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1.张居正的说法靖难之后朱允炆到底去哪里了?这个问题其实万历皇帝就问过张居正张首辅:听说建文帝在那个时候逃走了,老师,这是真的吗?明朝皇家也不知道这事真相究竟如何。张居正是怎么回答的呢?说咱们的书上没写,但听朝中前辈们讲,说建文当日是从小道跑了。到了朱祁镇在位的那个时代……更多
朱高煦为何最后被朱瞻基放在铜锅里面烤了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的一天,明成祖朱棣问翰林学士大才子解缙道:“你认为应该立谁为太子?”解缙答道:“世子(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见朱棣在思忖中,解缙马上又说道:“好圣孙!”这下朱棣笑了,事情也就这么定了。解缙说的“好圣孙”指的是朱高炽的儿子、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更多
盘点赵光义三个儿子的结局
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自幼聪明机警,长得又像赵光义。并且有武艺,善骑射,还曾经随赵光义出征过太原、幽蓟,是最合适的皇储。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五月,宋太宗因害怕四弟秦王赵廷美继承皇位,便诬陷赵廷美与卢多逊密谋造反,将赵廷美废为庶人,迁居涪陵。左:赵元佐,右:赵元僖赵元佐深知四叔实乃父皇迫害……更多
聊聊北宋末年的 靖康之耻以便警钟长鸣
华夏民族屹立于天地间五千余年,炎黄子孙坚韧不屈的精神值得全世界人敬佩!我们的祖先有过”犯大汉天威,虽远必诛”的强汉;”四方臣服,万国来朝”的盛唐;还有”天子守国门,宁死不降”的大明,华夏悠久辉煌的历史使得我们血液高尚,傲视四方.但是纵观历史,我们也曾被打败过……更多
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为何猝然离世
朱高炽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也是嫡子,所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高炽被立为了太子。在公元1399年的时候,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将建文帝赶下了皇位。在公元1402年,明仁宗朱高炽登基,成为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年,朱高炽就死了……更多
朱元璋定下什么规矩竟吃穷大明王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历史上有名的平民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各方面都进行过改革,开创了洪武之治。由于朱元璋早年惨痛的经历,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死于饥饿,因此他当上皇帝后定下一条规矩,凡是他的子孙,每月固定分发钱粮,不可出去工作。他的本意是好的,自己当上了皇帝想让后代不用像之前那样挨饿……更多
马皇后有什么魅力,她的去世值得朱元璋如此伤心
俗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纵观历史,各朝各代的开国皇帝,大多背后都有一个既贤惠能干又能同甘共苦的女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有幸遇到这么一个女人,她就是马皇后。朱元璋未发迹之前,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投靠了郭子兴的起义队伍……更多
聊聊金朝的第四个皇帝完颜亮
完颜亮是金朝的第四个皇帝。史载他文武双全,十分仰慕汉文化,文学功底深厚,但本质上却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这个特质,帮助他登上了皇位,也导致了他的死亡。完颜亮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子的长子,与当时在位的金熙宗是堂兄弟。完颜亮从小志向远大,认为自己是长子,并不甘于做一个亲王……更多
为何说崇祯像万历那样怠政,大明或许还有一丝希望
大明皇帝中,能称得上勤政的少之又少,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算是为数不多的两个。其后的历朝皇帝大多对政事不感兴趣,时隔二百年后,大明朝忽然又出了一位勤政的皇帝,不过他的勤政并没有中兴大明,反而成了亡国之君,他就是崇祯皇帝。崇祯自幼读过不少著作,对于《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帝鉴图书》这一类帝王必须课程相当熟悉……更多
儿子去世后,朱元璋为何秘密将儿媳妇处决
明朝皇帝朱元璋虽然说是一个草根起家的土皇帝,但是朱元璋的一生建树无数。开创了明王朝,在他的在任期间,整个明朝廷一片清廉之风,没有一个敢贪污。在朱元璋的一生中,有三个颇为乐道的事情。一是创建了明王朝,二是发明了各种酷刑,整治贪官污吏,三则是处死了两个儿媳妇。朱元璋的一生一共有26个儿子……更多
朱元璋修建的南京明故宫,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
南京明故宫没有保存下来,确实是历史的一个巨大遗憾。这个曾被誉为“世界第一雄伟宫殿”的南京明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南京明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北京故宫多30%,它是北京故宫建筑的蓝本。南京明故宫于1366年开始兴建,此时的朱元璋是以吴王身份修建新宫。两年后……更多
明朝时期的东林党和阉党究竟是谁误了明朝
明朝末期,最有名的就是东林党和阉党。后人讨论最多的就是究竟是哪个党派误了明朝。首先先给大家普及一下误国,表面意思就是耽误国家发展,再说的狠点就是阻碍了文明的进程。首先,先分析一下两个党派的执政时期做的事情:阉党:阉党执政时期用人得当,顺利的将入侵明朝的满族挡在了明朝的大门外……更多
朱棣能力远超他爹,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直以心狠手辣著称,为了能让自己的子孙稳坐江山,不惜将跟随自己半生的开国功臣一个个解决掉。但他却万万没想到,提防了所有外臣,却没提防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太子,他不仅手握重兵,更是被允许独立处理朝堂事务,深受自己父皇的喜爱……更多
明英宗原配皇后钱氏究竟做了什么,能让这么多官员为她鸣不平
1468年农历七月初三,在北京紫禁城的文华门,上百名文武官员跪在地上大哭,声音几乎传遍整个紫禁城,这是明朝大臣集体上谏的极端方式,称为“哭谏”。在这些哭谏的大臣中,明朝勋贵阶层的带头人是魏国公徐俌,文官领头人是礼部尚书姚夔,言官群体的代表是魏元。经过长达6小时的“君臣斗法”……更多
朱元璋决定传位朱允炆,为何不替他做些打算
我国古代的帝王家庭中,常常都会发生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父子反目的情况,比如说玄武门之变,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实在是李世民手中的兵权没有怎么被限制,所有后来的皇室大多会吸取教训,但是我们今天说的朱元璋时期好像再次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建文帝上位没多久,因为削藩政策导致朱棣反抗……更多
聊聊算出朱元璋必当皇帝的刘日新
每一个朝代更替都必将有着无数腥风血雨作为代价,但同时也是一个才人辈出的时期,除了那些金刀铁马浴血沙场的武将当然也少不了出谋划策运筹千里的谋士。相比较下,后者似乎对战争的局势更加有推动作用。古时候的这种神人有很多,他们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天下大乱之际出山辅佐君王……更多
大宋“狸猫换太子”一案到底是真是假
据记载,北宋仁宗出生于公元1010年,为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孩子,但奇怪的是,他既不是由皇后生下,也不是哪个皇妃的孩子,他的亲生母亲,实则是刘德妃的宫女李氏。当初赵恒为将心爱的刘德妃立为皇后,于是与她商量,将李氏所生之子养在刘德妃膝下,由她亲自抚养,后来,刘德妃果然靠着这个孩子成为了后宫之主……更多
明朝最短命皇帝朱常洛,登基10天就“意外”身故
都说明朝最悲剧的皇帝是崇祯,当李自成的大刀劈开北京城的铜锁时,就宣告着大明王朝276年的统治正式结束。这位励精图治17年的热血青年最后被迫吊死在煤山。烽烟四起,兵戈相向,望着漫天的大火,朱由检或许会想到24年前的明光宗朱常洛,如果他能在位时间长一些,或许自己能为大明王朝多续一些命……更多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是谁,历经七朝,熬死了六个皇帝
说起靖康之耻,那真的是宋朝的屈辱史,在这场足以灭国的战争中:包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在内,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都被金军带走。据说,当时但凡有些姿色的皇族女性,都被金人当成了战利品。那时的赵氏皇族人,提起金人莫不是吓得胆战心惊。但是……更多
明代地方怪谈之陕西术士
明代隆庆年间,在京师的一个叫成佳的客栈里面住着一个从陕西过来的客商,这个客商行张,人称张老爷。张老爷的衣服以及仆从和骑着过来的马匹都很华丽,说是准备援例报效捐官的,听他说他家里之前没有出过一个官员,他想捐个一官半职,可以光宗耀祖。因此这次特意来到京城,把自己赚了的钱用来打点……更多
推崇喇嘛庙的乾隆是否比朱元璋更明智
对于古代中国的统治者来说,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相处之道一直是个重要的议题。不过,虽然重要,若以后人的视角往前观瞻却也容易把握。几千年来,二者之间的关系无非两种——对抗或讲和,比如汉武帝征讨匈奴就是对抗,而文成公主入藏就是讲和。对于明清来说也是如此。01.明修长城如今的长城是个象征……更多
真实的赵德芳虽贵为皇子,为何身世凄凉
关于北宋的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个怀抱金锏、皇室贵胄出身的赵德芳,此金锏是先皇御赐,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连皇帝都忌惮三分。赵德芳刚正不阿、处事公道,又因他地位仅次于皇帝,所以被人尊称为八千岁、八贤王。八贤王剧照真实的赵德芳虽贵为皇子,却身世凄凉,这是怎么回事呢……更多
哪场兵不血刃的改朝换代,开启了登峰造极的赵宋之世
提到宋朝,很多人只会想到杀岳飞、给“岁赐”,心目中都是屈辱历史,记忆里都是民族悲情。然而,史学巨擘陈寅恪却给了宋王朝一个惊人的论断,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也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宋朝有“大江东去……更多
为何说朱棣将杨溥关进诏狱十年,实则是为朱高炽储备名臣
杨溥与杨荣、杨士奇并称三杨,是明代初期为天下称颂的名臣。《明史》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皆为人所不能及。所谓雅操即高尚的品德。而在三人中,杨溥与其余二人的经历又有很大的不同。从朱棣登基之后,杨溥就一直被挑选出来负责教育、辅佐太子。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参与永乐朝的其他政事……更多
朱元璋的后人真的被清朝杀尽了吗
朱元璋是有后人的。这个答案的依据就是他后人的数量很多,而这些人中肯定有躲过了明末动乱和清朝追杀的。想当初朱元璋建立大明,因为建了一个新政权,所以在许多方面都要和前朝,和其他政权不同。因此他在各方面都做出了革新。对待老百姓,不再收那么多税,减少他们的压力,恢复了社会生产力……更多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为何身上谜团重重
整个明朝的历史,其实都令人觉得非常矛盾。一方面明朝早期的几个皇帝都非常强盛,然而后期却又出了很多荒淫无道的皇帝。不过别看后期这些皇帝荒淫无道,但是没有一个是软骨头。明朝无论再没落,也从未发生过什么类似于割地赔款、和亲之类的事情发生。这些皇帝荒淫归荒淫,骨气还是有的……更多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还是逃了,一起来看看
大明建文四年(后被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十七日,即公元1402年7月13日,燕王朱棣攻破了当时的国家首都——京师应天府(南京),经过惊心动魄的四年,朱棣终于放心了,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但是,还有一件事儿让他始终放心不下:建文帝朱允炆在哪里?是的……更多
明成祖朱棣为何能造反当上皇帝
朱标本可以成为明朝的一代贤君,可惜最终英年早逝。朱标曾随朱元璋征战多年,深得朱元璋赞赏,同时,对于朱标慈善的性格,朱元璋也为他做了许多准备,扫平了政治上的不平之处。就在朱标马上就可以大展宏图的时候,怎奈身患重病,不治身亡。年纪尚轻的建文帝朱允炆成了皇位继承人……更多
明宣宗为什么会有朱祁镇这种儿子
英宗之败除了本人的问题外,明的扭曲政治制度有很大责任,英宗9岁即位,朝廷靠张太后和三杨三位老臣处理,一片稳定和欣欣向荣,王振整天被张太后训斥,太后也不用外戚。结果张太后和三杨相继死去,权力一下子到了英宗手里,王振就无人约束,国家机器完全失控,变成一个没见识的太监和没经验的小皇帝胡来……更多
宋真宗即位,宰相吕端为何迟迟不肯跪拜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继位者应当是两年前被册立为太子的皇三子赵恒。即位仪式在寝宫福宁殿中进行,群臣们齐集在大殿下,等待参拜新君。然而,高高的台阶之上,一幕珠帘把御座上的新君挡得严严实实。新君接见群臣,理应如同正殿视朝一般,卷帘入座,等到退朝时再垂帘离座……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