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五代十国:从唐朝末年到赵匡胤的崛起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改朝换代、动荡不安是很常见的事情,混乱的朝代数不胜数。但是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它的复杂和动荡似乎从这个时代到来就已经注定了。那么,这个时期到底有多乱呢?我们今天使用的教科书中关于他的内容很少,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甚至对这一时期嗤之以鼻……更多
嘉靖朝的权力游戏:严嵩父子与徐阶的较量
嘉靖43年(公元1564年),大明“第一鬼才”---奸贼严嵩之子---严世蕃被捕入狱后仍自信满满,面对众臣的弹劾得意地说:“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首辅徐阶闻知后微微一笑,只用了一招就让严世蕃跪地求饶:“徐公,你这是要我们严氏父子的命啊?”【严世蕃(1513~1565年)……更多
生鱼片:源自中国的古老美食
生鱼片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但是比较流行于日本韩国或者其他的国家,而在中国并不是那么受欢迎,中国人一向喜欢吃熟食,认为生鱼片是生的,无法下咽,吃了会生病,在部分老观念人群中,提起生鱼片会说一句这是外国人吃食,然而现实是大错特错,生鱼片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在唐宋时期极为的流行……更多
狄仁杰与唐朝官职:揭秘宰相的权力与地位
众所周知,我国唐朝的官职等级制度非常之严谨,这时候往往会出现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而官职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让我们细细道来。首先,官职在唐朝分为一品、二品直到九品。我们当时看的电影九品芝麻官,就可以形象地看出官职之间的尊卑贵贱,当时比包龙星稍大一级的官职,便要点头哈腰……更多
唐德宗李适:中兴之梦与失败的教训
安史之乱后,最先尝试恢复大唐盛世的皇帝是唐德宗李适。经过代宗几十年的忍辱发展,无论是府库钱财还是军队器械都已达到开元时期的水平,武将中虽没有郭子仪、李光弼那样的帅才,但马燧、李晟、李怀光都是实力战将。德宗更是在位二十余年,按照历史的潮流,中兴大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更多
揭秘贾南风如何成为史上“最毒”太后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是男权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女人只是附庸。但也有极个别的女性,凭借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掌握的国家的大权。大臣们一般都不会乐意见到这样的情况,私下往往会议论为“牝鸡司晨”。胆子大的臣子,还会斥责太后是吕武。这里的吕武,指的是汉高祖的皇后吕氏以及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更多
本文转自:安庆日报艾才国选人用人当然要“用人所长”。刘邦何以一统天下?正是因为他能“用人所长”。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所长”的同时还要“容人所短”。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只知道“用人所长”,却忽视了“容人所短”,有的因为“短”而不敢取其“长”,致使不少有长处的干部不被重用……更多
江苏睢宁七旬老人义务守护烈士陵园39年:我就是他们的亲人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徐州3月16日电 (朱志庚 谭晓立)“既然找不到烈士的家属,那么我就是他们的亲人,39年来逢年过节我都会代替他们家属过来祭扫。”3月15日,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纪湾村村民纪厚军来到纪湾烈士陵园修剪松树、绿植,为烈士墓碑描红、擦拭。清明节前……更多
本文转自:日照日报 李居忠因诸多原因,已有多年未回家乡了。因二哥的孙女出嫁,回家乡庆贺。车进县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燕塔,未及家门,便急不可耐地将车停在燕塔广场附近,在文庙、燕塔广场参观了一番。一大家人团聚的场景不再详叙,午餐后外甥驱车带我们去阳谷狮子楼……更多
隋朝覆灭背后的秘密:隋炀帝与关陇集团的较量
公元618年4月11日,隋炀帝杨广最重视的大臣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处死了杨广,这可以说标志着隋朝的灭亡。关于江都兵变,很多人都说是杨广咎由自取,因为他太昏庸了,导致民不聊生,百姓不得不起来起义。所以隋炀帝被杀和隋朝灭亡,都不会有人同情。其实,关于隋炀帝历史上还有很大的争议的……更多
揭秘太平天国女杰洪宣娇:传奇人生与扑朔迷离的死亡之谜
前言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和戏剧性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位女性的命运更是扣人心弦,那就是洪宣娇。然而,关于洪宣娇的死亡,却是一个充满谜团和疑点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在这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洪宣娇的生平经历以及她的死亡之谜。洪宣娇身份的特殊和她与太平天国的关系……更多
白登之围揭秘:冒顿为何不杀刘邦灭汉朝?
在白登之围中,匈奴与汉朝的命运交错,冒顿单于明明有能力消灭刘邦、征服汉朝,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放弃。这背后的故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让我们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白登之围并不是一场轻松的围困,相反,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冒顿单于率领的匈奴铁骑,是草原上的霸主……更多
大非川之战:薛仁贵败北,伦钦陵扬威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在我国历史上,称得上是年轻有为,骁勇善战的将军有很多,其中的霍去病击退了匈奴,打通了河西走廊,成为了西汉名将。我国历朝历代的君王都非常注重对于士兵的训练,帝王也会对那些有极强统领能力的将军关爱有加。国家能够非常有秩序地运行下去……更多
风雪夜袭蔡州:李愬智取淮西平定藩镇之乱
公元817年十月初十深夜,风雪交加,一支唐军悄然离开唐州,以绝然之势一头闯入茫茫的风雪之中。唐州虽是北地,却已有百年未见如此大雪,屋舍尽白、道路难辨,这队唐军保持着肃静,急行军数十里之后,悄然隐蔽下来,一支百人精锐小队,直扑前方一个哨卡。哨卡内十余名睡得正酣的哨卒转眼身首异处……更多
鲜卑:草原霸主的兴衰史
导读:北匈奴西迁之后中国北方草原势力出现了真空,鲜卑占领了草原。部分不愿西迁的匈奴部族也号称鲜卑,融入了鲜卑。说起来,鲜卑的出现和匈奴有很大关系。匈奴秦汉时期崛起于大草原的时候,正当秦始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在中原纵横捭阖,大一统的过程中,匈奴也逐渐强盛……更多
揭秘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的影响
明朝作为我国曾经繁盛一时的皇朝,在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却开始逐渐的走向了衰落,经历过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国内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旧政权更替之下朝廷的统治十分的不稳定。在明英宗又重新登上了皇位之后,为了重新调整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社会状况,在各方面的建设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更多
从仁义到战败,揭秘宋襄公的春秋争霸之路
历史上关于春秋五霸有多个版本,《史记索隐》上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可是《荀子·王霸》中却没有宋襄公,而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说法,宋襄公作为霸主为什么存在争议,他到底是不是霸主,他不是霸主又是什么呢……更多
本文转自:云南政协报■谭祖安明代正德六年(1511),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四川新都人杨慎(号升庵)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誉满天下。正德十三年(1518),升庵原配王安人殁于四川新都。正德十四年(1519),升庵续娶当朝重臣黄珂之女黄峨为妻。黄峨乃四川遂宁人,能写诗填词……更多
纵览·9张|葫芦王
壹 在石家庄市的一处小工作室里,曹磊正在对开口葫芦进行修饰。随着曹磊的烙画,一个“福”字就这样完整地呈现在了葫芦皮上。“我现在烙的是个‘福’字,葫芦葫芦,谐音就是‘福禄’,送您葫芦,也就是把‘福禄’送给您”。贰 曹磊是辛集市人,美术科班出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口葫芦”代表性传承人……更多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月下梅花静”,晚明人阮大铖戏剧《双金榜》中的句子。胡兰成在《今生今世》的开头,描写桃花:“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都有极细腻的感觉融入里面。而阮大铖的感觉有着晚唐五代人的绮艳旖旎,又杂以明人的清丽幽微,这点在《燕子笺》一剧中尤其得以体现……更多
从西晋到东晋:五胡乱华时代的变迁与抗争
西晋王朝,成立了短短50年,就迎来了亡国的厄运。这样的大一统,实在是让老百姓操碎了心。司马家族得国不正之说,再次传遍了大江南北。稍微有点志气的英雄豪杰,一个个都打算揭竿而起。八王之乱搞得民不聊生,司马家族的各路王爷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毫不顾忌百姓生死,中原地盘处于混乱动荡的局面……更多
从直言进谏到沽名钓誉,揭秘魏征的真实面目
魏征:直言纳谏还是沽名钓誉?魏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创下“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而被后人称赞为“一代明君”。魏征从来不会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说出阿谀奉承的话,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更多
皇权下的阴影:明朝情报机构对官员的严密监视
封建时期,皇帝为了更好的统治国家,掌握朝中官员的情况,会设立各种各样的情报机构,帮助他搜集情报监视官员,这些情报组织帮助皇帝搜集信息,甚至官员前一天吃了什么东西,说了什么话都可以记载下来告诉给皇帝。堪比我们如今的摄像头。在明朝时期尤其明显,明朝的皇帝手下有很多个情报机构……更多
李元霸的铁锤:文学形象与戏剧表演的融合
锤和斧一样,既是一种工具,同时又是武器。只不过武器中的锤,头部要大一些,一下子打下去,谁也受不了。因此,使锤的武将,更要是力量型的,否则的话根本就挥舞不动。锤一般都是短柄的,有人使一柄,但更多的人使两柄。别看锤的柄短,但是只要武艺高强,力气足够,就是长枪大刀也占不了半点儿便宜……更多
揭秘刘邦与刘彻的传奇人生与卓越成就
汉高祖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无论是刘邦还是刘彻,他们都有一个传奇的人生,都是杰出的帝王。但是,每当提到汉朝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总是汉武帝刘彻……更多
揭秘长孙皇后:美貌与智慧并存,男人心中的完美女神
什么样的女人在男人心中是最完美的呢?任性可爱、知书达理、博学多才还是善解人意?不同的男人喜欢不同的类型,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完美女神的形象,虽千差万别但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悠悠华夏五千年,姹紫嫣红千千万,总结而言,从古至今,完美女神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在小编眼中……更多
科举制下的寒门困境:唐朝科举真相揭秘
科举制起于隋而成型于唐,它的第一大作用是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使“寒门出贵子”成为现实,因而收获了一片赞誉声。可实际上,直到唐朝结束我们都没有看到“寒门出贵子”的盛大景象,真正的贫寒之家,靠科举出人头地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梦。这是为何?一、大唐289年历史,有近千名状元进士……更多
揭秘马超:从英勇善战到郁郁而终,他经历了什么?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后来归降刘备,后来和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五人,并称“五虎上将”。马超公元211年,曹操为夺取关中,与马超、韩遂等关中诸侯战于关中潼关一带,马超也曾杀的曹操割须弃袍……更多
《袍中诗》传奇:一首情诗改变命运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高度重视文化的民族,我们相信,诗词歌赋的魅力能够感染天下人,可以止刀兵,可以罢征战,更可以正视听、明道理。因此,围绕着锦绣文章曾经诞生过可歌可泣的故事。不仅风流才子演绎着他们的精彩,就连普通的贩夫走卒之辈,也有过一席之地。在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之中……更多
大明末年,一场因争斗导致的悲剧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挥师进入山西,守军不是战败就是逃跑、投降,眼看着大顺军越来越近,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崇祯皇帝也开始心神不宁,打算迁都,然而,朝廷大臣强烈反对,崇祯皇帝拗不过大臣,迁都一事只能作罢。等到李自成真的兵临城下时,再想南迁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儿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
2025-07-08 07:04:00
“老八路”抗战史料入藏南京王云生前曾在南京工作十余年,获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7月3日,“老八路”、军旅剧作家王云生前留存的珍贵抗战史料
2025-07-08 07:51:00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方志大讲堂”再谈郑和:让航海精神融入城市血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祝东秀2025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2025-07-08 07:51:00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
2025-07-08 07:56:00
陈绍先,1920年出生,贵州省兴义市人。1920年,陈绍先出生在兴义县(现兴义市)泥凼乡岩凹一个贫农家庭,童年时,生母早逝
2025-07-08 01:50: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青砖镌烽火 均郧房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通讯员 任紫薇)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
2025-07-07 19:55:00
战地寻踪 | 五处遗存传承平北抗战烽火
这里是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至今仍旧保留着抗战中的5处革命旧址,这里传颂着一段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头道梁村
2025-07-07 14:06:00
战地寻踪 | 人民第一堡垒焕新红色记忆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
2025-07-07 14:37:00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7月7日,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无数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2025-07-07 14:52:00
安次区图书馆:开展国防教育研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建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7月6日上午
2025-07-07 17:54:00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
2025-07-07 18:32:00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
好山东|曲阜到四海文庙,东夏侯石雕石刻千年技艺的“世代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通讯员 孔雅玮 曹楠在中华大地上,一座座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传承儒学的圣地,更是各类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2025-07-07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