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腹部脂肪危害大 4个动作帮你燃脂瘦肚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闫妍人体腹部是最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之一。腹部脂肪不仅影响美观,更危害健康。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全科医学二科主任李俊峰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腹部中内脏脂肪的积累严重影响健康,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甚至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那么……更多
中国院士团队重塑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新模式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广州1月19日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日发布消息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团队基于鼻咽癌临床大数据分析,重塑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新模式,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肿瘤学期刊《癌症细胞》,有望被用于指导未来全球临床治疗……更多
邢台下大力气建设和美乡村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腾扬近年来,邢台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工作部署,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优势产业集聚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乡村社会善治度,着力打造具有邢襄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省级和美乡村972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233个……更多
李叔1年前查出高血糖,不得已把平时最爱的酒都戒了,加上饮食控制,所以身体也没啥大碍。只是临近年关,和老友聚会多了起来,别人喝酒他就在旁边吃花生,儿子查了花生是低糖食物,没多想就由他去了。直到最近,李叔喝水频率越来越高,但还是感觉口渴的厉害,血糖仪上的数值也是居高不下……更多
反季种植不断茬 村民冬闲变冬忙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采摘黄瓜。“利用大棚分批种植反季节蔬菜,一年四季都能采收!”1月12日,在柳城县东泉镇大樟村的一片蔬菜大棚基地里,工人们有说有笑地采摘黄瓜,一旁的收购商正组织人力将新鲜黄瓜整理装车,准备运至市场售卖。“我们现在拥有52个蔬菜大棚,种植有黄瓜……更多
2万余亩订单榨菜迎丰收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茅坝镇2万余亩订单榨菜迎丰收本报讯 (记者 樊明富)眼下,仁怀市茅坝镇2万余亩轮作的榨菜进入采收期,村民们正抓紧时间采收。在杨柳村榨菜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着收割、去叶、搬运、装车,然后将采收的榨菜运送到杨柳村村委会门前进行统一称重验收。 茅坝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昌兴告诉记者……更多
四川剑阁:大力发展剑门关土鸡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放养的剑门关土鸡。杨文波供图剑阁县姚家镇地处川北山区,辖区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高,具有发展土鸡产业的环境优势。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和现有土鸡产业发展基础,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剑门关土鸡产业……更多
冬菜飘香 农户采收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近日,在合浦县廉州镇插龙村,村民正忙采收生蒜和香芹。合浦县是全国“南菜北运”蔬菜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目前,农民紧抓农时全力以赴抢收冬季蔬菜,供给各地市场。近年来,该县始终秉承“生态、绿色、有机”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为乡村振兴筑牢……更多
今天大寒节气,再忙一定记得“吃3样,忌1事”,驱寒保暖过寒冬
今天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节气,大寒是这一轮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时节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养生最关键就是驱寒保暖,民间有句俗语:“大寒不排寒,一年都白搭”,因此,大寒节气一定要顺应时节而食。今天大寒节气,再忙一定记得“吃3样,忌1事”,驱寒保暖过寒冬。一……更多
红薯吃多了是“伤肝”还是“养肝”?提醒:想肝好,少吃2种粗粮
导语: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死水平的进步和健康认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端重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其间,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健康情况更是备受重视。而红薯作为一种养分丰盛、口感甘旨的粗粮,也成为了人们研讨的焦点,有人以为红薯可以养肝,也有人忧虑红薯会伤肝……更多
山楂加1物,每天泡水喝,排出毒素,清除宿便,体重“蹭蹭”降!
在我们身边,你会发现很多的人整体看上去不胖,但是就是肚子上的赘肉总也减不掉,其实与长期的便秘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身边有些人长期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就会导致肠胃蠕动减慢,形成便秘。如果便秘严重,不仅会引起肥胖,而且对身体的健康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提起山楂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更多
女人身上为什么有2个“窝点”,很多人不知道,看完也许会明白
随着日子越来越接近冬天,天气也变的越来越冷了,绝大多数的朋友都会在寒冷的冬天里添加衣物,但是有一些爱美的女性仍然穿得很少,像是在炎热的夏天一般,会将自己的腰部等位置露出来,以此来展示自己姣好的身姿,更加吸引异性的注意力,不过有时候我们会注意到,有些身材较好的女性的后腰部位会有两个凹下去的痕迹……更多
油腻的啤酒肚伤身,1招小动作快速燃脂平腹,让身体焕发光彩
啤酒肚指的是堆积在腹部的脂肪层,脂肪层越厚啤酒肚就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变得松弛,长期久坐不动导致腹部脂肪堆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睡眠不足影响荷尔蒙的分泌,不恰当的饮食习惯等都是引起啤酒肚产生的原因。啤酒肚不仅仅会毁形象,也会加速人体衰老,引发冠心病、梗塞等疾病……更多
小心!这些看似健康低卡的食物,可能让你越吃越胖
处于减脂阶段的人,难免会对热量“斤斤计较”。一块蛋糕、一个炸鸡腿、一碗炒饭……都要精准地计算热量,再算出需要做多长时间的运动才能将热量消耗掉,不让吃完的食物转化成脂肪…… 如果你在如此精确计算热量的情况下,还是未能达到减脂目标,那可能是因为忽略了一些所谓“健康或低热量”的食物……更多
改善情绪,舒缓压力 你永远可以相信跑步
这两天,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的一段话火了,“炒股之余,我经常说要去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跑步,本就是强身健体、减肥塑形的最佳手段之一。不仅如此,跑步促使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也可以传递快乐和兴奋的信息。跑步,是对抗抑郁的良方跑步……更多
每天吃一个苹果,会对血脂有影响吗?血脂偏高的人不妨了解一下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而在临床上,确实有很多疾病都与人们的不当饮食息息相关,比如高血脂疾病,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类。近几年来,临床上高血脂疾病的发病人数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而高血脂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诱因,对人体的健康而言,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话题……更多
糖尿病为何越来越多?医生提醒:或与3类食物有关,劝你尽量少吃
现如今,糖尿病这一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可以说是越来越高了,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对健康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觑的。此外,人体若是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下,还会增加一系列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所以,糖尿病患者做好日常的控糖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生活中……更多
胃不好,经常“胸闷气短”?或许和这几个“原因”有关,别忽视
现在有很多中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出现这样的疾病时,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而那些胃不好的人也会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让人身体感觉到非常的不舒服,呼吸不顺畅,真的是太难受了,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或许和这几个原因有关系,别忽视……更多
想要控制血糖,要多做四件事、戒掉三个习惯!
很多人都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很多,它可以引发几十种并发症,包括眼睛失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心肌梗死、脑卒中、四肢麻木、勃起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及排尿困难等各种症状。那么,这些并发症能不能预防?并发症来临前,要如何提前发现呢……更多
晚餐随意应付,竟会减寿?谨记晚餐4个细节,别“病从口入”!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晚餐的重视度都比较低,尤其是当工作繁忙或需要减肥时,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不吃晚餐或者以宵夜代替晚餐。而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三餐中的每一餐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期不吃晚餐或吃错晚餐,是很容易对肠胃功能造成严重损伤,从而导致寿命减短的。那么吃晚餐应该留意哪些注意事项呢……更多
脾胃虚弱怎么办?不妨常吃“它”,调理脾胃,为健康“加分”!
脾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但是很多人在平时不注意合理的饮食,经常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而且也养成了长期熬夜的坏习惯,从而导致脾胃受到严重的损伤,出现脾胃虚弱的现象,而且脾胃虚弱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胃痛、胃胀的情况,对身体非常不利,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均衡的饮食……更多
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肠癌复发?想要预防疾病复发,不妨做好这3事
近年来,由于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长期影响,直肠癌和结肠癌的发病人群数目一直在持续增多。而众所周知,针对肿瘤类疾病来说,在治疗过后是会存在有一定复发可能性的。因此对于肠癌的复发预防,患者一定要给予充分重视,千万不可简单认为只要暂时稳定病情,那么便可高枕无忧。而在此过程中……更多
蒸出“香甜”年味 蒸出“红火”好日子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新春临近,承德县满杖子乡一户人家正在展示制作好的黏豆包。据了解,当地有在新年、春节做黏豆包的习俗,将大黄米、玉米磨成粉按比例配在一起,包上红豆馅进行蒸制,蒸好的黏豆包色泽金黄,口感黏连劲道、软糯爽口、米香四溢,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甜甜蜜蜜、生活蒸蒸日上。本报记者 陈琦嘉 摄 ……更多
肝好不好?“竖起中指”先知道,若无这4个表现,或说明肝还不错
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对人体起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排出体内的垃圾和毒素,促进各个器官的新陈代谢,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肝脏被称为人体内最大的化学工厂。有排毒功能,对健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定要注意肝脏的健康。只有保护好它,我们的身体才不会有问题……更多
全心服务电采暖 守护百姓过暖冬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地电柳林分公司全心服务电采暖 守护百姓过暖冬本报讯 (记者 冯凯治) 连日来,柳林县气温骤降至零下13摄氏度,但在柳林县高家沟乡下堡村村民李明亮家中却是暖意融融。“安装了电采暖设备后,现在不用倒煤灰,不用盯着炉子添煤,插电后就可以取暖,家里既干净又暖和……更多
如何预防坠积性肺炎?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如何预防坠积性肺炎?□ 王尚宏坠积性肺炎是一种多原因,如骨折中风脑损伤等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难于咳出,积聚在小气道的肺炎。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长期卧床的老人如何预防坠积性肺炎,让我们早了解早预防。一、坠积性肺炎如何产生的?坠积性肺炎是由于长时间卧床……更多
创 新 传 承 烹 百 味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参加比赛时,制作海派熏鱼张宁(左一)拜李启贵为师张宁(左一)参加“新时代新鲁菜”2023创新职业技能竞赛颁奖典礼 口述张宁 整理本报记者芦瑞瑞张宁是德州福临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德州市团餐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是御膳全鸡宴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更多
上金乡稻椒轮种:让“闲田”变“钱田”
本文转自:左江日报①村民在栽种线椒。②村民在整理线椒苗。本报记者赵金新摄□ 本报记者 宋雯萍 李鸿熙1月17日,记者来到龙州县上金乡云江村那岜线椒育苗基地,联排的白色塑料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内线椒幼苗葱郁旺盛。在基地工作的村民正将大棚里的线椒幼苗一盘一盘移出、一株一株码齐……更多
黄艳峰 盘活资源建设富美乡村
本文转自:随州日报乡村振兴楷模黄艳峰 盘活资源建设富美乡村黄艳峰,男,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广水市广水街道驼子村党支部书记。 黄艳峰于1996年12月入伍,2001年12月退伍。2018年,他放弃在外稳定的事业,返回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在深入学习中转变思路……更多
山西省多措并举推进大豆产能提升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1月16日,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3年山西省大豆种植175.5万亩,超任务1.8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5.5万亩,超任务5.7万亩,涉及11市74县。从各地测产情况看,净作大豆亩产最高200公斤以上,复合种植大豆亩产最高达170公斤……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舌苔厚跟舌苔薄的人 到底谁更健康
你观察过自己的舌苔吗?在《一个刷牙时容易漏掉的细节,可能导致口臭!(可回顾往期文章)》这篇文章里,很多人对自己舌苔的颜色非常好奇
2025-03-27 08:34:00
寒热交织谨防“春病” 提醒:别贪凉还要疏肝气养脾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连日来,厦门的天气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昼夜温差超过10℃,各种“春病”随之而来。近日记者走访厦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时了解到
2025-03-27 08:37:00
“糖友”患病十年一直未接受正规治疗 瞳孔变成葫芦形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每个人的虹膜颜色、形态和纹理各有不同,但瞳孔的形状通常都是圆形的。然而,60岁的糖尿病患者老张最近遭遇了一件怪事——他的瞳孔竟变成了“葫芦形”
2025-03-27 08:37:00
春季养卵多吃这4类食物,卵子又大又圆!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激素水平趋于活跃,卵巢功能也随之增强。中医认为春季“发陈推新”是调理身体、提升卵子质量的好时机
2025-03-27 08:53:00
OK镜与离焦眼镜:兰州爱尔眼科范真院长深度解析孩子近视防控的优选方案
在近视防控的道路上,家长们常常面临选择困难,尤其是对于OK镜(角膜塑形镜)和离焦眼镜这两种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更是犹豫不决
2025-03-27 09:18:00
兰州爱尔眼科党支部联合城关区非公党委开展三·八暖心关爱美团女骑手活动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兰州爱尔眼科医院党支部携手兰州市城关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举办了一场暖心的关爱女骑手慰问活动
2025-03-27 09:20:00
产业互融同频发力 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富乡村美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村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生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025-03-27 09:35:00
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感受春天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品尝各种满口鲜意的野菜和春菜走进潍坊的菜市场一抹抹鲜绿跃入眼帘荠菜、面条菜、香椿等新鲜上市它们是春天的使者将生机勃勃的气息传递到我们的餐桌快来跟随小编一起在潍坊菜市场尝口春天 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
2025-03-27 09:36:00
国家喊你好好睡觉,6个知识点教你不做“熬夜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编者按:睡不好、睡不着?国家出手教你健康入眠!近日,全国爱卫办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
2025-03-27 09:55:00
彭玉清主任:腔隙性脑梗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指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可一概而论。1、不严重: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梗死后
2025-03-27 01:59:00
打消老顾虑  拥抱新农具(快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林子夜轻触手机均匀施水施肥,随时随地查看棚内温湿度,高速播种流水线智能育秧……科技兴农,积极变化不胜枚举
2025-03-27 06:09:00
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浇1000亩地从至少7人到只需1人一位山东种粮大户的三笔账(身边的经济故事·账本里的春耕变化)本报记者  王  沛孙洪旗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田地进行施肥灌溉
2025-03-27 06:11:00
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内蒙古兴安盟巧用秸秆加工优质饲料农田废弃物变成牛羊“营养餐”(探访)本报记者  赵景锋天刚蒙蒙亮,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齐艳平便忙活起来
2025-03-27 06:11:00
用好“减压阀”  成长添活力(体坛观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孙龙飞随着各地心理健康门诊频频出现青少年的身影,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人们担忧。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出体育“药方”
2025-03-27 06:14:00
搜狐名医 | 痛经可能真是病!“乱跑”的子宫内膜有多难搞?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在不少女性心中,痛经是生理期的 “常客”,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要默默忍受它带来的折磨
2025-03-27 0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