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冬日农家书屋“热”起来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两当讯(通讯员张倩)入冬以来,进入农闲时节,两当县站儿巷镇的大多数村民选择来到农家书屋“充电”,读书看报,查找农业科技资料、致富信息,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农闲学习知识的打卡地、增收致富的“充电站”。走入大山村的农家书屋,放眼望去书架上摆满了党建……更多
红岩血橙结硕果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谭显全《&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1月09日 &nbsp第&nbsp07&nbsp版)在重庆市大足区政协助推下,当地充分挖掘红岩革命文化与血橙等产业优势,推进大足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图为大足区政协近……更多
海安亩产824.6公斤
获常规稻产量第一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全省水稻高产竞赛结果揭晓海安亩产824.6公斤 获常规稻产量第一本报讯 (记者唐佳美)日前,2023年全省首届“联合杯”优质水稻高产竞赛活动结果揭晓,海安市开发区南粳5718以亩产824.6公斤荣获常规稻第一,如皋市城北街道南粳5718以亩产807……更多
医者仁心岁月长 博学厚德不言悔
本文转自:大理日报医者仁心岁月长 博学厚德不言悔——记大理州第二届“苍洱霞光”人才杨斌杨斌在查房时检查病人康复情况。(摄于2023年12月5日)□ 记 者 杨艳玲见习记者 龚秋燕 文/图在大理州人民医院普外二科(肝胆外科)医生办公室的墙面上,厚厚两沓锦旗格外显眼……更多
汨罗粽子上榜 “湖南旅游名小吃”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本报讯(周 敏)日前,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省地方志编纂院和湖南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23“味道湖南·去湘当有味的地方”湖南美食旅游地图上线仪式暨旅游美食集市,发布30道“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湖南旅游名小吃”,湖南汨罗江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汨罗粽子从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更多
发挥医疗专长  加强学术交流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市中心医院眼病医院援疆医生凯旋发挥医疗专长 加强学术交流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许湘兵 实习生徐瑞泽报道 1月6日下午,市中心医院眼病医院王云鹏医生跟随河南省第十五批医疗队圆满完成援疆任务,随队凯旋。市卫健委人事科科长高艳红,市中心医院人事科科长高宁……更多
全方位多举措稳定冬日“菜篮子”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年货琳琅满目、品类繁多。本报讯(姜文宇)2024年元旦刚过,随着农历新年的日益临近,汨罗街头巷尾年味越来越浓,市民们对“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的消费需求增加,市场上的供应怎么样?价格稳定吗?1月3日,笔者走访汨罗城区部分商超,了解粮油……更多
辽宁:有地 有技 有收成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本报记者 王金晶《&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1月09日 &nbsp第&nbsp06&nbsp版)数字是经济发展的切片。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2022年增加178亿斤……更多
如何避免年纪轻轻“一把老腰”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全媒体记者侯利平跷二郎腿、“葛优躺”、盘腿坐,这些动作是不是就是你平常经常做的呢?正是因为这些不良习惯,导致现在年轻人多数出现腰疼、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近日,市人民医院骨科主管护师李瑞就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应避免哪些行为作了介绍……更多
稍动一动就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当心耳石症作祟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稍动一动就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当心耳石症作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六病区专家李万里谈耳石症治疗全媒体记者李政亭 通讯员 何慧李万里。市中心医院供图“现在不晕了,太好了,谢谢李大夫!”几天前,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六病区一张病床上,该病区副主任李万里手捧患者刘女士的头部……更多
桓台:唱好产业戏 铺就致富路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党建引领 一村一品桓台:唱好产业戏 铺就致富路□本报记者 赵希翔 1月5日上午,桓台县荆家镇高王村,孝妇河畔农业合作社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芹菜分外喜人。“按照今年的行情,一亩地能产生5万元的效益。”高王村党总支书记王树山正在大棚里察看芹菜长势……更多
石拐区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文转自:包头日报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打造特色办学模式。 文旅活动声势浩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打造品牌赛事。特色农业拓宽农民致富路。 不断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擦亮“石心实意”政务服务品牌。 项目投产达效按下“快进键”。 “暖心煤”传递民生温度……更多
“雾”必警惕 呼吸道疾病患者要小心“大雾病”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冬季是大雾多发季节,1月8日15时26分,江苏省气象台再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浓雾给交通带来诸多不便,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却很容易被忽略。南京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葛海波主任医师提醒,此时呼吸道疾病患者千万要注意“大雾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为何会有“秋冬雾……更多
哈尔滨冻梨,“包邮区”可以这样吃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记者网购的最富冬季东北特色的冻梨扬子晚报讯(记者 刘丽媛)这几天哈尔滨有多火?看网友亲切地称它为“尔滨”就知道了。对于很多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上班族来说,怎样在家初尝“尔滨”的味道?身处“包邮区”的记者网购了最富冬季东北特色的冻梨来品尝。外表黑乎乎……更多
艾草养生受关注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1月6日,在位于淄川区的一家艾草制品企业,工人正在加工艾草养生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艾草养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家企业抓住时机建设了自己的艾草种植基地,提炼加工出1000多个品种的艾草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本报记者 刘炳友 摄) ……更多
妙手皆因用心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三十岁之前,我自认不会养花养鱼。养花花不活,养鱼鱼没命。可是中年后一切都转了方向,养什么活什么,开个花店鱼店都不成问题。先说以前吧。看到别人养花养得茂盛,自己也买来养。知道自己能力不济,从仙人掌养起。沙漠里那么残酷的生存环境都能活,那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活的东西……更多
医疗机构100%实现电子健康卡扫码就医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兰州市强力推进电子健康卡纵深应用医疗机构100%实现电子健康卡扫码就医【本报讯】记者1月8日从兰州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自2019年全省启动电子健康卡建设工作以来,兰州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推广普及,截至2023年11月底,兰州市区域内发卡1320……更多
移“枝”接木帮助群众鼓起“钱袋子”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元阳县:移“枝”接木帮助群众鼓起“钱袋子”农户采收枇杷●通讯员 刘国燕 刘润华 杨旭东 文/图本报讯 元阳县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生态良好、民生改善、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发展目标,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探索“高枝换种”“新植嫁接苗”等新老果园提质增效种植模式……更多
一颗小草莓 铺就共富路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西秀区石厂村:一颗小草莓 铺就共富路村民用手机直播宣传草莓产业□本报记者 伍水清 李超然 文/图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秀区东关街道石厂村的草莓种植基地,只见玻璃温室大棚内一丛丛高架草莓长势正好,散发出诱人芳香,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正在基地中载歌载舞……更多
天山脚下 乡村冰雪如画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本报全媒体记者宋建华 摆莲英1月5日一早,米东区羊毛工镇红雁湖村靠近青格达湖的一处空地上,乡村冰雪游乐项目负责人李景彬正指挥工人修整冰场。米东区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用好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衔接资金等,围绕农旅融合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更多
一周后竟发现在肝动脉上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男子误吞鱼刺一周后竟发现在肝动脉上吃鱼不慎被鱼刺卡喉,相信是绝大部分人都有过的经历。但你还在用喝醋、吞馒头饭团的“偏方”吗?近日, 一名51岁的男性患者在误吞鱼刺后,鱼刺刺破食管、进入主动脉,并在血管内“游”到了肝动脉上,万幸没有引发感染、大出血……更多
羊肉便宜了,羊蝎子火锅受欢迎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崇明乡下羊腿比往年跌降3-5元/斤羊肉便宜了,羊蝎子火锅受欢迎 “今年羊肉便宜了,整条羊腿35元/斤,往年要38-40元/斤。”在崇明堡镇一乡村,农户赵晓冬养了几百头羊,临近春节,不少人前来咨询购买。崇明规模化白山羊养殖基地——古宗白山羊专业合作社也介绍……更多
智慧大棚助农增收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文/图 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杜泽近日,走进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智慧农牧业大棚,映入眼帘的是长得葱葱郁郁的一片西瓜苗,一株株绿油油的嫩芽整齐有序地排列,展现出勃勃生机。工人正在忙碌着运苗、覆膜,棚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更多
“80块钱不限量”,多少大学生把比格披萨捧成了廉价自习室
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id:LIFELAB2020)原标题 | 北漂几年,才能吃懂“比格”自助?本文不是广子,请放心食用北京一入冬,大部分户外场所就开始退居二线。对于打工人来说,下班后找到家和公司之间折中的高性价比空间,就成了班后刚需。“毕竟太早回家……更多
一笼莜面出塞外  百变花样显情怀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蔬菜汁莜面“中华龙”。蔬菜汁莜面“事事顺意”。 蔬菜汁莜面“孔雀开屏”。莜面饨饨。 莜面鱼鱼。吃上一口凉汤莜面美滋滋。 莜面块垒。 □文/图 本报记者 高瑞锋“冷调莜面捣烧酒,山珍海味都不如。一口莜面一口酒,香得人口水流。”这是流传在我区阴山一带有关莜面的顺口溜……更多
“绿叶”变“金叶”  撬动“大产业”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满目青山翠,轻风拂绿芽。虽已进入2024年1月,但在思南县鹦鹉溪镇翟家坝村的5G智慧茶园,连片的茶山仍然沁人心脾。近年来,思南县始终坚持“一主两辅”发展定位,茶产业作为思南县“一主两辅”布局农业产业之一,已具一定产业规模。而鹦鹉溪镇作为“六大片区”之一……更多
小小冰糖橙  致富新希望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塘坝镇元布村从实际出发,整合资源,把冰糖橙作为特色产业,规范管理,积极探索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鼓励各村积极发展冰糖橙,实现冰糖橙产业良性发展,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近日,笔者走进元布村,只见一片片黄澄澄的冰糖橙挂满枝头……更多
寒冬农事忙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寒冬时节,在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当地群众正在田间采摘木耳。近年来,万山区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围绕“1+N”产业布局,持续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构建食用菌、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更多
李世霞:用爱与坚韧撑起家庭新希望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面对家庭一连串的打击,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也撑起了一个家庭的新希望。2016年,正在出差的李世霞突然接到丈夫病危的通知,匆匆连夜赶回,从此她带着丈夫踏上了漫漫求医路。在重庆新桥医院住院治疗了10多天,病情稍有好转后每周都要去门诊持续治疗……更多
中国五矿“结亲”黑水写新篇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倾情帮扶 全域规划中国五矿“结亲”黑水写新篇近日,笔者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桃梨欢喜”农业示范园,正值隆冬,冷风漫舞,让人寒颤不止,果园内掉了叶子的桃树梨树迎风挺立,远看见山不见树,近看果苗横竖成行,树枝舒展,生机无限。同行的黑水镇党委副书记曾东波介绍……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舌苔厚跟舌苔薄的人 到底谁更健康
你观察过自己的舌苔吗?在《一个刷牙时容易漏掉的细节,可能导致口臭!(可回顾往期文章)》这篇文章里,很多人对自己舌苔的颜色非常好奇
2025-03-27 08:34:00
寒热交织谨防“春病” 提醒:别贪凉还要疏肝气养脾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连日来,厦门的天气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昼夜温差超过10℃,各种“春病”随之而来。近日记者走访厦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时了解到
2025-03-27 08:37:00
“糖友”患病十年一直未接受正规治疗 瞳孔变成葫芦形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每个人的虹膜颜色、形态和纹理各有不同,但瞳孔的形状通常都是圆形的。然而,60岁的糖尿病患者老张最近遭遇了一件怪事——他的瞳孔竟变成了“葫芦形”
2025-03-27 08:37:00
春季养卵多吃这4类食物,卵子又大又圆!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激素水平趋于活跃,卵巢功能也随之增强。中医认为春季“发陈推新”是调理身体、提升卵子质量的好时机
2025-03-27 08:53:00
OK镜与离焦眼镜:兰州爱尔眼科范真院长深度解析孩子近视防控的优选方案
在近视防控的道路上,家长们常常面临选择困难,尤其是对于OK镜(角膜塑形镜)和离焦眼镜这两种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更是犹豫不决
2025-03-27 09:18:00
兰州爱尔眼科党支部联合城关区非公党委开展三·八暖心关爱美团女骑手活动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兰州爱尔眼科医院党支部携手兰州市城关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举办了一场暖心的关爱女骑手慰问活动
2025-03-27 09:20:00
产业互融同频发力 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富乡村美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村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生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025-03-27 09:35:00
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感受春天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品尝各种满口鲜意的野菜和春菜走进潍坊的菜市场一抹抹鲜绿跃入眼帘荠菜、面条菜、香椿等新鲜上市它们是春天的使者将生机勃勃的气息传递到我们的餐桌快来跟随小编一起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
2025-03-27 09:36:00
国家喊你好好睡觉,6个知识点教你不做“熬夜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编者按:睡不好、睡不着?国家出手教你健康入眠!近日,全国爱卫办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
2025-03-27 09:55:00
彭玉清主任:腔隙性脑梗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指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可一概而论。1、不严重: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梗死后
2025-03-27 01:59:00
打消老顾虑  拥抱新农具(快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林子夜轻触手机均匀施水施肥,随时随地查看棚内温湿度,高速播种流水线智能育秧……科技兴农,积极变化不胜枚举
2025-03-27 06:09:00
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浇1000亩地从至少7人到只需1人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本报记者  王  沛孙洪旗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田地进行施肥灌溉
2025-03-27 06:11:00
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内蒙古兴安盟巧用秸秆加工优质饲料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本报记者  赵景锋天刚蒙蒙亮,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齐艳平便忙活起来
2025-03-27 06:11:00
用好“减压阀”  成长添活力(体坛观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孙龙飞随着各地心理健康门诊频频出现青少年的身影,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人们担忧。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出体育“药方”
2025-03-27 06:14:00
搜狐名医 | 痛经可能真是病!“乱跑”的子宫内膜有多难搞?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在不少女性心中,痛经是生理期的 “常客”,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要默默忍受它带来的折磨
2025-03-27 0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