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末年动荡:王重荣的崛起与背叛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藩镇割据,天下动荡不堪。唐朝的统治者经历过叛乱之后不再选择相信武将,导致了宦官干政。同时,国内官僚之间党争不断。藩镇、宦官、党针使得唐朝统治者上层勾心斗角。他们只顾于巩固自己的权势,对民生的疾苦视而不见。公元875年,这一年关东大旱,百姓民不聊生……更多
娄昭君与柴皇后的传奇故事
娄昭君,出生在北魏六镇之一的怀朔镇,北魏鲜卑族,爷爷是真定侯,父亲被封为司徒。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长得也很漂亮。当时有很多大家族都来上门提亲,但都被她一口回绝了,她觉得自己的婚事,坚决自己做主,父母也无可奈何。有一次,外出的时候,看到了正在城头执勤的高欢,当时还是一个普通士兵……更多
兵法巨匠与战争天才: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军事家
第一位就是孙武,虽然说他的孙子兵法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他个人的兵法事迹却不怎么出名,据说他一直领导着三万军队,但是就凭借着这三万军队,基本上就没有输过。而且孙子兵法的地位我们自然不用多说了,其中的一些战术不光是在军事方面,就是在政治或者是外交上,作用也是非常地大……更多
唐睿宗长子李宪的让贤之举
皇位在古代是最吸引人的一个职业,相信每个人都想要当皇帝,只要有一次机会都想要往上爬,而且历史上也有许多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因为皇位自相残杀,就连父女之间也都是如此,因为封建王朝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亲兄弟之间都会闹得你死我活,九龙夺嫡的事件也是触目惊心。但是今天小编和大家讲的却是一个另类的太子……更多
后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侯景之乱与南朝的兴衰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秦汉大一统之后,魏蜀吴三分天下,三国末年,由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曾让中华民族回归短暂的统一。但两晋灭亡后,迎来了更加混乱的南北朝时期。公元534年,北魏一分为二,形成东魏和西魏,与此同时,南方的梁朝似乎更加繁荣,这三股势力曾一度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更多
赵广汉:从平民到京兆尹的奋斗之路,以公正守护职责之光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京兆掾杜建在汉昭帝的丧事中,揽下了一个负责修建汉昭帝陵墓的差事。这可是汉昭帝丧事中最有油水的肥差,能摊上这个工作,那绝对是一个很值得庆幸的事情。而这回杜建也按照以往的例子,想要在修建陵墓的流程中,打算层层盘剥,把银子装进自己的腰包。但是没想到……更多
揭秘谥号‘灵’:古代昏君的共同标签
大多数人在取名的时候,总是会对某些字有着一定的忌讳,像一些会带有歧义的字眼,父母在给自己孩子取名的时候,往往都是能避开就避开,毕竟名字是会伴随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东西,而且一个好名字,给人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明星之中好听的名字可谓是比比皆是,“白敬亭”“江疏影”这些都是出了名的好名字……更多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南京]关立蓉 ◇岁月留痕女儿学历史,喜欢淘些文史类旧书。寒假里,她从上海回南京,在青岛路上的旧书店淘到几本宝贝。这些半旧的书,大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版本,开本小,有的地方书角卷边,纸质也泛黄,但没有破损,也没有缺页,装帧依然精美。她满心欢喜地买回来……更多
返乡开设甘和茶厂    带动群众就业致富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鹤山霄南村发展凉茶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茶动力”返乡开设甘和茶厂 带动群众就业致富霄南村。龙口镇供图甘和茶制作。欧蕊荣 摄霄南村甘和茶生产基地。欧蕊荣 摄 鹤山是知名凉茶之乡,除了大名鼎鼎的“王老吉”,这里还有一个不少人熟知的“老字号”——源广和盒仔茶(甘和茶)……更多
汉朝四句霸气名言,彰显大汉天威
战国末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乱纷仍,中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统一。可是好景不长,仅仅经历两代,秦朝就走向了穷途末路,二世胡亥即位之后,大秦帝国已经犹如秋后蚂蚱,中华大地又陷入战争泥潭,一个不好可能又重现战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个时候刘邦斩白蛇起义,凭借着雄才大略在乱世之中崛起……更多
顺治皇帝:清朝的痴情帝王,为董鄂皇贵妃放弃江山
顺治皇帝是清朝最痴情的皇帝了吧,他因为董鄂皇贵妃的死放弃了一切,作为一个皇帝本来应该没有那么多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不为其他事所影响,一心一意的处理朝廷上的事情!顺治皇帝对他的两人皇后好吗?答案就是不好,因为当时的清朝都是与蒙古打好关系,所以有很有的嫔妃都是来自蒙古……更多
珍妃公然卖官,引发清朝宫廷权力斗争
历史上珍妃其实并不无辜,她做的事情,让慈禧都忍不住后怕在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之前,慈禧就带着光绪帝和王公大臣一路西逃,在这之前她下令将珍妃投入井中,珍妃就此香消玉殒,作为光绪帝的宠妃,历史上的珍妃并不是无辜的白莲花,相反她做的事情让慈禧都忍不住后怕,哪怕是慈禧都不会如此霍乱超纲……更多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陈思炳茫茫人海,很多管理者总感叹“人才难得”。那何为人才?常言道,“人无完人”,再有句话,“人皆有用”,关键在如何用。识长知短。清代学者魏源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唐太宗之所以开创大唐盛世……更多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刘诚龙“蒋颖叔为江淮发运”,说的是宋朝人蒋颖叔任江淮发运使。江淮是水运大省,朝廷专设发运使,运粮运盐运茶运各色物资。运输繁忙,队伍庞大,管理是个大问题。蒋局不能每只船都跟班,但他有办法:把风登录在白纸上。“尝于所居公署前立风旗,使日候之置籍焉……更多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汪金友明朝初年,北京有个叫顾佐的官员,先当顺天府尹,后当右都御史。《明史·顾佐传》中说他:“刚直不挠,吏民畏服,人比之包孝肃云。”而当时北京的官员,却都称他为“顾独坐”。因为不开朝会的时候,顾佐总是一个人坐在一个小夹室里。不聊天,不闲谈,不家长里短……更多
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出自《左传》,讲述的是郑庄公图谋霸业之前与母亲姜氏、弟弟共叔段之间的一段故事。这篇文章,在大学课堂上读过,教材文后有注释,说郑伯克段于鄢是一个围绕权力争夺展开的故事。对这个说法,当时未加深究,现在重读,细细体味之下,觉得不尽其然。笔者以为……更多
本文转自:信阳日报本报讯(记者 周涛)“谢谢你们这则‘为烈士寻亲’的新闻,帮我完成了多年的心愿……”3月23日上午,家住新县的罗居阳致电记者称,3月22日本报刊登的消息《6名信阳籍烈士静待亲人》发布的烈士名单中的罗明银正是他的爷爷。史料信息显示,罗明银(1910年-1933年)出生于今新县郭家河乡……更多
与其拿儿子严锋,不如拿他爹辛丰年来激励我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闫红想想这是多大的挫折,好不容易考了全省第一,居然连学也没得上……那年我在复旦进修,有次去找中文系某博士聊天时,碰到严锋老师。听说我在中文系旁听,他就问我和谁比较熟。我说出两个名字,便见天真愉悦的光从他的眼镜片后面透出来,他一点也不想掩饰地说……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河北盐山县政协推进文史资料征编工作汇集社会力量开门办文史记者 高新国 通讯员 崔炳才 赵笑冬《&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3月26日 &nbsp第&nbsp07&nbsp版)本报讯(记者 高新国 通讯员 崔炳才 赵笑冬)近日……更多
北大教授赵冬梅深度讲解苏轼“过岭”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代际命运与个体选择如何形塑一个大文豪?北大教授赵冬梅深度讲解苏轼“过岭”3月25日,赵冬梅教授在三苏祠博物馆深度讲解苏轼“过岭”。雷远东摄才华横溢的大文豪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流离多地。其中,广东惠州在苏轼的贬谪生涯中有着特殊意义——在这里……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张景林“对老板们的礼金红包来者不拒,想给子孙留点‘家当’。”近日,媒体披露了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原主任何发理严重违纪违法案相关细节。何发理为给子孙后代聚敛财物,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其结果却是家风败坏……更多
“老骥”伏湾区 重掀“历史”热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葛剑雄年近八十重操旧业“老骥”伏湾区 重掀“历史”热葛剑雄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3月12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宣布就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的消息传出,让大湾区又迎来一位文化名家。“年近八十……更多
3月19日至21日,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烈士亲属代表20人前往广西边境烈士陵园祭扫贵州籍烈士。活动中,烈士家属分别前往靖西烈士陵园、龙州烈士陵园、匠止烈士陵园、南山烈士陵园,祭扫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钟光秀在南山烈士陵园祭奠烈士哥哥。哥哥牺牲后……更多
朱厚照为何杖毙十几位大臣也要坚持南巡
明朝的武宗南巡又称之为正德南巡之争、明武宗南巡之争。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是年二月,刚从北部边地太原、宣府巡视回来的朱厚照,又决意南巡,并于二月二十五日正式下诏。当时的文武大臣强烈反对,巡游江南不同于巡视北方,还可以打着防戍、反击蒙古游牧民族的幌子……更多
从唐末柱国名将到拥兵自重,聊聊高骈的堕落之路
高骈到任后立即布置防务、修缮城垒、招募军旅,将淮南防守兵力扩充至了七万人;同时传檄天下,号召各地节度使同心戮力,共同联兵荡平黄巢。一时间,高骈威望大振,天下均视他为朝廷的中流砥柱,认为“高骈文武双全,如果悉数委以兵权,黄巢的叛乱,可以轻易平定”。淮南节度使始设于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更多
王建:从全取三川到闭门做天子
王建夺取东川后,朝廷虽然又任命了兵部尚书刘崇望为新任东川节度使,希望继续维持蜀中原来的局面,但王建抢在刘崇望到来前便任命了王宗涤[华洪,乾宁四年(公元897年)被王建收为假子后更名]为东川留后,朝廷只能收回成命。随后,王建又从东川分割遂、合、泸、渝、昌五州为武信军……更多
聊聊中国历史上最强的野战步兵-宋军
说起宋朝来,很多人都会说,宋朝软弱不堪,在靖康耻中大宋皇帝都被金兵掳走了。确实,宋朝中后期的战绩很烂,不管对金还是对蒙的战争,很多都是以失败告终。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宋朝初期的野战步兵有多么的强大。一般古代的部队有三种,分别是攻城部队、守城部队和野战部队。攻城部队依靠着强大的攻城机械……更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了权力而同室操戈、父子相残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后梁的朱友珪,他杀害了父皇朱温,夺取了皇位,之后又被弟弟朱友贞干掉。在唐朝中后期,藩镇成为地方上的主宰,有一位人物也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他杀害父亲,夺取了节度使的职务。然而,他后来却放弃官职、地盘……更多
为何说永兴之战,吴三桂一战击断八旗军脊梁
满洲子弟没入关之前,是风餐露宿的游牧民族,马上功夫很是了得,也正是凭借着强悍的骑兵,清朝得以入主中原,告别渔猎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朝最后能取胜,除了自身的实力够强,时势也对他们助益良多。这个时势自然是吴三桂带给他们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倒是把民族大义丢弃了……更多
商朝哪位帝王,真的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人认为“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些在史书上留名的明君未必真贤明,背负骂名的昏君也未必是真的昏庸无道,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派理论,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幻想和创作的空间。甚至经过多年来一些影视作品的演绎,一些原本在正史上或昏庸或残暴的君王,也有了不同的形象塑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