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真的抢了陈友谅女人吗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朱元璋有个叫达兰的妃子,原为陈友谅的妾,大明建立后偷偷藏着陈友谅的玉玺,准备为陈友谅复国,最后不幸被朱元璋发现,惨死在寿诞之上。由于朱元璋自撰的《大诰》中曾说: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攻城掠地,与群雄并驱十四年,在军中从未妄夺一妇人女子……更多
李自成死后,他的心腹都去了哪里
1645年,李自成想放弃西安,率领军队南撤,想趁此机会夺取江南等地。然后攻打清廷。清军在进行了物资补给后也迅速追上了李自成的军队。在李自成军队南撤的途中,双方发生了很多次交战,结果基本都是李自成的军队惨败,这样大顺军的实力慢慢变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士气受挫,战士们没有了往日的斗志……更多
朱元璋究竟是个怎样的多面帝王
说起朱元璋,很多人对他存在着褒贬不一的心态,有人说他刻薄寡恩,也有人说他真性情。但就跟每个人都有两面性一样,朱元璋的身上可能具有着多面性。屠戮开国功臣的时候眼都不眨一下,却可以对敌人之子,满怀仁慈留他一命,并且还保他富贵。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会在一个身体中藏有着两幅面孔……更多
朱元璋建国后将首都定在南京而非长安是为何
长安历来是我国的文明古都,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该地处于关中平原的中部,周围环绕着秦岭山脉、梁山、黄龙山等,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于其中,这些河流和山脉都构成了长安城坚不可摧的天然军事屏障。无论是应对来自东部起义军的叛乱,或者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更多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运河迢迢,宿迁岁月光辉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宿迁6月26日电(记者 郎朗)项羽离家时亲手栽种的槐树,已在江苏宿迁城南守望了2200多年。霸业成空,故人如梦,它没能等回西楚霸王,站在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无声地目睹悠悠岁月,沧海桑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历史没有如果……更多
飞“阅”中华大地!这幅土地丹青美到惊艳
大地的美有多少种?方正之美、交错之美、起伏之美……千百年来,勤劳的中国人,以地为纸、以锄为笔、以禾为墨,勾勒出一幅幅让人惊叹的土地丹青。今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一起跨越山海,遇见中国大地奇观。责任编辑:韩黟瞳 ……更多
\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更多
宁王之乱是如何发生的
宁王之乱,又称宁王叛乱、宸濠之乱,发生在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为争夺皇位,在南昌发动了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四十三天后,被赣南巡抚王守仁平定。宁王失败的原因,固然与其实力弱,孤立无援和不得民心有关,但也有军事方面的失误。顾祖禹在军事地理巨著《读史方舆纪要》中分析认为……更多
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是怎样回事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指的是明朝明神宗朱翊钧册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然而明神宗不喜欢王恭妃">……更多
为何说朱标是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
古代封建社会中,太子的地位是很高的,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很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太子收到的制约也是最大的,毕竟太子是离皇位最近的人,皇帝自然会很担心太子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处处提防着他,其中的度很难把握。历史上很多的太子都倒在了这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沦为了他人的垫脚石……更多
明朝皇帝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上早朝
每天都上早朝这个规矩就是朱元璋定下来的,他是农民出身,逆袭当上了皇帝,在废除丞相后,担心遭人蒙蔽,所以制定大规模早朝正是要体察民情,免受蒙蔽。之后也有几个皇帝把每天上早朝当做祖制来遵守,再加上文官们的监督,皇帝一不上朝就公开指责,所以皇帝只能天天早朝。据大明会典记载……更多
在李自成进攻北京之前,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令他火速入京护驾。当吴三桂带领数十万大军入关,走到丰润的时候,北京城已经沦陷,于是他立刻调转马头,返回了山海关,坐观时局的变化。面对李自成的农民军和多尔衮率领的后金军,吴三桂自知已己之力不足以三分天下,只能选其一……更多
朱元璋发明了什么刑罚,到底有多残酷
“夹手指、老虎凳、辣椒水”之类的惩罚,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和朱元璋在明代所创的刑罚相比,这种“痛苦”的惩罚根本就是浮云。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女人?他的“梳洗法”,曾经让明国女人忌惮百年,让无数女人为之恐惧,这是何等残酷的刑罚?古往今来,皇帝多是多愁善感……更多
魏忠贤掌权后,有哪些作为
魏忠贤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更多
严嵩与张居正有何相似之处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设立丞相,但是后来由于胡惟庸案的爆发,为了加强皇权而废除了丞相。建文四年的时候,设置内阁,形成新的权力中枢,起初内阁大学士只是顾问的身份,并没有参与权力分配当中,到后来随着明朝各种奇葩皇帝的出现,皇帝荒于政事,只得依靠内阁来运行国家机器。要说明朝在位时间长……更多
朱元璋和康熙在对待太子上为何完全不同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理了无数的朝代更迭。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实行继承制。也就是老皇帝去世,新皇帝必须是由皇帝的儿子来做,别人是没有资格的。无论皇帝的儿子是否有这个能力,哪怕他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这一制度不仅禁锢了国家的发展……更多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更多
崇祯的猜忌多疑跟儿时的遭遇有关吗
崇祯皇帝登基初期,面临着阉党魏忠贤的重重陷害,崇祯几乎是如履薄冰。好在终于是铲除了魏忠贤。那么,崇祯为什么如此急切的要除掉魏忠贤?他接下来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崇祯登基初期,几乎是如履薄冰崇祯除掉魏忠贤的事件,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疑问。后世专家在研究崇祯皇帝的时候,一直觉得很奇怪……更多
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标为何被朱元璋寄予厚望
在朱元璋自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受到悉心教导,朱元璋亦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其为皇太子时,监国时宅心仁厚,体察百姓,深得朱元璋喜爱。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更多
明朝的南北榜案最后什么结果
朱元璋时期的南北榜案,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场政治冤案,是在洪武四大案中的蓝玉案的余波,而到最后朱元璋也没有处理恰当,反而酿成了日后大明中后期最著名的党争。南北榜案又称“刘三吾舞弊案”,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洪武三十年的科举考试,此时的大明王朝经历了四年前的蓝玉谋反大案……更多
朱棣留在南京的三个儿子是什么下场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采用“削藩”的政策,加强集权,最终逼反了朱棣,朱棣起兵打着“靖难”的旗号,经过四年的征战,攻进了南京,然后,皇宫起火,朱允炆下落不明,或许就在大火中丧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朱棣起兵造反之前,朱棣的三个儿子,王世子朱高炽及其弟朱高煦、朱高燧都在南京……更多
红丸案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了三件匪夷所思的案件,即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起事件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史称明末三大案。红丸案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泰昌帝服后死去,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更多
朱元璋一生为何唯独拿马皇后\
明太祖朱元璋是出了名的狠人:从他起兵起,不知道经历过多少腥风血雨;所有敢于和他作对的人最终都死在他的手下。明初三大案更是杀的人头滚滚,十几万人受到牵连。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暴君”,却对马皇后恭恭敬敬,甚至时常会受到马皇后的训斥。马皇后到底何许人也?能让朱元璋服服帖帖马皇后的父亲马公因为杀人避仇……更多
吴三桂没有渡江作战的原因是什么
吴三桂,清末明初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下的每个人也都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不过说起吴三桂的时候,不少人都表现出的是一种愤恨在其内,因为吴三桂的背叛才让明代彻底灭亡,从而满清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其实即使没有吴三桂的话,明代的路也已经走到了尽头……更多
靖难之役朱允炆为什么不重用名将盛庸
盛庸是明朝著名将领,曾在靖难之役中多次击败朱棣大军,差点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势。只可惜朱允炆后知后觉,并没有在初期重用盛庸,导致朱棣部队有了喘息之际。此后朱棣攻破京城,他十分欣赏盛庸的能力,所以没有杀他,而是继续重用。不过盛庸却多次被人指出有二心,最后将他逼入绝路……更多
简介明朝著名廉吏喻茂坚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更多
土木堡之变瓦剌方面的起因有哪些
太师也先主政瓦剌,但是还要向大明称臣朝贡。称臣朝拜是次要的,朝贡贸易才是主要的。原因是中原对草原的文明代差。在草原连个铁锅都是奢侈品,草原骑兵就是再彪悍也只能在大明面前低下高昂的头。瓦剌要用自己的战马,美其曰贡马,交换大明朝廷的各种回馈封赏。每年冬天,瓦剌都要派遣使者贡马朝奉……更多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刘立勤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曾被我们戏称为“武知县”的武大海真的当上了县长。我们瓮城历史上从没出过什么大官、巨贾、名儒。最令我们瓮城人骄傲的,就是我们这里北通长安、南入巴蜀,是个通衢要道。后来有人遍翻方志野史,才找出了一位瓮城知县武汉的故事。说是乾隆年间……更多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本报讯 (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 近日,莆田市档案馆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族谱,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族谱,充分挖掘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更好地传承历史、资政育人。族谱,又称宗谱、祖谱、支谱、房谱、家谱等……更多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何勇海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会议多次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纪念古人是为了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比如每年端午节,我们会纪念屈原,缅怀他的高洁人格、千古之志和爱国之情。但纪念古人要想清楚为何纪念、值不值得纪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中秋庙会游人如织 花灯璀璨
“月满中秋 梦回琅琊 临沂孔庙中秋奇妙游”中秋节庙会举行,众多市民前来游玩。
2024-09-16 15:01:00
跟着“悟空”游临汾 二日、三日、五日游路线已备好
文 / 李东臻编辑:肖玲责编:牟勇 审核:晋玄玉
2024-09-16 15:26:00
王熙凤:红楼梦第一倒霉女主,拿着爽文的底牌,却活成丈夫的奴隶
王熙凤出场就是荣国府的管家人,何等的赫赫扬扬。在贾府内宅除了贾母、邢王二夫人,没有人比她更有权势。面对凤姐,所有人都心态复杂
2024-09-16 15:27:00
红楼梦:为什么薛蟠打死冯渊后的反应,让人越想越惊心?
上回讲到门子说薛公子纵豪奴打死冯渊后,抢了人扬长而去。冯渊死的很冤,但也不否认他意气用事,以卵击石。但凡退一步另谋他策
2024-09-16 15:28:00
红楼梦:冯渊实际是薛家奴才打死的,薛蟠用偿命么?
上回讲到门子对贾雨村讲述拐子将香菱卖给冯渊后又卖薛家,本想卷钱跑路,不想没有走脱。这拐子贪心不足,注定没有好结果。其实门子
2024-09-16 15:28:00
换一个角度看红楼梦:贾家发生的每件事都涉及朝廷机密,难怪抄家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一贯善用隐笔,很多事都是通过一件人事去写另一件人事。比如我们熟知的“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便是通过晴雯和袭人的人生经历
2024-09-16 15:29:00
紫菱洲反目:贾宝玉踩薛家痛脚太刺激,借夏金桂更拆穿王熙凤画皮
抄检大观园前后,贾宝玉的日子就开始了愁云惨淡。先是“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连连接接
2024-09-16 15:29:00
红楼梦:拐子为何将香菱卖给两家?除了钱有件事让他后悔的直跺脚
上回门子讲说冯渊案子,说他买下香菱后发誓再不交接男子,又不再娶他人,行迹非常可疑。事出反常必有妖,冯渊的心思不为外人知晓
2024-09-16 15:30:00
红楼梦:酷爱男风的冯渊,究竟影射了贾宝玉的什么事?
上次讲到贾雨村问门子如何处理薛家的案子。门子就回道,他对案件的前因后果,涉事人物一清二楚。于是就对贾雨村讲说了整个案件
2024-09-16 15:30:00
红楼梦最干净的,是那个被贾蓉抱住的丫头,她的话让王夫人羞愧
《红楼梦》里的小人物往往很精彩。之前多关注荣国府中人,比较少看宁国府。宁国府也有很多精彩人物值得一说,就比如今天要讲的几个敢于怒怼贾蓉的丫头
2024-09-16 15:31:00
贾瑞:为什么进去风月宝鉴里,与“王熙凤”私会两回就死了?
贾瑞是《红楼梦》开篇,贾府死的第一个子弟。作为荣国公重孙,贾代儒三代单传嫡孙,他的死断绝荣府一脉,从此贾府在京城的八房
2024-09-16 15:31:00
冯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为何一见香菱就发誓不再结交男子?
上回讲到冯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尽管与贾宝玉完全相反,实际却是宝玉之影。冯渊者,逢冤也。他死于薛蟠,失于香菱,了于贾雨村
2024-09-16 15:32:00
为何说薛蟠杀了贾元春?看懂平安州抢劫,才知她触犯皇帝哪些忌讳
薛蟠因骚扰柳湘莲被打无脸见人,便以做生意为名离开京城出去躲羞。辗转一年回来,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平安州,邂逅出门办事的贾琏
2024-09-16 15:32:00
红楼梦:一个人可以坏到什么程度?门子给贾雨村设的陷阱崩碎三观
上回讲到贾雨村听门子介绍护官符与薛家关系后,反问门子要如何结案。这就是个套子,要将责任转移到门子身上,实在不怀好意。门子也不遑多让
2024-09-16 15:33:00
贾雨村:人能奸诈到什么程度?他反问门子的话突破人性的底线
上回讲到门子说起护官符中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并不属实。经过三代人近百年发展,势力此消彼长,四大家族早都貌合神离
2024-09-16 15: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