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了弥补雍正犯下的错误,乾隆对弟弟做了些什么
弘曕冥心干预朝政毫无顾忌,一至于此,此风一长,将内务府旗员之不已,外而满汉职官,内而部院司寺,势将何所不可……朕实为之寒心。——乾隆据《清史稿》记载,乾隆继位时,弘瞻只有四岁。他是雍正的第六个儿子(夭折的没有排序),母亲是谦妃刘氏。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正是人畜无害的年纪……更多
清朝历史上的嘉庆皇帝,为何恨和珅入骨
在清朝历史上,嘉庆皇帝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有为之君,却对和珅恨之入骨。他之所以如此急于杀掉和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和珅贪腐,是乾隆留给他的最大祸患。在乾隆时期,虽然朝廷中也有贪官,但还没有像和珅那样贪婪……更多
乾隆2任皇后真的一个被逼死,一个被气死吗
根据史书的记载乾隆一共册封了2位皇后:一个是嫡皇后富察氏,还有一个是继皇后辉发那拉氏。在关于这个朝代的野史中,认为富察氏是被乾隆给气死的,继皇后是被他给逼死的,这是历史真相吗?我们先来聊一聊富察氏的死因,他们两人有2子2女。因为他们感情深厚,所以乾隆两次把她所生的儿子立为皇储……更多
慈禧吃饭108道菜最爱吃哪一道
清朝后期的腐败无能跟慈禧太后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正是因为有了慈禧太后的腐败在先,下面的官员们肯定纷纷效仿,鱼肉百姓自然是在所难免。慈禧太后还自称自己是老佛爷,但是干的事可跟佛家一点都不沾边。她的奢侈浪费在历史上是出了名了,细数清朝历代的皇帝也没有哪个能像她一样铺张浪费……更多
慈禧的什么问题让曾国藩认为大清要毁了
慈禧作为晚清政府的统治者,虽然手握重权,但是不为朝廷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是整天荒淫无度,让百姓看不到任何值得尊敬的地方,在晚清社会当中,面对洋人的疯狂侵占,以及内部的各种忧患,如果没有手底下的几位大臣,可能慈禧的位置早已经不保,而这些大臣当中,曾国藩则是最好的例子……更多
清朝哪位嫔妃宁死不做皇太后
康熙皇帝一生嫔妃众多,其中德妃乌雅氏更是康熙皇帝后宫女子中生育最多的一人。乌雅氏,满族镶黄旗人,出身低微,父亲为一名普通的满族军官,包衣出身的她刚开始只是内务府挑选来的一名宫女,行事规矩。因为在御前伺候,有幸得到康熙帝的宠幸,于1678年生下皇四子胤稹,(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更多
红楼梦:贾府竟是玻璃灯的世界
宫廷玻璃厂直到乾隆中期,才研制出中国文化特色的玻璃灯具,乾隆赏赐给很多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可是,大观园和宁国府竟然是玻璃灯具的世界,这一情景只有乾隆中期的皇宫里才可能出现。玻璃宫灯贾府不仅有很多玻璃器皿,还有很多玻璃灯具。1.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第十七、十八回,原文……更多
历史上的钮祜禄氏究竟在孙儿辈中最疼爱谁呢
《还珠格格》中的皇太后让人看的咬牙切齿,《甄嬛传》中的甄嬛却是个让人觉得既敬佩又心疼的女诸葛,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这两个人的原型人物是同一个人吧,她们的历史原型都是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钮钴禄氏?《还珠》里的皇太后虽然对小燕子总是指手画脚,各种嫌弃的……更多
聊聊那些年皇帝批过的奇葩奏折
有人说,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像皇帝批阅奏折一样,看朋友圈、刷微信、审阅天下大事、感觉不错的留几处言,告诉文武大臣,朕知道了……那你知道真正的皇帝每天批奏折是什么感觉吗?下面是台湾网友整理的部分清代皇帝奏折和回复大家感受下: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芒果……更多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雍皇权更迭过程在时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隆科多的直接支持下,得以顺利完成,在“九子夺嫡”事件中,一直隐忍不发、韬光养晦之皇四子胤禛,接过大清皇权,登基为帝,是为雍正皇帝。初一登基、立足未稳的雍正皇帝,为初步稳固皇权,在康熙皇帝驾崩第二天,就接连下达两道谕旨……更多
聊聊林则徐虎门销烟重当时清朝的内部情况
其实,准确的说,这不存在什么时机对不对的问题,当时清朝受鸦片的祸害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按照林则徐的说法,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大清朝就征不到可以用来御敌的士兵了,也没有白银了,所以禁烟势在必行。有人说,正是林则徐禁烟的时机没有选对,结果导致英国找到了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更多
左宗棠为了补贴军饷,为何专找高利贷
现如今资金流转速度非常发达,很多人想要创业就选择贷款,而这个时候就会考略到利息,为了减少利息肯定会选择一些利息低的资金作为贷款,如果是高利贷的话,那种压力,很多人都会受不了的,但是在晚清时期著名大臣左宗棠则是偏偏选择高利贷,这是为何?其实左宗棠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更多
百年后的同治帝只剩骨头,同葬的皇后却为何尸身不腐
当年日本投降后,清东陵出现了许多盗墓者,其中同治帝的皇陵就是在这时被挖掘的。然而盗墓者却发现,经过近百余年的同治帝的棺木中只剩下一堆骨头了,但和他同葬的皇后的尸体却丝毫未腐烂,甚至开膛破肚后还能流出内脏来。对于这个故事的真假,咱们先不做判断,为何在同一时间下葬的尸体……更多
李卫犯了朝廷禁令,为何不怕雍正知道
李卫这个人大字不识却深得雍正的信任和重用,他在江苏帮雍正推行新政的时候,犯了朝廷的禁令,奇怪的是李卫并不害怕雍正知道,还特意求雍正帮他隐瞒,让人不解的是雍正只是略微批评了李卫,并未严惩他。李卫犯了朝廷禁令,为何不怕雍正知道?原来大有深意。一、李卫深知当下属太能干了不一定是好事……更多
在历史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平民女子,她本是山西人士,家中无依无靠。因为病重被皇子所救,意外结识了大清的皇帝和亲王。还卷入了雍正和老十四,这对亲兄弟的争斗中,她就是乔引娣。因为老十四是她的救命恩人,起初乔引娣和老十四一样,也十分痛恨雍正。以至于刚从老十四身边被带走后……更多
吴三桂若同意削藩,会有什么结局
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按照清人的说法就是:明朝罪臣,本朝反贼,不足道也。回顾吴三桂的一生,他的两次最重大决定都是反叛,第一次叛明,第二次叛清,在讲究忠义之道的中国,吴三桂无疑会被当成一个负面角色才看待。在两次反叛中,第一次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具备太多民族主义观念……更多
玉如意代表太子位?康熙为何将它赐给乾隆
要么说生儿子生个聪明的好,九龙夺嫡的硝烟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四阿哥胤禛办事谨慎小心,处处都是如履薄冰。可是他的综合实力还是比不上八阿哥胤禩。胤禩为人大度,出手也阔绰,地方上有许多小金库,各地官员们之间也都给胤禩面子。胤禛相比较而言,可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不过这没关系……更多
多尔衮做摄政王时,索尼、鳌拜等大臣在干什么
在满清初期,多尔衮绝对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他虽没有皇帝之名,却享有皇帝之礼遇、皇帝之实权,他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死后还被顺治帝追封为皇帝。而鳌拜也因为栽在少年天子手里被人熟知,都是清朝初期实权派,那到底谁厉害?只能这样说,多尔衮活着一天,索尼、鳌拜就被压着一天……更多
《雍正王朝》:雍正为什么要收回三阿哥御前免跪的特权
《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李绂因为坚持弹劾田文镜,并且煽动一众文官一起反对田文镜在河南强制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最终触怒了雍正。雍正将李绂连同谢济世一起问了死罪,准备斩首。身为李绂“靠山”的三阿哥按捺不住了,跑到皇宫找雍正求情,雍正对他置之不理……更多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三阿哥弘时
在最近几年热播的清宫电视剧中,雍正的三阿哥弘时都是一个很悲惨的人。特别是在《雍正王朝》中,弘时被刻画为一个心思深沉,心肠歹毒的人,他为了做皇太子,不择手段,派兵暗杀弘历,甚至对雍正都有不轨的想法。雍正为防止夺嫡悲剧重演,果断的处死了亲生儿子弘时。(三阿哥弘时)在《如懿传》……更多
雍正继位当晚回潜邸时,为什么邬思道不让其他人见雍正
导读:个人认为这里面包含着三个意思:第一、雍正在九龙夺嫡中后发先至取得继承人的位置。所以雍正有一种大愿得酬的释放感,急需找个人来分享。这个人只能是邬思道而不能有第三个人在场。这是因为邬思道是夺嫡全程的当事人,多少手段策略都是出自他之手;并且他只是身有残疾的幕僚……更多
清朝两只怪物为何得皇太极青睐
“如果有一个灵魂可以感知爱、忠诚和感恩,那么动物强过人许多。”这是英国作家吉米·哈里所说过的一句话,很多动物的感恩之心甚至超过人类,他们会简单的记住你的施舍和爱意,然后用一生来回报。在很多影视剧中,一些看似凶狠的动物却意外的有灵性,知道保护自己的主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况……更多
乾隆曾孙奕经,毫无能力为何能混成尚书将军
谁都知道,金庸一生中,也曾创作过不少武林豪杰,但在《鹿鼎记》一书中,他的笔下,一个卑微的流氓,就是主角。韦小宝一眼望去,满身的问题,没有半点过人的才能,却干出了许多大好事。虽然这是一部虚构的故事,但是在过去的时候,也有很多被认为是白痴,但是最终还是成功了。就拿子渊来说吧……更多
左宗棠三招设圈套,郭嵩焘成替罪羊
说到晚清地四大忠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个人各有各自的性格和行为作风,曾国藩为人求是笃实,颇有圣人气质;李鸿章则奸诈狡猾,多了几分狡黠。与他们二人不一样的是,左宗棠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战无不胜;二是坚定刚毅,凡是自己认定的事情都会想方设法地做到……更多
皇太极去世,为何是福临登基,而不是博穆博果尔呢
在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其所有在世的皇子中,皇九子福临和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无疑是身份最为高贵的。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清太宗皇太极骤然崩逝,引起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随之而来的就是长达十七天的皇位之争。皇太极一生之中,一共诞育了11位皇子,分别是:皇长子正蓝旗旗主……更多
雍正临死告诫乾隆,不准动哪个人
我们知道这过去的时候实行的是人治,因为性格差异、观念不同,会使得新皇帝和老皇帝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是为了维护皇权的正统,一般情况下这当儿子的是不会违背当老子的意见的,对于老子留下的政治遗产也一般都会接受。但也有不听话的,比如乾隆的儿子嘉庆一上位就把和珅给咔擦了……更多
清朝武官官服补子,是什么样子的
一品:麒麟。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大戴礼》说:“毛虫三百六十,以麟为长。”麒麟出现是“圣王之嘉瑞”。《说文》的解释是:“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麒麟设武备而不为害”,“有足者宜踢,有额者宜顶,有角者宜触,为麟不然,是仁也”。所以,以麒麟为一品武官的官阶形象……更多
满清哪位状元因长的像同治,得以被慈禧赏识
清朝最无德,最无耻,最好色,最无能的状元,死后居然无谥号,无人理会,一切都是自找的,人不作就不会死。满清入主中原之后,立下一个规矩:“汉不点元,满不选妃”,意思就是为了保持女真本族的尚武精神,因此不提倡满人参加科举,又加上满清为了拉拢汉族士绅,实行一甲三名,状元……更多
聊聊三国军阀与北洋军阀的比较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三百三十三):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东汉末年,狼烟四起,不过各路军阀之间的宦海游戏以及利益瓜葛,属于对于权柄的争夺和利益再分配的一个过程。纵然军队倒戈,皇帝退位,最后还是以一个过渡式的或者新的王朝,去接管原来的统治……更多
吴三桂放弃兵权领地,大清会善待他么
吴三桂如果乖乖放弃兵权领地,大清会善待他么?吴三桂的选择题A不反=等死,B造反≈等死。一句话:横竖都是死。吴三桂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吴三桂剧照吴三桂不是一个人,三藩也不是上家耿家吴家的事情,吴三桂是三藩的代言人,他的背后代表着整个三藩数10万将士及其家属的利益。这些将士及其家属是吴三桂等人向康熙讨价还价的筹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
2012年,我在杭州工作生活,每到休息日便去西湖寻觅钱塘风雅,由此慢慢发掘许多与杭州有关的古代文人事迹。后来,我开始尝试根据他们留下的诗作
2025-07-11 11:04:00
由“成己”走向“成人”,尼山论坛儒学对话助推全球化共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巍巍尼山,文脉悠长,圣贤遗风,泽其万方。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济宁曲阜圆满召开
2025-07-1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