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李永峰在龙关南部山区,战争年代涌现出一位坚贞不屈、英勇献身的女英雄,她就是原龙关县花里村的杨玉娥。她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妇女干部,生于1915年3月,牺牲于1947年6月。但她那铮铮铁骨、坚贞不屈的英勇献身精神,永远留在海陀人民的心里。杨玉娥8岁那年……更多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坚定理想信念 勇担时代使命我市“五四”期间将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熊瑄)4月19日,记者获悉,今年“五四”期间,我市将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团青年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五大主题十个系列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更多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起承转合”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作文形式,起即开头,承即承接,转即转折,合即结束。我有意套用这一经典的结构来展开对古南越国的写作,但并非完全出于谋篇布局的考虑,更是试图以此设置一个隐喻或对应。在我看来,南越国就是一部岭南最初的篇章,是岭南大地冲破混沌……更多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吴芳 通讯员牛嘉慧)4月17日,记者从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指挥部第一次会议获悉,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已明确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等关键工作的时间节点,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按期推进。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是襄阳老城区唯一遗存的历史街区……更多
三国谋士徐庶,投降曹操背后的原因揭秘
在动荡不安的三国年代,每一次选择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徐庶,这位曾名震江湖的武林少侠,后来成为刘备麾下的重要谋士,最终却选择投降了曹操。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故事?让我们细细道来。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徐庶以其出众的才智和过人的胆识,逐渐从一名武林少侠成长为一名杰出的谋士……更多
揭秘孙权的宫廷秘闻:两宫之争与东吴命运的转折点
在三国纷争的历史背景下,东吴的孙权晚年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这场风暴,不仅让东吴政权陷入了动荡,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内乱的频发?故事要从孙权的后宫说起。在那个男性主导的时代,后宫的纷争往往也是政治斗争的延伸。孙权身边有多位夫人……更多
揭秘唐高宗李治:如何巧妙铲除异己,独掌大权
提起唐高宗李治,很多人的都以为他是一个怯懦、软弱的君主,被他的妻子,光芒万丈的女皇武则天压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非但同时代的人看错了李治,就是后世很多人也对李治看走了眼。真实的唐高宗李治阴鸷冷酷、残忍无情,是一位政治手腕极为高明的雄主皇帝。就算是身经百战……更多
唐朝太庙制度变迁:从李显的遭遇看皇家宗庙之争
古代的皇帝有谥号、庙号、年号、尊号,其中庙号就是这个皇帝在太庙的称号,能够在太庙里有一席之地也算是每个皇帝的最后归宿了,如果能在太庙里混上不祧的位置,那更是睡着都能笑醒的。何为天子宗庙呢?天子宗庙有五庙、七庙、九庙。五庙和九庙都是从七庙里延伸出来的,但并不是历代都能够凑齐五庙……更多
三国名将于禁:一生征战沙场,却在羞辱中走向末路
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往往是残酷而无情的,尤其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涌现了许多以鲜血和功勋为代价的名将谋士。在这群英雄豪杰中,有一位名将备受曹操器重,战功赫赫,却因一场失利而遭到三国的口诛笔伐,最终在曹丕的羞辱下走向了人生的终结。他就是于禁,魏国五子良将之一,以卓越的军事才华和在曹操逃亡时的英勇表现而备受称赞……更多
顾命大臣裴炎与武则天的权力博弈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病入膏肓,却依旧好大喜功,前往嵩山封禅,不料半途病危。李治急于返回长安,武则天以道远为由转去洛阳新都,这才通知太子和文武百官前来。数天后,始终吊着一口气不愿离去的李治,终于在洛阳别宫见到了群臣。须发皆白的刘仁轨、一脸戚色的薛元超、高门大阀出身的裴炎……更多
揭秘唐玄宗改国号的原因:“开元”到“天宝”的背后故事
唐玄宗,即李隆基,28岁登基,成为一位执政长达四十四年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造了开元盛世。有趣的是,他改了三次的年号,先是先天,然后是开元,最终是天宝。唐玄宗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旨,提倡文教,励精图治。他不仅善于治国方略,还深谙用人之道。唐朝经济迅速发展……更多
宦官专权与唐朝衰落:从甘露之变看皇权与权臣的较量
唐朝末期,李忱成为了最后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被人称为“小太宗”。他开创了“大中之治”的时局,然而,随着他之后,唐朝的兴盛终结,走向了无法再复兴的衰落,最终灭亡。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朝宦官的权势逐渐膨胀。从唐德宗时期宦官掌管禁军并成为定制开始,宦官的势力愈发难以抑制……更多
历史启示:宋朝、秦朝与清朝为何难现王军叛乱
古代王朝经常改变,王朝制度也经常改变。从历史上看,有些王朝制度太完善,没有经历过番王的混乱,其他人想造反,难于登天。八王之乱第一个王朝是宋朝。宋国历史悠久,两宋加起来政权到了319年,国内一度发展正旺。尽管宋朝农民起义的声音到处响起,但从未有过王军的叛乱。之所以会这样……更多
历史背后的传奇:狸猫换太子故事原型揭秘
《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一个文学故事,清代末期,这个故事流传到南方租借地上海,被改编成京剧搬上戏台,演出后轰动上海,后被改编成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湘剧、潮剧等等各种剧种,竞相传唱。民国时期这个故事深受蒋公喜欢,国军退居台湾后,台湾歌仔戏也改编有此剧……更多
《燕云台》背后的真实历史:耶律虎古,被电视剧误解的良臣
虎古大人和磨鲁古郎君,是《燕云台》里的一对鲁莽父子组合,光从外表形象看,就知道这爷俩是主角打怪升级路上的炮灰,果不其然,随着剧情的推进,当儿子的欺负男主角韩德让,还肖想女主角萧燕燕;当爹的则在朝堂上给男女主使袢子,最终被雄起的主角当堂锤死。看过剧的人都会觉得虎古父子咎由自取死得好……更多
朱棣攻心术揭秘:利用亲情瓦解敌军士气
兵者诡道也,兵者国之重器也,历代君王打江山大多是通过武力手段,所以作为皇帝,多多少少都得懂点军事,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那都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即便是没费一兵一卒,靠欺负孤儿寡母夺权的赵匡胤,在他登基后也曾南征北战,大动刀兵。不过有趣的是,大凡开国之君都很能打,也善用兵……更多
断臂英雄王佐:巧施苦肉计策反金营猛将陆文龙
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侵,金兀术率领金兵几十万准备在朱仙镇与岳飞决一死战,无奈金兀术账下有一员猛将,年方16,勇猛过人,双方对战之时,此猛将连破岳飞账下四大锤将(金锤将岳云、铁锤将狄雷、铜锤将严成方、银锤将何元庆)。如此劲敌,让岳飞束手无策,一时间高挂免战牌!这位猛将何许人也……更多
帝王家无亲情:刘子鸾遗言揭示皇室残酷真相
南北朝刘骏的儿子刘子鸾临终前留下一句话:愿身不复生在帝王家。这句话道尽了帝王家的真实情况,古代帝王家你想讲亲戚,别人会笑你的,所有的人都是为了利益和权力,不仅仅兄弟会反目成仇,而且父子之间也会为了利益自相残杀,更别说再远一点的关系,朱棣为了夺得皇帝对自己的亲侄子赶尽杀绝……更多
名将的悲哀:功高震主引发的血泪史
自古为将者,想要在功成名就后善终,必须要懂四个字:急流勇退。所谓就是江山平定了,治理的事情就是文臣去做,一个武将如果没有仗可打,那他存在的价值也就基本不大了。但在华夏千年的历史上,往往有一些战功卓著名将,因功劳太大而又不懂君臣之道,以至于结局都是凄惨的。正所谓……更多
一块羊排改变历史的走向,华元与羊斟的恩怨情仇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惹得老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君王为了扩张领土而四处征战沙场,在此期间出了不少的名臣战将,同样也出了不少的历史趣事,这不,一块羊排就让一代名将成为了别人的阶下囚。春秋时期,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夜宿某地。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更多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国家话剧院联手中影推出首部文献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昨起全国点映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刘莎莎)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央视网联合出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首部文献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4月19日在包括深圳在内的全国各大城市开启点映……更多
冯世瀛八十岁举行“入学典礼”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辞官回乡办私塾 酉水传经破大荒冯世瀛八十岁举行“入学典礼”《酉阳直隶州总志》 (酉阳县融媒体中心曾常供图)□铁笛“冯家的顶子、夏家的银子、周家的女子。”这句谚语,至今仍在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的小坝流传。原名芦藁坝的小坝,土地平旷,人文荟萃……更多
以名士富绅知名的“锡翰林胡同”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老沈阳的几处翰林胡同(三)以名士富绅知名的“锡翰林胡同”锡珍科举朱卷履历首页佟悦沈阳旧时翰林府巷仅一处位于城里(内城),即“锡翰林胡同”。入大西(怀远)门南转不远处即是,地在今承德路西侧之南、西顺城内街与宗人府北巷之间。这胡同原本很短,西侧也不算通畅……更多
朱元璋想传位于朱棣,因为谁打消了念头
朱元璋是我国最励志的一位皇帝,从一个平民出身的小牧童,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和尚再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就像开挂一样。朱元璋创建的大明王朝也是我国所有王朝里面最有骨气的,并不像其他王朝和亲割地赔款。到明朝最后也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朱元璋做的一切都挺好的……更多
方孝孺灭十族究竟是愚忠还是大义
方孝孺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不可谓不惨。他究竟是为什么被诛灭十族的?他的死究竟有没有意义呢?他究竟是愚忠还是大义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一看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要从朱棣篡位说起,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朱允炆自焚而死,而作为朱允炆的心腹大臣……更多
万历饱读诗书,为会何三十年不上早朝
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名副其实的盛世王朝,但是即便两百多你的历史上却出了很多位奇葩的皇帝,他们有的热衷木匠,有的热衷戏曲,本文要讲的这位是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同时他一共在位四十八年,这也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十岁便上位当上了皇帝,在他做皇帝的前十年中一直都是明朝名臣张居正主持大局……更多
看看宋朝以厢兵代替民户从事劳役的妙用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鉴于晚唐及其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前车之鉴,加之他本人就是以武将身份发动兵变建立宋朝的,所以宋太祖赵匡胤起宋朝就开始重文轻武,对于武将多方限制,以避免再出现武将拥兵自重甚至威胁统治的事情。正因为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所以宋朝的军队看似很多……更多
姚广孝推演大明命数是哪三巨变
姚广孝,十四岁削发为僧,法号道衍,后来还俗,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使得朱棣顺利登基称帝,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姚广孝曾经预言了大明百年内有“三巨变”。姚广孝的第一个预言就和朱棣有关“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陛下……更多
为何只有清朝有那么多秘史
随着清宫剧的大火,我们看到了清朝后宫的混乱。虽然这些影视剧的故事,大多都是编造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朝的宫廷确实有好多让人难分真假的谜案,有很多关于清宫的民间传说和野史,这为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不禁让人疑惑,与明宋等前面的朝代相比,为何唯独清朝有如此多的秘闻呢……更多
李善长为何以举族之人性命换取朱元璋千古骂名
李善长其实已经看出朱元璋准备再次对淮西集团动手了,所以他告诫唐胜宗等人上表奏请告老还乡,并且亲自进宫为几位老兄弟多争取一些退休福利。没想到朱元璋压根就不理这一茬,还说他们在老家夺人家产这样的事情干得太多了,他不追究已经是够可以的了,还好意思再来要求赏赐田亩,对不起他一个子都不会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