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科场之狱,周福清贿赂案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有清一代,科举制度不仅是通往权力、名声和财富之路,也暗藏了考生的投机取巧、官场的腐败交易以及帝王的挟势弄权。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图源:网络考生:舞弊的手段说到考...……更多
清朝科举舞弊案:严苛的处罚与背后的故事
...满清十大酷刑令人闻风丧胆,然而面对如此严苛的刑罚,科举作弊却仍屡禁不止,那么清朝对于科举考试中的作弊现象,是如何处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考试作弊这件事,从古至今就没断过,寒门学子为了改换门...……更多
科举失利,人生不败:揭秘古代七位落榜生的传奇人生
...生,到京城等待分配官职,可惜还是没有被选上。如果以科举看人,吴承恩无疑是失败者,但能够创作《西游记》这样的名篇,谁又敢说他不成功呢?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二、黄巢黄巢是唐末起义军领袖,也是曾经多次参加科...……更多
清朝科举三奇案:一个高兴,一个伤心,一个悲惨,科举制最终废止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朝废止。在清朝期间,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府县考、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后依次称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清朝在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期间,曾发生过...……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美梦”所改变。他依旧相信,作为士人唯一的“正途”,科举考试才是实现其本人及家族荣耀的必由之路。他再次扎入了府试现场。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直到第四次府试落榜,洪火秀已经万念俱灰。此时,远房亲戚李敬...……更多
看看古人在考场上的作弊和反作弊
...少要经历六场大考试。以明清时期为例。在你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首先要经历三场资格考试:县试,府试和院试——光这三场考试,就已经足以挡住全天下诸多天赋平平的读书人了。通过了院试,可称“秀才”。尽管秀才...……更多
当谢灵运诗歌成为科举热题
...多首写于温州的诗歌,笔者统计,至少二十来句成为中国科举的正式考题或模拟考题。这专门术语叫试律诗、试帖诗,即用古句成句为诗题,围绕其诗意内涵创作五言排律,往往题首有“赋得”两字。吟诵着美妙的谢句,无数士...……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有的举措颇有趣味,有些看似不近人情青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明状元状,是研究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 又到高考季。每到高考时,考场周围都要使用电子屏蔽设备,目的是为了防止作弊...……更多
...题名、独占鳌头、鱼跃龙门……”来到位于夫子庙的中国科举博物馆,随处可见这些成语,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让无数读书人魂牵梦萦、爱恨交加、欲罢不能的科举时代。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里曾是古代中国...……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才选拔制度,从诞生之初起,就受到当时统治者的大力重视。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成为了统治者眼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推广。以此为背景,科举制度带动了不少的...……更多
分析科举和高考的难度
...式和选拔机制时,我们不禁会思考一个问题:在古代参加科举难,还是在现代参加高考难?这两者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但它们的核心目的都是选拔人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科举和高考的难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给出一个多...……更多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九岁那年,唐广德给他聘请了举业老师,他希望儿子通过科举改变社会地位。在唐家不远的地方,是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刘昌的家,成化十六年(1480),刘昌去世,他的大儿子刘嘉絠(ǎi),随母亲从洛阳回到苏州老家。唐伯虎...……更多
聊聊景泰年间一场有趣的“科场徇私案”
...、酉年为乡试大比,两京一十三省首府都要为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而忙碌起来。八月初,各省乡试如期举行,顺天府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区,规制自然最高,两个主考官的分量都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分别为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更多
科举的艰难:录取人数、考试时长与科目的挑战
...郎,暮登天子堂”说得正是这个道理。很多人将高考比作科举,以此形容高考的难度和重要性。真正了解科举后,才知道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科举实在太难太难。先说录取人数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高考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更多
选家,古代的职业教辅编辑
...教辅市场最火热的时期大概是在明清。尤其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日趋程式化,许多读书人不再专注于钻研经书大义,而是开始揣摩考试答题的技巧。加上活字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出版行业非常兴盛,教辅也就成为一门大生意。...……更多
唐朝“第一枪手”温庭筠 是如何把自己前途作没的
...去世了,温庭筠不得不提前告别段成式,北上长安,踏上科举之路。初来乍到,温庭筠却发现自己才子的名号,早已盛传京城。唐朝进士科要考诗赋,考生要按照试题所出的韵,押八个韵,且有时间限制。“三条烛尽,烧残士子...……更多
清朝科举案揭秘:一品重臣柏葰因何无辜丧命?
...文字狱案件当中,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类型,它们便是“科举案”。科举制度自唐朝盛行之后,便一直是中国古代选取人才最重要的制度。不过在古代封建制度当中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科举考试当中也是如此,经常出现徇...……更多
他九次科举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抱憾病卒
...性格。虽然不像唐代那样有“行卷”的不良风气,但明代科举考场上的舞弊之风十分厉害。归有光肯定知道这方面的内幕,但他绝不从旁门左道跻身仕途。当年乡试中举时的宗师张文毅对他十分欣赏,多次表示在科考上要助他一...……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从整体情况而言,八股文和科举出身牵耗了士人群体的绝大部分精力与心血,造成了士人群体在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伴随着出身与否的实现,士人与科举或合或离,与科举之外的文学或离或合,这也刺激了士人是...……更多
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吗?背后两个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科举制度#?科举制,始于隋朝,兴于唐代,终于清末。科举制分为岁科粮试、乡试、乡试复试、会试、会试复试、殿试等,古往今来,很多人终其一生,就为了能够博得功名。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毕竟除了战场杀敌...……更多
聊聊明末一个苏州世家
...向儿子抱怨自己的孤单与无助。此外,家书中还涉及许多科举考试的内容,记录了儿子参加一次又一次的乡试前后,父亲的关怀、焦虑、遗憾与鼓励。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和情绪,显示了科举竞争的压力具象化于日常生活中的样...……更多
和珅在结婚后第二年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属于省一级的考试
...加了顺天府的乡试,属于省一级的考试,满腹经纶的和珅科举落榜了,不是因为他学识还没达到要求,也不是因为他发挥失常。其实八旗子弟在参加乡试时,录取上也是有照顾的,录取人数是汉人的两倍多,以和珅的优秀成绩,...……更多
曾有人评述“清兴于科举,亦亡于科举”,认为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抓住时机入关后迅速开设科举,收揽了中原读书人的归附之心,帮助这个原本偏居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争权稳定关内局面,使清朝一举成为有皇帝以来中...……更多
古代科举有多难?如此高难度的考试谁考谁疯
...经将金榜题名列为古代的四大喜事之一,在古代的时候,科举被许多文人所推崇,能够中举是很多书生一辈子的梦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使得很多人对于科举考试趋之若鹜,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命运,但是古代的...……更多
古代没有摄像头,古人如何防止科举作弊
...弊?在古代,普通人要想走上人生巅峰,除了参军打仗,科举考试是唯一的上升通道,既然是考试必然会有人作弊,那古代考生有哪些作弊神招?作弊被发现后又将面临什么处罚呢?“替考”随着唐朝科举制度真正成型,古人的...……更多
明清科举主要考四书五经,那么把四书五经全背上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连秀才都考不上呢?科举首先,你误解了科举的考试内容。你是不是觉得考试内容是类似给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前半句,然后让你补充后...……更多
细谈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始设“秀才科”,令各州每年荐举三人,经考核优异者,便赐予“秀才”之名;隋炀帝时,又增设“进士科”,这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开端。唐朝时期,科举考试...……更多
天才张居正、唐伯虎告诉我们,磨难对于天才有多重要
...伯虎会走向两种不同的人生,大部分的原因在于张居正的科举之路经历过磨难,而唐伯虎的科举之路并没有经历过磨难。古代科举 科举之路磨难连连的张居正当张居正十二岁进入考场考秀才,考中了第一名,将无数名年纪比他...……更多
古人一般考上秀才多少岁呢
在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而秀才则是科举制度下的一个重要阶段。那么,古人一般考上秀才多少岁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和数...……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重大挫折:辛卯科江南乡试案
...百年。也因此,清朝非常重视自隋朝以来,延续上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认为科举考试是能够吸纳到有用人才的最好办法。但是,让清朝没有想到的是,科举考试竟然在清朝出现了一次大问题,出现了震惊朝野的大案——辛卯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参情款款,巳巳如意”吉祥年人参题材书法创作会开始啦!
1月26号,在农历乙巳新年前夕,由吉林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主办,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吉林省图书馆承办的“参情款款·巳巳如意”吉祥年人参题材书法创作会活动在吉林省图书馆一楼大厅举办
2025-01-26 17:12:00
元史杂谈——元代两都巡幸制,定居皇帝的游牧习俗
元代时期的皇帝,曾经实行过一个比较有趣的政策。他们就像是保存了一种迁徙习惯,在固定的时期,按照规定路线到处游走,这就是元代两都巡幸制
2025-01-26 17:51:00
原创红孩儿为何没有牛角?牛魔王不说,但铁扇公主说漏嘴
引言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2025-01-26 18:10:00
红线女:一生四段情,皆无结局,曾与赵丹相爱,迫于压力分手
可怜红颜多薄命,自古以来,虽然美人多收到他人的追捧,但是她们中的大多终究是难得善终,古时的四大美人们更是皆以悲剧收尾。哪怕在如今的社会
2025-01-26 18:10:00
假期看展 | 国家博物馆展出“清代进士的翰墨遗珍”
中国古代书画——清代进士的翰墨遗珍展期:2025年1月22日开展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2展厅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2025-01-26 18:12:00
原创王昭君死后,匈奴人给她什么待遇?学者:莫高窟一幅壁画给出答案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们到底有多美呢?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八个字,足以将她们倾国倾城的盛世美颜
2025-01-26 18:51:00
古代不同的攻城战车,经过不断改进日趋完美
攻城槌是一种古代最常用的攻城器械。用于攻打城门,和城墙,强行拆解。开始的攻城=槌一般都是靠人力,后来不断改良,有了攻城车
2025-01-26 18:54:00
南明大事记(7)-17世纪中叶岁月巨变下的南昌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总计23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7分钟)提及南昌,这可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2025-01-26 19:03:00
随着时代发展,古代女子四件私人用品,现如今已是常见物品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古老历史,源远流长。但文化也分其精华与糟粕,在古代封建时期,每人都必须按照森严的规章制度去生活,一旦没有按规矩执行
2025-01-26 19:05:00
原创若沙俄不卖阿拉斯加,美国恐难成超级大国,两国攻守之势完全逆转
提起美国的地理位置,很多人都羡慕不已: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邻。因此不少人管美国叫“两洋大国”,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美国是“三洋大国”
2025-01-26 19:26:00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北宋时期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自赵匡胤陈桥兵变成功登上皇位后,便致力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王朝短命、更替频繁的乱象,并将周世宗未竟的统一大业继续下去。唐王朝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为安史之乱
2025-01-26 19:28:00
复旦校花严幼韵,爱吃肥肉不锻炼仍活到112岁,晚年透露长寿秘诀
文|华觉史界编辑|淇淇长寿一直是人类毕生追求的东西,许多人为了长寿可谓是煞费苦心,早早的就开始了养生之路,健身锻炼更是一样没落下
2025-01-26 19:30:00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蛇文物成了大家打卡博物馆的关注热点。博物馆里寻蛇,会有哪些特别发现?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什么特别意义
2025-01-26 15:10:00
春节系列海报|腊月廿七· 宰鸡迎吉 喜气盈家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吴美慧手绘作者 悟漫田文化设计 王丽华
2025-01-26 10:52:00
原创浙江教授:埃及金字塔系伪史,其历史可能只有五百年
因为在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之下,各国之中无法做到事事尽通,再加上身处不同的地域,自然是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化
2025-01-26 11: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