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一个宁静的午后,我拿起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书,不经意间翻到了大禹治水的章节,看着文字间描述的滔滔洪水与大禹坚定的眼神,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突然,一阵头晕目眩之后,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世界。眼前是一片茫茫的水域,波涛汹涌,水位高涨。不远处……更多
谢道韫:才情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一代才女
我们可能对谢道韫的第一印象可能全来自这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的盖绝当场,一个自信脱俗的才女便跃然纸上,谢道韫作为东晋的才女,是少有人质疑,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当世被人称道,后世被人提及的才女,却过着命途多舛的一生。作为东晋少有的才女,却因为自己是女儿身,无法从军也无法从政……更多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晏建怀西汉刘安《淮南子·道应训》上,有个《鲁相嗜鱼》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代,鲁国宰相公仪休特别喜欢吃鱼,因为他权倾朝野,举国上下都投其所好,争相买鱼送给他吃,他却一律不受。他的弟子们很奇怪,问道:“您那么喜欢吃鱼,为什么要拒绝呢?”公仪休说……更多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地方史志专家捐出300万字近代史资料助力《无锡史》编纂本报讯 “我编近代史无非也是为社会所用。”日前,无锡地方史志专家郁有满将其历时20年所著、尚未公开出版的《无锡近代史》电子稿捐赠给了江南大学历史研究院,专门用于《无锡史》编纂。江大历史研究院对郁有满表示感谢……更多
在木棉花下感受英雄魅力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红色文化大篷车开进广州白云在木棉花下感受英雄魅力活动现场 陆明杰 胡瀛斌 摄羊城晚报记者 符畅 通讯员 刘俊洪3月16日,“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大篷车巡展——白云区专场活动在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山顶广场举行。据悉,此次活动将“英雄花开英雄城”主题大篷车作为流动展馆……更多
清朝覆灭以后,残余的百万清军都去哪了
无论是回望历朝历代,抑或是放眼现在世界各国,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与否的体现,总离不开军,队的建设。古代国与国之间合作的意识不强,所以一个国家的防御力量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军,队力量的强弱与否,是一个国家存在还是灭亡的重要指标。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更多
清朝历史上的第九位皇帝咸丰皇帝,为何会壮年暴毙
公元1861年8月,正值盛夏,年仅31岁的咸丰皇帝奕詝突然暴毙,留下了一个风雨飘摇、四分五裂的帝国,以及一位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作为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个掌握实权的皇帝,咸丰皇帝为何会病死在热河,而不是北京紫禁城或者圆明园。又为何会31岁暴毙呢?今天,我们就聊聊清朝历史上的第九位皇帝咸丰皇帝……更多
清军一来,李自成为何死的这么窝囊
清军为入关前,李自成真是气运化身。清军一来,李自成怎么死的这么窝囊,就好像三楼导演为了延续剧情强制领饭盒一样。李自成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是崇祯十六年春建立的“奉天倡义大元帅府”。他恢复了朱元璋废除的丞相制度,由牛金星出任丞相,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政府,每个政府各设侍郎……更多
古代最幸运的宫女是谁,因太监错写1字成锦鲤皇后
在历史上麻雀变凤凰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卫子夫,她父亲不知道是谁,母亲是平阳侯府的侍女。她自己也只是平阳公主家里的歌女,身份可以说得上是十分的寒微了,但就是这样的出身,她靠着宠爱当上了皇后。纵观西汉的历史,其实像她这样麻雀变凤凰的皇后不在少数,许平君不也是如此……更多
武则天皇帝做得好好的,为何死前还给了李家
在古代,在历代帝王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同常人的皇帝她就是武则天,武则天出生在一个非常繁荣开放的唐朝,大家都知道古代男尊女卑这种情况很常见。因此,她得以登基为帝,建立了武周王朝相当不易。但在她死前,他还是把江山还给了李家族,不是因为她愚蠢,而是因为她发现了一个秘密……更多
明朝国祚为何能绵延二百七十六年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明朝的皇帝大都不务正业,比如有40余年都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有不爱做皇帝爱做木工的天启皇帝,有着封自己做大将军的正德皇帝,更有着只爱自己乳母的成化皇帝。但是别忘记了,明朝也有好皇帝做的事情也是其他的皇帝所没有做过的,有只要贪就杀的洪武皇帝,有一生只有一位妻子的弘治皇帝……更多
张一南:女诗人成为高级妃嫔
中古士人与皇权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中古士族文化中“寒素”概念的所指同样复杂而微妙。如果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士族女性身上,将入仕朝廷代换为入选宫闱,则可以大大简化问题,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在中古社会,得到良好教育而能吟诗作赋的女性凤毛麟角,其中入宫为妃者更是屈指可数……更多
923年11月,后唐军队即将抵达开封,后梁末帝朱友贞知道亡国已经在所难免,于是命部将皇甫麟将自己杀死。此时的朱友贞大概会想起一位将领,他虽然不喜欢这个人,但假如此人在世的话,后唐军队根本不会突破河北,更不会兵临开封。那么,这位后梁的柱石之臣到底是谁呢,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更多
聊聊清末女商圣真实历史上的周莹
孙俪饰演的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以清末传奇女子周莹为主角,讲述了周莹从少女成长为陕西女首富、慈禧干女儿的励志故事。历史上确有周莹其人,而且她的人生经历的确很传奇,一个寡妇能够凭借灵活的头脑,成功维持家业,这在男权社会里着实不易。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真实历史上的周莹……更多
慈禧是如何发动辛酉事变的
慈禧由一个小小的嫔妃,一步一步晋升到贵妃,再到皇太后,在这个过程中,都会留下很多印章。譬如,她由嫔升妃时,会有金册金宝、玉册玉宝;当她由妃升为懿贵妃的时候,还会有同样的金册金宝、玉册玉宝。这些东西,对她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即使在她死后,这些东西的威力仍然存在……更多
早知如此遭奇祸,应悔当初恶未悛
及萧子良逝世,士类同声悲悼,独萧昭业素有戒心,至是很觉欣慰,不过,形式上表示褒崇,赙赠加厚,算作饰终尽礼罢了。这武陵王萧鞍与竟陵王萧子良,本是高武以后著名的哲嗣,位高望重,民具尔瞻,此次迭传耗问,失去了两个柱石,顿使齐廷阒寂,所有军国重权,一古脑儿归属萧鸾。萧昭业虽进庐陵王萧子卿(世祖第三子)为卫将军……更多
为何司马迁第一个讲黄帝
直至今天,西方编撰的世界史中,谈及中国时往往都从商朝开始,其实就是否定夏朝。当然,即便谈及中国历史,也是将中华文明描述成偏居东亚一隅的渺小的微不足道的文明,有或没有,对人类历史没有什么影响,这是西方中心主义笔法,暂且不谈。西方否定夏朝的理由,其中之一是认为夏朝是周人虚构的王朝……更多
邬思道逃走那天,老十三胤祥为啥拿半坛泸州老窖送他
在《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段剧情,随着雍正帝即位,辅佐他多年的邬思道也完成了使命,即将面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处境。好在邬思道足够机灵,先是用互不协同的五路人马吓住了雍正帝,随后又表明了自己半隐的态度,并在十七阿哥求见的关键时刻,绕过皇上,直接下达了皇上即将回宫……更多
徐达的哪些本事,朱棣一点都没学
徐达是明朝初年最忙的老师,他除了要教育女婿朱棣兵法,还要给太子朱标补课(徐达毕竟还兼职太子少傅,一些军事上的事务朱标是要请教徐达的),给自己的四个宝贝儿子上课。从教育成果上来看,他的成果还真不错,儿子教育的都不错,徐辉祖是能和朱棣打个有来有回的一流将领,朱棣更是夺取了天下……更多
四川是指哪四个“川”?看完长知识了
对于四川我们往往都能够想到很多的名词,比如“天府之国”,“巴蜀大地”等等名词,四川成都可以说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都,战国时期就是当时一个名为蜀国的都城,三国时期刘备的蜀汉也定都于此,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也定都成都。而且四川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是连接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的重要交通通道……更多
因为母亲长得漂亮,放羊娃当上了皇帝
河北平山县王子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千多年前,这里曾走出一个放羊娃出身的皇帝,他就是后唐末帝李从珂。李从珂,本姓王,小名阿三,放羊娃出身。他从小丧父,与寡母魏氏相依为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穷日子。当时,后唐名将李嗣源从平山经过,看见阿三的母亲长得漂亮,就抢掠为妾……更多
武则天用什么招让李治离不开她,慈禧效仿效果如何
武则天和慈禧都是曾经登顶过权力巅峰的女子,在古代男权社会,她们能够凭自己的能力成为王朝的实际统治者,这确实非常传奇,不过武则天改朝换代,登基称帝,是真正的女皇,而慈禧只是垂帘听政并没有称帝。其实慈禧之所以能够走上人生巅峰,其实是因为偷学了武则天的高招。一.李治体弱多病非常依赖武则天其实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更多
李世民与武则天“成婚”第一天,就创下什么记录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有个人能力和魅力的皇帝,他在位时期,武则天是他后宫佳丽之一。武则天也是其中为数不多,冰雪聪明又有自己见地的一个美人。所以后来李世民给武则天封了妃位,并和她举行大婚仪式。没想到在成婚当晚,他们的宫殿就被雷给劈了。其实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更多
安徽凤阳不是明朝的都城,为啥会有皇陵呢
说到明朝的皇陵,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十三陵,其实安徽凤阳还有一座明皇陵!这里不是明朝的都城,为啥会有皇陵呢?其实很简单,朱元璋就是安徽人啊,所以人家在这里建皇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座皇陵耗时数十年修建,我国当年规划高铁线路的时候,还为了保护它专门改了线路呢……更多
本文转自:今晚报●文史漫笔替王安石叫屈王安石与秦桧,能相提并论吗?当然不能。但在南宋至清末的800年间,却是如此。其间,官方和学界均把两人视为大奸臣。最早将“奸慝”的帽子送给王安石的人,竟是苏洵。他专门做一篇《辨奸论》来影射王安石。其中明言:“凡事之不近人情者……更多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 杨文桥玉溪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才设立的一级行政区划,现辖1市2区6县。在元明清和民国时期曾分属不同的州府所辖,分别由澄江路(府)、临安路(府)、元江路(军民府、直隶州)、云南府、蒙自道、滇中道、普洱道分辖不同的州县。新中国成立后设立滇中区人民行政专员公署……更多
这次“相见”,他们等了50年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这次“相见”,他们等了50年烈士魏林放的亲属来到红山仔烈士陵园祭扫,寄托哀思烈士魏林放的亲属到陵园祭扫。洪晨 摄晨报讯(记者 张雅雯)“大哥!我们来看你了!”近日,翔安区红山仔烈士陵园迎来一群特殊的祭扫人,烈士魏林放的亲属从宁德市古田县专程赶来向亲人敬献鲜花……更多
春游大鹏所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李思远《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3月18日 第 12 版)大鹏所城南门。田孟龙摄沉淀着历史记忆、镌刻着时代印记的风景,总是令人神往。漫步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所城,探访这座经历了600多年风雨的海防堡垒,从它的前世今生中追寻深圳人文历史之根……更多
哪位8岁男孩被俘时对朱元璋说:你别杀我,我能统一蒙古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英雄辈出,而在这众多英雄之中,有一个八岁的男孩,他的勇敢和智慧,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他的名字,或许已被历史的尘埃掩盖,但他的故事,却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历史的长空。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朱元璋,这位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正带领着他的军队,与蒙古残余势力进行着殊死的较量……更多
貂蝉被献给董卓前,是否被王允占有
貂蝉号称四大美人之一,异常漂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董卓和吕布才会为她争风吃醋,竟然连天下都不要了,令人震撼!而在震撼之余,大家也不免好奇,貂蝉这么漂亮,那么王允在将她献给董卓之前,是否早就将她占有过了呢?关于“王允是否早就占有过貂蝉”这个话题,网友的看法历来不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许牛儿机智送军粮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人民群众给军队送粮食。(资料图片) 八路军游击队员王四锁奉命下山催粮,惨遭日本鬼子杀害,鬼子还将他的人头割下来挂在王郭村真武庙门口示众了3天(见《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一文)
2025-07-17 07:10:00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