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
...封闭隔离之制不仅实行于省试,也推广于解试与殿试。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十一月十二日,诏自今知贡举及发解官并令门辞,遣官伴送入院锁宿,不得更求上殿及进呈题目”(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五)。考试官从受命之...……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更多
漫长的科举历史中,究竟考查了哪些科目呢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之一,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其考试科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科举考试不仅是对学识的考察,更是对治国理政能力的一种筛选。那么,在漫长的科举历史中...……更多
细谈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始设“秀才科”,令各州每年荐举三人,经考核优异者,便赐予“秀才”之名;隋炀帝时,又增设“进士科”,这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开端。唐朝时期,科举考试...……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才选拔制度,从诞生之初起,就受到当时统治者的大力重视。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成为了统治者眼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推广。以此为背景,科举制度带动了不少的...……更多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阶层流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是朝廷吸纳精英参政的途径,也是百姓改变社会地位、人生命运的机遇。明朝初建时,朱元璋采用举荐选拔人才,后因地方控制不力,他下令开启科举取士。科举制度...……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行考试,但并不是所有皇帝都喜欢这个“节目”,比如在宋真宗时期就有个考生叫郭登“无考”而被淘汰了。这说明在元代,状元并不是人人都能考上了,但他们的仕途还是相对顺畅的。如:宋真宗时期的状元张尧佐,被真宗皇...……更多
聊聊举人做官后的考试之路
在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中,考上举人不仅是对个人学识和才能的认可,更是开启仕途的重要一步。然而,对于一些有志于进一步攀登科举高峰的举人来说,做官之后是否还能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成为了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更多
曾有人评述“清兴于科举,亦亡于科举”,认为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抓住时机入关后迅速开设科举,收揽了中原读书人的归附之心,帮助这个原本偏居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争权稳定关内局面,使清朝一举成为有皇帝以来中...……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时期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科举制的推行仍然为当时的统治者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从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持续了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制真正...……更多
...一起考试时却毫无紧张之感。因此,晏殊这份自信受到了宋真宗的喜爱,被赐同进士出身(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晏殊似乎有着幸运之神眷顾着,因为当时的宰相是寇准,而晏殊又正好出身于江南士族,寇...……更多
科举制度:一场跨越千年的智力角逐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历经千年风雨,其影响力和权威性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不少人将现代考取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的难度与古代科举相提并论,甚至认为科举的难度远超考入清华、北大。而那...……更多
科举制度:古代寒门子弟的崛起之路,考试流程详解
科举考试,为我国古代王朝选拔出了很多的优秀才人,对我国朝廷的影响力非常大。科举这一制度产生于隋朝,结束于清朝。在这千年的历史里,它为王朝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一张试卷,虽然看似只是一张纸,但是它却很...……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民人家的读书人走上仕途的渠道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在这样一场国家举办的选拔考试中夺得好名次。但是自古以来,南北就有差异,文人也有差异,这是因为北方多战乱,不如物产丰富的南方富饶,北方文人平均...……更多
中国的科举制,萌芽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可是在元朝却遭遇了重大的挫折。直到1315年,元朝才开始科举考试,此后三年一次。但由于丞相伯颜的专权,元朝科举曾在1336年和1339年停办。虽然元朝科举处于低谷,...……更多
...年也正逢慈禧七十大寿,清廷上下仍积极筹备。这一年的科举,为了庆贺太后的七旬万寿,称为“恩正并科”。当然,人们绝对想不到的是,这次科举将是千年科举史上的最后一次,这一科的会元,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茶陵人...……更多
...多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都能成为进士。从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开始,宋朝科举制度就基本成熟,考试时间也基本确定:解试一般考三天,省试也是考三天,而殿试通常考一天,最多两天——加上一次补考的时间。考完试以后,...……更多
明清科举主要考四书五经,那么把四书五经全背上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连秀才都考不上呢?科举首先,你误解了科举的考试内容。你是不是觉得考试内容是类似给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前半句,然后让你补充后...……更多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衔。以清代为例,状元分文状元、武状元。文状元就是文科举殿试中位列一甲第一名的进士。清代的文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是会试;第四级是殿试。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考生需要通...……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环节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合称“科举考试六步”。县试:通常在县府进行,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读书人需要证明自己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和对儒家经典的初步了解。通过县试后,他们将获得参加府试的...……更多
我国的科举制度为何有众多弊端,还能延续上千年
科举制度历史悠久,其影响深远。然而,人们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尤其在朱明王朝八股文体的推行之后,很多人对科举制度恶言相加,认为它消耗了无数读书人的心血和时光。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让一个备受众矢之的制度屹立...……更多
“糊名法”的发明与应用:武则天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朝并没有广泛使用,直到宋朝才糊名制开始大范围使用。宋真宗在位期间,科举省试中出现了作弊行为,时任御史中丞、考制度副使的周起向朝廷建议使用“糊名法”,最终获得皇帝的采纳,“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更多
古代科举有多难?如此高难度的考试谁考谁疯
...经将金榜题名列为古代的四大喜事之一,在古代的时候,科举被许多文人所推崇,能够中举是很多书生一辈子的梦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使得很多人对于科举考试趋之若鹜,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命运,但是古代的...……更多
柳永四次科举三次落榜,第四次高中却被皇帝下旨去青楼填词
...他自己也想不到的是,在他25岁时这一年的科举上,皇帝宋真宗赵恒不仅不欣赏他,反而觉得他“属辞浮糜”,直接刷掉了他。愤怒、失望,是他得知情况时的反应,于是,柳七写下了《鹤冲天·黄金榜上》,其中有这么一句:...……更多
科举失利,人生不败:揭秘古代七位落榜生的传奇人生
...生,到京城等待分配官职,可惜还是没有被选上。如果以科举看人,吴承恩无疑是失败者,但能够创作《西游记》这样的名篇,谁又敢说他不成功呢?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二、黄巢黄巢是唐末起义军领袖,也是曾经多次参加科...……更多
分析科举和高考的难度
...式和选拔机制时,我们不禁会思考一个问题:在古代参加科举难,还是在现代参加高考难?这两者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但它们的核心目的都是选拔人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科举和高考的难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给出一个多...……更多
...太祖朱元璋的故事。公元1397年,朱元璋选85岁的刘三吾当科举主考官,可放榜后,录取的51人皆为南方人,民间十分不满。未免事端,朱元璋命他换几个北方人,他却拒绝。朱元璋不禁大怒:朕让你改黄榜,你改还是不改?明太祖...……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有女状元出现吗
科举制度科举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因为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于隋代,到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自从唐朝武则天时期开始,开创了殿试...……更多
分析现代人在科举考试中可能面临的难题和机遇
科举考试,这个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制度,以其独特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成为历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那么,如果现代人回到过去参加科举考试,他们能否适应并取得好成绩呢?这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将...……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奴才”背后的故事:清朝权力游戏中的隐秘身份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词汇的背后都藏着深邃的秘密与故事。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奴才”一词,表面上看似贬义,却在清朝的典章制度中占据了一个特殊而复杂的位置
2024-12-10 08:43:00
明朝官绅用什么方法逃税?清朝时,他们的方法为何就不管用了?
明朝末年,江南士绅抗税已成顽疾,朝廷对此束手无策,最终使得财政崩溃。而清朝则以强硬的姿态,雷厉风行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维护了统治的稳定
2024-12-10 08:46:00
古代的交通系统,说说明朝时期惠州的驿站
古代的交通系统,主要是由驿道构成,驿道和驿站组成的驿传系统,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网。以明朝为例,纵横交错的驿道联系着两京十三省
2024-12-10 08:48:00
朱标在世时,为何朱棣不敢跟他争夺太子之位?看看朱标有多厉害
我们国家现在非常强大,远超以往任何时候。对待北方的敌人、西方的部族、南方的岛屿以及西洋的各国,我们既不像汉朝那样通过和亲来求和
2024-12-10 08:53:00
宋江聚义厅中排座次时,公孙胜就看透他的为人,从此梁山再无兄弟
山路弯弯水无边,天上大雁排成串。《水浒传》讲的是宋江带着一百零八位好汉,在山东梁山泊集结的故事,它拐弯抹角地展现了那时候的社会毛病
2024-12-10 08:55:00
陈友谅的实力比朱元璋更强,为何最终会败给他?
陈友谅是元末农民起义军中的重要首领之一;他曾加入天完政权徐寿辉的阵营,后来逐渐凭借一己之力取代了徐寿辉,最终建立陈汉政权
2024-12-10 08:56:00
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海上寻亲记”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历史秘闻:郑和下西洋的任务之一竟然是寻找建文帝!这听起来就像是一部古代版的“海上寻亲记”
2024-12-10 08:58:00
文天祥:忠臣与诗人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文天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忠诚与勇气的光芒。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2024-12-10 09:00:00
刘邦非草莽英雄?揭秘其深藏的政治智慧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长久以来被误解的历史人物——刘邦。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他不过是一个运气好的草莽英雄,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2024-12-10 09:00:00
诸葛亮:智慧与忠诚的典笵,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启发我们?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诸葛亮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闪耀着智慧与忠诚的光芒。他不仅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更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智者与楷模
2024-12-10 09:05:00
红楼梦最无情的话出自僧道之口,为什么他们对甄英莲见死不救?
话说甄士隐醒来,梦中之事早忘记大半。却见奶母抱着女儿甄英莲进来,便将梦中事放过,逗弄女儿为乐。此处有一个疑点:奶娘也是妇人
2024-12-10 09:09:00
《红楼梦》为何说在贾府,贾宝玉的地位连前五都进不去?
贾宝玉作为贾府核心家庭成员之一,却屡次遭到指责和惩罚,这一事件在《红楼梦》中多处触痛贾宝玉的伤口。尽管处于贾府这个偌大家庭中
2024-12-10 09:11:00
贾琏出门,王熙凤每日与平儿胡乱睡下,脂砚斋为何说“奇”?
农历十月初五,贾府上下顿时忙碌起来,只因长荣府的贾母过大寿,举族欢庆,正是热闹非凡的时候。贾琏作为长子也忙前忙后,准备宴席
2024-12-10 09:14:00
贾家抄家,李纨为什么对巧姐儿见死不救?看曹雪芹是如何说她的
戏剧性地,贾府的崩坏命运在贾母逝世后达到了顶点,这一切始于一场家破人亡的悲剧。巧姐儿亲身经历了这场风暴,险些成为家族纷争的牺牲品
2024-12-10 09:15:00
嘉靖皇帝在位45年,曾六次大赦天下,为何唯独不肯放过一个人?
1521年,名为“大礼议”的争论震撼了整个明朝朝野。作为新皇帝的嘉靖,他的态度与大臣们的意见产生了严重对立,点燃了日后的政治冲突
2024-12-10 09: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