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医生:想肝好,忌3物,吃2果,肝会感激你
导语:肝脏,这个至关重要的器官,作为五脏之一,在人体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的主要职责包括储存肝糖、去除氧化物、合成蛋白质等,确保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然而,肝脏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据统计,全国肝病患者人数已达到惊人的4.68亿,这一数字不仅令人震惊……更多
乙肝患者要“滴酒不沾”吗?医生道出实情
如今生活中像肝脏疾病越来越常见,比如说常见的乙肝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肝炎等等发病率是越来越高,尤其是乙肝的情况,也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感染者也是因为没有经过规范的乙肝治疗,从而忽略了对肝脏的保养,导致多种并发症以及肝脏癌变的问题产生,所以在生活中也是要注重对于肝脏的呵护……更多
肝癌来临并非毫无征兆,上厕所时出现这5种异样,肝可能受损了
肝癌,顾名思义,是在肝脏上滋生的恶性细胞肿瘤。这些不受控制的异常细胞不断地繁殖,破坏人体内的平衡。这些肿瘤细胞不仅消耗人体的营养和能量,还会侵袭和破坏器官组织,甚至转移到其他器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医学领域,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性肝癌两种类型……更多
长期失眠的女性容易出现皮肤暗沉、皱纹、色斑等问题
失眠,曾被视为中老年人的“专利”,然而在现今社会,就连少年儿童也难逃其魔爪。对于众多年轻人来说,失眠更是家常便饭。夜幕降临,他们常常孤坐在床边,目光投向窗外,沉浸在无尽的沉思中,直至天色渐明。这皆因失眠的捉弄。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年轻人的生活被失眠严重搅扰……更多
睡的久不如睡的巧,为了健康,午睡时做好这3件事
导语: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无论是孜孜不倦的学生还是辛勤工作的上班族,几乎每天都会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抽出宝贵的几十分钟,享受一段午间的安眠。坚持适度、合理的午睡,不仅有助于驱散身体的疲惫,更能降低某些疾病的风险,同时调节心情,为下午的学习和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尽管大部分人都深知午睡的重要性……更多
哪些人不适合饮用蒲公英水,很重要,建议了解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被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蒲公英的外观非常独特,它有一根长长的中空茎,顶端生长着一个黄色的花头,花头由许多小花组成,每个小花都有五个小黄瓣。蒲公英的花期通常在春季和夏季,当它们盛开时,整个草地都会变成一片金黄色,蒲公英的花朵十分美丽,吸引了很多昆虫和蜜蜂前来采蜜……更多
早上“排便”与晚上“排便”,哪一种更健康?多数人或想错了
在人生的舞台上,吃、喝、拉、撒、睡这五位主角各自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拉”这个字,就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排便行为。排便,作为新陈代谢的最后一道工序,肩负着排除体内毒素、废物及杂质的使命,它更像是一场身体自我保护的胜利。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在特定的时间产生排便的欲望……更多
撂荒地流转促增收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蔡蕊)眼下,涵江区白沙镇长兴村的洋兴香菇农场的头茬香菇进入第二次成熟期。一排排架子上整齐地放置着一支支香菇菌棒,云朵般的香菇从菌棒里长出来,十分可爱。上月底,郑金谊和工人们就开始在香菇标准化大棚里,检查香菇的生长情况和菇根部的湿度情况……更多
深化学习运用 做火乡村旅游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深化学习运用 做火乡村旅游“美食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陈祖强)近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惠黔带领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赴涵江区白塘镇双福村调研文旅经济发展工作,并主持召开“美食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双福村依托荔林水乡景观资源……更多
枸杞不但能生精,还能降血糖?枸杞干吃好还是泡水好?告诉你真相
枸杞,这颗小巧玲珑的红色果实,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药材中的瑰宝,被誉为“中华神药”,同时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保健佳品。枸杞,别名“苟起子”、“枸杞红实”,属茄科植物,性味甘平,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除了药用价值,枸杞在民间也广受欢迎……更多
直肠癌的预防要坚持做这四件事,快看看你做得对不对?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可能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习惯的“保持者”,他们更容易被肠癌盯上,尽量改正。肠镜检查:发现早期肠癌最直接的手段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最直接……更多
云南咖啡 世界共享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农很溪奇(云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商卢旺达展商器具展示 本报记者 李玲 王韵雅/文 王韵雅/图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区,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8%以上,其中,云南咖啡豆超一半的产量来自“中国咖啡之都”普洱市。普洱是我国咖啡种植规模最大……更多
植树添绿 美化家园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文山州植树添绿 美化家园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一人十树、一村万树”工程,广泛掀起植树添绿热潮,绘就边疆城乡绿美画卷。以示范村、推进村建设为突破,以创建森林乡村为抓手,文山州从塑造村庄风貌……更多
庆阳启动实施百万亩复种增粮增效工程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本报庆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安志鹏)记者从1月12日召开的庆阳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当地将启动实施百万亩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在每年7月至9月夏粮油收获后,复种粮、油、薯、菜、草等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优质丰产的作物,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更多
将锁住“美味”的手艺数据化标准化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2024世界潮汕菜大会第二天,专家学者聚焦潮汕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将锁住“美味”的手艺数据化标准化南方日报讯 (见习记者/张晓宜)世界潮汕菜大会在汕头掀起一股美食“潮”,发财猪手、碧绿金钩翅、卤狮头鹅、富贵石榴球……1月13日上午,潮汕菜大会第二天……更多
海南把慢病管起来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推广实施“2+3”健康服务包,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海南把慢病管起来本报文城1月13日电(记者马珂)“血压控制得不错,血脂较高,需要多加关注……”1月12日上午,文昌市东郊卫生院健康管理工作室里,全科医生邢增宇拿着一份体检报告,耐心地为59岁居民符史师进行身体数据的分析和讲解……更多
当白菜遇上海鲜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许晓春“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诗人苏东坡把白菜比做好吃的羔豚、熊掌,虽然有点夸张,也确实道出在古代被称作“菘”的白菜兼具美味与养生的美誉。福建食用白菜历史悠久,宋代武夷山人、朱熹的老师刘子翚曾在《园蔬十咏》里吟咏:“周郎爱晚菘,对客蒙称赞……更多
美丽乡村处处靓 庭院增收人人夸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美丽乡村处处靓 庭院增收人人夸——记大通湖区河坝镇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风景秀丽的河坝镇。袁天佑摄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果通讯员 袁天佑 刘雨欣“这是伍先银家,庭院里种了梨子、柰李,今年赚了8000元钱。前面是王远沛家,他比较舍得干,在房前屋后几亩地里种满了葡萄……更多
村里建了座气膜馆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村里建了座气膜馆——体育带来乡村振兴新期盼新华社记者 周勉“这件事办对了!”说起修建气膜馆的事,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南洲村村支书卢光平难掩喜悦之情。仅仅几个月时间,这座可开展羽毛球、排球、篮球等多个体育项目的气膜馆就给村里带来了近40万元的纯利润……更多
致力产业兴 促进百姓富 实现乡村美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市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先进市”“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县域经济呈现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多
当好乡村振兴“田秀才”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评上怎么干当好乡村振兴“田秀才”“你看,这垄辣椒长势不错,但还需要摄入铁、锌等微量元素……。”趁着闲暇时间,姜玉荣走进辣椒新品种日光温室,向管理员刘菲分享经验。这几年,公司陆续引进辣椒、茄子、西瓜、豆角等30余个蔬菜类新品种培育推广,姜玉荣通过举办培训班……更多
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绩贡献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如何评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绩贡献尹龙为种植户讲解苹果晚霜冻防控技术。姜玉荣(右)走进辣椒新品种日光温棚给管理员分享经验。 辞去国企高薪工作,返乡开启农业创业路,80后本科毕业生尹龙有自己的梦想。“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我热爱农业,尊重农民……更多
管前村“变形”记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本报见习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许琰日前,走进三明市沙县区青州镇管前村,只见村里道路平坦宽阔,村口新建的楼房整洁大气,墙面上的彩绘和村中景色相映成趣,后山公园、村中广场、儿童微乐园等休闲游乐设施一应俱全。2020年9月,全国104个县(市、区)和3个地级市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更多
综合履职保障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综合履职保障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河北: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开展专项整治本报讯(记者肖俊林)近日,河北省检察院、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农业农村部门深入排查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更多
运西村:“蒸情食意”送暖包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春节将至,这两天,汊河街道运西村的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和工作人员一起忙着发面蒸包子,将热气腾腾的包子送到村里的五保低保户中,爱心伴着浓浓的年味在乡村农家弥漫开来。运西村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工作人员现场共同制作包子,品尝亲手制做的温暖大包子,和面……更多
香肠领衔 扬州咸货热卖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临近春节,记者探访餐饮市场——香肠领衔 扬州咸货热卖香肠、咸肉、咸排骨、咸猪头、咸鸡、咸鸡腿、咸鸭、咸鱼、咸鹅……日前,记者走访扬州餐饮市场了解到,临近春节,本地餐饮市场咸货热卖,国庆路成为咸货一条街,餐饮企业自制咸货成为春节前的特色产品之一……更多
捐款百万元支持家乡建设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长乐企业家简办父亲丧事捐款百万元支持家乡建设本报讯(记者宋亦敏通讯员陈佳雯)近日,记者从长乐鹤上镇白眉村获悉,鹤上镇企业家王坤全践行移风易俗新风尚,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捐款100万元用于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据白眉村党委书记王云璋介绍……更多
引来“红美人” 事业很“甜蜜”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本报讯(记者宋亦敏通讯员柯抒琳)近日,记者在长乐区江田镇溪湄村力欣农业专业合作社采摘园看到,色泽金黄、个头饱满的柑橘挂满枝头,不少游客提着篮子穿梭在果树间,采摘、品尝着香甜的果实。采摘园外,合作社负责人陈建航指挥工人将柑橘分拣、装箱,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更多
灵武市46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破百万元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全域推行“1+1+5”城乡融合样板创建灵武市46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破百万元本报讯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黄英 见习记者 张嘉怡)1月13日,记者从灵武市有关部门获悉,去年,该市46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百万元,收入总量突破9000万元……更多
“黄昏门诊”解错峰就医难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黄昏门诊”解错峰就医难——宁夏固原市卫生健康系统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作者:本报记者 张文攀 闫 磊《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14日 03版)【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数九寒冬,晚上9点50分,宁夏固原市中医院皇甫谧康复中心,一位患者匆匆赶来……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舌苔厚跟舌苔薄的人 到底谁更健康
你观察过自己的舌苔吗?在《一个刷牙时容易漏掉的细节,可能导致口臭!(可回顾往期文章)》这篇文章里,很多人对自己舌苔的颜色非常好奇
2025-03-27 08:34:00
寒热交织谨防“春病” 提醒:别贪凉还要疏肝气养脾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连日来,厦门的天气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昼夜温差超过10℃,各种“春病”随之而来。近日记者走访厦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时了解到
2025-03-27 08:37:00
“糖友”患病十年一直未接受正规治疗 瞳孔变成葫芦形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每个人的虹膜颜色、形态和纹理各有不同,但瞳孔的形状通常都是圆形的。然而,60岁的糖尿病患者老张最近遭遇了一件怪事——他的瞳孔竟变成了“葫芦形”
2025-03-27 08:37:00
春季养卵多吃这4类食物,卵子又大又圆!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激素水平趋于活跃,卵巢功能也随之增强。中医认为春季“发陈推新”是调理身体、提升卵子质量的好时机
2025-03-27 08:53:00
OK镜与离焦眼镜:兰州爱尔眼科范真院长深度解析孩子近视防控的优选方案
在近视防控的道路上,家长们常常面临选择困难,尤其是对于OK镜(角膜塑形镜)和离焦眼镜这两种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更是犹豫不决
2025-03-27 09:18:00
兰州爱尔眼科党支部联合城关区非公党委开展三·八暖心关爱美团女骑手活动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兰州爱尔眼科医院党支部携手兰州市城关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举办了一场暖心的关爱女骑手慰问活动
2025-03-27 09:20:00
产业互融同频发力 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富乡村美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村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生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025-03-27 09:35:00
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感受春天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品尝各种满口鲜意的野菜和春菜走进潍坊的菜市场一抹抹鲜绿跃入眼帘荠菜、面条菜、香椿等新鲜上市它们是春天的使者将生机勃勃的气息传递到我们的餐桌快来跟随小编一起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
2025-03-27 09:36:00
国家喊你好好睡觉,6个知识点教你不做“熬夜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编者按:睡不好、睡不着?国家出手教你健康入眠!近日,全国爱卫办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
2025-03-27 09:55:00
彭玉清主任:腔隙性脑梗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指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可一概而论。1、不严重: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梗死后
2025-03-27 01:59:00
打消老顾虑  拥抱新农具(快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林子夜轻触手机均匀施水施肥,随时随地查看棚内温湿度,高速播种流水线智能育秧……科技兴农,积极变化不胜枚举
2025-03-27 06:09:00
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浇1000亩地从至少7人到只需1人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本报记者  王  沛孙洪旗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田地进行施肥灌溉
2025-03-27 06:11:00
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内蒙古兴安盟巧用秸秆加工优质饲料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本报记者  赵景锋天刚蒙蒙亮,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齐艳平便忙活起来
2025-03-27 06:11:00
用好“减压阀”  成长添活力(体坛观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孙龙飞随着各地心理健康门诊频频出现青少年的身影,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人们担忧。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出体育“药方”
2025-03-27 06:14:00
搜狐名医 | 痛经可能真是病!“乱跑”的子宫内膜有多难搞?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在不少女性心中,痛经是生理期的 “常客”,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要默默忍受它带来的折磨
2025-03-27 0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