志摩时……更多
清朝灭亡后,为什么没有退回东北,原因很简单
中国古代由于具有辽阔的疆域,因此战略缓冲空间相当大。当一个政权被打败以后,他们往往不会迅速就被完全灭掉,而是会退到一个特定的区域,重新建立一个偏安的朝廷。这样一个偏安的朝廷,有时候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比如说西晋被灭后,宗室成员南迁,建立东晋政权。北宋被灭后……更多
戊戌变法中,慈禧为什么不支持光绪?
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失败,被慈禧囚禁以后,其实此后他是有一个机会翻身的。如果光绪能抓住这个机会翻身,打倒慈禧,可能中国的走向,会发生另外的改变。可惜光绪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那么,这个机会是什么呢?(光绪皇帝)这个机会就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我们之所以说这是光绪的一个机会……更多
唐朝之后,北方少数民族为什么没能站稳脚跟?
唐朝之后,中国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就发展起来了。而且在中原政权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中原政权就很难再战胜北方的少数民族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认为,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以及宋朝采用重文抑武的政策有关。(燕云十六州区位图)由于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这一大块地域割让给了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更多
为什么当下国学又兴盛起来了?
最近国学非常火,而且持续升温。最明显的就是,互联网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国学大师,社会上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国学培训机构,家长们也争相把孩子们送到这样的培训机构去学习。以前无人问津的国学书籍,也变得非常畅销了。就算是《易经》这样难懂的书,在市场上竟然也卖得非常好……更多
印度软件外包业有多牛?
提到印度,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通常是人口拥挤、贫穷落后以及严重分化的社会等级和混乱的治安。另外,虽然印度在南亚次大陆到处耀武扬威欺凌弱小,但它的军事发展却着实不敢恭维。几乎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依赖于进口,自产武器由于开发周期长,还没等服役就已经面临落后淘汰。总之,在我们眼中……更多
巴西为什么没有成为超级大国?
我们看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时,辽阔的国土面积和足够数量的人口,会成为我们评判一个强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比如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不仅拥有领先的科技水平,强大的军事实力,经济总量独冠全球,其领土面积也达到了96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三亿。不过,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更多
欧洲历史上的玫瑰战争
在整个中世纪中,除了波及整个欧洲和西亚的十字军东征,持续时间最长的国战,当属英法之间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不仅率先发难,步步紧逼,在长达116年的战争绝大多数时间里,更是连战连捷,几乎占尽了所有先机。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战争末期,最终胜利的天平……更多
古代的军师是怎样的?
在古代,不带领打仗,却立下大功的特殊将军非常多。有一类人,就是专门干这个的。这一类人,我们称他们为军师。从古至今的军师特别多,比如曹刿、子贡、墨子、孙膑、张良、郭嘉、刘伯温等等,都是军师。而且古代的各种演义小说中,在某个军队里,必然出现一个军师。比如隋唐演义里的徐茂公……更多
马岛战争后,马岛又起波澜
英阿两国马岛战争至今已过去近40年,但围绕着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却依然是两国关系的焦点。双方近年来动作不断,口水战日趋升级,争端从未停止,马岛问题的解决几乎没有任何进展。那么,马岛主权争议是如何产生的?战后的马岛现状又是怎样的呢(马岛区位图)马岛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叫做福克兰群岛)……更多
吐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吐蕃是在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南北朝的时候,中原发生了大动乱,中原的人进入青藏高原,和当地的人融合在一起。同时,印度等人的人也纷纷进入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佛教开始兴盛起来。(松赞干布)吐蕃迎来第一次大发展是松赞干布的崛起。他平息了各地叛乱,定都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更多
汉武帝对匈奴的分化瓦解
汉武帝在位54年,有44年的时间在打匈奴。虽说汉武帝给予了匈奴重创,尤其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遭到了汉朝致命的打击。但是在整个汉武帝期间,匈奴一直没有臣服。而在汉武帝晚年,由于他喜怒无常,猜忌太多,杀戮太多,因此也造成了汉朝对外战争的能力减弱,无论是赵破奴受降城之战……更多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刘彦青《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2日 11版)《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与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经典形象密切相关。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形象,一方面影响读者对《史记》文本的解读;另一方面因其特殊的产生情境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古代困厄文士的遭际与心境……更多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人当太监
宦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但也是宫中成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可以拿到正常人在宫中享受的一切权力。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皇亲国戚只要是皇室服务的都是有工资的,不过宦官每日都在皇室的人身边伺候,那他们一个月能拿到多少的工资呢?清朝的太监是有工资收入的,而这又是有明确的标准……更多
董卓和吕布是怎么反目的
在三国众多的人中,有的人好有的人坏,但是这种评判的标准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的。但是有一个人可以说是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人,这个人就是董卓。说起他大家都非常的生气,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像他这样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因为自从他当上了太师之后,可以说就把当时汉朝的朝廷弄得是乱七八糟的……更多
古代条件有限,宫女太监一般多久洗一次澡
现在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人们在外出劳动一天之后通常会洗一个舒服的澡然后再睡觉。而在古代的时候,条件十分的有限,他们一般多久洗一次澡呢?洗澡这个词在古代来讲又叫“沐浴”,不得不感叹一句中国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洗澡都这么文艺啊有没有,回归正题,沐浴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记载……更多
为何文人称赞李隆基和杨玉环这段感情
唐玄宗迷恋杨玉环,这可以说是公认的事实了。说到他有多么的深爱杨玉环?说为她倾国倾城也不为过。唐玄宗确实在历史上做出的成绩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后期绝对算不上一个好皇帝,正是由于他的问题才出现了让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唐玄宗从自己的儿子手里边抢过来了杨玉环,这件事情被很多文人传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许牛儿机智送军粮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人民群众给军队送粮食。(资料图片) 八路军游击队员王四锁奉命下山催粮,惨遭日本鬼子杀害,鬼子还将他的人头割下来挂在王郭村真武庙门口示众了3天(见《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一文)
2025-07-17 07:10:00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