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皇亲贵族中,长辈亲属中,谁最重要?
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人的长辈亲属中,除了父母以外,舅舅应该是长辈亲属中最重要的那个了。古代是礼治社会,家庭里发生了什么矛盾纠纷,一般都是长辈出面来解决。长辈的话就是判断标准。长辈认为这件事对,这件事就是对的。长辈认为这件事不对,这件事就是不对的。而在众多的长辈中……更多
古代中国为什么要拼命争夺西域河西走廊那一块?
当我们看汉朝、唐朝等中国这些前期朝代地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朝代的地图,在主体结构完整的情况下,往西域的方向延伸了一大块。感觉就像是一块多余的尾巴。但恰恰是这一块多余的尾巴,却是从汉朝开始的中古与上古时期,中国极力争夺的一块地域。说起来,这一块地域土地并不肥沃……更多
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更多
郑渊洁的教育之路
郑渊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火起,他的《皮皮鲁和鲁西西》不光受到了很多大小朋友们的欢迎,而且还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郑渊洁旧照)1983年,他的儿子郑亚旗出生。初为人父的郑渊洁抱着郑亚旗,心里非常高兴。他真心希望儿子能自由快活地成长。所以郑亚旗小时候,一直没有受到太多管束……更多
为什么朱元璋的免死铁券,最终形同虚设?
朱元璋在打江山的时候,确实发了不少免死铁券。比如《明史》记载,他对李善长“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就是说,如果李善长犯了法,而且是犯了应该被处死的重罪,他可以凭着铁券,免除两次死的机会。要知道,一个人犯了该被处死的重罪,说起来其实还是不太容易的。而还有两次免死的机会……更多
为什么现代人喜欢穿汉服?
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今天,很多人把提倡穿汉服,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过,效果却似乎并不明显。喜欢穿汉服的人,并不是很多。生产汉服的厂家,以及销售汉服的商家,也不怎么景气。汉服其实是非常漂亮。只要有一点文化情结的人,都会觉得汉服非常漂亮……更多
苏曼殊的死因是什么?
苏曼殊有很多头衔,被称为“诗僧”“情僧”“风流僧”“革命僧”等。他时而西装革履,徜徉于茶馆酒肆狼吞虎咽;时而放浪形骸,流连于花柳丛中醉生梦死;时而袈裟芒鞋,入定于青灯古佛前诵经参禅;时而壮怀激越,投身于革命洪流中矢志不移。这就是亦僧亦俗、半僧半俗的民国文学奇人苏曼殊……更多
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是怎么被发现的?
云南抚仙湖位于玉溪市,其湖面海拔高度为1700多米,面积为20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达到158米。由于其水量充沛,被列为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不光水量大,它的水质非常好,由于清澈见底,晶莹剔透,因此又有“琉璃万顷”的美誉。关于抚仙湖的传说,就更加多了……更多
易卜拉欣:卡扎菲的发言人
2011年2月,卡扎菲政府和反政府武装爆发冲突,利比亚内战正式爆发。危难时刻,穆萨·易卜拉欣于2011年3月担任了利比亚新闻部长。他以自己饱含风度和充满逻辑的发言,成功为卡扎菲政权抵抗了不少压力,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易卜拉欣)不过,随着卡扎菲和接班人穆塔西姆的相继死亡……更多
前不久,安吉县博物馆研究员程永军在该县杭垓镇进行乡土文化调查时,意外发现一处有明确历史纪年的摩崖石刻群。经省文物专家现场勘探确认,该处摩崖石刻群中同时涵盖了唐、宋、明三代的纪年年号,应为真迹无疑。其纪年跨越时代的连续性和清晰明了的完整性,到目前为止湖州市仅有……更多
刘邦和朱元璋,为何不愿意放弃权力?
刘邦和朱元璋两人都是从布衣起家,最后“误打误撞”当了皇帝的。两人在打江山的时候,虽然也经常被揍得四处逃窜,心里经常狂跳不已。但是由于所有将士同心协力,肝胆相照,而且不断取得成功。因而,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刘邦,两人都是快乐的,其幸福指数是很高的。但是,当了皇帝以后……更多
鄂邑公主为什么会自杀?
汉武帝最终在确立刘弗陵这个小儿子为他的接班人后,便残忍地赐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那时候,刘弗陵才八岁,还是个小孩,需要人照顾。于是,刘弗陵的异母姐姐鄂邑公主便担任了抚养刘弗陵的责任,一直到汉武帝去世,刘弗陵当了皇帝为止。不过,刘弗陵当了皇帝后不久,却逼得这个抚养他的姐姐自杀了……更多
盗墓高手姚玉忠为什么能找到墓穴?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盗墓的姚玉忠,在圈内被大家尊为“祖师爷”和“关外盗墓第一高手”。后来,当他被公安机关抓捕后,曾嚣张地对在场的考古专家们说,你们100个考古专家都比不上我一个!据说,当时在场的考古专家们,听完这个话后,都表示认可,不敢说话。那么,姚玉忠为何敢说这个话……更多
雷氏家族的历史事迹
一提到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肯定大多数人耳熟能详。这些巧夺天工的皇家园林建筑,早已被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人们在惊叹于这些古代建筑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设计时,是否曾经想过,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瑰宝,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其实,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出自“样式雷”家族……更多
二战期间,科涅夫为什么没有受到斯大林的处罚
二战期间,科涅夫、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并称为苏联陆军野战的“三驾马车”。不过,相比于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频频打胜仗来说,科涅夫则打过不少败仗。1939年,他所在的西方面军遭到了德军的合围,导致了数十万苏军被俘,无数装备补给,也被德军缴获。斯大林在听说这个消息后怒不可遏……更多
亚曼拉公主的木乃伊
1912年4月14日,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游轮泰坦尼克号,在穿越大西洋时,不幸撞上了冰山。由于缺乏足够的救生艇,导致1500人丧命于大海之中。而这起航海事故,也成为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一次海难。事件发生后,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泰坦尼克号是一艘精工细造的轮船……更多
以色列为什么不直接占领加沙地带?
和中东唯一的发达国家以色列相比,盘踞在狭窄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抵抗组织,实在是非常弱小。它的武装力量根本难以和以色列抗衡,只是靠游击袭扰刷存在感。或是鼓动妇孺儿童上前,拿石块袭击,挑衅以色列士兵,自己则躲在后面拍摄视频。一旦以色列士兵被激怒还击,就利用视频来大造舆论……更多
衔杯却爱泸州好 更喜传薪有后人
四川新闻网消息 8月10日,《蜀山清梦——绛云草堂藏张问陶书画集》分享会在泸州市博物馆举行。来自省内外书画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泸州地方历史文化艺术领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分享会。《蜀山清梦一绛云草堂藏张问陶书画集》一书是由泸州市博物馆编,九三学社社员、泸州籍书画鉴赏家胡瑶编著……更多
袁世凯为什么不用袁世凯的北洋新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广总督瑞澄弃城而逃。在逃跑的过程中,惊惶不已的他接连给清政府拍了好几份电报,请求火速派兵增援在汉清军。瑞澄的电报让王公大臣们惊惶之极,就连摄政王载沣都有些沉不住气了。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清政府尚有八旗兵10多万人,绿营兵20多万人……更多
《渔光曲》中的徐小人美王庶熙的名字
中国人历来对名字很看重,据说好的名字能助人飞黄腾达,而不合适的名字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运势,所以很多添了小宝的家长们对起名字非常慎重,甚至还要找风水先生给掐算一番。有人也许会说,名字不过就是个代号,何必大伤脑筋。可是在历史上的确有不少人没有改名之前,籍籍无名。但在改名之后却名动天下……更多
田氏代齐的过程中,有哪些操作失误?
在三家分晋之前,晋国虽然是“六卿执政”,但实际上掌控朝廷权力的是智氏,其它五家力量相对都比较弱。照理说,在春秋末期这样一种大纷争的背景下,智氏有强大的权力,应该替代晋国,实现改朝换代的。但是他们为什么不但没成功,反而被韩、赵、魏三家给灭了,最终韩、赵、魏三家获得胜利果实……更多
二战时期的法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强国?
说起法国,可能在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即没有英国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的殖民辉煌,又不具有像美国那样快速崛起的霸主地位。二战爆发后,法国的表现更是相当差劲。号称“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军,仅支持了38天即宣告投降,还建立起受德国控制的傀儡政府,简直被羞辱得不行。但战争结束以后……更多
戈兰高地是怎么回事?
在中东地区,戈兰高地是一块相当重要的土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围绕戈兰高地主权的争端便一直在持续。戈兰高地的面积有1800平方公里,其中叙利亚控制了近三分之一,而以色列则控制了三分之二。以色列控制了三分之二,但奇怪的是,世界各国却普遍不认可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主权……更多
二战时期,法国陆军为何不在阿登高地修建防线?
法国历来就是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在拿破仑和一战时代,法国军队都表现出了相当强悍的战斗力。尤其是他们的陆军部队,更是一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存在。然而到了二战,面对纳粹德国的进攻,法国人引以为傲的陆军却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法国也在开战不到40天的情况下,便宣告投降。那么……更多
杨大山在山上挖了多少洞穴?
杨大山是山东淄博的老土匪了,他无恶不作,又狡诈多疑,在淄博一带恶名在外。可是大家却都闻其恶名,却从不看过长得是什么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年,山东青岛一带属于德国的殖民地。由于资源丰富,又是战略重地,日本一直对此地垂涎不已。所以在一战爆发后,得到英国支持的日本……更多
二战时期,德国人在防空洞里睡觉是怎样度过的?
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了全球60多个国家,战火波及面积达到了2200万平方公里,造成了9000多万人的伤亡,经济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在二战中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历史走向。不过,在残酷的二战历史上,也有一些有趣而奇怪的事情发生……更多
全球最幸福国家丹麦的格陵兰岛
说到丹麦,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应该就是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童话。除此之外,在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幸福指数报告》以及《全球最安全国家排行榜》中,丹麦均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安全和最幸福的国家。如果去丹麦旅游,你会发现,这个让人向往的国度,本土面积狭小,只有不到4.3万平方公里……更多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万世师表”?
孔子是万世师表,孔子后代的地位也非常高,嫡传后代还会被封为“衍圣公”。要知道,“公爵”是古代封建王朝中,非皇室成员的最高爵位。孔子后代得封这个爵位,可见历代统治者对孔子及孔子后代的重视。不过,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一个现象,孔子后后代在历朝历代都极为受重视,历朝历代都给予他们极高的地位……更多
为什么希特勒临死前才和爱娃结婚?
德国元首希特勒是世界公认的战争狂人。他所引发的二战,不仅让数千万人在炮火中丧生,更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而他狭隘的种族主义,又使得数百万犹太人遭受了大难。不过,希特勒终究不是冰冷的杀戮机器,他仍然有几段痛心断肠的爱情故事。在临死之前,他和一名叫做爱娃·布劳恩的女子完成了婚姻……更多
天京事变中,韦昌辉为什么要诛杀杨秀清?
早在金田起义的时候,韦俊便随韦昌辉参加了太平军。说起来,韦俊还真是个人才。太平军中多是没有读过书的贫苦老百姓,韦俊由于家境殷实,年少时便读过多年私塾,是个识文断字的人。而且,韦俊骁勇善战,有领兵打仗的才能。不论是金田起义,还是在建立太平天国后的太平军西征,很多战役都有韦俊参与指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