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忠魂未逝 家国永念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从平西无名烈士陵园看一片热土的英雄记忆——忠魂未逝 家国永念■本报记者 彭冰洁①②③ 风起梨花舞,又是清明时。从北京市区出发,沿京昆高速向西南而行,由拒马河驶入山区腹地,一座灰白的建筑吸引着来往人们的目光——“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多
揭秘商汤灭夏:夏朝的真实称呼与甲骨文的沉默之谜
前言商汤灭夏,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然而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却有着一些难以解释的谜团。作为一位有着如此重大功绩的君主,商汤的丰功伟绩却并没有被甲骨文完整地记录下来,这究竟是为何?夏朝真的叫"夏"吗?如果不是,那它究竟有何别称?这个源远流长的文明……更多
温故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 ……更多
俞大猷:被遗忘的抗倭英雄,转战千里平定东南
大猷(俞大猷)为将,事必先周。陈师鞠旅,言必尽谋。水灭倭氛,陆俘琏囚。闽广奠安,漳泉少忧。比之方叔,实称其俦。——黄道周俞大猷,字志辅,小字逊尧,号虚江,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早年学习易经,通晓兵书战策,又熟习武艺,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高中武举人……更多
司马师:三国枭雄的权谋之路
前言在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而司马师,则是其中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以出色的谋略和军事才能闻名于世,被誉为三国后期最强枭雄之一。司马师不仅擅长谋略,更以废立之术著称,他的行径让人叹为观止。而在平定淮南叛乱的过程中,他展现出的果断和决绝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让我们一同探寻司马师的生平事迹……更多
从宦官到英雄:张承业的传奇人生
(张)承业奉遗顾,爰立嗣王,平内难,策略居多。承业感武皇(李克用)厚遇,自庄宗(李存勖)在魏州垂十年,太原军国政事,一委承业;而积聚庾帑,收兵市马,招怀流散,劝课农桑,成是霸基者,承业之忠力也。承业感武皇之大惠,佐庄宗之中兴,既义且忠,何以阶也。夫如是,则晋之勃貂……更多
揭秘战国四大刺客的报恩与名利之争
战国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专诸:春秋末期吴国的刺客,鱼腹藏剑刺杀吴王僚。图片来自社交媒体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受严仲子委托刺杀韩相侠累。图片来自社交媒体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为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多次行刺赵襄子。图片来自社交媒体荆轲: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人……更多
在古代中国,宫女们是皇宫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她们不仅是皇室的仆役,也是宫廷文化的守护者。想成为宫女必须满足一些严格的条件。首先,未来的宫女得是没经过事儿的少女,年龄差不多十三岁那样。选这个年纪,一方面是要纯洁,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她们生理和心理还能塑造。外貌和健康同样也不能差……更多
努尔哈赤家族的内部争斗与清朝的崛起
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左卫首领塔克世的长子,本来明朝边将对付关外这些游牧民族的策略一般都是扶一边打一边,建州左卫在一次协同明军剿乱的行动中被误伤,努尔哈赤的祖父与父亲皆在此役中被杀,后来因为努尔哈赤的势力弱小,他又被扶持起来对付其余势力。本来这种策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更多
一句话改变历史:荆轲刺秦背后的心理探微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荆轲刺秦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这不仅是因为它涉及中国历史上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荆轲和秦始皇,更因为它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何在关键时刻,英雄会犹豫?而这一切,竟源于一句话。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燕国的使命,踏上了刺杀秦始皇的征程……更多
魏国兴衰史:从称霸中原到走向衰落的五大原因
战国七雄,诸侯争霸,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七雄之中,魏国曾一度傲视群雄,率先称霸中原。然而,历史的洪流中,魏国最终走向了衰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魏国的衰败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揭示这一历史谜团。一、地理位置的优越与劣势魏国地处中原腹地,地势平坦……更多
明朝皇帝朱高炽:从监国到皇位,再到被逐出太庙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明朝的朱高炽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起起伏伏,从五次监国的经历到仅仅十个月的皇位生涯,再到死后113年被请出太庙的遭遇,无一不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那么,为何朱高炽会遭遇这样的命运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更多
五虎上将马超:英勇背后的家破人亡与悲惨命运
导语:五虎上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蜀汉的杰出将领,他们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然而,在这五位英勇的将军中,有一位却遭遇了极为悲惨的下场。他的全族200多人被杀,妻子被曹操转送他人。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位下场最惨的五虎上将的悲惨命运。一、五虎上将的辉煌与荣耀五虎上将……更多
守法持正 一断于律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从唐代“玉工误损玉带”案,体会古代法律蕴含的保护民众利益和维护统治秩序的罪刑法定理念。守法持正一断于律律、令、格、式是唐代的法律形式。《唐六典》说:“凡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可见,律、令、格、式规定了国家和社会治理各方面的制度……更多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以案说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品读中国古代案例中的义理和智慧编者按中国古代案例蕴含着中华文化独特的法理精神,体现着法理与伦理、法治与礼治、法意与习惯等的统一性。本期“观点·专题”邀请法制史学者从具体案例切入,讲述中国古代司法官从实际出发,融天理、国法……更多
求真务实的办案精神和审慎严谨的办案态度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清代名吏徐士林融通情理与法理,为冤抑者平反、为自卫者求生的断案理念与精神,展现了古代司法官——求真务实的办案精神和审慎严谨的办案态度清朝雍正年间,精于断案的徐士林在安庆知府任上,被委派负责安徽全省“刑名总汇”即臬司的工作,其中一件雍正七年年初发生在合肥的命案……更多
保护就是铭记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王花萍代表(右二)与江西省莲花县检察院检察官到神泉乡烈士陵园对该院办理的一起督促散葬烈士墓管理保护公益诉讼案进行“回头看”。 江西省莲花县是一片红色热土,英雄辈出,走出了13位开国将军,3486名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革命斗争的圣地。烈士永垂不朽……更多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为烈士寻亲,是在“与时间赛跑”退役军人黄伟超组建志愿服务队,已为二三百位烈士寻亲成功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春燕“再多的辛苦,在为烈士找到亲属那一刻,也值了!”发动天南地北的战友帮忙寻找、为烈士寻找到亲人就去墓前“说一声”,李沧区烈士寻亲志愿者黄伟超一直在与时间赛跑……更多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拓展红色基因传承,形成强大精神引领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每一处革命圣地、每一件历史文物,都讲述着壮阔动人的英雄事迹、承载着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作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利用好“红色基因库”,让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更加宽广,从而形成强国建设……更多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谢健为烈士完善资料,不放过小细节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春燕不厌其烦地倾听烈属的需求,用心整理和完善每一份烈士资料,收到烈士家属送来的亲笔感谢信……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谢健,在工作中充分照顾烈属们的感受……更多
本文转自:淮安日报(上接A1版)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和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殉国纪念日,李爱云都会来到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祭奠埋葬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82位英雄哥哥。一句承诺,一生坚守。55年来,李爱云从没有动摇过信念。“离开老家起初的几年,生活很辛苦,但一想到哥哥把生命献给了国家……更多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谢子清抽空回了一趟老家。千里之外,舟车劳顿。从凌晨的天黑,走到傍晚的天黑。一位远房的表叔,肝癌晚期,顽强抗争大半年时间,最终于事无补,已到油尽灯枯的时候。晚饭后,我们由父亲带领去探望他。正是深秋时节,山区的老家颇有凉意。屋子里簇拥着一大堆人……更多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走进政和云根书院——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云根书院夕照(宋观辉 摄)云根书院门坊 (宋观辉 摄)朱子孝道馆(资料图片) 重修的云根书院坐落在政和城南高高的状元峰上(李隆智 摄)书院名片 政和云根书院,由宋政和县尉朱松(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创建于宋徽宗政和间……更多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上海]陈茂生午后的庄行老街行人甚少,连在羊肉面馆里的顾客也少有唏哩呼噜的嗦面喝汤声;“庄氏祠堂”前小广场一隅,有几位大妈小声聊着天,说到欢笑处也是压低嗓门捂住嘴“呵呵”而已;标价“理发15元不论男女”的理发店老板娘在柜台后面“打瞌目充”;杂货铺柜台上有一架老式拨盘电话……更多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范立彬 王春侠《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14版)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乾隆时期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嘉庆道光时,翻译科举各项制度趋于常规化。道光以后……更多
追寻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联遗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以考古实证十四年抗战史实——追寻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联遗址本报记者 孟海鹰 郑智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4月08日 第 11 版)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出土的弹夹。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发掘的房址。郑智文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出土的陶壶……更多
清朝孝庄太后为何一直到雍正时期才给下葬
清宫秘史作为电视剧和小说都经常出现的题材,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在清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有一个女人一生培养了两位皇帝,是以为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就是孝庄文皇后。孝庄一手抚养、培育了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因为在顺治妃子的事情上和顺治闹的不愉快之后母子两人的关系就比较僵硬……更多
如果曹操同意华佗做开颅手术,会是什么结局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医,李时珍扁鹊华佗张仲景,其中,华佗是生活在三国时代的名医,备受当时高层的瞩目,华陀出生在今天的安徽,东汉末的医学家,和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年少时曾在外游学足迹曾遍布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只问医学,不求仕途,精通内附儿,以及针灸等科目……更多
中国火器真的从清朝开始落后的吗
西洋红夷炮(远)与明代土炮(近)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小时候都和小编一样有过这样的印象:鸦片战争中清朝的士兵拿着大刀长矛和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枪相抗衡。结果当然惨败于英国侵,略者的炮口之下。小时候读到相关内容的历史故事禁不住扼腕,为清朝的落后叹息。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更多
刘禅的7个儿子2个女儿,都是什么下场
一提起扶不起的阿斗,这位著名人物自然是人尽皆知。阿斗也的确是不负众望,即使被一众如诸葛亮一般的绝世人物辅助,也是支撑不起一个王朝,昏庸无能,贪生怕死。鞠躬尽瘁诸葛亮这个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智慧超群的军师,最终也败给了刘禅,被活活累死。如果刘备和诸葛亮两人在地下相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
2012年,我在杭州工作生活,每到休息日便去西湖寻觅钱塘风雅,由此慢慢发掘许多与杭州有关的古代文人事迹。后来,我开始尝试根据他们留下的诗作
2025-07-11 11:04:00
由“成己”走向“成人”,尼山论坛儒学对话助推全球化共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巍巍尼山,文脉悠长,圣贤遗风,泽其万方。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济宁曲阜圆满召开
2025-07-10 21:40:00
雨后初霁,位于内丘县的扁鹊山云雾翻涌缭绕山间,群峰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拍摄丨刘继东、苏丹丹剪辑丨王伟
2025-07-10 08:10:00
鲁网7月1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尼山圣境。在尼山圣境,有座高达18米的而立门,寓意孔子三十而立的人生境界。而立门匾额是由著名书法家李增福先生书写的“德侔天地“
2025-07-10 10:40:00
寻访老兵足迹|陈茂芳:从战火中走来的 \
96岁高龄的她,曾在抗日战场秘密送信,在淮海战役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在抗美援朝零下30℃的雪地中与死神赛跑。退役后,她甘当社区“义务管家”六年分文不取
2025-07-10 14:1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沂蒙红嫂:沂蒙精神独有的血肉和筋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沂蒙山的层峦叠嶂,曾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坚实堡垒。400多万沂蒙人里,有120万人拥军支前
2025-07-10 15:19:00
“艺海无涯有奇峰”——张德娜老师回忆恩师孙其峰
“朋友张德娜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花鸟画家。早年学画过程有幸拜在著名写意花鸟画家孙其峰先生名下。拜师后,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刻苦训练
2025-07-10 12:32:00
和合共生 孔子会接受AI的,专家学者尼山碰撞智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分组对话会——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
2025-07-10 13:05:00
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平心考证 陕西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
在摄影史中,第一件摄影作品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划出了这件新生事物从无到有的界线。法国发明家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1826年用8个小时拍摄的《窗外的景物》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摄影照片
2025-07-10 07:57:00
未发一枪智取乔武村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战斗在清太徐平川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乔武村位于旧清源县城南15华里处,紧靠汾河,是贯穿汾河东西两岸的一处重要渡口
2025-07-10 07:03:00
这些现代家居用品竟然是古人墓室同款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代三彩载乐骆驼俑洛阳博物馆藏唐代三彩驯兽纹扁壶北魏元乂墓壁画 红峪村元至大二年墓墓主人像现在我们经常可以在门厅
2025-07-09 11:0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大青山突围战:山东抗战史最惨烈悲壮的战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邱明 高松 赵彦辰如果以800多人伤亡换取5000多人突围,你是否敢于成为那1/800?1941年11月30日
2025-07-09 11:53:00
潍坊历史名人笔下的夏天
鲁网7月9日讯(记者 王玉龙)小暑已过,大暑将至,天气也越来越炎热,最近几日每天都是三十六七度的高温,恍若蒸笼。相比生活在城市格子间里面的我们
2025-07-09 14:19:00
国宝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贵州始末
1940年5月至1941年8月,贵州著名历史学者、《贵州通志》编纂者李独清带着两名助手,到地母洞抄写《四库全书》中的贵州史料
2025-07-09 1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