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本文转自:今晚报津沽文丛天津的河与海小考之六海河与黄河北流的交织替换史距今7000年以来,尽管海面仍在不断地缓慢上升,但河流输送的泥沙迫使海岸线从其海侵最大边界处慢慢地向海后退。岸线后退留下了地势低下潮湿的宽阔潟湖洼地,最老的“潟湖I期”,在天津以西的宽度约60-70公里……更多
本文转自:贺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骆坚忠)1月16日,记者在市区向阳路地下商场17号出入口处,发现了一块醒目的展板,该展板的内容是“八步由来及历史”,展板的内文有几处明显差错。这一展板介绍了“八步”地名的由来,列举了八间店铺说、八宝说、八级步梯说几种说法。其中“八级步梯说”中介绍:“约在清朝嘉靖年问……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1月26日 &nbsp第&nbsp02&nbsp版)王天奡 王有强 王金晶 王 泳 王相伟 王晓宁 王菡娟王 硕 王 琰 王惠兵 王慧峰 牛忠磊 毛丽萍 石秀燕 田福良 付欣博 付 裕……更多
鳌峰书院:东南第一学府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薛体伟 在清代,省会书院作为其他书院的典范和官方样本,由皇帝亲自下诏建立的最高等级书院,大致每省一所,在福建省取得这一地位的书院就是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集教、学、研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书院,由理学名臣、时任福建巡抚的张伯行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创建……更多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月24日发布了针对云南省文山州住建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庆明严重违纪违法案的剖析。李庆明非法收受财物350余万元,当办案人员谈及要追缴其违纪违法所得时,他说“就像割我身上的肉一般,会让我‘痛不欲生’”。他甚至还和组织谈起了条件……更多
1.3亿年前,琥珀中发现最古老的蚊子化石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这项新发现将蚊子的化石记录提前了近3000万年,还证明了在蚊科演化的早期阶段,雄性的蚊子也是吸血的。▲琥珀中雄蚊背面视图这些包裹着远古昆虫等小型动物的琥珀通常被称为虫珀……更多
琥珀蜜蜡海漂籽料,你想捡到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玩玉的都知道籽料的珍贵,而玩琥珀的则极为推崇海漂琥珀,在一些玩家眼里,它也是琥珀界的“籽料”。理想中的海飘料:吹着和煦的海风,沐浴着阳光,光着脚丫子踩在细腻的沙滩上,海浪温柔的拍打在你小腿上,一捞一个,现实却是...... 中世纪海捞琥珀插画在古代,盛产琥珀的海岸是国王领主们的私产……更多
龙舞新年 笔墨迎春
一纸春联,传递着祝福,凝聚着乡情,承载着文化。为传承春节传统民俗,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1月24日,江西省景德镇丽阳镇综合文化站在镇政府广场开展2024年“龙舞新年 笔墨迎春”写春联送祝福活动。铺纸、蘸墨、起笔……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专注于笔尖,一幅幅遒劲有力清爽洒脱的新春祝福……更多
近日,在河北博物院内,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现场,河北省美协副主席冯建法讲解《历代帝王图》。 制作:解保童 耿鸿伟 ……更多
历史的巧合:盘点中国历史上的\'无巧不成书\'
在这个世界上可是据说有很多的巧合的事情呢,这些巧合用我们中国的一个次于叫“无-巧不成-书”,而且这些巧合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编的故事呢,但是,还真有这么“无-巧不成书”的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我们中国的历史上,那些“无-巧不成-书”的事,而你又知道多少?首先……更多
黄忠:从默默无闻到三国英雄,刘备的赏识成就了他
三国时期刘备集团帐下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可以说已经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要知道同为五虎上将的其他四位将领里,关羽和张飞,皆是跟随刘备一起创业的异姓兄弟。而赵云也是从刘备创业早期就一直参与的人物。马超在演义中不但出场的很早而且家世很好,可以说他是一名家里生意失败的富二代……更多
隋炀帝杨广的诗歌造诣
我们普通人都有爱好,种种花、养养鱼啥的,丰富一下业余生活,然而皇帝一旦有了爱好,可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古今中外有过不少被帝业耽误了的音乐家(李隆基)、书法家、画家(赵佶)、木匠(朱由校)、锁匠(路易十六)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被帝业耽误了的诗人。一提到皇帝诗人……更多
福建长泰:发挥乡贤“磁场效应” 为发展蓄势赋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从古至今,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乡贤辈出。他们有的出仕为官,造福一方百姓;有的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有的以文载道,传承文化;有的商贾仁义,诚信经商;有的崇文重教,兴学育才……他们以自身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治理能力,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成为乡土社会的“名片”……更多
明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功成不居的智者
明朝历史上最牛的两个和尚能有多离谱?一个当了开国皇帝,也就是我们都熟悉的放牛娃朱元璋,一个帮助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夺得了天下,他便是计谋近乎于“妖”的黑衣宰相姚广孝。那么姚广孝究竟有多牛?不仅帮助朱棣成功夺得皇位,还能功成身退,成为明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呢?姚广孝来自于江苏的苏州……更多
西汉被忽视的帝王:开创国家最鼎盛时期,却存在感极低
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诞生了数百位帝王,但只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能够名留青史,被认为是最杰出的帝王。提到汉武帝刘彻,身上贴的标签就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但在西汉,其实还有一位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开创了西汉最鼎盛时期,却为何存在感极低……更多
从仁君到小人:刘备的多面形象
刘备,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上到白发老翁,下到三岁孩童,都可以对此人说上两句。从古至今,关于刘备的传说数不胜数,有说他是仁君,是心胸宽广的善良之人,也有说他是趋利避害、忘恩负义的小人。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是一个忠肝义胆、有情有义的仁慈君王……更多
秦朝最牛的太监:毒死皇帝和丞相李斯,强秦因他而亡
赵高是秦朝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是秦始皇的亲信。他以狡猾和善于操纵的个性,以及冷酷无情的策略和野心而著称。赵高与秦皇的关系复杂,既有信任又有猜疑。虽然他是秦始皇值得信赖的顾问,但他也因利用皇帝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来操纵他以谋取私利而闻名。赵高利用自己的地位巩固权力……更多
陆逊之死:孙权对江东世家的猜忌与打压
如果在三国里各提取一个名臣,曹魏无疑就是司马懿,蜀汉肯定是诸葛亮,而东吴一定是陆逊,无论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都是权臣,也得善终,后代也不错,司马家篡位,诸葛亮儿子是驸马,直系后裔也在东晋为官,但唯独陆逊陆抗父子结局都不大好,陆逊在东吴不是权臣,权力大大不如司马懿和诸葛亮……更多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为何没有灾祸?
我们或许都听过战国四公子的大名,他们都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四公子是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更多
乔四的金牌打手,曾经叱咤风云,现在沦落成流浪汉拾荒为生
你们曾经向往过《古惑仔》里面打打杀杀的江湖生活吗?你们曾经向往过《古惑仔》里面天天喝酒、吃肉的幸福生活吗?羡慕陈浩南身后一群小弟跟着的感觉吗?羡慕兄弟们在一起打架的感觉吗?想不想在社会混出自己的地位?那可终究是电视剧,在现实中,想靠着野蛮和打架称霸一方的绝对没有好下场……更多
北宋名将狄青勇猛善战,一生立下赫赫战功
前言在北宋时期,一个名将峥嵘威猛,横扫战场的英勇形象崭露头角,他就是狄青。这位将领的一生充满了战斗与功绩,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狄青以勇猛善战、长于用兵而蜚声北国,他的战绩不仅让敌手闻风丧胆,更让自己的将士信仰敬仰。他那挺拔的身影,如同一面战旗,在乱世中高擎正义与荣耀的旗帜……更多
金宣宗完颜珣:空有中兴之志,却昏招迭出葬送金朝
公元1223年正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随从的搀扶下气喘吁吁的向金朝皇室祭奠先帝的庙堂走去。在金国列祖列宗的牌位前,这个满面沧桑的老人痛哭流涕的说道:“大金朝的列祖列宗啊,你不孝的子孙完颜珣在这里给你们磕头了!朕自继承帝位以来,常以复兴大金国为己任,励精图治改革军制……更多
魏蜀吴三国在公元220年的重大损失
魏蜀吴是三国时期的三各诸侯国,在这时候,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就征战不止,这样的战乱持续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战争造成了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以及妻离子散。战争无疑是残酷的,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晋朝建立,人口发生了骤然减少。有战争就会有伤亡,无论是古代的战争还是现代的战争……更多
吴三桂的背叛与叛乱,对明朝、清朝和历史的影响
公元1673年(康熙12年),不满削藩的云南王吴三桂拉起了反抗清朝的旗帜,还给自己封了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高喊要为永历帝报仇的口号正式造反,这就是著名的“三藩之乱”。当时远在京城的康熙皇帝听了吴三桂的口号也是一脸的“嗤之以鼻”,愤怒地对群臣说道:“他吴三桂也好意思这样说……更多
宋徽宗对医学教育的推动
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一个皇帝。他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同时又都是亡国之君,最终落得个沦为阶下囚的下场。不过,虽然宋徽宗这个皇帝在生活上和政治上有过比较昏庸的过往。但我们在评价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也要客观且全方面地去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更多
他是战国四名将之首,一生从无败绩,被后世称作人屠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大小战役打了70多次,攻城70余座,而且从无败绩,据梁启超统计,整个战国期间一共战死大约200多万人,而白起一人就屠杀了100多万人。那为什么名将白起会成为“杀神”“人屠”?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秦国实行的“军功爵制”。在春秋以前各个国家在选拔人才……更多
劳作俑作为墓葬随葬陶俑的类型之一,是指从事各类劳作的陶俑,或手持工具、或呈劳作状态、或服侍主人日常起居。作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它能够真实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在太原市博物馆的历史陈列展“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中……更多
小时候刚学做饭,不懂火候,有时候会把饭菜烧焦了,倒掉觉得可惜,不倒掉,一股难闻的烧焦味又让人咽不下去。母亲教给我一个方法,她说:“饭熰了,别着急。放几段葱白进去,然后盖上锅盖,焖一会儿,焦糊味就没了。”母亲口中的“熰”,在山西方言中,是个很常用的口语,不单是指锅里或鏊子上的食品烧糊了……更多
明朝宦官之祸:从废除丞相到司礼监的崛起
引言作为古代历史中的两大权利体系,君权与相权之间始终保持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间的固有矛盾也成为了令历代帝王头疼的难题。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废除丞相,分中书省之权于六部,由皇帝来总领国政。但丞相制度废除并不意味着相权的湮灭,随着另两个政治群体的崛起……更多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柳州市代表团审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把准正确政治方向 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日报南宁专电(特派全媒体记者李俊)1月24日,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柳州市代表团审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棋盘岭“一地两设伏” 战例经典写入解放军战术教科书
大皖新闻讯 棋盘岭在桐城县城南11公里处,安桐公路从岭下穿过。抗日战争爆发后,棋盘岭是日军的一条重要补给线,1938年9月
2025-07-08 16:54:00
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
2025-07-08 07:04:00
“老八路”抗战史料入藏南京王云生前曾在南京工作十余年,获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7月3日,“老八路”、军旅剧作家王云生前留存的珍贵抗战史料
2025-07-08 07:51:00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方志大讲堂”再谈郑和:让航海精神融入城市血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祝东秀2025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2025-07-08 07:51:00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
2025-07-08 07:56:00
陈绍先,1920年出生,贵州省兴义市人。1920年,陈绍先出生在兴义县(现兴义市)泥凼乡岩凹一个贫农家庭,童年时,生母早逝
2025-07-08 01:50: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青砖镌烽火 均郧房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通讯员 任紫薇)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
2025-07-07 19:55:00
战地寻踪 | 五处遗存传承平北抗战烽火
这里是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至今仍旧保留着抗战中的5处革命旧址,这里传颂着一段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头道梁村
2025-07-07 14:06:00
战地寻踪 | 人民第一堡垒焕新红色记忆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
2025-07-07 14:37:00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7月7日,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无数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2025-07-07 14:52:00
安次区图书馆:开展国防教育研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建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7月6日上午
2025-07-07 17:54:00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
2025-07-07 18:32:00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