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惊蛰:疏肝排毒养正气(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记者 王美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3月01日 第 09 版)“轰隆隆——”听!春来了!一雷惊蛰始,春回万物生。今年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此时节,数九将尽,春气萌动,万物以荣,桃花粉蕾点染枝头,柳树新叶抽芽吐绿……更多
美食引着游子回家(文艺创作谈)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许纪霖《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3月01日 第 07 版)《我的美食向导》中,本文作者(左)和导演陈晓卿在一起。出品方供图陈晓卿导演的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已经在腾讯视频收官。去年我曾经参加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当时,能在潮汕地区以美食会友……更多
半年瘦了37斤看小编们“热辣滚烫”的减肥秘笈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张宇曹腾 王浩宇(减肥前)王浩宇(减肥后)扫码看《论减肥人的自我修养》漫画。 新年档一部《热辣滚烫》刷屏,在电影里观众看到了“爱人先爱己”的立意,也看到了兼任导演和演员的贾玲从体重200多斤瘦身成有腹肌的健康女生。广州日报的小编们也有同款瘦身故事……更多
病虽罕见,关爱不能罕至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全球最大的罕见病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病种类超过7000种。(2月29日广州日报新花城)“瓷娃娃”“木偶人”“蝴蝶宝宝”“月亮孩子”,这些看似可爱的名字对应的医学术语是:成骨不全症、多发性硬化症、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更多
听力下降要查因谨慎网购助听器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图:@视觉中国实力医生讲科普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依励去年大学毕业的小张(化名)是一位听障患者,因为病情影响交流,她在找工作时频频碰壁。医生建议小张佩戴助听器,但小张却有顾虑:“戴了助听器觉得自己像另类,会被取笑。”为了改善听力,小张试过在网上购买眼镜款助听器……更多
春三月养生 试试这些汤方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任珊珊)春三月如何养生才能事半功倍?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治未病与亚健康分会副会长、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周俊亮主任中医师指出,春天为阳气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人体应顺应四时,活动气血,生发阳气。节后人们应畅怀情志……更多
帕金森病并非只有“抖”多种睡眠障碍需重视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许咏怡、米红艳)帕金森病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缓慢等运动症状和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专家提醒,非运动症状在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可能已存在……更多
修文县六广镇关工委联合松江社区开展“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
2月26日,修文县六广镇关工委联合松江社区,组织中心幼儿园师生开展“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活动中,社区工作者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为巩固学习成果,在教学结束后,幼儿园老师及社区工作者组织小朋友们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更多
两河文化|高唐“海二八”宴:吃醉一碗“人间烟火气”
记者张同建唐学钰 通讯员 张传庆 房玉辉高唐“海二八”宴是黄河、运河“两河”文化孕育出的乡间美食,现已传承数百年,最早起源并流传于高唐县清平镇一带。“海二八”宴原是当地最高规格的乡村宴席,过去只有在大户人家为老人庆寿、儿女婚庆等场面上才能品尝到。那时,宾客临门……更多
仁怀市老年大学书画作品入选仁怀市书画展
近日,仁怀市2024年书画展开展,仁怀市老年大学师生创作的多幅书画作品参展。本次艺术展览由仁怀市政协主办,通过书法和绘画的形式,展现遵义市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仁怀市老年大学的师生们积极参与,他们的作品涵盖了多种艺术风格,从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到现代的抽象画……更多
波兰患儿慕名赴沪,成功摘除巨大恶性肝脏肿瘤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外科团队,为一名前来求医的波兰患儿成功切除巨大恶性肝脏肿瘤。这是该医院获批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后迎来的第一位“国际小病人”。这名2岁多的波兰籍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患过3次肺炎并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更多
遵义市汇川区仁和苑社区联合消防部门开展电动车新能源车安全隐患排查
2月26日,遵义市汇川区洗马路街道仁和苑社区邀请汇川区消防救援大队、洗马路派出所到该社区联合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重点针对电动车、新能源车安全隐患排查。排查之前,仁和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苏韦娟向辖区11个小区物管公司负责人通报了近期相关事故,希望物管公司以案为鉴……更多
【关注罕见病】关爱“柠檬宝宝”,守护0.01%的“罕见”生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年2月29日,是第17届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是指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10,000、患病率小于1/10,000的疾病,其多为遗传性疾病,是人类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目前我国患者群体已超过2000万,69.9%的罕见病在儿童期发病……更多
【关注罕见病】二十年PNH罕见病患者,新年迎来治疗新转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晓丹“2004年,我出现了酱油样尿,觉得不对就去医院检查,一开始医生认为我得了缺铁性贫血,后来又去了几家医院,才确诊是PNH。”陈女士口中的PNH,全名叫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一种罕见病。“当时才26岁,就感觉身体特别虚弱,爬半层楼腿酸得不行了……更多
广西开展“百万农机闹春耕”活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庞革平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全凤村一块千亩连片的甘蔗地里,一台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正来回穿梭,进行耙地、平地作业。“这是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比人工操作更精准。”蔗农戴善积告诉记者,这台拖拉机带有自动导航功能,可以根据地块设定轨迹自动作业,在大地块作业更“笔直”……更多
【关注罕见病】首届湾区罕见病早筛早诊早治大会在穗召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晓丹2月25日,由广东省药学会、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联合主办,早筛网承办的首届湾区罕见病早筛早诊早治大会暨第十七届世界罕见病日科普宣传活动在广州顺利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药学等专业从业者,助力罕见病筛诊治及科普高质量发展……更多
罕见病日的故事,他们在上海重塑“折叠”人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世界罕见病日。生活中,这样一群人,他们连最普通的翻身、抬头、爬行、坐稳都难以实现,随着病情发展,身体功能不断弱化,脊柱还会不断弯曲,甚至影响吞咽和呼吸。他们是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也被称作“松软儿”……更多
春耕春播正当时 让沃野“长”出高质量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最近一段时间正是油菜快速生长的关键时期,重庆市对450万亩油菜做好田间管理,确保丰产丰收。在重庆市潼南区青杠村油菜种植基地,成片的油菜已陆续进入初花期,当地村民正在田间清理油菜杂株。石有明是重庆农业科学院的高级农艺师,这段时间,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多
吉林“国际罕见病日”办义诊 助力罕见病早诊早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长春2月29日电 (记者 郭佳)今年的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这一天,吉林省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吉林省内成员单位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大厅举办多学科义诊活动,吸引不少患者寻医问诊。罕见病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一般为慢性……更多
中新健康|对话樊东升:“破冰”渐冻人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韦香惠) 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的罕见病已经超过7000种,“渐冻症”是其中一种。中国每年“渐冻症”新发病人达到25000人。日前,中国新闻网《大医生来了》栏目专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更多
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 为春耕生产备足“粮草”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随着气温渐暖,我国多地正加紧春耕备耕。重庆开州区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农资生产、采购和调运力度,将1100吨良种、3万吨化肥等农资送往一线,为农户的春耕生产备足“粮草”。春耕备耕农资先行。一大早,在开州区临江镇一家农资销售公司仓库里,工人们正抓紧时间将农户订购的12吨水稻良种装车……更多
大医生来了 | “破冰”渐冻人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的罕见病已经超过7000种,“渐冻症”是其中一种。中国每年“渐冻症”新发病人达到25000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樊东升是国内最早从事渐冻症临床研究和诊疗的权威专家之一。他直言,这是一种“只能往前进,不能往后退”的疾……更多
国际罕见病日|让“罕见”被看见
本文转自:央广网罕见病,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常危及生命。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旨在促进社会公众和政府对罕见病及罕见病群体面临的问题的认知。罕见病具体如何界定?罕见病的病因是什么?罕见病如何防治?央广网贵州频道专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消化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医生马秀琦……更多
罕见病少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2月29日电 “月亮的孩子”“玻璃人”“瓷娃娃”……这些看似“动听”的名字背后,却是一个个“生命杀手”——罕见病。虽然它发生的概率仅有万分之一,甚至更低,但对于每一个遇到的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今天,国际罕见病日,为爱转发! ……更多
中新健康丨上海:医疗机构探索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罕见病是一类发病率很低、多数具有遗传性的疾病,也被称为“孤儿病”。在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并不少。探索为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此间医疗机构不断努力的方向。2月29日,在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之际……更多
专家学者齐聚山东济南 共探生命科技与临床诊疗融合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济南2月29日电 (李明芮)国际生命科技与微生态免疫大会暨树兰(济南)医院启用活动2月29日在山东济南举办。来自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部门的专家学者齐聚,共同探讨生命科技与临床诊疗的融合发展,分享微生态免疫学术成果,推动医疗产业创新发展……更多
如何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专家吁建国家级专项基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罕见病,又称孤儿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的疾病,常常危及生命。其中一些疾病因为患者人数极少,被称为“超罕见病”。如何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是各方思考的话题。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呼吁在国家层面展开探索……更多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零陵依托特色资源培育富民产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永州2月29日电 (单建华 蒋晖)初春时节,走进湖南永州市零陵区菱角塘镇文雷村永珍种鸽繁育基地,鸽子们正吃着五谷杂粮、喝着地下清泉。菱角塘镇高密度流水养鱼基地。零陵区委宣传部供图菱角塘镇种鸽繁育基地永珍鸽业每年能出厂乳鸽30万羽以上……更多
浙江东阳:万盘早稻秧苗进大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几位农民搬运早稻秧苗。胡扬辉 摄连日来,在浙江金华东阳市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几位农民在流水线设备的帮助下,有条不紊地将一盘盘早稻秧苗搬进大棚。据了解,该合作社今年首批早稻秧苗有1万多盘,将在大棚内培育25天左右,再分批移植到户外水田。农民整理一盘盘早稻秧苗……更多
新学期来啦!健康大礼包助力你们新年起航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啦!为了更好地引导同学们调整好饮食和运动,预防“开学综合征”的发生,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我们准备了一份开学健康生活方式大礼包,帮助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新学年的挑战。规律作息寒假期间,很多同学的作息可能比较随意,晚上熬夜……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日照港口医院创新推出葫芦灸特色疗法,开启绿色健康新体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邹杰近日,日照港口医院凭借对中医传统疗法的深入研究与创新,推出独具特色的葫芦灸疗法,为深受颈肩腰腿痛
2025-07-08 19:38:00
不开胸、康复快!临沂市肿瘤医院充气式纵隔镜微创手术实现真无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近期,临沂市肿瘤医院胸外科一病区再次完成一例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在该科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助力下日前已康复出院
2025-07-08 16:50:00
东城中医院呼吸科王雪京:三伏天冬病夏治养生指导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王雪京,中日医院中医肺病一部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2025-07-08 16:51:00
男人怎么补肾补精?从这3个生活细节开始改变
当“男人怎么补肾补精”成为热门话题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盲目进补,但其实,真正的调理需要从生活习惯入手。今天,我们就从科学角度出发
2025-07-08 16:20:00
肩袖损伤“肩痛”,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鲁网7月8日讯在日常生活中,肩袖损伤导致的肩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及运动(特别是过肩、过顶引动)热爱者人群的最常见疾病之一
2025-07-08 10:16:00
一次颈部按摩后,27岁小伙突发脑梗 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频发,这些防范要点要注意
最近持续的高温高湿,让心脑血管疾病如影随形。半个月以来,浙江省人民医院救治脑中风患者30多例,其中有误以为中暑的,还有与气温关系不大
2025-07-08 06:47:00
一顿海鲜后孩子脸部红肿呼吸困难 出现这些过敏症状,马上这样做
“医生!快救救我孩子,他喘不上气了!”前几天一个夜晚,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急诊室,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冲了进来,声嘶力竭地喊着
2025-07-08 06:47:00
腰背疼痛查出恶性肿瘤却找不出原发灶 医生分析活检病理精确定位治疗“靶点”
去年一整年,绍兴上虞人徐先生(化名)总是感到胸背部疼痛,吃止痛药也无法缓解,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多发的胸腰椎骶椎及多发肋骨的骨质破坏
2025-07-08 06:47:00
【天眼问医】注意!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感染HPV病毒
最近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酒店光脚洗澡后感染上了HPV病毒,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其实,HPV病毒感染非常常见,在性活跃的人群中
2025-07-08 00:15:00
精准捕捉细微变化 冠脉CTA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生活中,爬楼胸闷、运动后心悸等症状,可能是心脏血管的“求救信号”。此时,冠脉CTA如同敏锐的“血管摄影师”,能精准捕捉心脏血管的细微变化
2025-07-08 04:03:00
冬病夏治“趁热”开启,滨州市人民医院三伏贴开始预约
“冬病夏治”这一理念,源自《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经典理论,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三伏贴冬病夏治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
2025-07-07 23:07:00
眼周抗衰 别让眼睛出卖年龄
俗话说:“人老先老眼。”这句话确实不假。眼周为什么容易衰老,我们又该怎么有效抗衰?跟整形美容外科的医生一起来了解下吧。眼周的青春为何这么短因为眼周皮肤是全身最薄
2025-07-07 14:37:00
栀子花,开啦
我的栀子开花了,算是这周最高兴的事。剪下来插在小花瓶里,就放在眼前,浓香一阵一阵飘过来,连杯子里的水都甜了好多。给风扇网子前后各拴了一串薄荷叶
2025-07-07 10:46: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胃里的“捣蛋鬼”胃酸
在我们的胃里,住着一个“熊孩子”,消化食物都离不开它,但是,有时候它也会来调皮捣蛋。这个“熊孩子”就是胃酸。胃酸过多时
2025-07-07 14:35:00
夏天皮肤瘙痒 这四口锅 汗疹不背
夏天一到,是不是感觉皮肤总是痒痒的?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出汗太多,长汗疹了!”其实啊,夏季皮肤瘙痒的“罪魁祸首”可不只有汗疹这一个
2025-07-07 14: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