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孝宗朱佑樘,古代绝世好男人的典范
明孝宗朱佑樘,这位在历史上是个另类,所有的皇帝里面,只有他是只有皇后一个妻子,一辈子没有纳过妃,简直是绝世好男人的典范。在他那一朝,大臣都不用争什么从龙夺嫡之功、开启什么国本之争,因为他就一个儿子,朱厚照,后来的正德皇帝,都没给大臣们第二个选项。这位弘治天子……更多
隋炀帝的侥幸与隋朝的覆灭:三位关键人物的命运交织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间奢侈淫乐,最终引发了导致隋朝灭亡的农民起义。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导致隋朝覆灭的三位关键人物竟然都曾被他放过,这成为了历史的一段戏剧性故事。首先,值得关注的是隋朝灭亡的第一个关键人物——李密。他曾参与策划杨玄感的谋反……更多
邲之战:春秋时期战争文明的典范
春秋时期被评价礼崩乐坏,其实照后来的战国时期却淳朴了很多。战国时期的战争多以杀伤、消灭对方为目的,春秋则是为了争霸,以及一些堪称奇葩的理由。楚国和晋国的"邲之战"就是一个例子。楚军战胜晋军之后,还手把手教晋军怎么逃跑,属实是战争中文明的典范了。"邲之战"的背景"邲之战"发生在晋国和楚国两国之间……更多
魏国迁都,战略失误与战国走势的转变
魏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自从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直至前225年被秦国所灭,历经一百七十九年的风云变幻。其领土横跨现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和河北部分地区,与秦国相邻,东邻齐国和宋国,西南与韩国接壤,南面与楚国相望,北面则与赵国交界……更多
宋国的独特环境与宋襄公的争霸野心
公元652年,宋桓公得了重病。他感觉自己撑不了多久了,就开始布置继位事宜。宋桓公有两个儿子,长子目夷是妾所生,次子兹甫是正妻所生。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兹甫应该继位。于是找到兹甫探讨这事儿。结果公子兹甫向父亲恳求:“我哥目夷忠义仁善,比我更适合当国君。”在为了君位各种内乱的春秋还能蹦出这种人……更多
李林甫:唐朝由盛转衰的奸相与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之所以会出现安史之乱,和唐玄宗时期的一位宰相脱不开关系,他就是著名奸相李林甫。李林甫在历史上深受玄宗的喜爱,为相19载,是玄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在一定程度上,李林甫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始作俑者……更多
董卓、贾诩、司马懿、贾充,三国时代的四大恶人
所谓恶人,杀戮任情,视人命如草芥,目无君上,威福自擅,祸国殃民。虽功业盖世,而罪恶亦滔天。浏览三国历史,获此恶名者四人,董卓之暴虐、贾诩之兆乱、司马懿之猜忍、贾充之谗侫,千秋之后,难脱恶人之骂名。四、董卓——狼戾不仁董卓少好侠,有才武,膂力过人,能左右驰射,初隶属张奂麾下……更多
李建成与李世民:皇位之争背后的权力博弈
公元626年对于唐王朝是平凡而不平静的一年,国内的平叛战争已经相继结束,只不过偶尔有少数民族进犯。于是,皇位之争的萧墙之祸渐渐明显,直至“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才有了最终结果。对于“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难道真是李世民的被逼无奈之举?唐王朝建立以后……更多
清军奇袭观音山,郑成功军队的溃败之谜
1659年,郑成功决定和张煌言一起带领大军北上抗清,史称南京之战,这其中最关键也是最有名的一场战役当属南京观音山之战,因为观音山之战郑成功军队被清军重创,不得不放弃当时已经被郑军占领的镇江和瓜洲等地。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等人在到达浙江定海之后和清军进行了两天的战斗……更多
宗爱暗杀拓跋焘,北魏内乱的导火索
拓跋焘:一个被宦官所杀的皇帝关键词:拓跋焘奉道灭佛、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前因:拓跋焘奉道灭佛▲拓跋焘奉道灭佛后果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诛杀宗爱▲宗爱剧照(401年~452年) 过程始末一、北魏陷入内乱公元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宦官宗爱暗杀,北魏陷入内乱……更多
北宋宰相张邦昌:先为宋臣后为人君,结局凄凉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通过科举走向朝堂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虽然十年寒窗苦读其中艰辛无人可知,但登上朝堂之后所带来的丰厚回报还是使得士人们趋之若鹜。一旦当上朝廷重臣之后,其背后的家族便可趁势在地方上谋取更多的私利。虽然这些读书人开始是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进入朝堂的……更多
魏文侯魏斯的故事之:停猎守信
《资治通鉴》开篇23个字:“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一年,是公元前403年,是三家分晋的节点年,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资治通鉴》起于公元前403年,止于公元959年,共1362年,二百九十四卷,约300万字……更多
金陵寻龙 | 传承龙文化,喜庆迎龙年
习俗里的龙、木雕里的龙、地名里的龙、剪纸里的龙……传承龙文化,喜庆迎龙年全村出动共舞百米巨龙,祈福吉祥;木雕龙栩栩如生、细节逼真;地名“龙蟠里”和诸葛亮有关,如今烟火气十足;龙年主题剪纸“龙”驾着祥云、呆萌可爱……在古都南京,龙文化丰富多彩,既有历史典故,也有非遗作品……更多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晏建怀杜衍是宋仁宗时期颇负盛名的贤相之一,资历深,口碑好。庆历七年(1047),杜衍上书请求挂印退休,得到了宋仁宗的批准。杜衍为政清廉,平时从不营殖私产,以至于退休后连几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只好寄居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回车院。宋代各地都建有回车院……更多
2023年以来,在强劲复苏的南昌文旅市场中,“学生齐诵《滕王阁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说起《滕王阁序》,除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外,很多人还会想起成为江西文化代名词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之句,这里面其实暗藏着一个与龙有关的传说……更多
秦国的崛起:从马夫到强盛的传奇历程
前言大秦国的奇迹般崛起,一直是历史学者和研究者们探讨的焦点。然而,更为引人瞩目的是有人竟提出秦国是一个马夫建立的国家的说法。这个观点颠覆了传统的历史认知,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秦国的缔造者以及他们的背后故事。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的迷雾,深入探讨大秦国的来历,揭示这个古老国家的奇异诞生是否真的与一个马夫有关……更多
他是三国时期被埋没的名将,被权臣所杀害
前言三国时期,在那些鼎鼎大名的英雄辈出的年代,是否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这正是高顺的故事。在汉室濒危,群雄逐鹿的乱世中,高顺显露锋芒,成为吕布麾下一员猛将。他不仅武艺高强,更是一位出色的谋士。在许多危机时刻,他的军事决策都令吕布大惊。没有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人……更多
北齐战神兰陵王骁勇无双,美貌与勇武背后的悲壮人生
前言在历史的篇章中,北齐战神兰陵王的名字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他的容貌倾城、骁勇无双的传说自成传世佳话。然而,在这位神秘战神面具背后,隐藏着一段悲惨而神秘的人生故事。本文将深入研究兰陵王的传奇经历,揭示他那神秘面具下所承受的人生波折。透过历史的追溯,我们将还原兰陵王的英勇战功和他那令人遗憾的悲剧命运……更多
五嫁可汗,唐朝咸安公主的命运抉择
前言在唐朝的和亲史上,有一位独特的女性,她名叫咸安公主。这位公主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她先后嫁给了五位可汗,成为了唐朝和亲公主中唯一没有回归故土的人物。这一神秘的命运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一个个扣人心弦的问题涌上心头:为何咸安公主选择嫁给五位可汗?她在异域的生活是怎样的……更多
李信攻楚:秦国统一六国的挫折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有一场战役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李信率20万大军攻打楚国却最终落败。那么,率领如此兵力雄厚、装备精良的大秦军队,为何会在楚地遭遇滑铁卢呢?过于自信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已经先后消灭了韩、赵、魏等国,接着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的大国——楚国。楚国地域辽阔……更多
吕夷简的智慧:巧妙处理宋仁宗生母李氏的后事,维护皇室安宁
北宋明道二年(1033),24岁的宋仁宗赵祯,突然被一则消息所震撼。连续几日,他痛哭流涕,情绪近乎崩溃。这一年三月,宋仁宗的“母亲”刘太后刘娥(969—1033)去世。原本沉浸于悲痛之中的宋仁宗,却从自己的八皇叔赵元俨口中,得知了一个惊天秘密。八王赵元俨说,宋仁宗本是刘太后的婢女李氏所生……更多
宋高宗赵构与赵匡胤后代的皇位传承
赵光义上位后,随即开始实施一系列斩草除根计划。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军队中的故交好友“聚义十兄弟”等人拥立为帝,赵匡胤暴毙时,“聚义十兄弟”中,大将王审琦等已死,石守信等已被解除兵权,此时仍然掌握军权的赵匡胤的爱将,还有李继勋和杨信。赵光义上位后,先是解除了李继勋北都大名守将的职务……更多
战国七雄迁都史:秦、楚、韩、赵、魏、齐、燕的迁都轨迹与原因
春秋时,天下诸侯各自为政,到了战国时只剩下了7国,最终秦统一了天下。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会儿迁都似乎成了各国的常规操作,尤其秦楚这样的强国竟共16次,而韩、赵、魏、齐也频繁“跟风”,让人看不懂的是,仅燕国竟迁都次数最少。通常1个国家迁都是不得已之举,毕竟这个工程量不小……更多
梁郡之战:杨坚与尉迟家的权力争斗
前言梁郡,魏晋时期的都城,史称梁国,随后又因隋朝的郡县制度,被称为梁郡。梁郡之战,主要是尉迟家和杨坚为了争夺北周皇帝的辅助权而发生的战争,最后的结果是杨坚稳操胜券地继续把控北周朝堂。如果说帝兴,则国兴矣,而彼时的北周皇帝整日浑浑噩噩,根本毫无半分明君的风范,更是庸碌到极点……更多
杜太后与燕国长公主,赵匡胤成功篡位的关键人物
享国三百一十九年的大宋王朝,虽然终结了晚唐五代以来汉地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但离恢复汉唐盛世还差得很远。占据了燕云要地的契丹人,以高屋建瓴之势威逼河北、中原,牵扯宋朝大部分的国防资源,以至于连西北党项、西南大理也无法制服,其弱势可谓历代罕有。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更多
慕容恪:忠诚与才干的典范,奠定前燕基业
咸熙二年(265),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建立西晋。但这个新兴王朝却没有如它的“前辈”汉帝国那般享国百年,而是再度带来了战乱和分裂,这一次不仅有同室操戈,而且还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胡人,就在西晋政权覆灭,东晋苟延残喘之际,慕容恪带着他的族人们……更多
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复兴:从士人情怀到百姓日常
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初作为食品,药品,祭品。后来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其承载着无数文人骚客的风流儒雅。到了元明清时期,茶又有着曲折的发展历程:从被"抛弃"的贡品到丝绸之路的主角。茶文化在元朝的没落茶之为饮,起于神农氏"。据王褒所写的《僮约》……更多
清朝的宠妃们:良妃、纯惠皇贵妃与董鄂妃的恩宠传奇
自古帝王多薄情,作为天下人的君主,皇帝需要做到政治有决断,生活上也需要保持绝对理智。于是后宫里的莺莺燕燕、三千佳丽,都是皇室精心挑选后,被当做传承后代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在清朝不乏有貌若天仙、倾国倾城的妃子与帝王产生缠绵的绮恋。其中,有三位在大清历史留下一笔浓墨重彩……更多
横扫亚欧的蒙古帝国的奠基人:成吉思汗的伟大贡献与影响
成吉思汗一生南征北战,驰骋东西,“灭国四十”,奠定了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的基础,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成吉思汗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没有哪个亚洲人创造了像他那样的光辉业绩,他缔造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是世界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最大的帝国……更多
古代著名战事“围魏救赵”背后的智囊是谁?
公元前356年,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赵成侯和齐威王、宋桓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结为联盟,同时又和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境内)结盟。赵国的连番举动旨在联合抵抗魏国,引起魏惠王的极大不满。公元前354年,赵国向依附于魏国的卫国开战,并将卫国击败,迫使卫国屈服称臣,成为赵国小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