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演义》中的马腾是怎么死的?
在《三国演义》中,马腾的形象比较正面,他是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还率军攻打过操纵汉献帝的李傕、郭汜,之后又参加“衣带诏”的行动,后来又密谋杀死曹操,结果因事情败露,被曹操杀害。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历史上的马腾和小说中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更多
汉成帝是怎么一回事?
汉成帝刘骜是汉宣帝之孙、汉元帝之子,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沉湎酒色,导致西汉王朝走向衰败。然而仔细阅读史料,我们就会发现汉成帝其实并不昏庸,他在即位初期还有想有一番作为的。可是事与愿违,他没能成为中兴之主,反而沦为乱世昏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更多
张士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人们往往通过小说、评书等方式来了解历史,但那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历史!比如在《薛仁贵征东》这部作品中,就有一个无恶不作的反面人物,他就是张士贵,薛仁贵多次受到他的迫害,甚至险些丧命。然而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张士贵既不是什么奸臣,也没有陷害过薛仁贵!那么,张士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更多
王平原本是曹操麾下的将领,后来才归降刘备
243年,蜀汉大司马蒋琬病重,由汉中返回涪县,与此同时,驻守汉中的重任落到了王平的肩上,王平被任命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当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三人独当一面,堪称是蜀汉的三大柱石。可是,王平这个人的经历有些复杂,他原本是曹操麾下的将领……更多
明朝中期的一场宗室谋叛事件
朱元璋称帝后派兵北伐,灭掉了元朝,将蒙古人逐出中原地区;他的儿子朱棣在位时期,先后五次北征,扬威漠北。可是朱元璋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子孙里面也有败类,甚至要勾结蒙古骑兵,来攻打明朝边境,然后实现自己篡逆的野心。这就是发生在明朝中期的一场宗室谋叛事件,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更多
苏德十年“蜜月”是怎么一回事?
1922年,苏俄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可是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所以此时仍然非常贫困落后。但是到了30年代中后期,苏联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业强国,除了内部原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外因,而这件事在历史课本中根本没有提及!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一环”,根本无法承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冲击……更多
历史上最勇武的皇后是谁?
在中国古代,那种会打仗、能征战的马上皇帝不在少数,可是能够舞刀弄剑、征战沙场的皇后,您应该没有听过。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真有一位这样勇武的皇后!此人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武艺高强,能够率领军队作战,甚至斩杀了七百敌军。另外,此人的品格也非常高尚,她拒绝向敌人投降……更多
隋文帝为何讨伐高句丽?
隋文帝、隋炀帝在位时期,隋朝为何多次征讨高句丽呢?隋文帝杨坚在位时期,曾经派出三十万大军讨伐高句丽,他的儿子杨广做了皇帝后,甚至御驾亲征,对高句丽发动了三次战争,兵力甚至达到一百多万。然而,在隋朝建立之初,高句丽就派遣使者向隋朝称臣纳贡,隋文帝还册封高句丽的统治者高阳成为大将军……更多
周武王没有斩草除根,反而加封了纣王的儿子以及兄长
大约在公元1046年左右,周武王率领大军东征商朝。在牧野之战中,商朝军队纷纷临阵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在鹿台自焚而死。之后,周武王率军进入朝歌,用黄钺砍下纣王的首级,悬挂在大白之旗上。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可是周武王却没有斩草除根,反而加封了纣王的儿子以及兄长……更多
税使四出,为何明朝却更加衰败?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十月,明神宗下旨,派宦官张晔前往通州的张家湾征税,不久宦官王朝奉命前往天津督征店税,“自是二三年间,税使四出”,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税使”问题。最近有些人给我留言,说派出税使是正确的,特别是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却不肯交税,所以要派宦官征缴……更多
此人是前秦最厉害的将领,他到底是谁?
前秦虽然是氐族建立的政权,可是在苻坚统治前期,国力强盛,统一了整个北方地区,可以说是十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苻坚知人善任,在他麾下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最出色的当属王猛。除了王猛之外,还有一位“万人敌”的猛将!此人骁勇善战,堪称是前秦最厉害的将领,那么此人到底是谁呢……更多
明朝温体仁为什么被称为奸臣?
明朝崇祯帝用人非常频繁,在位十七年间,先后任用的内阁大学士居然有五十位之多!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的地位却非常稳固,他在内阁中任职七年的时间。另外,此人善于搞权术,崇祯帝完全被他利用,成为他打击异己的工具!对此,崇祯帝浑然不知,还对此人信任有加!那么,这位明朝最后的奸臣到底是谁呢……更多
戚继光后半生的成败与一个人有直接的关系
戚继光是明朝后期的名将,他在嘉靖年间平定东南沿海的倭寇,立下了大功,万历年间他又来到北方,驻守蓟镇,兴修长城防线,抗击蒙古的入侵。当时,戚继光与辽东的李成梁并称为“南戚北李”,成为明朝当时最厉害的两位名将!可是到了1584年,戚继光却被罢官,遭到了万历皇帝的弃用……更多
三国历史上的传奇叛将——黄权
按理说,叛将总是会受到人们的鄙视,而且很难得到重用,名声就更差了。可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却出现了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先后两次叛变,可是官职却越做越高,名声也越来越好,连刘备、诸葛亮、曹丕、司马懿都对他十分敬重。那么,这位三国历史上的传奇叛将到底是谁呢?一、归降刘备此人就是黄权……更多
杀死岳飞的幕后主谋,秦桧只不过是执行者罢了!
1142年1月,南宋名将岳飞及其长子岳飞、部将张宪被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才是害死岳飞的主谋!在各地的岳王庙前面,都有几个跪像,其中最主要的人物就是秦桧,所以人们通常认为秦桧是害死岳飞的主谋。其实不然,因为害死岳飞的幕后主谋另有其人,秦桧只不过是个执行者罢了……更多
明穆宗在位六年,为何在位六年,就撒手人寰了,背后隐藏着哪些事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刚做了六年皇帝的明穆宗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在紫禁城乾清宫中咽下了人生中最后一口气,终年三十六岁。明穆宗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嘉靖帝,生母为康妃杜氏。明穆宗即位时正值青壮年,可是为何在位六年,就撒手人寰了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更多
吕文焕和刘整的投降,决定了南宋王朝的衰败!
在南宋与蒙元的数十年战争中,有不少南宋将领纷纷叛变,投靠了元朝,据不完全统计,中高级将领有145人之多!在这些叛将之中,有两个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的投降,才导致南宋最终走向灭亡!那么,这两个决定南宋王朝命运的叛将到底是谁呢?他们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更多
孙权不顾群臣的反对,多次向辽东派出使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汉末三国时期,辽东地区一直被公孙氏占据着,虽然后来向曹魏称臣,但依然维持着割据。与此同时,东吴政权崛起于江东,虽然辽东相隔万里,但是两个政权却一度走得很近。孙权不顾群臣的反对,多次向辽东派出使者,甚至在使者被公孙渊杀死后,仍然向辽东派出援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更多
隋朝的开国功臣,为何能够免死一百次?
在隋朝的开国功臣之中,有一位人物非常特殊,因为隋文帝杨坚下旨,免去他一百次死罪!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皇帝会赐予功臣“免死铁券”,上面都会标注免去死罪的次数。比如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他的铁券上就写着,“免二死,子免一死”。那么,隋朝的这位功臣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何能够免死一百次……更多
陈庆之为什么没能灭掉北魏,反而被打得全军覆没?
529年,梁朝大将陈庆之率领七千人北上,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兵不血刃,占领了北魏的都城洛阳,连洛阳的儿童都知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陈庆之虽然占领了洛阳,击溃了北魏的数十万大军,可是形势很快急转直下,他非但没能灭掉北魏,反而被打得全军覆没……更多
王守仁的“偶像”是谁?
在王守仁(即王守仁)26岁那年,鞑靼骑兵大举入侵,明朝边疆告急。朝廷在仓促之间推举将才,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王守仁闻讯后,叹息道:“平时不讲将略,欲备仓卒之用,难矣。”一天晚上,王守仁做了一个怪梦,一位当时的名将,解下自己的佩剑,赠送给了王守仁。那位名将就是王守仁的“偶像”……更多
金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是暴君
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意思是说,那些能够“善始善终”的明君实在是太少了。金朝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位皇帝,他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积极进行改革,促进了金朝的发展。可是到了统治后期,却暴虐嗜杀,不仅残杀自己的兄弟,甚至连皇后……更多
李景隆为何被朱棣削职抄家?
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渡过长江,直抵南京城外。燕军尚未攻城,可是南京城金川门却缓缓打开,迎接燕军入城。原来奉命守卫金川门的人正是李景隆,他直接下令开门,向燕王朱棣投降。在这种情况下,燕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南京。李景隆因此也受到了朱棣的封赏,可是后来,李景隆却被削职抄家……更多
萧正德为何助纣为虐?
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在寿阳起兵叛乱,之后率军南下。梁武帝萧衍闻讯,任命侄子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率军驻守丹阳,负责长江的防务。按理说长江是天险,侯景的军队都是北方人,很难渡过长江。可是梁武帝做梦也没有想到,萧正德居然与侯景勾结,用船护送侯景的军队渡江……更多
三藩之乱,吴三桂为何没有乘胜渡江,导致他错失战机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举兵造反,揭开了三藩之乱的序幕。由于清朝方面缺乏准备,所以在开战之初,叛军进展非常顺利,四川、贵州不战而下,吴三桂在湖南境内屡战屡胜。到了康熙十三年二月,吴三桂的叛军迅速占领长沙、岳州等地。可是吴三桂却没有乘胜渡过长江……更多
冉闵为何会背叛后赵,自立为帝
东晋时期,北方陷入混乱,出现了不少割据政权,其中有一个比较特殊,这就是由冉闵建立的冉魏。之所以说冉魏特殊,是因为冉闵这个人与众不同,他原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子,为后赵征战沙场,屡建战功。可是后来,冉闵却背叛后赵,自立为帝。那么冉闵为何要叛变自立呢?这与他的汉人身份是否有关呢……更多
王守仁的后代为什么被称为“王先通”
王守仁,也就是阳明先生,他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王守仁不仅将“心学”发扬光大,还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堪称文武兼备。明穆宗称赞王守仁,“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然而,王守仁的后裔不仅没有继承阳明先生的才能,而且在品德方面也有些问题……更多
皇太极为何没有攻打明朝,反而先向朝鲜动手?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亲率数万军队,挥师东进,向朝鲜李氏王朝发起了进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朝鲜王朝打得溃不成军,朝鲜国王李倧仓皇逃往汉城以南四十里的南汉山城。在经过四十多天的围困后,李倧被迫出降,而且还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那么,皇太极为何没有攻打明朝……更多
朱元璋为何将文字狱搞到朝鲜去?
众所周知,明朝、清朝时期是有文字狱的,而明朝的文字狱主要集中在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朱元璋在开启了文字狱的同时,还开创了一项“历史记录”,他不仅在国内搞文字狱,而且将文字狱搞到了国外,可以说是冲出中国,走向亚洲!而受到朱元璋文字狱政策迫害的正是朝鲜的李氏王朝……更多
他是明朝最后的“祖家将”,长期在辽东任职,原因很简单
北宋时期,出现了不少武将世家,比如说杨家将、曹家将、折家将等。其实明朝也有不少世代为将的显赫家族,主要出现在明朝末年。万历年间,出现了两个非常显赫的武将家族,人称“东李西麻”即辽东的李成梁家族、大同的麻贵家族。可是这两个家族都没能坚持到最后,因为有一个家族才堪称是明朝最后的武将世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7月12日,“这是英雄的祖国”诗歌诵读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07-14 08:39:00
【有理有句】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托举中国梦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李砚青统筹:程华东 陈俊旺 伍佳佳【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07-14 10:29:00
悬崖上的史诗——遵义海龙屯
在遵义高坪镇的龙岩山巅,屹立着一座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的古老城堡——海龙屯。海龙屯作为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
2025-07-14 10:47:00
大众网记者 侯畅 济宁报道7月13日,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篮球运动与发展顾问聘任仪式。顾问团首先来到豫州路小学,参观指导学校篮球运动教学开展情况并观摩学生训练课程
2025-07-13 15:19:00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
山河铭记丨烈士长眠异乡87载 我们想找到他的亲人
大皖新闻讯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院内,一座名为“抗日阵亡五烈士”的碑巍然屹立,碑上铭刻有一名安徽籍烈士的简短生平
2025-07-12 23:37:00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