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多地刷新重点工程“进度条”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提供支撑
...为全年经济“开门红”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撑。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现场。受访者供图1月17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新兴闸圩外滩地,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这是今年...……更多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郊区凝心聚力拼经济启新程本报讯(记者 周若扬)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郊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和郊区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获悉,2023年,郊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负重拼搏,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呈...……更多
执“绿”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我市聚焦聚力“水清、岸绿、产业优”,认真答写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生态试卷,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执“绿”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本报记者 孙照柱4月的铜陵,青山含黛、...……更多
“45°瞰安徽” | 走进铜陵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今日之铜陵,“不唯铜、超越铜”,聚焦“四个倍增”,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以奋进之姿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跑道,转型跨越发展提升“显示度”,为企为民服务提升满意度,书写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的高...……更多
...报讯 10月16日,记者从合肥市城建局市政管理处获悉,因铜陵路(和平路~裕溪路)增设中央分隔墩工程施工需要,依据规定,对铜陵路高架桥部分路段进行封闭施工。铜陵路高架已经建成多年,原有的铁质防撞墙不算高,而且安...……更多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 宗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我市当前面临的最大机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建开放共融发展格局。在市“两会...……更多
“智造”铜都,加速向“新”
...—“智造”铜都,加速向“新”■ 本报记者 刘 洋穿行于铜陵各级经开区,从产业项目到园区配套,再到基础设施建设,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伴随着“项目为王”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铜陵发展动能积蓄乘势,由此牵引...……更多
新春走基层 | 安徽铜陵:从田间到舌尖,小生姜闯出致富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胡雨松铜陵白姜不再是“土包装”。人民网 胡雨松摄对住在长江边的铜陵人来说,一年四季餐桌上,白姜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中国是生姜种植大国,然而在绝大多数时候,生姜都是被当做烹饪时的一...……更多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青春铜行 就在铜都”铜陵籍学子 家乡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昌红梅等参加本报讯(记者 周若扬)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为深入贯彻落实“青年学子安徽行”部署要求,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更多
1.2万名跑友共赴“铜马”,2023铜陵半程马拉松圆满落幕!
...线千年铜都情,万众马拉松。11月5日上午,富鑫钢铁·2023铜陵半程马拉松在安徽铜陵市铜文化园广场鸣枪起跑,来自国内外12000名选手齐聚千年古铜都角逐半马赛。据悉,这是铜陵市继2019年后第二次与马拉松“牵手”。2023铜马...……更多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本报讯(李宗取 孙照柱)1月12日,安庆、池州、铜陵三市市场监管部门在我市开展长江禁渔2024年第一轮联合执法检查。三市执法检查人员先后深入铜官区北京路农贸市场、蓝天农贸市场,郊区大通农贸市场...……更多
港口改扩建提升服务能级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11月6日,铜陵港长江横港港区船舶来往穿梭,港口机械在装卸货物。近年来,我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横港港区兴港码头、金城码头等万吨级深水码头的改扩建,强化与长江下游、沿海港口有效衔接,...……更多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17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新兴闸圩外滩地开工,这是2024年我国首个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的治理范围,上起羊山矶,下...……更多
...者从合肥城投获悉,受淮南路(北二环~炉桥路,胜利路~铜陵路)工程建设影响,10月14日0:00至10月16日6:00,东一环(长江东路-长江东大街段)将全封闭施工,市民经过要注意绕行。工程:淮南路跨东一环路老铁路桥将全拆据悉...……更多
读长江,不得不说“马鞍山”
...江文化可见可感可亲长江自江西入安徽,经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在江淮大地蜿蜒416公里,滔滔东去,滋养着徽风皖韵。3年来,安徽省上下认真领悟、阐释和践行“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科学论断,着力...……更多
长三角三省一市创业服务机构齐聚安徽铜陵 共话创新创业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铜陵12月21日电(记者赵越、王锐)12月21日,长三角区域公共创业服务联盟合作交流会在安徽铜陵举办,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创业服务机构齐聚安徽铜陵,共话创新创业。当天,铜陵市创业者...……更多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我的家乡铜陵是一座因铜而生的城市,古老的铜都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以它独特的姿态矗立在长江之畔。“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作为城市文化的会客厅——铜陵博物馆,它以一馆之收藏...……更多
...报■ 本报记者 刘 洋 本报通讯员 卢长江3月28日一大早,铜陵市、义安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登上了从铜陵开往黄山的中巴车,前往黄山市黄山区祭扫英烈。此行,他们特意带上了一袋铜陵的黄土。“我们接到黄山区退...……更多
渡江登陆点成为红色旅游村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江南解放第一城”铜陵渡江登陆点成为红色旅游村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的安徽省铜陵市,75年前是渡江战役主战场之一,也是渡江战役发起后江南最早解放的城市,以“江南解放第一城”的殊荣载入史册。...……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许昊杰近年来,铜陵市义安区突出规划与建设双协同、颜值与价值双提升、文化与乡风双传承、干部与群众双奔赴的“四双”举措,综合施策,拉高标杆、奋勇争先,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多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加快水网建设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丁纯孔涛等在铜陵分会场参加会议本报讯(壹柯 汪伟)3月29日上午,加快水网建设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市领导丁纯、孔涛...……更多
...,为巢南区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铜陵至商城高速公路无为(塔桥)至巢湖(沐集)段目前全线正在进行路基、桥梁工程施工,路面工程施工即将展开,计划于2025年底前建成通车。项目起于无为市赫店镇...……更多
乡村“高颜值”如何变现“附加值”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铜陵市义安区在提升乡村“颜值”的同时,为乡村聚人气、添活力——乡村“高颜值”如何变现“附加值”■ 本报记者 刘 洋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一栋栋楼房整齐划一,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本报...……更多
2024年安徽江港口岸第一艘国际航行船舶顺畅通关
...闻讯 1月4日11时30分,一艘巴拿马籍“宝越”轮顺利驶离铜陵港,这标志着铜陵边检站圆满完成了新年皖江第一艘国际航行船舶的出境边防检查任务。1月3日,该轮缓缓靠泊在铜陵长江外贸码头,这是今年安徽口岸第一艘出境外...……更多
水运物流持续增长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12月17日,港口机械在铜陵港长江笠帽山港区装卸货物。今年以来,我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通过港口升级转型、铁水联运、直航业务等举措,推动“平安、绿色、畅通、智慧、高效”的现代化水运体系...……更多
卡特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动工
...(武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曾参与港珠澳大桥、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平潭跨海大桥、北京“中国尊”等多个国内标志性大型工程建设,其产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更多
抢抓“黄金期”  筑牢长江岸线
...绍,长江芜湖河段上起无为市土桥镇,下至大桥镇,流经铜陵、黑沙洲、芜裕等河段。其中铜陵河段、芜裕河段为长江中下游干流重点治理河段。长江芜湖河段目前在防洪及河势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与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更多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本报讯(记者 孙照柱)4月18日上午,我市组织市级老干部赴铜陵经开区、义安区参观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老干部陈乐宁、唐世定等参加。参观考察中,老干部们兴致勃勃、神采奕奕,一路欣喜、一路感...……更多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卢达甫江南小城铜陵,有山有水。青山绿水何其多,我却独爱长江水,更爱那终年漂浮在水面的江心绿洲。和悦洲似乎早有名气,洲上曾有三条大街十三条巷。昨日的繁华今日已成废墟,唯有那一望无际...……更多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鄂尔多斯市来铜考察社会治理工作昌红梅等参加活动本报讯(记者 邓妍)10月19日至20日,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甄华率队来铜学习考察交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经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仙营街道开展“移风易俗 向美而行”主题宣讲活动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遏制陈规陋习共同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近日,仙营街道仙北社区开展“移风易俗 向美而行”主题宣讲活动
2025-02-02 07:46:00
东红庙社区开展冬季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为有效做好病媒生物防制,更好降低病媒生物密度,预防“四害”引起的疾病传播,营造一个健康卫生的社区环境,仙营街道东红庙社区邮电新苑网格室开展“查毒饵 护平安”冬季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2025-02-02 07:46:00
秦庄社区走访入户不停歇 助力企业知政策
为深入推进惠企惠民政策落实落地,持续优化辖区营商环境,秦庄社区联合街道经济办开展了“走访入户不停歇 助力企业知政策”活动
2025-02-02 07:47:00
娄烦县税务局日前主动靠前服务,提前研判、早做行动,为纳税人提供贴心帮助,为娄烦县城的春节经济添柴加薪。走进娄烦县太原老菜馆
2025-02-02 07:48:00
秦庄社区开展“墨香四溢迎新春”信用+志愿服务活动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与期待。而写春联、贴春联,作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习俗,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
2025-02-02 07:48:00
春节有多少种打开方法?南北民俗闹新春 体验别样中国年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春节期间,人们赏花灯、逛庙会、品民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感受浓浓的年味。春节期间,海南三亚吸引无数游客前来享受温暖如春的团圆年
2025-02-02 08:08:00
富阳区新登镇双江村的青山绿竹间,2000多只“黑不溜秋”的乌骨鸡正“期待”它们的“喜事”——总面积2500平方米的新鸡舍已初具雏形
2025-02-02 08:08:00
今天(2月2日)是正月初五,春节假期已经过半,不少回家过年的人们,已经准备踏上返程的路途。去火车站乘车不要卡点到站春节假期的第一波返程高峰
2025-02-02 08:08:00
12月30日至31日,民进省委会十一届五次全会在杭州召开,审议通过常务委员会和内部监督委员会工作报告,表彰年度先进集体和个人
2025-02-02 08:08:00
杭州日报讯 过年红包、春节年味、拜年方式、说说春晚……建德新春首场“理论开放麦”近日在更楼街道更化创意社区合作书局的宣讲小剧场内热闹开讲
2025-02-02 08:08:00
春节有了“新过法” “非遗版”春节在传承中创新
央视网消息: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让春节有了“新过法”。无论新中式“新春战袍”受追捧,还是科技与传统民俗的巧妙融合,都增添了别样的年味
2025-02-02 08:38:00
大皖新闻讯 2月1日,歙县人民政府发出“致歙县市民与游客的一封倡议书”,呼吁市民错峰出行,让路于客,让景与客。该“倡议书”称
2025-02-02 08:58:00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正值春节,大批候鸟从北方南迁越冬,在各地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内“过大年”。在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
2025-02-02 08:50:00
春节假期已经过半,今年过年,“分段式过年”成了新玩法。不少人把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先和家人热热闹闹团聚,再去景区看一下不一样的风景
2025-02-02 08:20:00
【深情的牵挂】富民产业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前夕多次走进山乡村庄
2025-02-02 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