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有什么能力的,他当北海太守的时候,既会装又无能,《后汉书》虽然列传表演孔融,但是那记载,却是让人既好笑又好气:“融负有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余裁数...……更多
曹操杀孔融,只因为他犯了曹操两大忌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穿瓶中,出则离矣”——《后汉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父亲对孩子有什么恩惠可言呢,不过是一时情欲,母亲不过是一个盛放物品的器具而已。他主张“父母无恩论”,说我们不应该孝顺生...……更多
2022-12-15 20:22孔融,大忌
孔融被曹操满门抄斩,7岁女儿服刑前说了13个字,成千古名言
...的记录,“把妲己赐给周公”这事压根不存在,就只在《后汉书·孔融传》里有,其实这个故事是孔融自己编出来的,目的是嘲讽曹操。曹操这人学问挺渊博,可他不明白这句话啥意思,就带着挑刺儿的劲儿,翻了好多典籍,然...……更多
自小以孝出名的孔融,为什么长大后却因不孝被处死?
...我们留下好印象的小孔融,长大后却是个抛妻弃子之人。后汉书记载,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这是孔融跟祢衡说的话,大意是父亲跟儿子哪来...……更多
2022-12-16 19:51孔融,不孝
孔融之死,真是因为他说了辱没父母的话吗?
...好少年变成了千夫指的人渣。事情的始作俑者其实出自《后汉书》里面记载的一件事儿: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这里还是用原文吧,翻译出来实在不...……更多
祢衡一生放荡不羁,被杀时仅二十余岁,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世骇俗的行为,也迅速被逐名之人所袭用。孔融画像 《后汉书》中记载:\"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之后也。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着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更多
自恋狂生祢衡
...迹,会发现这位“三国第一狂人”有着复杂的故事。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祢衡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是24岁,而去世时才26岁。在群雄并起的汉末三国史上,他登台亮相的时间仅有两年。在这短短两年间,他却换了三个主...……更多
对话潍水先贤|“人中龙”孔融德政北海
...。向朝廷举荐郑玄、彭璙、邴原等北海名士贤良之才。《后汉书》记载,孔融在任,恭而近礼,劝课桑农,建立学校,表显儒术,推举贤良,尤好结交贤士名人,家内常是鸿儒满座,宾客盈门。罗贯中《三国演义》有诗赞曰:“...……更多
此人是三国第一弓箭手,是刘备错失的良驹
...豫州、青州、徐州黄巾横行,是人口奔走最多的州郡。《后汉书》称“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幽州)百余万口”。以管宁、邴原、王烈、国渊为首的士人不就朝廷辟命,北渡幽州辽东郡避难,其中就有太史慈。刘备错过北...……更多
...的事来看,自然就明白了!”留下了魏氏春秋的典故。《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初,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更多
被曹操做掉的汉末顶级名士:是三只硬嘴鸭子,也是现实中三种人?
...级干部刘备求救,这可不仅仅是《三国演义》的描述,《后汉书》中也有记载。刘备救了孔融一次,却不能总当孔融的保镖,端了孔融老窝的,是袁绍的儿子,也是刘备举荐的茂才袁谭(东汉将秀才改为茂才,不用考试,由地方...……更多
千年梨树发新芽:“孔融让梨”让的究竟是哪里的“梨”
...年来一直被当作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典范得以流传。据《后汉书》记载,孔融曾任北海国相,即北海太守,东汉时期的北海为现在的山东潍坊一带。相传,“孔融让梨”典故中的“梨”就是产自山东潍坊昌邑的山阳大梨。随历史...……更多
曹操一生至少杀了八个名士,六个直接被杀,两个间接死于曹操之手
...于是在建安十三年,曹操直接将孔融下狱,诛杀全家!《后汉书》: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书奏,下狱弃市。四、荀彧 荀彧是当时的顶级名士,也是曹操前期最信任的伙伴!...……更多
孔融被杀前哀求曹操放过自己妻儿,9岁儿子说了8字,成千古名言
孔融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据《世说新语》记载,四岁的小孔融,在和哥哥们吃梨时,他每次都是拿其中最小的吃。别人就很奇怪呀,于是问孔融其中的缘由,而小...……更多
四岁能让梨的孔融,为何最终却因不孝被曹操处死
...平,梨就是其中之一。在我们看来,梨也是水果,但对于孔融来说,它存在的意义不弱于苹果对于牛顿的意义。虽然孔融没有从梨的身上发现什么物理原理,但是却让他得以家喻户晓,正所谓: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因让梨...……更多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小时候都听说过,知道他是个有礼貌的人。但是关于他后来的人生经历和最后的下场,估计许多人都不太清楚。其实,孔融最终的结局并不太好,他因为得罪了曹操,结果被曹操杀害,还害死了他全...……更多
孔融:从让梨孝子到遭人唾弃的荣辱一生
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四岁让梨,名扬天下,晚年却发表言论‘父母不算亲人,子女不必报恩’,后在家喝酒招来灭门祸事。孔融,鲁国人,从小聪明好学,谦卑礼让,也是“圣人”孔子的世孙。《三字经》中也有赞扬他的“...……更多
魏文帝曹丕:剑术与政治的双重天才
...在其死后,“募天下有上融文章者,辄赏以金、帛。(《后汉书·孔融传》)”但吊诡的是,杀死孔融的恰恰是曹操。换句话说,老爸曹操杀死了儿子曹丕的偶像,真让人情何以堪!? 要想知道正史之外的曹丕到底是个什么样...……更多
汉朝孔融的死因孔融和官员人才的来往导致曹操怀疑孔融,说是孔融整日聚众讨论事情意图不轨,还污蔑朝廷。派人抓了孔融,杀死孔融和他的全家,甚至还想把给他收尸的脂习杀死,正好遇到大赦天下脂习才被放出来。孔融...……更多
匡衡、蔡伦、孔融与李绅,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诸如凿壁偷光的匡衡、改进造纸术的蔡伦、让梨于兄长的孔融以及写出传世佳作《悯农》的李绅竟然与小学课本上呈现的形象大相径庭,他们现实之中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儿时偷光长大盗地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广为传颂,小匡衡...……更多
《世说新语笺疏》当中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家里人让孔融和哥哥吃梨,孔融选了当中最小的一个梨,大家问他:“你为什么选这个最小的梨啊?”孔融非常谦逊的说:“我年纪最小,当然要选最小的梨了”。因为这个故事,...……更多
孔融:因正直而孤立,因理想而赴死
【孔融:建安七子之名士】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其家世辉煌,七世祖更是汉元帝的老师,位列三公。相较于出身显赫的袁绍、袁术等人,孔融的家世可谓更为显赫。年少时,他因为一次“让梨”的义举而闻名天下,受...……更多
百万青州黄巾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黄巾起义”是汉末时期一次规模非常巨大的起义,按《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徒众遍布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杨州、兖州、豫州八州之地,基本上涵盖了东汉的东部地区。虽然黄巾军主力很快就被皇甫嵩等...……更多
揭秘孔融为何会死于曹操之手
提起古代名人,孔融绝对算成名最早的一个,《三字经》上都写了“融四岁,能让梨”,这让7岁才砸缸的司马光羞愧的无地自容。不光是会让梨,10岁那年,孔融去洛阳拜访名士李膺,因为门人不肯通报,孔融就诈称是李膺的...……更多
孔融的政治才能与道德观念的探讨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小时候就以孔融让梨的故事被人称赞。提到孔融,大家第一印象肯定就是孔融让梨的典故了,基本上大家...……更多
孔融被杀:政治主张与曹操背道而驰的代价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是有名的建安七子之首,同时他还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天资聪慧,在少年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有名了(著名的孔融让梨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再加上他才华横溢,因此在当时的声望非常高。汉献帝...……更多
党锢之祸中有哪些东汉名士被牵连,他们都做了什么?
...后被害死在监狱之中。关于陈藩这段飞蛾扑火的行为,《后汉书·陈藩传》中是这样描述的:藩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署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藩,即日害之。后汉书中对这位老先生评价很高...……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神童,他十二岁就当上了秦国丞相
...14岁时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诗书礼乐无不精通。五孔融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后因触怒曹操而为...……更多
三国时一神童顶撞长辈,因此创造出一著名成语
想必大家都在语文课本中,都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让孔融青史留名。并且在后世人心目中,他是一个有礼貌,能够助人为乐的神童,而且创造了孔融让梨的著名成语,但这位神童真的很懂礼貌吗?大家都知道,无论...……更多
“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为何最终会被曹操杀害?
一提到孔融,便会想到他四岁让梨的历史故事;小时候的孔融聪明好学,长大后更是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东汉末年,孔融被任命为北海国相,由于他的军事才能有限,最终导致北海被攻破,而后孔融便投靠了曹操;曹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青年焦裕禄在大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李宏伟《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李宏伟主编,徐清璞、胡云生副主编;文心出版社出版。2024年是焦裕禄逝世60周年
2025-01-17 06:05:00
奇遇李白吴中少年文学院五年级 龚芊蔚“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余音尚未消散,我眼前陡然一黑,便失去了意识,待再度清醒
2025-01-16 23:00:00
为何刘邦看不上儿子刘盈,始终说:不类我?吕雉说:原因你知道的
刘邦和吕雉刘邦和吕雉无疑是中国古代帝王中的最佳夫妻组合,刘邦一手开创了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吕雉顺延黄老政策无为而治,将之稳固发展
2025-01-16 18:38:00
合纵抗秦的最后一役五国联军连连败退
战国中后期的时候随着秦国实力越来越强,当时在纵横家苏秦苏秦的策划下诸侯国之间达成同盟合纵抗秦来抑制秦国的发展,然而最终一场蕞之战便使这个合纵抗秦的联盟走向了终点
2025-01-16 18:42:00
90年为拿下苏27战机,一名空军大校将17名苏联将军喝的抬出宴会厅
空军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建立之后,对空军的发展一直都很重视。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由于空军力量弱小损失惨重
2025-01-16 18:45:00
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官,却一直在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来
作为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一首《静夜思》短小隽永,流传了几千年却依然精彩,始终是在外游子的心灵寄托
2025-01-16 18:45:00
人洗三澡,命比纸薄?医生劝告:三个时间点不适合洗澡,后果严重
甄大娘年逾约六旬,依旧面色红润,精力充沛。除去高血压的毛病,她算是个身体强健的老太太。然而,这一天的早晨有些特别。寒冬刺骨
2025-01-16 19:10:00
我军撤退后,黎笋亲临柑塘,目睹废墟泣不成声:10年才能恢复元气
黎笋原名黎文润,1907年出生于越南广治省兆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当了一名铁路工人并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
2025-01-16 19:46:00
司令到供应站称体重,得知称出的重量后大怒,马上把站长撤职查办
有一位解放军的司令员非常讲究实事求是,喜欢下级讲真话、办实事。他曾经到一个海军供应站称自己的体重,得知称出的重量后大怒
2025-01-16 19:52:00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开馆
1月16日,“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开馆。晋祠·唐刻华严石经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华严经石刻唯一完整、最早的80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石刻版本,为唐代佛教文化遗珍,有着极高的历史、
2025-01-16 20:33:00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甲辰龙年就要过去了,站在岁尾,授权转载豆瓣网友“北墻PHOTO”《我在西湖寻龙迹》,给将过去的龙年“画龙点睛”,收个“龙尾”
2025-01-16 15:41:00
朱麟麒
朱麟麒 ,字鲁墨,号不已斋主。1949年青岛生人,祖籍山东昌邑。原中国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
2025-01-16 14:16:00
【阅读铜仁】罗福强:感受乌江
感受乌江罗福强少时对乌江印象并不深,感情也就淡漠。虽然离家不过七八里路,不算遥远,三年初中也在江边的文家店读过,而且冒死学会了凫水
2025-01-16 15:32:00
图云观 | 接力为红军守陵,老兵郭德刚25年的守护
1月8日,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第二代“守陵人”郭德刚在这里工作的第9171天。1998年,郭德刚和战友来到鲁班红军烈士陵园扫墓
2025-01-16 15:58:00
历史上的今天 | 著名散文家周作人诞辰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后改名周作人,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
2025-01-16 11:31:00