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玄奘:西行的决心与大唐皇帝的宽容
唐朝贞观年间,有个著名的和尚唐玄奘赴印度半岛取经,经历艰辛,经过河西走廊、西域、阿富汗,终于来到印度半岛。与神话小说《西游记》里不同的是,他并没有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护驾,也没有佛祖菩萨天兵天将的暗中保护,而且,他并没有和唐太宗义结兄弟,也没有得到唐太宗“出国”的许可——大唐的通关文牒……更多
好官的标准:奉职循理,以民为本
从孔子到汲黯,我为你介绍了《史记》中的20个典型人物,以及他们代表的20种经典人格。写历史,是一种选择的智慧,司马迁用他的选择,告诉我们哪些人经过时间的淘洗,仍然值得被认识。但司马迁塑造的还不只是个人,在《史记》中他还描述了很多群体。比如,《刺客列传》《游侠列传》《货殖列传》……如果说司马迁写个体……更多
汉朝的辉煌与中华的深度:从秦人到汉人的演变
我们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因此足以可以看出我们的底蕴有多么深厚,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更是诞生了无数的王朝,他们如今虽然已经成为黄土,但是曾经也是绽放过耀眼的光芒的。汉朝就是这众多王朝中的一个,也是众多朝代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也正是因为其长时间的统治……更多
秦始皇的出生与成长:赵国邯郸的岁月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出生在赵国的都城邯郸,并且在秦统一六国中,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就是赵国,如果秦国没有在长平之战中胜利,那么估计统一天下的有可能就是赵国了。并且秦始皇最后也是死在了赵国的沙丘之地。所以秦始皇的一生与赵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一、秦始皇和赵王是亲戚估计大家都不知道……更多
芈八子:一位母亲的执政之路
在中国的封建朝代中,女人是不能干涉朝政的,即便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也不例外,假如有人这样做了,那必然要背负误国央民的罪名。但是芈八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以太后的身份执政。芈八子本是楚国人,后来嫁给秦惠文王做妾侍,为秦惠文王生下一子,也就是秦昭襄王嬴稷。最初的时候……更多
李筠的失败与赵匡胤的崛起:后周到宋朝的权力转移
郭威建立了后周,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太祖,李筠这位山西太原人,跟着他立下了不少功劳。起初,李筠名叫李荣,后来周世宗柴荣做了皇帝之后,为了避讳,把荣字改成了筠。在周世宗时期,这位李将军在战场上屡屡击败北汉军马,为了表彰他在战场上出色表现,世宗给他封了太尉一职,在古代……更多
济南长清籍革命烈士阮德恒英灵回归故里
记者 李培乐英雄重归故里,亲属圆梦成真。11月10日下午,济南市长清区举行散葬烈士墓迁葬仪式,将安息在湖北省广济县大佛寺镇白龙潭村的长清籍革命烈士阮德恒迁至长清区烈士陵园。本次迁葬的革命烈士阮德恒同志,一九二九年出生在山东长清县(今长清区)北黄崖村一贫民家庭……更多
唐宋八大家,你最喜欢哪一个?
来源:极目新闻今年最值得期待的一个文综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开播啦!“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再现八位文化宗师的传奇人生,当主持人撒贝宁着古装穿越到唐代,登门拜访“韩愈”,也是真实羡慕了!再浅浅释放一下“韩愈篇”主演阵容,嗯,看完这篇夜读……更多
落在韩愈心坎的春雨:早春比晚春更美,苏轼照搬也成千古名句
来源:极目新闻今天我们读,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短短28字,就把早春的旖旎秀美描绘得淋漓尽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口语化,看似平淡,实则绝不平淡。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韩愈已经56岁……更多
本文转自:鹤壁日报□杨验学不知道要多么坚强才能承受那几乎致命的打击辛勤操劳的父亲晕倒 抢救 瘫痪在床勤俭持家的母亲脑出血 不省人事而后半身不遂苍天呀,生生把人往死路上逼好男儿 张鹏昌绝不轻弹泪不幸与艰难再多的苦和酸只能激发他抗争命运的勇气只能平添他无穷的智慧 和力量升学 就业 育得桃李满园香瘫痪多年的双亲呀儿怎么割舍得下温馨的灯光照亮儿为双亲 翻身……更多
本文转自:邵阳日报◆史海钩沉万历新宁知县沈文系沈文系,字幼鱼,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选贡,万历三十二年(1604)任新宁知县。任内纂修《新宁县志》,为该县首创县志。书画大家董其昌、大学士顾起元及车大任为之序。沈文系知新宁时间,说法不一。康熙、道光《宝庆府志》说他为“万历甲辰(三十二年……更多
江南四大才子的人生沉浮与艺术成就
江南四大才子,又称为吴门四才子,在四大才子中,最出名的当属唐伯虎,但是,除了唐伯虎以外,其余三人分别是谁,有多少人知道呢?先来说说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吧,别看电影里他幽默诙谐,历史上的他惨兮兮的。唐伯虎本名唐寅,是明朝苏州人士,二十岁之前他家境富足,二十岁之后因父亲和亲人的相继离世……更多
道光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慎成皇后的命运与生活
道光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也算是他的远房表妹,只是很远房的的表妹,孝慎成皇后姓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她的父亲是世袭三等承恩公舒明阿,后来被追封一等公。舒明阿是康熙朝一等公佟图赖第十四世后人,佟图赖是康熙皇帝的外公。乾隆五十五年,佟佳氏出生。她比道光皇帝小8岁……更多
他是古往今来第一太监,后世太监将他的工作总结奉为圭臬
自从有了皇帝,其身周就多了一群去势的人——太监。虽然太监的名声不大好,但因为是在为一言九鼎的人服务,秃子能沾到月亮的光,前途一片光明,因此古往今来许多有志少年对作太监并不排斥,历朝历代不乏挥刀自宫以求一逞者。一讲起大唐王朝,许多人会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拿出来晒一晒……更多
安史之乱主角史思明的残忍与玄宗的惊惧
安史之乱是唐朝逐渐走向衰败的序幕,世人只记得这场起义的关键性人物安禄山,但事实上他仅仅坐了几天的皇帝就被自己的儿子干掉,安禄山辛辛苦苦一辈子操持的军队,最终却落到他的第一幕僚史思明的手中。安禄山是一个极富有手段的权臣,甚至连唐玄宗都不是他的对手,那么从他手中接过势力的史思明……更多
宋徽宗的屈辱岁月:从皇帝到金人俘虏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抗金将领岳飞将军只言片语间抒发出了对朝廷懦弱无为的悲愤和对金人入侵我国领土,危害我国主权的愤怒,这是一个有血有肉,铁骨铮铮汉子的肺腑之言。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有血性,总是有人选择委屈求和,才一步步助长了金人的嚣张气焰。每当人们提起宋朝……更多
南宋农业与手工业的繁荣:经济与技术的卓越贡献
靖康二年(1127),徽钦二帝北狩,徽宗之子赵构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史称南宋。南宋时期,皇帝偏安一隅,不思北伐,军事实力较弱,民族、社会矛盾突出。但不得不说,其经济较为繁荣。这主要与农业、手工业及货币的发展有关。一、农业南宋时期,军民的抗金斗争较好地阻止了金军南下……更多
千篇日记记录千年大计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雄安故事千篇日记记录千年大计日前,在河北建投·金湖未来城代建部分教育设施(小学初中)项目现场,王鸿志(中)进行施工调度。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摄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11月13日,走进河北建投雄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鸿志的办公室,书架上两本厚厚的黑色笔记本颇为显眼……更多
宫廷斗争下的太子命运:刘保与朱见深的命运转折
在中国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莫过于皇家。而在皇室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皇太子。太子尊贵万分,但也往往也承受着宫廷斗争的压力。一些太子活不到父皇驾崩,就死于非命,或是被废,而那些被废的太子,也通常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隋文帝的废太子杨勇,被杨广矫诏杀死;康熙帝的废太子胤礽……更多
李自成逼近北京,崇祯皇帝的迁都之议
李自成绝对是明末时期崇祯皇帝的大敌,作为农民起义者,李自成成功的起兵攻克不少朝廷的疆域!在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为能够完成自己的大业,于是他便召集百万大军向北京城进军!目的很简单便是想要将崇祯皇帝的政权给摧毁,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崇祯皇帝在得知李自成的动向之后……更多
韩一良:大明最后的清官,却遭遇肃贪失败
崇祯在登基之后,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大明天下,但他不气馁,励精图治,即位不久就以雷霆之势将阉党一锅端,为进一步提振超纲,紧接着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肃贪行动,怎奈此时的大明朝廷已毫无风清气正可言,大臣们贪污的贪污、受贿的受贿,一片乌烟瘴气,偶尔有个别反腐急先锋冒冒头……更多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闲话“戴高帽”※声音■乔兆军从古到今都流传着“戴高帽”这句俗语。在过去,高帽是帽子的一种款式,古称高冠、危冠,自唐以来多称峨冠,而“危”“峨”,都是高的意思。最早声称自己喜欢戴高帽子的是战国人屈原,他在《涉江》中说:“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更多
藏在服饰里的历史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回眸藏在服饰里的历史《历史的衣橱》顾凡颖 著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全书分“典制”与“风尚”两编,从天子冕服、凤冠霞帔,到官员补服、唐女服饰,再到近代旗袍,将中国古代服饰的精华与衍变娓娓道来。古代中国人穿什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事实上,不只对服饰穿着……更多
汉武帝与太子刘据:皇位继承背后的权力游戏
自古以来皇帝最担心的也是最敏感的一件事就是子谋父位,在历史上很多皇帝与太子之间都有过真刀实枪的较量,不管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还是康熙身下的“九子夺嫡”都是最好的证明。今天我们要讲的则是更早一些的“巫蛊之祸”,害死太子明明是汉武帝授意,为何后来他又要报仇雪恨呢……更多
李岩与牛金星:李自成身边的重要谋士
随着李自成在河南攻城拔寨,屡挫官军,取得连续胜利,一些在政治上失意的文人开始陆续前来投靠李自成,充当其幕僚、智囊,为其出谋划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李自成的草莽行为有所改变,也提升了农民军队伍的整体素质。随着势力的增强,李自成开始有了更大的志向,他把这些前来投效自己的文人儒士视为上宾……更多
汉代士人阶层的特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士人所代表的读书人群体眼花缭乱。同为士人,有的贵为王侯,有的贱为匹夫。有建万世之业、立不朽之功者,充分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当然,也有虽满腹经纶,却毫无建树者,一生默默无闻,身朽名灭,鲜为人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复杂的表象,人们对士人的探究源源不断……更多
古代殉葬制:对女性的畸形束缚和人性的灭绝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各种不人道的制度,特别是针对女性的畸形制度,例如非洲的女子割礼,欧洲的女人束腰,中国的女人缠足,而在世界上,最灭绝人性的制度是殉葬制。中国古代的殉葬制是后来专门为皇帝设立的,不止要活埋后宫佳丽,还会埋葬太监和大臣。而印度则有一种叫寡妇殉葬的陋习……更多
永乐城之战:宋朝的失误与西夏的铁骑风暴
经历灵州惨败,宋朝试图一举灭亡西夏的战略以失败告终,宋朝五路大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宋军开始转变策略,以守为攻。宋军在攻打灵州以前已经收复了易手百年的银、夏、宥等三州的一些地方,但此地常年被李氏盘踞,再加之常年战乱,恢复正常已经很难,宋军的这些地盘就是一座孤城……更多
宋代官员丁忧制度及其影响
由于宋太祖乃是黄袍加身而得帝位,宋初诸帝为了消除赵氏得位不正的政治影响,采取了一些措施劝导臣民效忠于宋室。一方面重用文臣治理天下,提高士人的政治地位和机遇;另一方面劝导武臣读书,学习忠孝节义,以期能够保持宋室江山的稳定。在这一系列措施中,劝导臣民为父母尽孝,进而为君主尽忠……更多
李自成:从农民领袖到皇帝的崛起与没落
李自成是中国历史上明朝末期著名的农民领袖,他的农民军队推翻了明朝,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这一政权却在相对短时间内灭亡,这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和复杂情况。但没过多久,李自成便身死,建立的新政权也灭亡了,这是为什么?走投无路的李自成李自成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从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