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西汉最后的名将赵充国
赵充国(前137——前52年),字翁孙,陇西上邽(现甘肃天水西南)人,西汉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经历了武帝、昭帝、宣帝三朝,为国家的强盛和边境地区的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一)骁勇善战名震边陲赵充国生活在西汉的边陲重地令居,自幼聪明好学,懂兵法,知谋略,通晓边疆各族情况……更多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斗法,应该是绝大多数三国迷们对于蜀汉北伐的最直观印象。不过按照实际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来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在郭淮面前,多少还显得黯然失色呢!就料敌的精准程度而言,当时的曹魏军中怕是没人能比郭淮更能揣摩透诸葛亮的心思。如今的各类三国题材SLG手游……更多
华佗以医术为手段“要挟”曹操给官爵吗
这是因为当时曹操有很严重的头疼的疾病,他想要华佗留下来为自己治病。华佗从曹操身上看到了自己为官的机会,所以想要抬高自己的身价,说这个头疼的病不好治。即便治好了,也只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曹操也看透了华佗的心机,认为他是在抬高自己。因为“合作”谈崩了,所以华佗就借口家里有事……更多
冒顿真能杀刘邦、灭汉朝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转折点是由战争和冲突所定义的。其中,白登之围无疑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件,它不仅改变了汉朝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白登之围中冒顿放走刘邦的真相,以及冒顿是否真的有能力杀刘邦、灭汉朝。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在统一六国后……更多
许褚为何遇到张飞却屡屡吃瘪
对于《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排名,自明朝以来,民间便存在着多种说法,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然而,从《三国演义》中这些将领之间相互交手的记录来看,此排名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误差很大。马超与张飞的排名,便有待商榷。马超在葭萌关与张飞大战两回……更多
赵京林 ·《犇墨轩艺评》:序言
一直干着与文化不很搭的工作,但心中对文化的渴求追慕又从未泯灭,半个世纪的青春就是在这样一种徘徊中逝去了。回首来路,各种恩怨情仇觥筹交错的生活桥段早已斑驳不清,唯书画之缘不变,零星断续发表的几十篇书画家文字偶存网络,成为我结缘书画彳亍的旧迹。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更多
鲜卑和匈奴为什么没有开展汉化进程,而是选择向羌人学习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虽然这个过程的进程并不是十分和缓,但是确实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向更文明的民族转化是普遍的现象,从隋朝这一汉人政权最终结束了这一时期也可以看出来。不过在民族融合进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更多
曹植能不能击败曹丕,成为魏王曹操的继承人
曹植和曹丕争继承人之位,这种事并不是两人主动愿意去做的。两人其实都是庶出,自曹操的嫡长子曹昂去世后,曹丕才因为年长的缘故,得到曹操更多的眷顾和青睐,从礼法顺序上说,曹植是没有机会跟曹丕去争的。两人后来因为争夺继承人之位发生了很多事,这是跟曹操本人意愿,两人党羽的政治投机心态有关……更多
刘邦有哪些神奇的操作来提高身价
刘邦从一介布衣,手提三尺剑,一起和项羽推翻秦王朝,后来又经过艰苦卓越的楚汉战争,最终夺得了天下,缔造了一个伟大的汉帝国。但是历史记载,刘邦就是一个不事农业生产的无赖,喜欢纠集一些江湖人士和县里小吏放荡江湖,整天吃喝玩乐,当起了他们的大哥。就这么一个连刘太公都看不上眼的儿子……更多
5万魏武卒为何能虐得50万秦军不敢东出
很多人认为,特种兵是一个现代才出现的概念,其实是不对的。纵观一部华夏战争史,各类特种部队你方唱罢我登场,身影从未在舞台上消失过。比如,宋代大将岳飞的背嵬军与金朝太子兀术的铁浮屠就是一对著名的沙场宿敌,创造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然而,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特种部队——魏武卒……更多
三国演义武将排名到底是怎样的
在网上流传这一首串联三国武将名字的顺口溜,其中共有武将二十四人,因此也一般叫做“三国二十四名将”。这首顺口溜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赵云排名第二,马超排名第五,另一个版本则倒了过来,马超排第二,赵云排第五。很多人把这首顺口溜当作了《三国演义》武将武艺高低的排行榜……更多
刘琦之死跟刘备有关系吗
前言:从利益上看,刘琦死了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寄居在荆州的刘备,而且诸葛亮曾在草庐里对刘备提到荆州作为日后发展壮大的根据地是要势在必得的,刘琦恰好是在赤壁之战后刘备所部趁机拿下荆南四郡后病故的,种种迹象表明刘备害死刘琦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事实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更多
哪个鞠躬尽瘁的人只要活着就在为大秦工作
公元前311年,张仪游走于中原各国,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完成自己的终极目标——连横六国。可事与愿违,他的伟大策略最终还是失败了。张仪这位极为敬业的相国,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仍然一心在为大秦考虑,鞠躬尽瘁。连横破裂张仪游说完最后一个国家后,急忙返回秦国,向自己的东家秦惠文王报告喜讯……更多
秦始皇嬴政为何把长女,下嫁给老将王翦
古代女性是男性的附属物,即便贵为公主,也免不了成为政治牺牲品,如千古一帝秦始皇,照样无视闺女的幸福,把妙龄女儿华阳公主,当成笼络工具,嫁给七十岁的老将王翦。华阳公主,是秦始皇嬴政唯一一个留名史册的女儿,生母不详,生卒不详,排行不详,可能是秦始皇的长女。秦始皇虽然没有后妃留下姓名……更多
为何说三国是被浪漫化的
人类的本性中,有一股对战争的天然狂热,它与美食、美色、美景一样,是生物的“本能”兴奋。在这个蔚蓝的星球上,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战争始终伴随着文明。每一次文明的进化,每一个文明的消亡都必然离不开战争的催化。但你很难想象得到,英雄辈出、奇人异士、明争暗斗、文韬武略……更多
诸葛亮为何要劝刘备娶个中年寡妇当王妃
刘备占据益州时,孙夫人回到了东吴,后宫空虚,于是想起了娶老婆。以刘备当时的地位,娶个黄花大闺女易如反掌,不过,他最后竟然娶了个中年寡妇。这个寡妇是谁,却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她的哥哥叫吴壹,是刘璋手下的大将,在刘备与刘璋决战的时候,曾作为刘璋的中郎将,率兵与刘备开战……更多
陈平是如何救了樊哙还成功保命的
公元前195年,生命垂危的刘邦把陈平叫到跟前。刘邦气若游丝地对陈平说道:“樊哙见我病重,想杀我儿和戚姬,你先去把他杀了,提着他的首级来见我。”陈平听后,这可真是相当棘手的事。可现如今刘邦有令,自己不执行也不成,自己真是左右为难。这樊哙是刘邦的老部下,劳苦功高……更多
刘备伐吴是没有头脑的表现吗,你知道他面临的困局和隐忧是什么
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离世,带着他心中未完成的事业和心中的不甘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那个被他搅得天地为之变色的热血故土。而与此同时,远在益州之地的刘备,这个在曹操阴影下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男人,也不可避免的走入了自己人生中最后的晚年阶段,照理来说自己最大的对手死了……更多
三国第一狂生是谁,见谁骂谁
开文启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敬佩和仰慕那些忠正敢言、不惧生死之人,通常我们会把这样的人称之为君子,他们的言谈举止也会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有时候我们却容易把君子的概念混淆,认为忠正敢言就是君子,不惧生死就值得敬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相信说起三国时期的祢衡……更多
谁在袁绍手下不受重用,投降曹操后为何成为一代名将
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能成就一则流传后世的历史传说。这些故事里的人物情节,有的成为后世待人处事的典范;有的则在时间的长河中,洗尽风云铅华之后,浓缩为精炼的成语。本文将介绍“出言不逊”这句成语。其所涉人物不少,有曹操、袁绍、张郃和郭图等人……更多
秦始皇批准的“焚书”计划是怎么实施的
秦始皇焚书,只是烧毁了以儒家经典为首的诸子百家学说;诸侯各国的史书也焚毁了,秦国律法大规模颁布推广;涉及到医药、占卜、种植类的书籍,不但没有烧毁,而且还得到了推广。第一类:《诗经》《尚书》,诸子百家书籍,民间藏书要全部烧毁烧毁焚书坑儒是李斯的主张,秦始皇统一天下时……更多
糜芳为何在关羽北伐襄樊期间开成投降东吴呢
前言:糜芳本是三国历史上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因为他背叛关羽投降东吴,致使关羽丢失了荆州,败走麦城,在史书上留下了轨迹。事后,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东征伐吴在夷陵惨败导致国力衰弱等等,这一切都与糜芳这个叛徒有关。那么糜芳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何在关羽北伐襄樊期间开成投降东吴呢……更多
聊聊项羽这一生之中的大哭
一说到项羽。大家肯定都熟悉,不过关于他却有着四个方面,还是值得一说的。第一点就是他出生于江苏宿迁,第二点就是对他的评价,人们对他的评价是神勇千古无二。第三点则是思想方面,在历史上,他代表的则是兵形势。第四点,在他一生之中,他只哭过一次。兵形势的思想出处则是在孙子兵法之中……更多
刘备率七十万大军伐吴,为何会惨败
刘备、曹操和孙权与罗贯中在一起,刘备感叹道,我当年发动七十万大军伐吴,最后在夷陵惨败,真是可惜。曹操说,你不算多可惜,我出动了八十三万大军伐吴,不也在赤壁之战打败了嘛。孙权则说,是啊,你们加起来都一百五十多万人马了,我打得也真是不轻松啊。说罢,三人哈哈大笑,一起向罗贯中拱手称谢……更多
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司马懿究竟在等什么
孔衍汉魏春秋曰:诏使太常王肃册命太傅为丞相,增邑万户,辞不受。——《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三国纷争谁是最大赢家?当然是司马家族。司马懿这个角色在三国演义中,既让人有喜感又让人讨厌。司马懿在诸葛亮面前总是高挂免战牌,只要敢出击,一定被诸葛亮搞得仓皇逃窜,成全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形象……更多
为何说刘邦对待汉初功臣不错
军功不是单单指占领,胜仗、牵制、游击都算功劳的。而且统帅肯定是刘邦啊,排版只能是他啊。但是你军队得有人训练、组织、协调、布阵、甚至扎营,补给这些事都得有人管才行啊。能对着刘邦兄明说你不过只能带10万的兵,我带多少兵都无所谓的人,军事能力当然是值得肯定的呀。战略布局铁定是刘邦张信这种人……更多
蜀国的国君都没有被杀,可为什么就是杀害了关羽的后裔呢
关羽对刘备绝无二心,誓死效忠,并且在战场上也是相当的勇猛。在小说中,起初关羽和刘备还有张飞结拜为兄弟,找到一个铁匠为三人铸造武器,然后参加的镇压农民战争的战争,即使后来的日子大多都是和跟随刘备四处奔波,可是完全不影响关羽武艺超强的发挥,仍旧在战场上叱咤风云。魏国蜀国吴国这三国鼎立……更多
为什么张郃和徐晃都不敢面对赵云呢
三国时期,各诸侯较量。魏蜀吴三个国家平分天下,互相敌对,互相仇视。作为各自阵营的大将,关系自然不好,张郃和徐晃是曹魏手下的武将,经验十分丰富,都是高手,比平常的武将更加懂得圆滑。这样的两个人物,看待蜀汉的上将张飞,简直就是小儿科,对其口出狂言。他们英勇善战,攻打关羽……更多
三国武将排名,为何要将赵云改在马超之前呢
对于三国武将的排名,民间曾流传“一吕二马三典韦”,可据说毛主席却将其改动为“一吕二赵三典韦”。为何要更改这排名?赵云比马超厉害在何处?按理说,马超年少成名,曾率领一万大军帮助曹操平定叛乱,智勇双全,一度令曹操感慨万分;在投靠刘备后,他也表现也算出色,功绩无人能及……更多
苏轼用哪首诗“讽刺”诸葛亮
苏轼是宋朝时代的人,而诸葛亮是东汉末年人,作为一个后人来评价诸葛亮,在时间上比较符合。苏轼所生活的北宋中期是一个唐诗宋词横行的时代,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与文人见面都必须会写几首诗,会唱几首词,才算得上是有文化。苏轼当时也是这些文化人之中的一员,而他凭借着惊人的天赋与横溢的才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