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建成有四位猛将,为何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没人帮他
虽说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但其实众所周知,李渊之所以能创立大唐盛世,离不开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的赫赫战功。一开始,也是李世民支持父亲自立为王,对抗隋朝。之后,李世民又帮李渊清除以前的各路盟军,为李渊建立大唐王朝扫除一切障碍,使得李渊得以顺利登基为王。虽然全朝文武百官……更多
古人常说“一家有三象,神鬼不敢撞”有多玄乎?如今是否还适用?
古人非常迷信,深信鬼神。现在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落后的迷信思想正在慢慢被取缔。然而,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着一些礼仪,而且很特别。此外,古人还多次公开表态,其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有的虽然夹杂着封建思想,但很有用,比如“三象一家,神鬼不敢相撞”。图片来自网络……更多
明代的东林党是一群怎样的人?为什么有人骂他们误国,还有人钦佩他们?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的一个政治团体,其成员主要由一些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组成,他们主张政治改革、反对宦官专权和贵族特权,提倡廉洁奉公、振兴经济、抵抗外侮。东林党在明朝末年的政治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的主张和行动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林党的主张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进步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更多
首届福建地质古生物科普论坛举办
刘嘉麒(右二)等与会专家参观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18日,首届福建地质古生物科普论坛暨中国石材产业与地学融合发展南安研讨会,在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周忠和、韩家淮等近50名院士、专家参会。首届福建地质古生物科普论坛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更多
古代最坚固的墓穴,炸药7次轰炸后无果,日本派出军队也盗不了
本文主题:古代最坚固的墓穴,炸药7次轰炸后无果,日本派出军队也盗不了世界上最坚固,最难偷盗的墓是谁的墓?是秦始皇的墓吗?还是武则天的墓?确实,这两个墓都是大墓,要偷起来确实难,秦始皇墓下面埋藏了大量的金属汞,而武则天墓则是找不到“门”,所以,在面对这两个墓时……更多
去世后仍被谣言缠身,如今她终于等到道歉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槽值(ID:caozhi163)作者:槽值小妹100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中国女性提交了建筑系入学申请,但因为女性身份被拒绝;无奈,她只能就读美术系,并以美术学士学位毕业,但除了一些不对女性学生开放的课程之外,她也同时完成了大部分建筑学课程的要求……更多
明朝张居正的晚年生活有多奢侈?色心不老!
明王朝自朱元璋称帝建国以来已过了200多年的沧桑历程,到了嘉靖年间,国家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和危机。每天在紫禁城设立庙坛修醮,青烟袅袅。皇帝嘉靖对长生不老的幻想沉迷于《庆云颂》中华丽的辞藻,他闭上眼睛将朝政交给奸相严嵩。与此同时,严嵩父子趁机作恶,贪污受贿,破坏法纪……更多
许攸足智多谋,又立下战功,曹操为何还要杀了他呢?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虚构了许攸口出狂言,结果被许褚斩杀的情节。而在《三国志》等正史上,许攸实际上是得罪了曹操,所以才被逮捕并处死的。众所周知,许攸在官渡之战中背叛袁绍,投靠了曹操,并且献出了火烧乌巢的计策,这成为曹操以少胜多,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重要原因。同时……更多
司马懿到70高龄才造反,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在其晚年,他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掌握了曹魏实权,为西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司马懿之所以到晚年才造反,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时机未到:在司马懿年轻的时候,曹魏政权的实权掌握在曹氏宗族手中,司马懿虽然有才干……更多
看张松如何掩饰他卖国的嘴脸
张松的上司刘璋,本来就是不怎么样的一个人。在刘璋的手下干事,君臣关系未必搞的很好,因此像张松法正这样的人物们造反是迟早的事。再看看当时的西川,正是内忧外患之时,演义里说:“阎圃曰:“汉川之民户出十万余众,财富粮足,四面险固;今马超新败,西凉之民,从子午谷奔入汉中者……更多
帖木儿为何敢东征大明?改良后的新式蒙古军队和35次胜利给的勇气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微漫烟叶字数:5353,阅读时间:约14分钟根据帖木儿官方编著《帖木儿胜利书》,将帖木儿祖先追随到成吉思汗的先祖,如此说来帖木儿应该是出生高贵的贵族。但是帖木儿的敌人,却说帖木儿的父亲只是一个低贱的放羊人,同时西班牙公使克拉维尔对帖木儿家世记载颇有混乱之处……更多
龙门石窟里,最大的那尊佛像,是什么佛?你真的了解吗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最著名、最壮丽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这个宏伟的遗址承载着千余年来佛教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厚重积淀。而在众多的佛像和石窟中,有一尊最大佛像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卢舍那大佛,被誉为中国佛教雕塑的巅峰之作。龙门石窟:佛教艺术的瑰宝 首先……更多
这座特殊的露天博物馆,成为陈嘉庚精神的见证
“这是五四运动”“这是南昌起义”......在位于厦门集美浔江之滨的集美鳌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能见到有人指着墙上的石雕向同行人讲解石雕背后的故事。石雕群是鳌园的一大特色。在鳌园,共有上百幅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青石雕。走进鳌园,需要直穿门廊,廊四向通透,长50米……更多
我是经典传诵人丨登高、敬老 用诗意解锁重阳节的双“重”打开方式
大河网讯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近日,秋韵正浓,重阳节就要到了。来自信阳市光山县第一完全小学的汪婧和妈妈一起登上了王维笔墨里的焦作云台山。远眺美景,茱萸开始红遍山坡,此情此景的交织触动着汪婧录制了一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诵读视频。汪婧在云台山茱萸峰录制诵读视频作品上传至“我是经典传诵人”活动中后……更多
清朝康乾盛世,为何河南北部撤销了一个县
明朝末年的战争创伤,到了清朝康、雍、乾三朝已经得到彻底治疗,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所以也就有了“康乾盛世”的说法,但人口增多和社会发展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就是行政事务的增加,特别是县级的“亲民官”更是这样,事务繁剧,诉讼、收税等工作让他们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更多
张廷玉为何能深受康雍二帝的信任
张廷玉作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最后能称为汉臣中唯一配享太庙的清朝名臣,在《雍正王朝》里备受康熙和雍正的信任,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张廷玉的出生。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张廷玉也算是名门之后,父亲张英是康熙六年的进士……更多
究竟是什么仇怨,让雍正和弘时的关系剑拔弩张
看过《甄嬛传》的人都知道,雍正旁边有个人称“二哈”的齐妃,她在后宫中资历很老,早在雍正登基之前就已经嫁给雍正,还为他生下四个孩子,但只有三皇子弘时活到成年。弘时出生于公元1704年,由于前两个皇子早夭,按道理来说他应该是长子,可令大家感到疑惑的是,雍正对这位长子并不看重……更多
滔滔赤水河 多少英雄事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悠悠赤水河,巍巍青杠坡。在位于习水县土城古镇的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73岁的“守墓人”廖全伦正在巡查陵园的设施有没有损坏,他弯腰抓起扫帚,边清扫落叶,边讲述着红军在习水的故事。1935年1月28日,中央红军在这里与敌军发生激战,红军将士伤亡3000余人……更多
李渔:文曲星的奇才异人,经营有方的出版家
李渔是不仅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也是一个经营有方的出版家。他交游广泛,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和祖父打过交道,与《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结成了忘年交,有诗词互赠。这么一个奇才异人,聊聊他一生经历有意思。要说李渔本来不具有这方面的遗传基因。他出身于贫寒家庭……更多
李瑛、李瑶和李琚:被李隆基错杀的太子们
李隆基的皇位之路荆棘,所以李隆基整日疑神疑鬼,就害怕有人学着当年的自己,将自己赶下皇位,所以面对皇位的觊觎者,手起刀落,无论是谁。太子之位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皇帝。太子从来都是没有退路的,不是成皇,就是成亡。李隆基的皇后王氏,一生无子。所以李隆基的太子是次子李瑛……更多
按照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程序,评奖委员会已完成评奖工作。根据《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章程》,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审定通过,现对评奖结果予以公布。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工作办公室2023年10月20日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获奖名单优秀学术成果奖(共38项,各等次内按成果名称拼音排序)序号 成果名称……更多
姜青青:看见看不见的“宋四家”——苏东坡
视觉观览,因为不可避免的意识主观性和视角局限性,眼中之物我们并不能看见其全部。“视而不见”的应有之意,就是我们明明看见了,但其实还是有东西被忽视了,看不见。很多事无法看见,便无法产生意义。 “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今秋在浙江美术馆开幕,立即成为杭城的一大热门文化事件……更多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权力斗争:大唐的皇位之争
现在的人一提起李隆基,能够想起来的就是和杨玉环这个儿媳妇的情色事件。李隆基的一生,称得上毁誉参半,归根究底就是李隆基活的时间太久了,如果李隆基半路崩殂,那么李隆基将是千古一帝的配置,是起点大男子文的主角原型。简单来说,如果李隆基死的早,那么历史上形容李隆基,就是李世民第二……更多
晏几道:在逆境中的才华与深情
什么是才华,拥有什么样程度的的文化知识才能算是大家,印在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文人,怎么样才能去判断他是才华横溢还是滥竽充数,难道就凭几首可圈可点的作品或是被人夸夸其谈的为人。才华这个词的定义是什么,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知识,还是天生都聪慧的头脑,或又是经过漫长的积累在自己的头脑里形成的一张“网”……更多
赵光义:从高粱河车神到宋朝皇帝的传奇人生
网络发达之后,人们开始对于历史上的人物有自己的理解。以前的历史,是高高在上的束之高阁;现在的历史,是嬉笑怒骂的走进生活。宋朝的第二位皇帝赵光义,人们“亲切”的称呼他为高粱河车神。为什么有这么现代化的称呼?赵光义做了什么,获得了这样的称呼?赵光义的登基,在后世千年都是一道难解的谜……更多
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守护自己的初心 读《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
鲁网10月20日讯现代人在步履匆匆的节奏下,逐渐变得因忙而盲。日常的快节奏生活几乎是眼下随处可见的状态,而伴随这种状态的人们也是不停地焦虑。生命之所以可贵,正是在于它只有一次,到底该去追求什么呢?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冬夜,彭泽县令正在奋笔疾书;他从未像今夜一样清醒……更多
宋真宗赵恒:从皇位争夺到守成之君的蜕变
宋真宗作为赵匡胤、赵光义之后的第三位宋朝皇帝,他没有赵匡胤的征战杀伐,爷也没有遗传赵光义的诡计多端,而且排行还是老三,赵恒凭什么最后打败所有人,成为皇帝?如果给宋真宗的功绩平定,最好就是一个守成之君,因为他在位时签订的澶渊之盟,起码保证了大宋和大辽百年间的安稳……更多
他是唐朝最负盛名的诗人,也是一位武林高手,人称大唐第二剑客!
诗文与酒于中国文化而言,仿佛是分不开的。郑板桥云:“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是的,酒不醉不能画,不入醉则不入品。中国诗歌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吐文洒字前但求一个醉字,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飘飘然、虚虚妄的境界,而不同于西方现实主义照耀下的理性光辉。唐诗是向前五千年向后五千年中国诗歌再也无法逾越的高峰……更多
到底是谁毒死了光绪皇帝?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走完了短暂的38年的一生。光绪的一生是悲惨的,4岁登基,在慈禧的严厉管教下,没有什么快乐的童年,好不容易亲政了,也没有什么实权。在清朝衰弱时,企图变法图强,成就一番帝业,但最终在慈禧的阻挠下,以失败告终。自己宠爱的爱妃被打入冷宫……更多
历史上很多人死后都是土葬,为何感觉没多少坟墓?说出来别不信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入土为安”,生老病死应该是一个人在正常不过的事,某个人一旦哪天死去了,用土一埋就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了。在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王朝的特性,很多的人埋葬先人的方式和现在有些不同,现在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因此大部分都是讲究火葬,然后找一小块墓地去埋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
2012年,我在杭州工作生活,每到休息日便去西湖寻觅钱塘风雅,由此慢慢发掘许多与杭州有关的古代文人事迹。后来,我开始尝试根据他们留下的诗作
2025-07-11 11:04:00
由“成己”走向“成人”,尼山论坛儒学对话助推全球化共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巍巍尼山,文脉悠长,圣贤遗风,泽其万方。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济宁曲阜圆满召开
2025-07-10 21:40:00
雨后初霁,位于内丘县的扁鹊山云雾翻涌缭绕山间,群峰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拍摄丨刘继东、苏丹丹剪辑丨王伟
2025-07-10 08:10:00
鲁网7月1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尼山圣境。在尼山圣境,有座高达18米的而立门,寓意孔子三十而立的人生境界。而立门匾额是由著名书法家李增福先生书写的“德侔天地“
2025-07-10 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