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信息,2023年三季度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运行基本平稳,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3644.88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413.89亿元,分别较二季度增长27.71%和5.02%。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规模进一步增长。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更多
喝粥、吃面能养胃?昆明东大肛肠医院:真正养胃的方法是这些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让很多人或轻或重都有一点胃部健康问题。因此养胃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胃要三分治,七分养”,但七分养应该建立在科学养胃的基础上,那在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是养胃的误区呢?今天昆明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李主任,为大家介绍几个真正养胃的方法……更多
断奶仔猪拉稀怎么办?断奶仔猪腹泻拉稀的最佳治疗方法 ,快收藏
仔猪断奶腹泻,是我们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那么仔猪在断奶期腹泻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进行提前预防和治疗呢?下面就分为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预防、治疗,这三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些防治方案,有需要的养殖户可以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1.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断奶仔猪腹泻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更多
咳嗽老不好,土方法也没用?这些不起眼的小习惯才是关键
咳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实用的方法来缓解咳嗽,帮助您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空气质量对于缓解咳嗽非常重要。尽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开窗换气。使用空气净化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更多
狐大医 | 孩子反复发热、眼睛红、起疹子?可能是川崎病的信号
来源 / unsplash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新生儿科 陶弯编辑 | 施桂娟 “我家宝宝才3个月,已经发烧4天了,每天门诊输抗生素,咋还是热不退呢?” 近期,儿科门诊中人来人往,许多家长心急如焚。除了可能是流感和支原体肺炎,有的患儿被诊断为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更多
关注秋收|记者手记:种麦天山下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3日电 题:记者手记:种麦天山下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深秋的天山脚下,目之所及,仿佛一幅没有画框的巨幅油画,头顶的天空湛蓝如海,远处的雪峰似白练飞舞。山下各类农机在旷野里轰鸣,农人们在大地上忙碌。金秋十月,记者来到新疆产粮大县奇台县……更多
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全力加快粮食统营进程 努力实现粮食经营效益最大化
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以自主经营驱动粮食统营,实现企业增收、农户获益。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供图人民网哈尔滨10月23日电 正是一年好“丰”景,稻谷飘香粮满仓,如何实现丰产又丰收,让种植户的“钱袋子”鼓起来?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聚焦“双控一服务”战备规划……更多
你也爱抠鼻子、掏耳朵吗?近日话题#女生称因爱抠鼻子致鼻内长10多团真菌#冲上热搜有网友评论称“我几乎每天都挖鼻孔”“这个手术我做过,遭老罪了”“我也喜欢挖,现在鼻炎了”还真不是吓人因为抠鼻子隐患不小可能形成血管瘤鼻中隔的前端有个易出血区,频繁挖鼻子不仅会造成鼻出血……更多
山东济南:“税务蓝”温暖乡村振兴“惠民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米香不怕路程远!这里生产的小米味道确实不错,不仅看起来金黄明亮、颗粒饱满,最重要的是营养丰富。”一位从外地前来购买小米的顾客对雁埠小米连连称赞道。因具备“颗粒满、米油厚、口感醇”的优点,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雁埠村种植生产的小米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更多
毕节市织金县:农技培训正当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丁 张迪临近李树的秋冬季管护关键时期,为持续壮大织金县大平乡蜂糖李产业规模、打造优质产品,近日,织金县大平乡邀请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李金强博士、罗会博士、柏自琴教授及织金县林业局专家一行到蜂糖李种植基地开展李树修枝剪枝及防虫施肥等技能培训……更多
以会为媒 展形象树品牌促交流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赵碧原到文博会保山展区巡展时强调以会为媒展形象树品牌促交流本报讯10月20日,“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2022—2023)”在昆明开幕,市委副书记赵碧原到保山展区巡视布展情况。在展区,赵碧原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并逐一参观,与参展企业方深入交流……更多
山东沂源:苹果节助民增收
本文转自:新华网10月22日,两名小朋友在山东沂源苹果节上品尝参展苹果。近日,山东省沂源县举行第十三届山东沂源苹果节,通过农产品展销、电商大赛、优质苹果评选、苹果现代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为当地果农搭建推广平台,助民创富增收。沂源县地处山东中部沂蒙山区,全县苹果种植面积32万亩……更多
(乡村行·看振兴)太行山村“数字”新农具 “筑梦”沃野奔共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长治10月23日电 题:太行山村“数字”新农具 “筑梦”沃野奔共富作者 范丽芳 张东华晒场上,村民收获的谷子堆成小山;院子中,颗粒饱满的玉米棒被码得整齐;农田里,有人正察看芦笋苗长势……深秋时节,山西省武乡县胡峦岭村村民正在盘点今年的收成……更多
重阳时节 阳城山茱萸分外红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西频道茱萸绯红醉太行,丰收画意满秋光。10月22日,“重阳时节话茱萸”主题文化系列活动在晋城市阳城县大美蟒河茱萸湾畔启幕。重阳时节,正是山茱萸的成熟之际,漫山遍野,果香醉人。作为全国四大茱萸产地之一和北方唯一的原产区,阳城茱萸产业具有“人无我有……更多
抢鸭子池塘抓鱼 湖南省第六届农耕大赛农趣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池塘抓鱼”项目赛况激烈。活动组委会 供图“抢鸭子”比赛现场。活动组委会 供图“同心锯木”比赛项目。活动组委会 供图“抗旱取水”比赛项目。活动组委会 供图10月22日,2023年湖南省第六届农耕大赛在湖南郴州桂阳县激情开赛。此次大赛以“千年古郡 和美桂阳”为主题……更多
农业根基稳 发展底气足
本文转自:新华社金秋时节,广袤乡村涌动着勃勃生机。希望的田野,处处可见农民辛勤劳作、迎来收获的图景。农业农村部10月23日发布,早稻连续四年增产,今年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今年粮食生产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更多
科技精准投入,玉米大豆都增产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别人的生长期只有100天,我这个能达到120天。再过四五天收也不晚!”10月12日,滕州市级索镇犇犇家庭农场负责人牛丽说,位于大官庄村的这100亩地,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前两天测产,亩产玉米1374斤、大豆291.78斤,创滕州市历史新高……更多
棚内果蔬翠,满山艾草香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棚内果蔬翠,满山艾草香90后海归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艾乡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智能温室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满山的艾草,随着秋风舞动,淡淡的艾草香随风飘出很远。“这些七叶艾草,是作为种苗出售的,种植一次,可以生长15年。目前,我们是省内较大的艾草种苗基地……更多
网格员到田间地头解矛盾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网格员在丈量土地,调解村民纠纷。秋收秋种时节,也是农村生产矛盾纠纷多发的季节。在“三秋”生产大忙期间,临沭县大兴镇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针对群众当下生产实际,积极组织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因收粮、浇水、耕地等引发的矛盾纠纷进行现场化解,较好地维护了生产秩序……更多
旮旮旯旯有绿意   残垣断壁能生金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农村大众报成武讯 (通讯员汪允成)苟村集镇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针对“整治—反弹—再整治”怪圈,转变工作思路,发展“旮旯经济”,实现集体经济、村民收入、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旮旯经济”,即为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唤醒村庄闲置土地资源……更多
龙里:秋冬种如火如荼   “稻油轮作”促增收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农户进行油菜移栽农户采摘油菜苗进行移栽本报讯 时下,以水稻为主的秋收工作全面结束,龙里县坚持早部署、早谋划、早行动、早安排,抢抓农时接茬口,以“稻油轮作”为主抓手,扎实推动今年秋冬种工作有力有序扎实开展,让“闲置田”变“增收田”,促进产业增效……更多
“三抓三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平塘县“三抓三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本报讯 近年来,平塘县坚持党建引领,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抓手,紧紧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重谋划、建机制、拓思路、强监督,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抓规划,强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组织引领。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更多
健康义诊龙山行 真情服务暖人心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龙里健康义诊龙山行 真情服务暖人心本报讯 为了给辖区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便利,提高居民健康意识,10月19日上午,龙里县中医院联合计生协会志愿者来到龙山社区栗木寨开展了义诊志愿服务活动,并进行了健康知识宣传宣讲。龙里县中医院的医生为大家进行了健康咨询……更多
河北献县:菊花芬芳富农家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近日,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北八里庄村,菊花迎来采收季,田间“菊海”中,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农户们抢抓农时采收、整理的劳动场景。“我今年种了50多亩菊花,烘干后的干菊花由药材收购商专门收购,每亩地可收入8000余元。这不仅可以帮我增收致富……更多
“直播达人”王大婶 为家乡玉米“代言”
本文转自:新华社在北京市平谷区北台头村村委会,王翠云筛选玉米粒(10月4日摄)。52岁的王翠云是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北台头村人,她当过老师、经营过小卖部,如今她发挥自己视频直播方面的特长,助力北台头村玉米产业发展,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王大婶”。2022年,北台头村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农场”……更多
泸州泸县:再生稻再创新高 总产量全省第一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泸县52万亩再生稻收割已接近尾声。10月20日,在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核心示范区的稻田里,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村民们正有序地收割再生稻,构成一幅喜人的丰收画卷。“今天,通过现场测产,示范区再生稻平均亩产达到420公斤……更多
灵璧:大豆亩产343.56公斤 刷新安徽单产记录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在宿州市灵璧县大庙镇大豆单产提升工程核心示范片高产竞赛点进行现场测产考评,经专家组现场实收测产,大豆亩产达343.56公斤,刷新安徽大豆单产最高纪录,有望再次获得全国“金豆王”称号。近年来,灵璧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更多
庐江县第十六届“绿色早籼米进万家”展销会在合肥举办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合肥10月23日电(记者赵越)10月21日—22日,庐江县第十六届“绿色早籼米进万家”展销会在合肥市杏花公园开展。本届展销会以“生态庐江 优质好米”为主题,由庐江县人民政府主办,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庐江县粮食行业协会协办……更多
脑血管病发病年轻化,怎能归为“脆皮青年”?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脑卒中、冠心病等传统观念中的“老年病”却呈现出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有些年轻人长期吸烟、饮酒、熬夜、情绪激动、饮食不规律和缺乏锻炼等,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加上各种心理压力过大,易造成血压升高和血管硬化……更多
望谟新屯: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屯街道新屯村坐落于望谟县的东北角,全村共811户3340人,布依族群众占99%,是望谟县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布依文化浓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上,新屯村围绕“民族文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舌苔厚跟舌苔薄的人 到底谁更健康
你观察过自己的舌苔吗?在《一个刷牙时容易漏掉的细节,可能导致口臭!(可回顾往期文章)》这篇文章里,很多人对自己舌苔的颜色非常好奇
2025-03-27 08:34:00
寒热交织谨防“春病” 提醒:别贪凉还要疏肝气养脾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连日来,厦门的天气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昼夜温差超过10℃,各种“春病”随之而来。近日记者走访厦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时了解到
2025-03-27 08:37:00
“糖友”患病十年一直未接受正规治疗 瞳孔变成葫芦形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每个人的虹膜颜色、形态和纹理各有不同,但瞳孔的形状通常都是圆形的。然而,60岁的糖尿病患者老张最近遭遇了一件怪事——他的瞳孔竟变成了“葫芦形”
2025-03-27 08:37:00
春季养卵多吃这4类食物,卵子又大又圆!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激素水平趋于活跃,卵巢功能也随之增强。中医认为春季“发陈推新”是调理身体、提升卵子质量的好时机
2025-03-27 08:53:00
OK镜与离焦眼镜:兰州爱尔眼科范真院长深度解析孩子近视防控的优选方案
在近视防控的道路上,家长们常常面临选择困难,尤其是对于OK镜(角膜塑形镜)和离焦眼镜这两种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更是犹豫不决
2025-03-27 09:18:00
兰州爱尔眼科党支部联合城关区非公党委开展三·八暖心关爱美团女骑手活动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兰州爱尔眼科医院党支部携手兰州市城关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举办了一场暖心的关爱女骑手慰问活动
2025-03-27 09:20:00
产业互融同频发力 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富乡村美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村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生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025-03-27 09:35:00
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感受春天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品尝各种满口鲜意的野菜和春菜走进潍坊的菜市场一抹抹鲜绿跃入眼帘荠菜、面条菜、香椿等新鲜上市它们是春天的使者将生机勃勃的气息传递到我们的餐桌快来跟随小编一起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
2025-03-27 09:36:00
国家喊你好好睡觉,6个知识点教你不做“熬夜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编者按:睡不好、睡不着?国家出手教你健康入眠!近日,全国爱卫办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
2025-03-27 09:55:00
彭玉清主任:腔隙性脑梗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指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可一概而论。1、不严重: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梗死后
2025-03-27 01:59:00
打消老顾虑  拥抱新农具(快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林子夜轻触手机均匀施水施肥,随时随地查看棚内温湿度,高速播种流水线智能育秧……科技兴农,积极变化不胜枚举
2025-03-27 06:09:00
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浇1000亩地从至少7人到只需1人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本报记者  王  沛孙洪旗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田地进行施肥灌溉
2025-03-27 06:11:00
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内蒙古兴安盟巧用秸秆加工优质饲料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本报记者  赵景锋天刚蒙蒙亮,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齐艳平便忙活起来
2025-03-27 06:11:00
用好“减压阀”  成长添活力(体坛观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孙龙飞随着各地心理健康门诊频频出现青少年的身影,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人们担忧。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出体育“药方”
2025-03-27 06:14:00
搜狐名医 | 痛经可能真是病!“乱跑”的子宫内膜有多难搞?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在不少女性心中,痛经是生理期的 “常客”,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要默默忍受它带来的折磨
2025-03-27 0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