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真材实料!萧县这杯下午茶品出“萧聚英才 益企同行”新路径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探讨人才“引、育、留、用”新办法,打造人才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构建活力萧县新格局——10月23日下午,以“萧聚英才 益企同行”为主题的第十八期萧县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在君澜举行。此次下午茶活动,由萧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新华邀请陆磊……更多
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是预防脚气反复发作的关键
脚气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通常表现为足部瘙痒、发红、脱皮和异味。对于一些人来说,脚气可能会反复发作,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和困扰。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您应对脚气的反复发作,以便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该疾病。1.加强足部卫生: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是预防脚气反复发作的关键……更多
激活中医药“潜能” 破译传统中医药密码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10月20日至22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暨南大学联合主办,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暨南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中药及天然药物学科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研讨会现场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创所所长……更多
健身太拼遇“腰突”? 医生提醒:这些运动很伤腰……
本文转自【广州卫健委】;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身材的重视越来越多人开始“卷”起来扎进健身房期待自己能练出“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好身材但是健身太猛很可能还没练就突出的身材有一样东西就先突出了——那就是腰椎间盘 三十多岁的上班族小阳(化名)是一个健身达人,坚持健身多年的他身材不错……更多
全国首个“超高产”科技小院在齐河启动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农村大众报齐河讯 (记者姬飞燕)10月24日,中国农业大学山东齐河超高产种植制度科技小院启动仪式在齐河县焦庙镇举行。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小院是建立在生产一线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是全国首个以“超高产”研究为目的的科技小院……更多
“拿”虫记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今年想吃几棵有机白菜,怕是庄稼老儿读经书——难乎哉!作为我精神家园的一分园地,从白菜出苗到伸展叶子,到现在开始穴心(卷心),我就没过消停日子。温室的流行,打破了季节对蔬菜设置的壁垒,我们的餐桌实现了“四季常青”,但冬大白菜在人们的餐桌上仍有它的位置……更多
肖家屯村水清岸绿产业旺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金秋时节,胶州市胶北街道肖家屯村的采摘基地内,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不断,为游客服务的村民,也个个喜笑颜开。肖家屯村是一个水果蔬菜生产大村,紧邻墨水河。过去,由于河道疏于管理,河道边乱堆、乱占、乱建、乱挖现象严重,两岸环境逐年变差,河水也一年比一年浑浊……更多
山东两队今日迎首战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2023全国“村BA”总决赛赛程公布山东两队今日迎首战扫码看赛事为球队加油农村大众报台江讯 (记者刘真真)2023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将于10月25日至28日在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举行。10月24日晚,总决赛抽签结果公布,作为东北赛区冠亚军……更多
逢霜降,收大姜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10月22日,在安丘市金冢子镇张家庄子村,农民正在采收生姜。近日,金冢子镇的生姜喜获丰收,姜农们抢抓农时采收、存储生姜,田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图景。近年来,该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优质大姜种植,推广机械化促进产业化,提高大姜产量与质量,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多
乡村行·看振兴丨宁夏西吉:引水上山润旱塬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银川10月25日电 题:宁夏西吉:引水上山润旱塬新华社记者邹欣媛深秋时节,在宁夏西吉县吉强镇马营村,一片片梯田被绿油油的蔬菜装点,一派生机。戴着艳丽头巾的妇女们正忙着在地里摘菜装箱。“天凉了,新鲜菜要马上收完,一天都不能等。”正在摘菜的马营村村民秦月娥说……更多
新一股冷空气即将来袭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新一股冷空气即将来袭秋收秋种需加强防范本报讯(记者 黄锦群)据市气象局消息,受中等冷空气影响,10月27日下午到晚上开始,我市自北向南出现降雨,并伴有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3℃~5℃。此次天气过程将对我市秋收作物成熟、收获……更多
农技推广宣讲队活跃田间地头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兴农号”宣讲队成员在二堡子村田间同农民一起学习农业政策。梁涛摄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由农业、林草等部门技术和理论骨干组成“兴农号”宣讲队,走进田间地头,乡居民舍,向农民宣讲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兴农号”宣讲队成员为农民宣讲农业政策……更多
稀奇!生姜开出紫色花瓣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稀奇!生姜开出紫色花瓣生姜开花条件严苛,民间将这一现象喻为“铁树开花”生姜花瓣呈暗紫色,形似兰花。本报讯(记者 邓林燕)生姜作为重要的调味品,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但是生姜开花却不常见。近日,记者接到孟先生的爆料:他从桂林老家带回来的小黄姜开花了……更多
玉林油茶种苗质量佳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检查组在苗圃地进行苗木抽查。本报讯(记者 陈贤)为加强油茶种苗质量管理,确保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10月18日,玉林市林业种苗管理站相关人员来到陆川县广西淅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油茶苗圃进行抽查,检查的重点是油茶苗木培育质量情况以及生产经营许可……更多
北流兴上村及陆川谢鲁村上榜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2023年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出炉北流兴上村及陆川谢鲁村上榜本报讯(记者 邓林燕 通讯员 杨光登)近日,2023年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名单出炉,全区共有30个村、3个镇(乡)榜上有名,北流市民安镇兴上村、陆川县乌石镇谢鲁村位列其中,将获政策……更多
开展中医农业种植科技致富二传手项目培训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罗甸县开展中医农业种植科技致富二传手项目培训本报讯 10月12日至20日,罗甸县科协邀请健康中国工程首席农业顾问、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朱立志教授及罗甸县农业技术专家,分别在沫阳镇红星村、罗沟村、联丰村等,为200余名农户进行中医农业种植科技致富二传手项目培训……更多
齐心协力守护乡村文化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平塘县牙舟镇王宋村齐心协力守护乡村文化本报讯 今年以来,平塘县牙舟镇王宋村结合村情实际,创新探索,通过“六有”工作法、积分换物、网络宣传等方式,打通“扫黄打非”最后一公里,焕发基层治理新动能,守护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蓝天净土。王宋村位于牙舟镇西部……更多
“小田”变“大田” 产业振兴有奔头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罗甸沫阳村“小田”变“大田” 产业振兴有奔头本报讯 罗甸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为解决县内地块高低不平、单幅田块面积较小、水网交错分割等现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入推进全县农业现代化,为全县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多
小小银蚕织出乡村“致富茧”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荔波瑶埃村小小银蚕织出乡村“致富茧”本报讯 金秋十月,走进荔波县瑶埃村,农户们都忙着割桑叶、收蚕丝、卖蚕茧,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瑶埃村种桑养蚕从2005年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是最早响应国家实施“东桑西移”项目工程地区之一,近年来……更多
多维发力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惠水断杉镇多维发力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本报讯 今年以来,惠水县断杉镇按照“党委主导、支部领办、村级主抓”的思路,从“体系完善”“政策支持”“能人带动”三个维度发力,助推乡村振兴。体系完善强责任,结对帮扶暖人心。由县领导担任指挥长,构建“县级统筹……更多
时令催农秋冬忙 不误田间下季春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都匀时令催农秋冬忙 不误田间下季春本报讯 当前,正值秋冬种农忙时节,在都匀市小围寨街道马尾村油菜育苗基地,各类农业机械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开沟、施肥、播种、覆土一气呵成,一块块秋收后的高粱地“蜕变”为沟垄整齐的油菜田,农户紧随其后不停播种……更多
广元昭化: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综合能耗持续下降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人勤不负秋光好,企业生产正当时。10月25日,沿着长6.7千米、宽30米的货运大道直抵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内部,生产者们“火力全开”,各大企业厂房内传来机器作业的轰鸣声,一辆辆货运车满载着全新的家居产品驶出园区,运往全国各地……从广元市昭化区统计局获悉……更多
广元苍溪:冬小麦播种正当时 田间农户种粮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种植户赵永龙将备好的小麦种子放进播种机。张俊摄当前,正值冬小麦播种的好时节,广元市苍溪县抢抓天气晴好时机,组织种植户们积极开展小麦播种工作,为来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为打牢粮食安全基础,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苍溪县努力在“藏粮于技”上下功夫……更多
巴中通江:“借圈养牛”唱响助农致富曲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高山绿水绕,牛羊满山岗。10月24日,走进巴中市通江县铁溪镇田溪肉牛养殖场,一头头肥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正在宽敞整齐的牛舍里咀嚼着草料,“哞哞”声此起彼伏,犹如一首浑厚地奋进致富曲。正在给牛喂草料的是铁溪镇田咀村党支部书记陈彪,1989年出生的他为打破高山产业发展瓶颈……更多
广元青川:3.8万亩油橄榄进入采摘季 预计综合产值1.6亿元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果农正在采摘油橄榄。鄢怀林摄硕果累累丰收季,最是十月橄榄香。10月24日,“创建省级现代林业园区,助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2023年青川县第三届油橄榄鲜果采摘节在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乐园村举行。举办此次油橄榄采摘节,旨在以油橄榄为媒,以节会友……更多
健康迎“疆”来,守护中国胃科普行助力舌尖健康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好医生康复新品牌在2023年推出了定制式地域养生科普—— 守护中国胃科普行。科普行以品牌爱胃IP“康小新”驾驶科普车,用地域打卡的方式进行,针对该地域特点,做健康科普。活动已经顺利开启成都、昆明两站,抵达第三站新疆喀什。如何改善长年摄入大量羊肉……更多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廿年磨一剑试验田里战旱魃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很难一蹴而就,往往要具备“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和久坐“冷板凳”的耐性。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然而这个地区干旱灾害发生频率高达30%,成为保障东北粮食安全的最大障碍。“科研工作首先要立足于国家和地方需求。”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二级正研高工……更多
吉林:早谋划勤分析稳住秋粮丰收压舱石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十月下旬,吉林进入秋收关键期,稻田里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吉林省气象部门聚焦粮食安全,以服务促生产,以保障促安全,早谋划、勤分析,全力保障秋粮好“丰”景。立足预防 着眼于早又是一个丰收季,吉林有望实现粮食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加”。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更多
藏在身边的“伤肝大户”,吃一口需要排毒10天
大家好我是大强,老话说的好:“肝好一切都好,养肝如养命”,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所以保护肝脏是非常重要的。但近些年,我国的肝病患者逐年增多,虽然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跟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藏在身边的“伤肝大户”,吃一口需要排毒10天,很多中老年人都爱吃……更多
4年,不停地眨眼、嘴角抽搐,这是啥“怪病”?
10月20日,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主任郭冕教授团队顺利为接受Sino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的梅杰综合征患者进行开机。开机仪式上,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一病房主任张丽梅教授为患者调试开机,在医护人员共同见证下,开机后患者双侧眼睑和下颌不自主运动的情况明显好转……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舌苔厚跟舌苔薄的人 到底谁更健康
你观察过自己的舌苔吗?在《一个刷牙时容易漏掉的细节,可能导致口臭!(可回顾往期文章)》这篇文章里,很多人对自己舌苔的颜色非常好奇
2025-03-27 08:34:00
寒热交织谨防“春病” 提醒:别贪凉还要疏肝气养脾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连日来,厦门的天气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昼夜温差超过10℃,各种“春病”随之而来。近日记者走访厦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时了解到
2025-03-27 08:37:00
“糖友”患病十年一直未接受正规治疗 瞳孔变成葫芦形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每个人的虹膜颜色、形态和纹理各有不同,但瞳孔的形状通常都是圆形的。然而,60岁的糖尿病患者老张最近遭遇了一件怪事——他的瞳孔竟变成了“葫芦形”
2025-03-27 08:37:00
春季养卵多吃这4类食物,卵子又大又圆!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激素水平趋于活跃,卵巢功能也随之增强。中医认为春季“发陈推新”是调理身体、提升卵子质量的好时机
2025-03-27 08:53:00
OK镜与离焦眼镜:兰州爱尔眼科范真院长深度解析孩子近视防控的优选方案
在近视防控的道路上,家长们常常面临选择困难,尤其是对于OK镜(角膜塑形镜)和离焦眼镜这两种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更是犹豫不决
2025-03-27 09:18:00
兰州爱尔眼科党支部联合城关区非公党委开展三·八暖心关爱美团女骑手活动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兰州爱尔眼科医院党支部携手兰州市城关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举办了一场暖心的关爱女骑手慰问活动
2025-03-27 09:20:00
产业互融同频发力 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富乡村美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村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生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025-03-27 09:35:00
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感受春天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品尝各种满口鲜意的野菜和春菜走进潍坊的菜市场一抹抹鲜绿跃入眼帘荠菜、面条菜、香椿等新鲜上市它们是春天的使者将生机勃勃的气息传递到我们的餐桌快来跟随小编一起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
2025-03-27 09:36:00
国家喊你好好睡觉,6个知识点教你不做“熬夜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编者按:睡不好、睡不着?国家出手教你健康入眠!近日,全国爱卫办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
2025-03-27 09:55:00
彭玉清主任:腔隙性脑梗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指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可一概而论。1、不严重: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梗死后
2025-03-27 01:59:00
打消老顾虑  拥抱新农具(快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林子夜轻触手机均匀施水施肥,随时随地查看棚内温湿度,高速播种流水线智能育秧……科技兴农,积极变化不胜枚举
2025-03-27 06:09:00
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浇1000亩地从至少7人到只需1人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本报记者  王  沛孙洪旗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田地进行施肥灌溉
2025-03-27 06:11:00
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内蒙古兴安盟巧用秸秆加工优质饲料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本报记者  赵景锋天刚蒙蒙亮,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齐艳平便忙活起来
2025-03-27 06:11:00
用好“减压阀”  成长添活力(体坛观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孙龙飞随着各地心理健康门诊频频出现青少年的身影,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人们担忧。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出体育“药方”
2025-03-27 06:14:00
搜狐名医 | 痛经可能真是病!“乱跑”的子宫内膜有多难搞?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在不少女性心中,痛经是生理期的 “常客”,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要默默忍受它带来的折磨
2025-03-27 0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