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武将真相大揭秘:吕布并非无敌,五子良将各领风骚
说到三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六个人:吕布和五虎上将武功高强,而吕布则是天下无敌,成为三国武将的代表人物。可惜的是,现实历史中并非如此。五虎上将的说法是由小说的作者凭空捏造的,其实在三国时期并没有这样的称呼。至于吕布,根据史书《三国志》,吕布只是擅长骑马和射击,膂力过人……更多
司马炎能够统一天下,这三人功劳非常大,而且他们都是名将
公元220年,曹丕废掉了汉献帝,建立了魏国政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江东称帝,正式建立了吴国;从此中国正式步入三国时期。可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历史的趋势向来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公元263年,蜀国首先被魏国所灭;公元265年……更多
唐太宗晚年为保李氏江山,四处搜寻女主武王,结果李君羡无辜躺枪
唐太宗晚年是比较昏庸糊涂的,办了不少糊涂事。比如这一件,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宫廷宴请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讲各自乳名,李君羡自称小时候,其母亲将他当女孩儿养,并取奶名“五娘子”,李世民闻之甚为疑忌,遂革其禁军职,最后又借故将其处死。这都是因为古代人封建迷信……更多
唐太宗大怒还是一个明君,要是遇到昏君,会怎么样?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皇帝独揽大权。全国一切的功德,都是皇帝先占,他人不能超过他,就连下棋这么的小事也不可。记住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这么一幕:刘墉在不知乾隆身份的情况下,赢了乾隆。放在往常人身上倒也没什么,只不过是一盘棋而已。可是,人家是皇帝,你怎么能赢他呢……更多
曹操和袁绍为何事闹翻
在前面的文章中福宁客说了曹操的大智大勇,他敢去刺杀董卓,失败后竟然还能全身而退,这不是一般刺客可以做到的,曹操的智慧和勇敢在刺杀董卓之后也马上再次表现出来。刺董失败,逃离京城,对于曹操来说就意味着他从此与国贼董卓势不两立了,此时的曹操虽然一无所有,但灭董卓的志气并没有因一次失败被熄灭……更多
关羽一人苦战29位名将,刘备为何忙着修宫殿
关羽从进攻樊城到兵败身亡,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这半年中,曹魏方面除曹仁、满宠等樊城守将外,还先后派了于禁、庞德、徐晃、徐商、吕建、殷署、朱盖等十一人增援曹仁,后来还增派张辽赶赴前线,足见曹魏集团对此战的重视;而在东吴方面,孙权亲自筹划,吕蒙临阵指挥,陆逊、韩当……更多
张飞的夫人为何请求刘备将夏侯渊厚葬
前言在历史的长河中,英勇的将士们在战场上留下了无数令人铭记的故事。而在定军山的惨烈战役中,夏侯渊的陨落,成为了那段岁月中一道沉痛的印记。然而,战火纷飞之际,我们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情感故事。张飞的夫人,在夏侯渊殒命之后,竟然请求刘备将其厚葬。这究竟是何等的深情厚意……更多
张献忠将宝藏沉江的秘密终于大白于天下
在明末的农民起义中,张献忠是不亚于李自成的一位义军领导人。他不仅攻克凤阳、毁坏皇陵,甚至还建立了大西政权与明廷和清廷进行抗衡。张献忠有太多的奇闻异事和民间故事流传后世,除了屠戮蜀地和隐姓埋名以外,恐怕就要数“江中沉宝”这个故事最具知名度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简单了解关于张献忠沉宝的这段故事……更多
苏轼质疑王安石的咏菊诗,提笔进行嘲讽,最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苏轼和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且二人同时活动于北宋的政治舞台上。由于彼此的政治立场不同,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一些摩擦。因此民间传奇,就很爱拿他们来“编故事”。明末传奇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面,就改编了一则相与二人关传奇故事,名叫《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更多
东晋殷浩:出山前被视为管仲、诸葛亮,出山后却为何沦为笑话?
一代才俊殷浩,如何从声名鹊起的高杰跌落人生低谷?我们看到了超然事外的隐逸,也看到了仕途浮沉的无奈。殷浩的经历是命运无常的写照,也是才华盛开后衰败的悲哀。那么,隐逸学者殷浩是如何蜕变为政客的?又是什么导致他最终命运的跌宕起伏?让我们开篇来讲讲这位东晋名士的故事……更多
赵构与邢秉懿:乱世中的爱恨情仇与国家命运
北宋末年,通过与金国海上结盟,约定双方夹击辽国。按照盟约内容,丢失几百年的燕云十六州,眼看将要收回,谁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北宋几次出兵,皆被辽国打败。所以,北宋派曾在金国当人质的赵构前去扯皮。赵构本来不想去。因为他处在新婚燕尔时期。虽说妃子邢秉懿身份不太高贵……更多
马背上的帝王:中国古代因御驾亲征而逝的皇帝盘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诗人王翰hàn的这句诗写出了古代武将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悲凉和无奈。其实,中国古代也不乏那些因为御驾亲征而丢了性命的皇帝,比如汉高祖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箭射中,其后病重身亡;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在亲征突厥的途中病倒,于是班师回朝……更多
东汉铁血悍将耿恭:孤城守卫创战争奇迹
中国历史上总有些人冲锋陷阵,他们个个以一敌十,英勇无敌,打仗非常厉害,我们称之为悍将。中国历史上的悍将有很多,每个王朝都有,著名比如项羽、英布、耿恭、冉闵、史万岁、程咬金、秦琼、薛仁贵、李存孝、岳飞等等。当然,众多的悍将中,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说,那就是东汉王朝第一悍将耿恭……更多
盘点下出自汉武帝时期的几个著名的成语故事
盘点下出自汉武帝时期的几个著名的成语故事第一个成语故事:金屋藏娇话说汉武帝小的时候,他的母亲王娡为了抢夺太子之位,就和权势滔天的馆陶公主联姻。当时汉武帝刘彻向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承诺,长大后要娶她为妻,并且用金子给他造一个大大的房子。从此以后金屋藏娇的故事就逐渐流传开来……更多
汉文帝刘恒:铲除吕氏、稳定朝局,开启新篇章
汉文帝刘恒继位为天子,紧接着朝中诸臣按照礼仪依次排列,恭候皇帝銮驾。去代邸用天子法驾迎接皇帝,当晚刘恒便住进了未央宫。进入未央宫的第一夜无人能眠,汉文帝刘恒必须尽快任命自己的亲信保护自己,以免发生意外。于是在夜里便任命宋昌为卫将军,张武为郎中令负责宫中警卫,巡逻殿中……更多
土木堡之变后的皇位角逐:朱祁钰的无奈与抗争
大家都知道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十分命苦,在大明江山即将倾覆的时候,大臣们拥立他为皇帝;等到危机过去,江山稳固之时却将他拉下皇位,最后不仅被宦官勒死,而且他的皇帝之名还不被承认,甚至被骂为谋朝篡位的逆臣贼子。这个皇帝是谁呢?他究竟有什么样的悲惨遭遇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更多
聊聊创始于曹操的清商乐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一景,图据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曹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而且其对音乐之贡献,亦不容小觑,中国古代重要乐种清商乐,便创始于曹操。清商乐兴起于曹魏时期,上承汉代相和歌之传统,下启隋唐燕乐之先声,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的建安文人团体……更多
辽太宗耶律德光:死于女色,尸身竟成“人干”
中国封建社会,好近女色的皇帝不在少数,但是死在女色上的就寥寥无几。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他不仅死于女色,死了之后还被制成人干带回国,耶律德光是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平的儿子,年轻时就担任了大元帅之职,深受父亲阿保及的喜爱!于是耶律阿保机死后,便将辽国的皇位传给了耶律德光……更多
我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沈括:科学上的全才,道德上的失败者
沈括,北宋甚至是整个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在文、理、商、军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是千年一遇的全才,被誉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在世界历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他一直被人们诟病……更多
洪承畴:从抗清英雄到投降清廷
崇祯十五年,大明朝廷接到前线的重大军情:松锦之战败了,十几万军队土崩瓦解,而且连蓟辽总督洪承畴也牺牲在前线。这个消息震惊了朝野,这意味着关外就只剩下了宁远孤城,能阻挡清军南下的,仅仅就是山海关了。这个时候,明朝虽大,却已经无路可退,京师的胸膛将面对清军的尖刀……更多
《读史方舆纪要》:长安的“王气”在唐朝时就已经断绝了?
公元904年,朱温在攻克长安之后,尽诛宦官,并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督促全城百姓东行。百姓在军官的驱逐下,号哭满路,都大骂说:“贼臣崔胤召朱温来倾覆社稷,使我曹流离至此!”在听到百姓的抱怨声之后,朱温决定断绝他们思乡的念头,下令拆毁长安宫室及民间住宅,将建筑材料全部抛入渭水之中……更多
李光辅进士之路的坎坷与北宋的文治主义
宋真宗咸平五年五月,在大宋王朝的金銮殿上,一位来自代州(今山西代县)的文科进士李光辅,正在宋真宗面前挥舞着自己手中的那把宝剑。大家知道,北宋是一个“爱才”的朝代,尤其是对文科进士,朝廷历来都会给予很高的福利待遇,而且大多数人还因此走上了仕途之路。这也是为何在北宋时期……更多
唐太宗与魏徵:君臣之间的直言与纳谏
贞观年间,唐太宗任贤纳谏,臣下们直言纳谏,其事例不胜枚举。其中,最敢于犯言直谏,对唐太宗制定政策、治理国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魏徵。魏徵字玄城,巨鹿曲城人,“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隋末参加李密所领导的瓦岗军……更多
揭秘伊尹、姜子牙等先秦四贤,如何影响历史进程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除了皇帝外,最大的莫过于宰相,宰相号称百官之首,相当于现在的总理。所以,做不了皇帝,做个宰相也是可以的,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就是主持、主宰,“相”就是辅佐。所以,主持政务、辅佐皇帝的人,就是宰相。因此,宰相又称宰辅。宰相一词最早发源于战国时期……更多
63岁的汤和上交兵权,厚着脸皮想要一样赏赐,朱元璋听后十分无
汤和,那是从小就和朱元璋穿一条裤子的好友,因为自幼就失去双亲,所以性格独立,胆子也大,童年时就可以统领周围的孩童嬉戏玩耍。按照史书对他性格的介绍,那是“举止洒脱、沉稳敏捷且善于谋略。”不过我们都知道,后来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更多
梁红玉:从歌姬到巾帼英雄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有很多著名的女子,她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也像男子一样披甲上阵,抛头颅洒热血,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我们尊称这些女子为“巾帼英雄”,中国历史上出过很多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有平阳公主、樊梨花、花木兰、穆桂英等等,不管她们是真实存在还是艺术虚构……更多
清官告老还乡,却凑不出路费,朱元璋得知后怒斥:把这个贼人阉了
明朝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很传奇的皇帝,他从淮右布衣到真龙天子,一个人开创了一个绵延百年的朝代,的确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政治家。但同时他的经历也造就了他极其多疑的性格特点,只要手底下的官员有一点点不对劲的地方,就可能招来最严酷的惩罚。比如曾经是礼部尚书的吴琳,因为年老而辞官归乡……更多
600年前明朝发生了什么怪事,被列为世界三大未解之谜,至今都
从古至今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无法用科学来解释,这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谜团,今天我们来说说600年前明朝年间的奇事,有多奇呢?还一度入选了“世界三大自然之谜”。据记载,公元1626年,北京也是当年的明朝首都莫名的发生了一次范围之广伤害之深的大爆炸,死伤惨重。而且诡异的没有人为……更多
史书记载,太祖去世前三问“朱棣来否”,原来是朱棣的政治手段?
靖康之难是明初期颇具转折意义的一次事件,这次事件后朱棣上位,开启了又一盛世,而朱允炆不知所踪,成为了历代文学小说的常用素材。朱元璋为避免大明出现前朝皇子争权夺利的行为,提早将诸皇子分封在地方,他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忠实守护者,从小就悉心培养太子朱标,但朱标不幸英年早逝……更多
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赵匡胤在同一时代,谁能当皇帝?
最近有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赵匡胤这些皇帝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谁能一统天下?说实话这些人可都是人中龙凤,都是自己那个时期的佼佼者,但要说谁能在众人当中脱颖而出,在我个人的想法当中可能就是李世民。首先在知人善用方面李世民可以说是众多君主当中最出色的一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