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坚持进行运动,可给身体带来这些好处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显示,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高血压人群2.45亿。降血压已经成为大多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事实上,运动是降血压的“良药”。《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指出,每周3天或以上、每次30分钟及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更多
牛奶虽好 ,但这3种牛奶最好不要喝
刘大叔自从退休后便给儿子帮忙接送孩子,每次送完孩子后总喜欢到公园和棋友们下下棋。聊天中得知小区附近的超市搞促销,牛奶买一箱送一箱,便赶紧买了回家给孙子喝。结果回家的路上碰到邻居,邻居却说“你没看网上有专家说喝牛奶会导致肝癌吗?”刘大叔却表示自己从未听过这个说法……更多
直肠癌都是拖出来的?5个症状要注意
说起聂卫平,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回想80年代,他凭一己之力,大杀四方,获得围棋界的最高荣誉——“棋圣”,成为围棋界的一代神话。然而,命途多舛。在他61岁那年,不幸患上了直肠癌晚期。在棋盘上战无不胜的聂卫平不敢相信,“我一直认为,得癌症的人都是小心眼,像我这种平时不爱生气的人……更多
胆囊到底要不要切?分2种情况
33岁的阿琳平时喜欢运动,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没有家族癌症史。6年前的一天,阿琳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然后去医院检查被诊急性重症胆囊炎、胆结石。当时用药物治疗没有成效,就进行了胆囊切除手术,切除胆囊后就没有出现过腹痛。6年之后阿琳再次腹痛被送往医院检查,结果却被诊断为结肠癌晚期……更多
70岁后,一定要注意4个小细节,让你健康又长寿
似乎从人类文明诞生开始,永生这个话题就一直没有断过。数千年来,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寻找长生之法,期望通过丹药、魔法、秘技摆脱死亡的宿命,走上永生之旅。时至今日,仍有人在探寻如何延长人类寿命。俄罗斯的疯狂科学家为了探寻永生的秘密,竟然朝自己身体里注射350万年前的细菌……更多
白发突然增多,一定要引起重视!
刘阿姨今年53岁,一向对形象十分重视的她最近苦恼不已,因为她的头上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的白头发,每次一发现白发她就会拔掉。一天,刘阿姨照例在镜子前拔白头发,老伴赶紧制止了她,并拿出手机翻出一篇文章给刘阿姨看,文章中说长白头发是件好事,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对此刘阿姨觉得很诧异……更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3种土豆建议少吃为好
老郑从西北地区坐了几天火车,过几天就中秋了,儿子跟儿媳都太忙,于是老郑带着一箱箱家乡土特产,准备给孩子们做一顿家乡菜。吃饭时,老郑还跟儿子抱怨说,“你们这边的蔬菜品质不行啊,土豆都跟两个拳头一般大,一定是打了膨大剂,可千万别买。以后我给你寄家里的土豆,个头小……更多
其实真正有效的“天然泻剂”是这几种
刘奶奶退休后就一直在帮儿女带孩子,本来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每天总是烦恼,说来也怪,这便秘是吃什么都不见好,每次上厕所都蹲得腿麻也拉出不来,不得已借助泻药。吃了家里用剩的“果导片”,没多久就有效果了,感觉整个人通畅了不少。用了一周左右,家里的果导片吃完了,便打算去药店多买几瓶……更多
微波炉虽好,但这5种物品别放进去
“妈,我前几天给你买了个空气炸锅,特别方便,炸东西都不用放油,健康又省钱,快递收到了吗?”小林在电话里跟妈妈说。“收到了,不过我转手卖给收废品的了,卖了50块。”小林妈妈说。“为什么?!那是新买的,你怎么卖掉也不跟我说一声?”小林有点生气地说。“拿到手后我上网搜了下怎么用……更多
多地纷发倡议的背后,是精子库供不应求
“虽然我还没结婚,但说不定已经有5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了哈哈”。据说话的男生表示,因为大学的时候没什么钱,舍友偶然看到捐精广告,想着对人体也没什么危险,就怂恿整个宿舍都去捐精。结果人家机构不是什么精都要的,一行5个人,没想到就自己选上了,原本以为中途会挺刺激,没想到捐精室就是一个简陋的小房间……更多
女性下半身若有这6个迹象,或离衰老不远了
刘先生经营着几家连锁超市,虽然不是超级大富豪,但也可以说家境不错了,家里还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和贤惠的妻子,可谓是家庭事业双丰收。不过刘先生的妻子雅雅是一名家庭主妇,看见自己逐渐长出的皱纹,她格外担心自己变老,家里那位嫌弃她。偏偏刘先生的助理是一名漂亮有气质的大学生……更多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稳”住它呢?学会这几个方法很重要
刘大爷今年65岁,前段时间孙子送了他一个可以测心率的手环,这让他觉得十分新奇。第一次测量心率时,发现他的心率只有58次/分钟,孙子上网一查说这是心率低的表现,想带着刘大爷去医院检查。但刘大爷拒绝了他,他说人家都说心率越慢越长寿,我这是运动员的心率,不用担心。之后……更多
高寿糖友,大多有7个共同点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约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风险。对于糖尿患者来说,并发症是可怕的威胁,当多个并发症找上门,损害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很多人在患上糖尿病的时候,都会想到一个问题,长寿已经是奢望。但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长寿的……更多
这6种东西,打1折也不要买,内部员工:我从来不吃,看完涨知识
导读:很多人问我,买菜首选超市还是菜场,其实这是要分情况的,如果天气差,同时超市有折扣,我更愿意去超市。如果天气晴朗,我更愿意去菜场,因为去菜场可以买到很多比较新奇的食材。而据我了解,现在一些中老年人特别喜欢去超市,因为许多超市每周都会做1次大型活动,不少人为了省钱……更多
这些物质组合搭配在一起,不仅可以润肠,而且还能祛湿
导读:每年的秋冬两季,很多人感觉气候非常干燥,以为体内就没有湿气,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在秋冬两季,气温比较低,机体的皮肤毛孔是处于关闭的状态,加上体内湿气代谢的速率较慢,此时也很容易导致湿气在体内聚集,而秋冬两季湿气重,会使身体出现“脾胃失调、手脚冰冷……更多
秋分时节,大家一定要记得多吃“柚子、山楂、葡萄”这3酸
导读:在秋分时节,我们一定要养肺,因为随着秋分到来,气候会变得更加干燥,而干燥的气候会比较伤肺,而中医认为,在秋天多吃一些酸性食物,能刺激人体内分泌更多的津液,从而达到减燥润肺、解腻降脂地目的。就在去年的秋天,我就每天都会做一点酸性食物给家人吃,全家人一整个秋天都没有生病呢……更多
臭蒜是“天然青霉素”,一通便, 二杀菌,三降脂,四抗病毒
导读:每年的秋冬两季,是各种疾病多发的时候,因为秋冬两季,是一年中温度最低、气候最干燥的时候,此时人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而在秋冬两季,如果我们长期生病,体质只会越来越差,所以我建议中老年人,在秋冬两季,一定要多吃一些杀菌抗病毒的食物,从而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呢……更多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丨这个病因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有 专家说:可防可控
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中国每年大约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人,而且近年来年发病率每年递增3%到4%。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乳腺癌已成女性发病的首位癌症。乳腺癌致病因素中……更多
秋收时节到!各地迎来好“丰”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近日,在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中国科学院·吉林省“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智慧农机正在参与秋收工作。一台收割机在金色的玉米田里作业,驾驶室却空无一人。直行、转弯、收割、卸仓、粉碎秸秆……所有动作均由农机自动完成。据介绍,这台智慧农机运用了物联网……更多
青山翠谷挂“金果” 采摘榨油生产忙——我国最大油橄榄产区秋收见闻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兰州10月19日电 题:青山翠谷挂“金果” 采摘榨油生产忙——我国最大油橄榄产区秋收见闻记者贾钊、张新新、郎兵兵金秋时节,甘肃省陇南市的油橄榄进入采摘期。青、绿、黑、紫等不同品种的油橄榄果挂满枝头,一幅绿树如海、橄榄飘香的丰收图景在白龙江两岸河谷铺展开来……更多
按照我的方法蒸螃蟹,螃蟹不断腿不流黄,还特别鲜美!
导读: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正是吃螃蟹的时候,而今年的螃蟹,相比较往年,会更加肥美,因为今年夏天高温天少,三天两头下一次雨,舒服的环境,螃蟹的进食量就增加,这就会使螃蟹的肉更饱满,膏更鲜美,喜欢吃螃蟹的,一定要在中秋节前后买点螃蟹尝尝鲜。虽然螃蟹很多人都爱吃,但是不少人就是不敢在家蒸螃蟹……更多
中老年每周吃2次鹌鹑蛋,不仅记性好,而且视力也会变强
导读:前几天约了几位好朋友出来宵夜,来聊聊最近不开心的事情,而有位朋友特别伤心,他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感觉记性真的越来越差了,前一秒家人叮嘱我的事情,转身就忘记了,因为记性差,家人现在都不敢交代重要的事情给我做呢!其实去年我和朋友有一样的感受,当天粉丝交代的事情……更多
只需要牢记这3点,丸子能做的外酥里嫩不吸油,凉了也不硬
导读:在我家乡,只要是酒席,都会少不了一盘肉丸,因为肉丸有着团团圆圆、喜庆洋洋的寓意。而在秋天,我也建议大家多给家人吃一些肉丸,因为肉丸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适当的多吃,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的免疫力。虽然肉丸很多人都爱吃,但是不少人就是做不好,要么做的丸子一点不蓬松……更多
强烈建议在秋天,每周吃2次地栗子,对身体特别好!
导读:在日常生活中,人体的健康PH环境是7.3—7.45之间,在这个区间,才可以满足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如果PH值太低,身体就易出现“乏力、免疫力下降、消化不良、气血不和”等症状,所以在日常饮食中,我们一定要适当的多吃一些碱性食物,从而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更多
新泰市人民医院中医日间病房开始收治患者
通讯员 周峰 徐洁玉新泰市人民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以综合中医康复治疗为特色,继承传统医学精华,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开展针灸推拿、功能康复、小针刀、督脉灸、小儿推拿、穴位埋线、新医正骨、皮内针、浮针、放血疗法,中药内服外用等特色疗法,充分发挥中医治疗技术简、验、廉的特点疗效确切……更多
为什么稻米可以直接吃,小麦总是磨面吃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答案如下(ID:theanswer163)撰文 :树懒包子、馒头、面条、片汤,北方小吃摊里的面点总是花样繁多。都说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大米,有时你不禁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南方的稻米能直接煮出米饭,北方的小麦却要磨成面粉后才能做成食物……更多
多产业结硕果  擘画“强村富民”美景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江口艾坪村多产业结硕果 擘画“强村富民”美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江口县民和镇艾坪村把产业兴旺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支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立足村情实际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速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从一头牛、一株黄精、一条鱼开始走好特色产业兴旺路……更多
“深度洗牙”相比普通洗牙有什么区别?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面,洗牙就是把牙齿表面的脏东西洗干净,实际上那只是洗牙其中的一部分。洗牙分为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我们通常说的洗牙指的是龈上洁治,对于一部分人来讲,这已经可以帮他解决问题了,但是对于部分患者来说,龈上洁治只不足以他们的完成口腔洁治。这就需要龈下刮治……更多
海南省肿瘤医院专家提醒:“腰酸背痛”或潜藏危机
“以为是小毛病,没想到差点再也站不起来。”患者王先生因颈椎损伤险些造成高位截瘫。日前,经海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救治,王先生已逐渐康复,并恢复自由活动能力。10月19日,神经外科副主任李长宇介绍,为满足相关患者需求,该院专门开设了神经脊柱外科门诊。货车司机险些高位截瘫……更多
吃钙片治骨松?专家表示延缓骨质疏松需分类施策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杭州10月19日电(记者黄筱)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记者采访多位骨科专家了解,骨质疏松多发于老年女性群体,百姓最常见的误区就是“吃钙片就能治疗骨质疏松”。据介绍,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舌苔厚跟舌苔薄的人 到底谁更健康
你观察过自己的舌苔吗?在《一个刷牙时容易漏掉的细节,可能导致口臭!(可回顾往期文章)》这篇文章里,很多人对自己舌苔的颜色非常好奇
2025-03-27 08:34:00
寒热交织谨防“春病” 提醒:别贪凉还要疏肝气养脾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连日来,厦门的天气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昼夜温差超过10℃,各种“春病”随之而来。近日记者走访厦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时了解到
2025-03-27 08:37:00
“糖友”患病十年一直未接受正规治疗 瞳孔变成葫芦形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每个人的虹膜颜色、形态和纹理各有不同,但瞳孔的形状通常都是圆形的。然而,60岁的糖尿病患者老张最近遭遇了一件怪事——他的瞳孔竟变成了“葫芦形”
2025-03-27 08:37:00
春季养卵多吃这4类食物,卵子又大又圆!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激素水平趋于活跃,卵巢功能也随之增强。中医认为春季“发陈推新”是调理身体、提升卵子质量的好时机
2025-03-27 08:53:00
OK镜与离焦眼镜:兰州爱尔眼科范真院长深度解析孩子近视防控的优选方案
在近视防控的道路上,家长们常常面临选择困难,尤其是对于OK镜(角膜塑形镜)和离焦眼镜这两种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更是犹豫不决
2025-03-27 09:18:00
兰州爱尔眼科党支部联合城关区非公党委开展三·八暖心关爱美团女骑手活动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兰州爱尔眼科医院党支部携手兰州市城关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举办了一场暖心的关爱女骑手慰问活动
2025-03-27 09:20:00
产业互融同频发力 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富乡村美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村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生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025-03-27 09:35:00
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感受春天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品尝各种满口鲜意的野菜和春菜走进潍坊的菜市场一抹抹鲜绿跃入眼帘荠菜、面条菜、香椿等新鲜上市它们是春天的使者将生机勃勃的气息传递到我们的餐桌快来跟随小编一起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
2025-03-27 09:36:00
国家喊你好好睡觉,6个知识点教你不做“熬夜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编者按:睡不好、睡不着?国家出手教你健康入眠!近日,全国爱卫办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
2025-03-27 09:55:00
彭玉清主任:腔隙性脑梗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指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可一概而论。1、不严重: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梗死后
2025-03-27 01:59:00
打消老顾虑  拥抱新农具(快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林子夜轻触手机均匀施水施肥,随时随地查看棚内温湿度,高速播种流水线智能育秧……科技兴农,积极变化不胜枚举
2025-03-27 06:09:00
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浇1000亩地从至少7人到只需1人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本报记者  王  沛孙洪旗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田地进行施肥灌溉
2025-03-27 06:11:00
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内蒙古兴安盟巧用秸秆加工优质饲料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本报记者  赵景锋天刚蒙蒙亮,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齐艳平便忙活起来
2025-03-27 06:11:00
用好“减压阀”  成长添活力(体坛观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孙龙飞随着各地心理健康门诊频频出现青少年的身影,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人们担忧。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出体育“药方”
2025-03-27 06:14:00
搜狐名医 | 痛经可能真是病!“乱跑”的子宫内膜有多难搞?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在不少女性心中,痛经是生理期的 “常客”,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要默默忍受它带来的折磨
2025-03-27 0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