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鹿寨举办寨沙头菜文化节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鹿寨举办寨沙头菜文化节杨继强本报鹿寨讯12月23日,鹿寨县寨沙镇举办第三届寨沙头菜文化节,推动头菜产业提质升级,促进乡村振兴。“寨沙头菜”因产于鹿寨县寨沙镇而得名,2022年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寨沙镇将发展头菜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农村品牌产业强力推进……更多
鹿寨千亩蔬菜基地首批蔬菜上市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鹿寨千亩蔬菜基地首批蔬菜上市记者/覃伟立本报鹿寨讯 (记者/覃伟立)12月22日,位于鹿寨县江口乡丹竹村丹竹屯的千亩蔬菜基地首批蔬菜收割上市。这是柳州市目前最大的由公司运作的单品种蔬菜基地,也是广西较大的连片纯蔬菜种植基地……更多
“崇左坚果”品牌正式启用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广西首个含有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的坚果类集体商标“崇左坚果”品牌正式启用记者/管林华本报崇左讯 (记者/管林华)12月21日,“崇左坚果”商标授牌启用仪式在崇左举行,标志着“崇左坚果”商标正式启用。该商标的启用对崇左坚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崇左坚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多
衔接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河北将这么办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62个脱贫县到2025年力争每县——■培育形成2至3个农业主导产业■培育形成1至2个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打造2至3个市级及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 通讯员韩雪莹)如何使用省级及以下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更多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12月8日上午,兴隆县蓝旗营镇苇子峪村一片板栗园内人头攒动。该村板栗种植能手陈国正腰别斧头、手持油锯,身手矫健地爬上一棵十多米高的粗壮板栗树。“这棵树看着又高又粗,但大部分养分都被枝干截留了,造成码(长板栗的枝条)吃不饱,产量肯定上不去。”陈国正启动油锯……更多
疏堵结合 以用促禁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疏堵结合 以用促禁——我市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新路径回收人员将秸秆装车离田工人在北头村菌菇生产基地温室大棚内采摘草菇工作人员通过南昌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掌握秸秆焚烧情况 执法人员联合村镇网格员开展秸秆焚烧巡查当下,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更多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鑫龙)12月15日,云南省医院协会肾脏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暨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昆明举行,全省200余名基层医院肾脏疾病科主任、业务骨干参会。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截至2022年底,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登记有近100万例透析患者……更多
国内专家聚昆共促出生缺陷精准预防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卫生视点国内专家聚昆共促出生缺陷精准预防本报讯(记者 陈怡希) 近日,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主办、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出生缺陷预防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出生缺陷预防学术交流会暨医学遗传科住培医师教学教改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更多
养殖七百弄鸡联农带农促增收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大化:养殖七百弄鸡联农带农促增收蓝乔颖 韦耿俊本报大化讯 近日,笔者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城内村丹丈七百弄鸡养殖示范场,只见错落有致的鸡舍掩映在山间,饲养员将一袋袋玉米投放到食槽中,成群的鸡抢着采食,吃完之后又四散开来,在林间自由嬉戏。据介绍……更多
金城江区:盘活闲田发展秋冬菜十万亩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金城江区:盘活闲田发展秋冬菜十万亩韦盛龙 班霁红本报河池讯 眼下,在河池市金城江区侧岭乡九良村九九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里,连片种植的娃娃菜、大白菜和甜菜心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合作社带领村民们盘活600亩冬闲田,通过统一采购种子、播种、施肥、移栽等发展冬菜种植……更多
玉州区 涵养清廉乡风壮大集体经济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玉州区 涵养清廉乡风壮大集体经济记者/梁菡 通讯员/陈佳佳全面深化清廉广西建设本报玉林讯 (记者/梁菡 通讯员/陈佳佳)今年以来,玉林市玉州区南江街道广恩村深入推进清廉乡村建设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日前,该村组织进行村集体分红,共发放2023年度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款3……更多
玉州区42名农技师田间地头支“暖招”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玉州区42名农技师田间地头支“暖招”记者/梁菡 通讯员/陈佳佳冬种马铃薯是北流市新荣镇特色产业。为应对低温灾害天气,在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指导下,种植户们通过开展施肥、盖膜作业、日排夜灌等措施,加强马铃薯防寒抗冻能力。图为盖上了小拱棚覆膜的马铃薯基地……更多
农技专家送来防冻妙招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记者 徐 震本报讯 走进大棚,顿感脚底下的泥土松塌塌的,赵根立即同郑云宇叮嘱道:“低温天大棚内不能有积水,容易产生冷害,要清理好沟渠,可铺些干稻草。”赵根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园艺所所长,近日,他和湖州农民学院的老师来到卉弘生态园,为农户指导保温防冻……更多
直径六米“最大锅”煮汤圆免费迎客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漳州市第二届闽台美食文化节开幕直径六米“最大锅”煮汤圆免费迎客本报漳州讯(特派记者 黄树金)22日,在漳州三馆广场,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指导的漳州市第二届闽台美食文化节开锣。冬至“最大锅”汤圆开锅免费迎客,600个小吃美食展位全部参与,海峡美食汇街区(龙江岁月)开街……更多
福州7个项目明年打造省级样板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提升城乡建设品质福州7个项目明年打造省级样板闽清县上莲乡佳头村森林康养度假民宿群效果图。本报讯(记者孙漫)“绿色生态、山水互融、乐活宜居”的城市综合片区,全龄友好、便捷高效的智慧生活,街头巷尾到房前屋后的细细装点……这是明年我市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的崭新画卷……更多
让吃播回归本位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龙敏飞/文 沈海涛/图将整个蒸西葫芦一口吞下,连吞3个;先一口吞下一块肥腻的蒸肉,再两口吞下整根大血肠……最近,被明令禁止的“大胃王”吃播又回来了。这些主播一般在晚上11点以后上线,在“吃吃吃”的同时推销产品或植入广告,企图在获取流量、赚取利益的同时避开监管……更多
“这就是我想要的那种味道”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永安市新建村的青柚,备受采购商青睐“这就是我想要的那种味道”□魏兴谷深冬时节,走进永安市安砂镇新建村,沿着竹林小道蜿蜒前行,大片青柚林依然郁郁葱葱。前不久,这片400余亩的青柚果园硕果盈枝,一颗颗饱满的果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前来选购。江苏省常州市丁丁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丁珍华……更多
仓山:构建“一体三联三同步”模式关爱妇女健康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日,由福建省卫健委、福州市卫健委、仓山区政府主办的“福建省推进‘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在仓山区举行。活动现场为仓山区五个“加速消除宫颈癌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授旗,并设置妇幼专家义诊、科普知识宣传等环节,气氛十分热烈,深受群众好评……更多
“灵芝当盆景卖”的启示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屏山时评“灵芝当盆景卖”的启示□黄琳斌食用菌还能当盆景卖?是的。近年来,漳州市通过科技赋能和业态创新,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如天珍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出成熟的盆栽灵芝种植技术,开拓出一条产业新路。一包食用灵芝菌包出厂价不过2到3元,而一包盆栽灵芝菌包的出厂价可达13元左右……更多
黑龙江省康养旅游医疗资源进景区
本文转自:生活报温泉养生 中医理疗 药膳保健黑龙江省康养旅游医疗资源进景区生活报讯 (记者王秋实) 22日,“黑龙江省康养旅游医疗资源进景区”签约仪式在北国温泉之乡——大庆市林甸县举行。林甸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温泉、湿地、草原资源优势,着力构建温泉娱乐、健康养生……更多
团风县269名村级首席服务员上岗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聚焦帮办代办服务和乡村基层治理团风县269名村级首席服务员上岗本报讯 (通讯员戴雯)12月21日至22日,团风县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村级“首席服务员”培训班,推进村级服务队伍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经过培训的269名村级“首席服务员”于培训结业当日上岗……更多
团风县57名新型职业农民获评职称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培育实用人才 推动乡村振兴团风县57名新型职业农民获评职称本报讯 (通讯员何萍 周诗璟)近期,团风县57名“田秀才”“土专家”评上了农业技术助理农艺师、农业机械助理工程师、畜牧助理畜牧(兽医)师。这是该县对新型职业农民组织的首次职称评审,这批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力军……更多
首批500多吨新源特色农产品“下扬州”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助力受援地消费帮扶首批500多吨新源特色农产品“下扬州”本报讯 (记者 郭义富) “有了扬州援疆帮助,我种的45亩苹果园销售再也不用发愁了。”12月22日,虽然西域边陲已是隆冬,但对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喀拉布拉镇阿克托干村55岁的果农张浩来说却温暖如春……更多
江宁长江守望者项目升级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打造志愿者活动主阵地,组建“志愿学院”江宁长江守望者项目升级本报讯(记者 黄晓雅 通讯员 陈儒) 记者近日在江宁区采访获悉,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江宁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局、团区委、江宁街道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长江守望者”志愿服务项目全面升级……更多
“安达送暖”让群众舒心过冬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鄂托克旗公安局棋盘井第一派出所聚焦急难愁盼“安达送暖”让群众舒心过冬□本报记者 唐建权 通讯员 闫姣月“咳咳……”12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公安局棋盘井第一派出所“安达”(蒙语,意为兄弟)流动警务室民警李洋到村民王大爷家走访时,一进门就被满屋的煤烟呛得直咳嗽……更多
“仁寿灌蛋”助农增收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陈柏材 饶浩华 摄影报道日前,“仁寿灌蛋”非遗传承人张振健(中)在传习所给当地小学师生传授制作技艺。“仁寿灌蛋”产业链带动了当地鸭农增收。图为日前,鸭农展示产蛋母鸭。近年来,顺昌县仁寿镇通过持续优化和提升产业链,把当地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仁寿灌蛋”非遗技艺打造成带动农民增收的新项目……更多
常吃的大蒜、马齿苋中自带“青霉素”,有很好的抗菌、抑菌的好处
导语:2种自带“青霉素”的菜,建议中老年人:隔天吃1次,增强免疫少生病!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随着天气的变化,这段时间的气温明显下降了很多度,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出现了感冒、咳嗽和发烧的症状,老人的免疫力低,体质也比较差,很容易受寒,提醒大家天气越来越冷,一定要及时增加衣物……更多
遇到此果别手软,正大量上市,营养极高,错过只能等明年
秋天,遇到此果别手软,正大量上市,营养极高,错过只能等明年。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要说秋天最适合干什么,秋高气爽,当然是爬山赏美景、拍照留纪念了。这个时候的树叶不再是夏天单调的绿色,而是变得色彩斑斓,十分漂亮。我们最常见的除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红枫树,还有近年来很多人都会寻着去拍照打卡的“网红树”——银杏树……更多
这菜不起眼,却是养肝明目的“高叶酸”食物,后悔知道太晚
导语:这菜不起眼,却是养肝明目的“高叶酸”食物,后悔知道太晚!大家好我我傻姐美食,蔬菜是我们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食物,因为每种蔬菜当中营养价值不同,被人体吸收后,会给身体带来健康,能够让机体及时的补充一些所缺失营养物质,像菠菜就是我们常吃的蔬菜。每年家里都会种一些菠菜……更多
这样炖的五花肉越炖越香,软烂好吃,一点都不腻,入口即化
导语:退休大厨:不管炖什么肉,只要锅里多加这“3味”料,肉越炖越香,特实用!天冷后大家是不是都在忙着“贴秋膘”,我反正一直在贴秋膘的路上,最近总是下饭店,大鱼大肉、香辣的饭菜吃着真开胃,朋友见了都说我胖了一大圈。听到胖字,瞬间打消了我吃美食的念头,但是一看到美食我就抵不住诱惑……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舌苔厚跟舌苔薄的人 到底谁更健康
你观察过自己的舌苔吗?在《一个刷牙时容易漏掉的细节,可能导致口臭!(可回顾往期文章)》这篇文章里,很多人对自己舌苔的颜色非常好奇
2025-03-27 08:34:00
寒热交织谨防“春病” 提醒:别贪凉还要疏肝气养脾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连日来,厦门的天气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昼夜温差超过10℃,各种“春病”随之而来。近日记者走访厦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时了解到
2025-03-27 08:37:00
“糖友”患病十年一直未接受正规治疗 瞳孔变成葫芦形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每个人的虹膜颜色、形态和纹理各有不同,但瞳孔的形状通常都是圆形的。然而,60岁的糖尿病患者老张最近遭遇了一件怪事——他的瞳孔竟变成了“葫芦形”
2025-03-27 08:37:00
春季养卵多吃这4类食物,卵子又大又圆!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激素水平趋于活跃,卵巢功能也随之增强。中医认为春季“发陈推新”是调理身体、提升卵子质量的好时机
2025-03-27 08:53:00
OK镜与离焦眼镜:兰州爱尔眼科范真院长深度解析孩子近视防控的优选方案
在近视防控的道路上,家长们常常面临选择困难,尤其是对于OK镜(角膜塑形镜)和离焦眼镜这两种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更是犹豫不决
2025-03-27 09:18:00
兰州爱尔眼科党支部联合城关区非公党委开展三·八暖心关爱美团女骑手活动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兰州爱尔眼科医院党支部携手兰州市城关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举办了一场暖心的关爱女骑手慰问活动
2025-03-27 09:20:00
产业互融同频发力 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富乡村美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村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生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025-03-27 09:35:00
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感受春天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品尝各种满口鲜意的野菜和春菜走进潍坊的菜市场一抹抹鲜绿跃入眼帘荠菜、面条菜、香椿等新鲜上市它们是春天的使者将生机勃勃的气息传递到我们的餐桌快来跟随小编一起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
2025-03-27 09:36:00
国家喊你好好睡觉,6个知识点教你不做“熬夜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编者按:睡不好、睡不着?国家出手教你健康入眠!近日,全国爱卫办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
2025-03-27 09:55:00
彭玉清主任:腔隙性脑梗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指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可一概而论。1、不严重: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梗死后
2025-03-27 01:59:00
打消老顾虑  拥抱新农具(快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林子夜轻触手机均匀施水施肥,随时随地查看棚内温湿度,高速播种流水线智能育秧……科技兴农,积极变化不胜枚举
2025-03-27 06:09:00
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浇1000亩地从至少7人到只需1人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本报记者  王  沛孙洪旗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田地进行施肥灌溉
2025-03-27 06:11:00
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内蒙古兴安盟巧用秸秆加工优质饲料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本报记者  赵景锋天刚蒙蒙亮,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齐艳平便忙活起来
2025-03-27 06:11:00
用好“减压阀”  成长添活力(体坛观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孙龙飞随着各地心理健康门诊频频出现青少年的身影,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人们担忧。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出体育“药方”
2025-03-27 06:14:00
搜狐名医 | 痛经可能真是病!“乱跑”的子宫内膜有多难搞?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在不少女性心中,痛经是生理期的 “常客”,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要默默忍受它带来的折磨
2025-03-27 0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