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三国名将赵云一生难被重用
...——门阀制度。这门阀制度,从西汉后期开始酝酿,东汉时期达到巅峰,一直盛行到唐代才开始走下坡路。简单说,这制度就是讲究人的家世背景,如果你家里有权有势,那么你在社会上的地位自然就高,机会也多。反之,如果...……更多
...威信威望,更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如果赵云只是出身寒门,又如何能够在家乡常山郡成为一批忠心拼杀的义从的领头羊呢?讲到这里,通晓历史的朋友们兴许会反驳我,因为赵云投奔公孙瓒后并不受待见。但他之所以不受待...……更多
宋朝时期的“榜下捉婿”,一种独特的婚配现象
...,愿嫁与公子为妻,可否?”青年深鞠一躬说:“我出身寒门怎能高攀?如果难娶得令爱,确实是幸事。但需得等我回家与妻子商量一下再说。”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估计连捉婿者自己也没想到,如此青年才俊竟然是...……更多
聊聊司马家族的结局
...刘裕真正的放心将权力交付的只有跟着他一起打拼出来的寒门子弟。为了给寒门子弟留有更多的官位,为了能够让“九品中正制”恢复到原本为国为民的状态,刘裕只能将所有的司马氏尽数杀死,毕竟是作为前任国家主人,现在...……更多
晋朝的军事体系是怎么样的
...大利益。纵观晋朝的军事治理体系,可以轻易发现,晋朝时期,社会局势动荡,边疆不稳,是有一定原因的。▲八王之乱晋朝的军事体系1、继承曹魏之制司马懿家族在经历了与曹魏家族的几十年斗争之后,最终战胜曹魏家族。...……更多
文武双全的梁武帝奋斗半生为何国破家亡
...约,身着粗衣短褐。为了打击士族对官位的垄断,他提拔寒门做官。为了广开言路,他在公府外设置类似举报箱的石匣。在这一阶段他的文治武功极其突出。萧衍本人具有优秀的文学才能,在他的影响下,南梁文化繁荣,著名的...……更多
科举制在唐朝中后期为何不断侵蚀官僚体系
...抱负而不懈奋斗。朋党政治是讲求纽带关系的,比如唐朝时期的“牛李党政”就是出于社会阶层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派系,他们之间相互掣肘,相互制约却又在皇权的指引下相互合作。说到隋唐时期的官僚选拔制度,就不得不提...……更多
南朝皇室为何总是出现父子兄弟相残?刘裕开了坏头
...士族不在轮流掌握朝政,等刘裕平定桓玄之乱后,刘裕以寒门的身份获得权力,自然对之前的士族们开始防范和戒备了。王与马、共天下 当然那时候还没有科举,统治王朝还需要士族的支持,刘裕也将一些朝政权力交予士族子...……更多
...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才有隋唐两代接力推行科举制,让寒门有了出头机会。唐宋之后,中国已无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后世历代权贵者,追溯几代上去,可能都是造反的泥腿子,何谈贵族?因此,如今一些清朝王族后裔自诩“贵...……更多
赵云为何能让后世推崇和喜爱?
...度,所以也就有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例如袁绍被推为各路诸侯盟主,其“四世三公”的家世就是决定因素。而新生势力的曹操、刘备,孙权当中,曹操对门阀制度是最为不屑的!...……更多
隋文帝的失误:选择杨广作为继承人
...宝最终老死在宫中。但是,自隋朝建立开始,贵族的门阀子弟们并没有因为隋朝的建立就销声匿迹。这些人组成了集团开始和杨坚进行起来明争暗斗。在这样的敏感时期,当时杨勇他却没有看清当时的局势,反而是稀里糊涂地地...……更多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炎分封制的弊端
...为司马氏在地方上很大的自主权,所以他们便会大力提拔寒门子弟来对抗世家。当然,一场八王之乱,导致藩王之间内耗严重。等到东晋建立后,王敦、王导等世家大族趁机控制朝政。不过,这显然不是司马炎可以预料到的结果...……更多
...豪”。我们要弄清一个概念,什么叫“豪门”?什么叫“寒门”?“豪门”是“豪门士族阶级”的简称,“寒门”是“寒门士族阶级”的简称,所谓的“出身寒微”就是指出身于“寒门士族阶级”。后来人们也将“豪门士族阶级...……更多
浅谈唐代藩镇的历史地位
...之前的北魏曾经运用过此制度创造了北方的经济黄金发展时期,综合上述,唐朝的经济制度采取此制度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在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统治政策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是统治者并没有及时发现,故此...……更多
概述魏晋南北朝的佛教
东汉时期,佛教的传播范围并不很广,从东汉末年开始,随着社会动荡程度的加剧,宗教作为人们精神的庇护所,为广大民众带来了一丝生存的希望和寄托,在统治阶层的有意识提倡下,佛教获得了迅速成长的机遇,而关中、...……更多
看看隋文帝杨坚的强大关系网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门阀政治的巅峰。士族门阀们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职位。而庄园经济则为门阀贵族提供经济支撑,让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崇尚清谈,搞一搞文学创作。这有点像西方的贵族制度,在社会经济条...……更多
从举孝廉到公平考试:东汉察举制的演变与争议
...后来没能真正演化出科举制?反倒是出现了后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呢?这个故事,我们其实还得从察举制的历史说起。很多人都知道,察举制最初出现,是在汉武帝时代。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哪有千日防贼的?相比较各朝代的科举,唐朝科举则是寒门学子的唯一出路,甚至一次科举考试下来,最终及第者一百余人全是出身苦寒。到了宋朝时期,由于教育资源严重倾斜,导致科举制度几乎成了富贵人才的镀金方式。...……更多
史上最成功陪嫁丫鬟,小姐是妃,她为皇后,还差点成第二个武则天
...、家破人亡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不论你是出身世家,还是寒门子弟,命运都一样无情。甚至因为人口众多、目标显眼,世家大族在逃亡时遭遇袭击的可能性比平民更大。宋家不幸经历了这样的浩劫。在逃亡的过程中,宋家人为了...……更多
刘裕:从寒门崛起至南北朝最强帝王的传奇人生
...国皇帝,但是朱元璋可谓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而刘裕算是寒门,什么是寒门,寒门是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再低那也是世家。“雄杰有大度”,投戎建功在历史中,人杰的降生都伴随着祥瑞,刘裕也不例外。公元363年4月,是夜...……更多
假如没有高平陵之变,曹魏会怎样
...族面前选择放弃。对此曹操十分戒备,在用人上基本上是寒门与世家并用的策略,再就是曹操在位的时候对世家控制很严,杀孔融,杨修,逼死荀彧都是对世家的告诫。而曹操,曹丕和曹睿在位时期基本上控制朝局,最大原因在...……更多
...自己不许改任吏部六部之职,否则就是反对他。其他亲戚子弟可以增加官职。别的则没有限制。于是,本来在汉武帝统治下并不有利的科举制度就有了抬头的迹象。因为可以直接削弱儒家势力,也不用改革吏部的制度。所以,从...……更多
浅谈我国古代智囊制度的发展
...来看国内的智囊制度有着上千年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他们为君王寻找发展方向和制定发展政策等。一、何为智囊顾名思义,智囊就是特指足智多谋、专门出谋划策的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这一个词语在我国古...……更多
从科举落榜到历史巨擘:黄巢、洪秀全、袁世凯的非凡之路
...上是一项划时代的制度,为国家选拔出了无数人才,也让寒门子弟能够在朝堂上获取一席之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有积极的一方面,就有消极的一方面,虽然唐太宗李世民就科举选士曾经夸下海...……更多
唐太宗有多怕魏征?玩鸟要偷偷藏在怀里
...人,到魏晋南北朝,已经形成了士族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另外一个原因,当官还有好处。汉代开始,官员还能够免税免疫。 这样官员的家人们甚至仆人们,也不用去服劳役。所以很多人会主动去投奔官员...……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荒唐封建政权
...东晋更是发展了晋朝的九品中正制,使国家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社会阶层固化,底层人们根本没有向上发展的可能。当时的士族门阀之间谈玄论道、斗富,奢靡之势、消极思想蔚然成风,人间疾苦与他们好...……更多
...指世家大族凭借门第拥有与生俱来的特权,比如,他们的子弟出生就可以拥有爵位、职衔,并享受相应的俸禄。他们自幼可以读贵族学校,不用经过科举就可以进入官场;他们升迁的速度也比一般人快得多;他们还可以在豪族内...……更多
他是东晋王朝奠基者,却从不贪功自傲
...些垄断读书权的地主家族,也因此垄断了仕途。至于其他寒门子弟,有幸能读书,只好当他们的弟子、学生或女婿。而这些世家,本身也屡屡联姻,最终形成了庞大的家族网络。这些豪门到底有多强大?三国时期,袁绍之所以能...……更多
宰相的败局: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始末
...空、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勣初唐名将,军方领袖。起自山东寒门,少年时即已名扬天下,即《说唐》中的徐茂公是也。李勣向来有“纯臣”的名声,玄武门事件中恪守军人职业道德,拒不介入皇室内斗。贞观末期随着李靖的隐退、...……更多
司马家族隐忍数十载,建立西晋政权,却因一着错,拉中原步入荒芜
...朝形成的士族门阀子弟制度的指责。下品无士族,上品无寒门,一个国家没有了上升的渠道和空间,那么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撕裂和社会矛盾。而继承帝位的司马衷、司马炽依旧是才德不配,晋朝本就不稳、隐隐待发的政治彻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青年作家景步航南京签售新作 携《汴京客》《临安客》对话两宋文脉
7月19日下午,南京锦创书城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息——青年作家景步航携最新散文集《汴京客》《临安客》在此举办新书分享与签售会
2025-07-20 18:0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早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刻形塑着彼此的面貌
2025-07-20 09:56:00
金石永寿 艺魂长存杭州日报讯 7月12日,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著名书法篆刻家吕国璋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与西泠印社相守半个多世纪的艺坛名家
2025-07-20 06:43:00
情系古刹笔墨香杭州日报讯 7月13日,“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展”在海宁市史山禅寺启幕,《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集》亦同步首发
2025-07-20 06:44:00
齐白石黄永玉等艺术家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2025-07-19 23:27:00
河南理工大学师生寻访抗战老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赵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蔡华丽)“滴滴答——滴滴滴……”一阵嘹亮的军号声划破晴空,将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师生们带回80年前的烽火太行
2025-07-19 08:54:00
安徽文化大展亮相北京 近400件古今展品尽赏皖风徽韵
7月18日,北京民生美术馆,“山水有清音 安徽文化艺术大观”展览现场,参观者们在拍摄中国最早的“免税通关凭证”鄂君启金节(车节)
2025-07-19 12:55:00
神木店塔镇店塔村考古发现平面呈甲字形汉代积炭墓
陕西省神木市店塔镇店塔村考古发现一座汉代积炭墓,出土了一批陶、铜、铅、玉、骨及漆木器,级别较高。1985年,在店塔村汉墓以南30米处曾发掘另一座汉墓
2025-07-19 16:12:00
本次展览以鲁迅的艺术世界为核心,通过“美术家鲁迅”“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鲁迅收藏的金石拓片”“书法家鲁迅”和“鲁迅与江南”五大板块全面呈现其多元成就
2025-07-19 07:12:00
中国丝绸博物馆重磅大展“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正在进行中。展览通过辽上京遗址等出土的精美历史文物和多媒体展示手段
2025-07-19 07:12: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来吉林Get王一博同款腰带!
电视剧《风起洛阳》中,王一博扮演的百里弘毅一出场,不少观众的目光都被他精致的打扮所吸引,尤其是腰间那条漂亮的腰带。这条腰带叫做蹀躞带
2025-07-18 20:55:00
客籍名人与贵州 | 顾成:明朝贵州建省的关键人物
拨开650年前的历史尘埃,当45岁的顾成奉朱元璋之令调守贵州卫时,大概他本人也不曾想到,自己往后的人生将与这片土地结下近40载的生死羁绊
2025-07-18 20:59:00
襟飘带舞的纯阳飞天
道贤等四面造像碑汉代佛教的东传,将飞天带入了艺术家、雕刻家的精神世界,漫天飞舞、飘曳灵动的飞天在中国化的进程中逐步演变
2025-07-18 18:23:00
铜漆卮
卮是周秦汉晋之际广泛使用的一种饮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圆筒形器身,形状类似杯子,直壁,深腹,有环形鋬耳或半环耳,有些有盖
2025-07-18 18:24:00
抗日志士郑资深:百货公司经理 实是“情报员”
他有多个名字,其中2个镌刻在厦门抗日死难者名录碑上他的后人、台胞郑友伦近期将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一批相关档案郑资深(郑友伦 供图)2016年9月3日
2025-07-18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